跳转到内容

讲述教学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芬兰阿尔托大学理工学院的一堂线性代数

讲述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透过口述教导或介绍知识给学生,使其对某一主题的知识有所了解。讲学的内容可依课程不同而有所差异,学校系统中的讲学通常会包含语言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基本项目,部分科目在讲学外常会有实习课程,例如艺术资讯科学。授课的讲师通常会站在讲台上对少则数名、多则数百名学生或听众演讲。由于讲学带有教育性质,因此除了学校中的教师,政治人物的演说、神职人员的布道,甚至是销售员的商品展示都可视为是讲述教学的另一种形态。

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讲述教学法是现代各国学校系统中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但也受到批评。批评者认为,讲述教学是一种单向的交流,而不涉及听众与讲师间的双向沟通,因此缺乏主动学习的效果[1]。然而目前各国高等教育仍普遍采取讲述教学法作为教学的方式,因为如果想将知识传播给最多的学生,讲述教学是兼具经济性与便利性的方法。除了教学以外,讲述教学在其它场合中也是重要的环节。例如学术奖项颁发时,得主对自己成就的演讲也可视为是讲述教学的一种,而在学术会议上,讲学也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

历史上的发展

中国

中国的私人讲学历史可上溯至先秦。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私人讲学的盛行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一般认为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人讲学的滥觞。孔子为春秋末期的鲁国人,曾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晚年返鲁,以编修史书、讲学授业终老。当时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外,还有墨家道家法家等“九流十家”,为中国上古教育史的黄金时期。

儒家在强调“以吏为师”的秦朝一度被禁,直到汉朝才再次恢复地位[3]汉武帝时,政府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大开官学[4]。私学虽然没有被禁止,但也不若周朝时的兴盛。当时的官学(太学)设讲经博士,并招收才华出众的学生入学就读。由于太学的生员可以和讲经博士切磋时政,遂成为东汉朝廷一股极大的政治势力。但到了时期,长年战乱导致官学的没落,私学也在此时再度兴起,“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5]。当时的私人讲学主要以家族式为主,世家也因此而兴起。

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另一个黄金时期是宋朝。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虽造成国力积弱不振,却也让文学、艺术与教育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峰。宋代无论是官学或私学都极为兴盛,在官学方面,宋代先后有三次兴学运动,完善地方官学体系;在私学上,书院的兴起使私人讲学之风再度盛行,许多当世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人都曾在书院中讲学。书院的发展随着宋代尚文的风气日渐扩大,从原本的教学机构转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然而到了明朝,书院已逐渐褪去私学色彩,转为官学的另一种形态。而书院讲师、学生聚在一起议论时政也引起当权者不安,张居正首辅时便曾禁毁天下书院,他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表示:

书院在明朝的发展因此遭到打压。但在张居正死后,书院死灰复燃,原本遭到破坏的书院逐一被重建。明末顾宪成甚至在东林书院聚徒讲学,其观点与朝中清流派遥相呼应,种下明朝东林党争的开端。

欧洲

中世纪时学校上课的情景

讲学在欧洲的发展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除了斯巴达以外,古希腊城邦大多对教育采取公立教育系统与私人讲学并行的方式。在私人讲学方面,学生们在接受过初等教育后,可以选择拜入贤士门下深造或继续到学校上学。柏拉图就曾在雅典建立雅典学院(Platonic Academy)。他的学院中最著名的学生即为亚里士多德,后者在离开雅典学院后也建立自己的学校,还因为有边讲课边漫步于花园的习惯而被后世称为“逍遥学派”[7][8]

虽然古希腊有学校系统,但主要教育活动并不局限于校内,而是在于生活。例如人们可在剧院中欣赏艺术、在天体场感受力与美的展现,或在大街上与人们一起讨论人生的哲理。此外由于古希腊社会崇尚男性的阳刚气质,对少年的倾慕也使少年爱融入教育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教育环境[9]

私人讲学在古罗马时代也依然盛行,但因为共和国时期已建有制度化的公立学校系统,所以私人讲学不若古希腊时代那般盛行[10]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遂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教会除了提供信徒礼拜、弥撒,还透过修士的抄写保存下不少典籍,对文化保存的贡献的不可说不大。这些典籍与修士学者后来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发展也建基于此[11]大学的发展最初是学生或教师的行会组织,再逐步发展为有组织学术中心。例如欧洲的第一所大学波隆那大学,最初是由学生组成,再招聘教师;而英国剑桥大学则据信是由牛津大学的学者们所组成,再另外招收学生。当时大学的上课方式和现代十分类似:教师在讲台上讲解书本里的内容,学生在台下聆听与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法后来沿袭至今,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形态。

类型

伊拉克学童在黑板上写字

现代学校系统中的讲学通常由教师进行。在大学中,一个教室中通常可容纳数十名不等的学生,而教师则站在讲台上以口述方式教授知识,必要时会在黑板写下笔记。有些教师会在上课前将自己授课的讲稿提供给学生,完整度从简单的摘要到近似论文发表不一而定。

这样的教学方法又可称为讲述教学法。即透过教师的讲述,传递教材内容的方法[12]。其它的教学方法还有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发表教学法协同教学法个案教学法精熟教学法等。在这之中,讲述教学法是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国子监、书院,还是中世纪欧洲的大学课堂皆可见其踪影。

在应用面上,讲述教学可因教师的言语表达而分为四类:告知、说服、激励与娱乐性的讲述[13]。每一种讲述各有其讲述重点,应用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告知性讲述

