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央和东嘎遗址
皮央和东嘎遗址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
坐标 | 31°40′20.172″N 79°49′52.201″E / 31.67227000°N 79.83116694°E |
分类 | 古遗址 |
时代 | 宋至明 |
编号 | 7-0422-1-422 |
认定时间 | 2013年 |
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嘎村、皮央村,是一处以佛教石窟为主的大规模遗址。[1][2]
简介
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札达县境内的东嘎村、皮央村。由于两村距离很近,遗址规模巨大,故命名为皮央和东嘎遗址。1992年,该遗址在田野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1996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皮央和东嘎遗址的具体创建年代暂时无法确定。有关文献记载也极少,只有一本流传到印度的藏文手抄本《古格普兰王国文》,其中记载皮央寺始建于古格王国建国初期的10世纪,为仁钦桑波当时所建的古格八大佛寺之一,七十年之后又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改建。另有藏文文献提及东嘎在意希沃时代的10世纪建寺,约12世纪前后由于古格王国国内的分裂斗争,一度成为与都城扎布让对峙的另一个王室的所在地,后来古格王国恢复统一,东嘎丧失了王宫的地位,但仍为古格的政治及文化要地。[1] 1999年,四川大学-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联合考古队在东嘎遗址V区墓群进行了了考古挖掘工作,该次工作发现的残存木片可以定年至距今2725~2170年,推测属于向雄文明阶段。[3]
皮央和东嘎遗址分为石窟遗迹、石窟壁画、佛寺与建筑遗迹、佛塔遗迹、出土及采集遗物、墓葬、居住遗址、岩画。[2]
皮央和东嘎遗址存留的石窟总数将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僧房窟、仓库窟、厨房窟等各种类型的石窟。礼佛窟内绘有壁画,内容有佛、菩萨、飞天、比丘、供养人像、佛传故事、礼佛图、说法图、密宗曼荼罗、动物、植物、装饰图案。这处石窟群是西藏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遗址,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晚的一处大规模石窟遗存。[1]
皮央石窟共分为四个区,编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大体上可划分为前山区、后山区。前山区编为第Ⅰ区,洞窟基本呈自北向南直线分布,编号顺序从沟谷北端开始往南,共编为第1至433号窟。后山区编为第Ⅱ区、第Ⅲ区,其中第Ⅱ区洞窟的布局从自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略呈“U”形分布,共编入洞窟145窟;第Ⅲ区自谷底折向西面,直到皮央遗址的最西端,共编入洞窟247窟。皮央遗址的山顶还分布有一些洞窟,编为第Ⅳ区,共编为第1至37号窟。此外,还有若干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编入。[1]
东嘎石窟群共分为五个区,分别为第Ⅰ区至第Ⅴ区。[2]
发现过程
1992年6月,西藏文物考察队来到此处进行文物普查。 某天天色已晚,考察队员在乘车返回路上,顺路接了一位牧羊的藏族女孩回家。在车上,考察队员问起小女孩有没有在附近见过“画有壁画的洞子”。小女孩肯定的表示在东嘎村后的山腰上有这样的洞窟。考察队当天赶到东嘎,在距离村子不远的山崖上找到了一字排开的十多座洞窟。[4]
之后的调查中,在距离东嘎两公里处的皮央村,也发现了类似的绘有壁画的洞窟。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东嘎皮央遗址-中国西藏旅游网. www.tibetcn.com.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 ^ 2.0 2.1 2.2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西藏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编著,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姚军. 霍巍. 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遗址古墓群试掘简报. 考古学报. 2001, 003 (6): 397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 ^ 西藏考古大发现,两千年前,皮央人就吃火锅了?. www.sohu.com. [2020-04-23].[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