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也纳仲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也纳仲裁是1938年及1940年两次仲裁的名称。当时以大匈牙利作为主要政策的匈牙利王国由摄政王霍尔蒂·米克洛什领导。德国意大利和平实现了其领土主张。一战结束后,根据1920年的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失去今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亚的领土;裁决容许她占领这些一直想重获的领土。德国和意大利对匈牙利的裁决使匈牙利在第二次维也纳裁决后就签署三国同盟条约加入了轴心国阵营。

第一次维也纳仲裁

1938年11月2日,根据这次裁决,纳粹德国和意大利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将斯洛伐克南部及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割让给匈牙利。这块地区原本是匈牙利王国的固有领土,不过民族成分却主要是乌克兰人和斯洛伐克人;匈牙利在和纳粹德国结盟之后,德国为了补偿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的领土,因此把这块争议地区直接给匈牙利,因为当时喀尔巴阡鲁塞尼亚、斯洛伐克属于捷克,捷克斯洛伐克被德波两国瓜分后,德国成立了傀儡政权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只能听命于德国,导致匈牙利可以合理趁虚而入。

第二次维也纳仲裁

北特兰西瓦尼亚以黄色标示

1940年8月30日,根据这次裁决,德国和意大利迫使罗马尼亚将特兰西瓦尼亚一半 (也因此称为北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匈牙利。这块地区的民族成分以匈牙利人为主,只有少部分罗马尼亚人,并且原本这块领土就属于匈牙利王国,所以匈牙利方面当然把此视为天经地义,更何况有强大的德国作为盟友撑腰;另外,德国元首希特勒亦希望避免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发生战争以及潜在的苏联干涉匈罗冲突,威胁到罗马尼亚的油田。匈牙利不惜一切为了扭转特里亚农条约订立以来之局面,裁决划出多民族地区给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导致两国大量人口迁居,令古旧的社会经济单位分裂,不过也间接让匈牙利在民族版图上能完全统一,实现了匈牙利民族的复兴,不过这只有在二战中的昙花一现。

除此之外,在9月7日,根据克拉约瓦条约,罗马尼亚将南多布罗加让与保加利亚。该地在1878至1913年是保加利亚领土,但保加利亚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失败后割让给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