告知性的讲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透过教师讲解、阐述与指导,使学生能掌握相关的概念、原理或公式[14]。例如英文教师讲解英语主谓宾结构、化学教师讲解的制备方法、地理教师讲解厄尔尼诺现象的生成原因等都可视为是告知性的讲述。如果再依知识的不同,告知性讲述还可分为事实性知识的讲述与程序性知识的讲述。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着重事实面的讲解,后者则讲述程序上的知识。

以事实性知识的讲述来说,这种讲述着重于事实性的知识,其又可因其复杂性做划分。例如像数学教师解释数学符号的意义,或历史教师解释冷战的时间范围等,因为这种告知只涉及事实上的提及,所以属于较为简单的事实性知识。而如果是涉及事实以外的背景、原理等知识,则属于较复杂的事实性知识,例如历史教师讲解安史之乱的时空背景,或地理教师说明全球暖化对世界的影响等。这种知识除了涉及概念间的连结,也涉及逻辑推理的运作,因此培养学生拥有主动思考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师在讲述事实性知识时的要务之一。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这些事实性知识,通常会采用明确的言词,与使用图像、多媒体、图表、谐音或相关轶闻等常见教材。教材的布局、组合对事实性知识的讲述有重要的影响。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坏的教材却可能使学生产生混乱。

而程序性知识指的是顺序性的说明,通常还会配合实习课程帮助教学,例如音乐教师指导乐曲的吹奏方法,或烹饪教师指导菜肴的制作等,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13]

说服性讲述

心理咨商是说服性讲述的一种应用,而除了咨商师的辅导外,将有相同境遇的患者分组,彼此交换心路历程或经验,有助于患者对咨商师所欲传递的概念产生认同。

说服性的讲述目的在透过教师对教材的强调性讲解,说服学生接受某一概念或原理[14]。举例来说,辅导教师在对学生的辅导中,说服学生了解什么是乐观的态度,并促使后者将知识付诸实行,就是一种说服性的讲述。与告知性讲述类似的是,说服性讲述也需搭配教材教学,但告知性讲述使用教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厘清思绪,而说服性讲述的教材旨在强化学生对教师观点的认同,进而将其实践[14]

在应用面上,说服性讲述着重于实例的列举,亲身经历的概念尤为重要,因为亲身经历的分享能使对方产生共鸣,有了共鸣,就是双方互信的开始。此外教师也应顾及立论的明确性与可比较性。例如心理治疗中,咨商师对患者的咨商就是一种说服性讲述,而为了说服患者走出心理上的阴霾,咨商师会使用正面、负面与对比三种手法,使患者受到激励与启发,进而对咨商师提出的观念产生共鸣。共鸣是说服性讲述的最大目标,因为有了共鸣,学生或患者就会对教师或咨商师提出的观念产生认同与感动,进而付诸实行。

在教学上需使用说服性讲述的教师,其培育会比告知性讲述来得困难。因为说服性讲述并不单只是教材的传递,还必须使学生产生感动与共鸣,光是在准备教材上就远比告知性讲述来得困难许多[13]。因此需使用说服性讲述的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上需有一定的经验累积,尤其是在面对可能产生冲突的个案时,教材若是选用不当,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激励性讲述

激励性讲述如同字面,是一种以激励学生为目的的讲述方式。这种讲述以一般生活行为的指导为主,例如教师对课业较落后的学生予以指导或勉励,就是属于一种激励性的讲述[13]

娱乐性讲述

娱乐性的讲述通常作为前三种讲述的辅助,例如教师为了改变课堂的气氛,用较诙谐的口吻,带起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力[13]。使教室气氛保持活泼是有必要的,因为成人的专注力一般只有1小时,青少年更只有20-30分钟[1]。若教师没有应用到此种讲述方式,极可能使课堂变得沉闷与乏味,教学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 1.0 1.1 周愚文. 〈講述教學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台北: 师大书苑). 1995: 41-52 (中文(台湾)). 
  2. ^ 左传》〈昭公〉:“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4. ^ 汉书》〈武帝纪〉:“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5. ^ 北史》〈卷81〉:“幸朝章宽简,政纲疏阔,游手浮惰,十室而九。故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
  6. ^ 张居正. 《張居正集》. 湖北: 荆楚书社. 1987: 174 (中文(简体)). 
  7. ^ Coulson, Joseph. Market Education: The Unknown History. Piscataway,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9: 40-47. ISBN 1560004088 (英语). 
  8. ^ Cordasco, Francesco. A Brief History of Education: A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on Greek, Roman, Medieval, Renaissance,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ractice.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1976: 5-9 [2011-09-12]. ISBN 0822600676 (英语). 
  9. ^ 矛锋. 《同性戀美學》. 台北: 扬智文化. 1996年7月. ISBN 957-9272-63-8 (中文(台湾)). 
  10. ^ Michael Chiappetta. Historiography and Roman Education. History of Education Journal. 1953: 4 (英语). 
  11. ^ Rüegg, Walter. Foreword. The University as a European Institution.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 1: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521-36105-2 (英语). 
  12. ^ 林进材. 《教學原理》. 台北: 五南. 2004. ISBN 957-1135-19-4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林志忠. 〈教師講述技巧之分析〉 (PDF). 《教育研究月刊》 (高等教育出版). 2005, 0 (131): 33–44 [2011-09-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7-15)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14.2 陈淑珠、张玉佩译. 《演說傳播原理》. 台北: 五南. 1998: 21. ISBN 957-1116-84-X (中文(台湾)).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讲学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