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曾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巩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晩笑堂竹荘画传》曾巩像
子固
南丰先生
族裔汉族
其他名号文定
出生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九日(1019年9月30日)
建昌南丰(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逝世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1083年4月30日)(63岁)
亲属
父亲曾易占
嫡母周氏
母亲吴氏
晁德仪
同胞兄弟大弟 曾牟
二弟 曾宰
同胞姊妹大妹 曾氏嫁关景辉[1]
异母兄弟兄 曾晔
三弟 曾肇,字子开。
四弟 曾布,字子宣。
异母姊妹二妹 曾氏嫁王无咎[2]
三妹 曾氏嫁王安国
六妹 曾氏嫁王回
七妹 曾德克,字淑贞。嫁王无咎
八妹 曾德耀,字淑明。嫁王几[3]
九妹 曾德操,字淑文。嫁王几[4]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平

天禧三年(1019年),八月二十五生于江西南丰一个官宦人家,十二岁作《六论》一篇,为当时所推祟。十六岁即笃志为古文。

十八岁随父曾易占迁移至玉山县(在江西境内),周游当地,写成了《游信州玉山小岩记》,内容主要是记述玉山县的地貌,包括溶洞岩石等等。二十岁时,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得其赏识,成为欧阳修的学生,并称“欧曾”。自此名扬天下,而且曾巩同当时的重臣范仲淹等人皆有书信的来往。尚未当官,就已经参与时政讨论。

仕途

庆历二年(1042年),曾巩时年廿五岁,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落榜了,但此次落选,实出乎欧阳修的意外,不过,就当时的风气而言,曾巩未中进士,倒也在情理之中。当时流行的是带有四六文风的文字,而曾巩擅长古文化的策论。由于家贫,曾落榜后,无法在京城逗留。临行前,欧阳修写了篇《送曾巩秀才序》,鼓励并称赞他,为他送行[5]

嘉佑二年(1057年),曾巩卅九岁进士及第,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越州通判济州福州知州。后受宋神宗邀请,到京师担任中书舍人,进行编修史书工作。曾巩参与了整理并校勘梁书》、《陈书》、《南齐书》、《列女传》、《战国策》、《说苑》等书,写有“叙录”。著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外集》等。代表作为《墨池记》。其文风细,笔墨犀利。

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

元丰六年(1083年),因母丧免官,四月十一日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济南大明湖公园南丰祠供奉的曾巩塑像

轶闻

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省试(由礼部举行)时,身为点检试卷官(初步评定试卷等次的考官)的梅圣俞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此卷给主考官欧阳修批阅。据传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实际为苏轼所写),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将原本第二名的卷子取为第一。[6][7]欧阳修对梅尧臣说:“取读轼书,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让出一头地矣”的感叹。这也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8][9]

此说法出于苏辙为苏轼撰写的墓志铭,流传甚广,甚至误传成欧阳修有意录苏轼为状元,因误认为是曾巩,为了避嫌改为榜眼;但实际上当时的考试有策、论、赋、帖经/墨义等四场,苏轼仅在“论”试的获得第二、“义”试获得第一,而在这之后的殿试中乙科,并不是当年的榜眼。

嘉佑二年的状元是章惇的侄子章衡,而章惇羞于落后年长自己的侄子,坚辞进士及第,选择嘉佑四年重考,终得一甲第五名。[9][来源请求]当年该科的状元是章衡、榜眼是窦卞、探花是罗恺等三人。

有一说苏轼与曾巩的文风差异较大,欧阳修不太可能认错。王安石评论过:“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文风

曾巩的文体风格为“古雅平正”,擅长引经据典;结构则平易理醇,章法开阖、承转、起伏、回环都有一定约束法度、严密、规矩。正因为其文章易于模仿和学习,他成为了唐宋文派和桐城派学习的首要对象。[10]

彭渊材说道:“恨曾子固不能作诗”[11]。自此说一起,曾巩“不能诗”即盛传于世,他自己的学生秦观也认为他不会作诗[12],另一个学生陈师道也说他“短于韵语”[13]。这场笔墨官司一直延续至清朝[14]。元初刘埙亦为曾巩的诗辩护说:“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兴寡,先生之诗亦然。故惟当以赋体观之,即无憾矣”[注 1]

抄手砚,宋,1970年南丰县莱溪公社曾巩墓出土
曾巩唯一传世墨迹《局事帖

家庭

十世祖:曾丞,为曾参第33代嫡传后裔。参见曾子家族东宗世系

高祖:

  • 曾延铎,唐代检校右散骑常侍[15]

曾祖:

  • 曾仁旺,赠尚书水部员外郎。

祖父:

  • 曾致尧,字正臣,官至尚书户部郎中。

父亲:

兄弟姊妹:

  • 曾晔,字茂叔,异母兄。母周氏。
  • 曾宰,母弟。
  • 曾肇,字子开,异母弟。母朱氏。
  • 曾布,字子宣,异母弟。母朱氏。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与曾巩同科中进士。

尚有母妹一人,及异母妹八人。

妻子:

子女:

  • 子 曾绾,元配晁氏生
  • 子 曾综,母晁氏
  • 子 曾纲,续弦李氏生
  • 女 曾庆老,母晁氏
  • 女 曾兴老,母李氏

评论

  • 王安石:“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10]
  • 苏轼:“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10]
  • 秦观说:“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 陈师道说:“苏明允不能欧阳永叔不能曾子固短于韵语黄鲁直烦于散语苏子瞻词如秦少游诗如词。”
  • 朱熹说,“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10]
  • 元代方回说:“子固诗一扫崑体,所谓饾饤刻画咸无之,平实清健,自为一家。”[21]
  • 明史·王慎中传》:“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10]
  • 钱锺书说:“一场笔墨官司直打到清朝,看来判他(曾巩)胜诉的批评家居多数”,就唐宋八大家而言,“他的诗远比苏洵苏辙父子的诗好,七言绝句更有王安石的风致。”[22]

参见

注释

  1. ^ 关于曾巩会不会做诗的争论,钱锺书在《宋诗选注》第63页注解里提出十一种讨论此一问题的书目:孙觌《鸿庆居士集》卷十二《与曾端伯书》、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百七十五、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六、刘埙《隐居通议》卷七、杨慎《升庵外集》卷七十八、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五、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四、何焯《义门读书记·元丰类稿》卷一、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四、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姚莹《后湘诗集》卷九《论诗绝句》、杨希闵《乡诗摭谭》卷三。另有学者又补充陆九渊《象山集》卷十七《与沈宰》、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作诗当以学》、赵与时《宾退录》卷六、李东阳《怀麓堂集》卷四十一《书愧斋唱和诗序后》、杨慎《升庵集》卷五十五《曾子固诗》、郑方坤《全闽诗话》卷七《王慎中》、谢旻《江西通志》卷一四三载何乔新《书元丰类稿后》、陈思《海棠谱》卷上。详见王兆鹏:〈钱钟书《宋诗选注》的文献价值及文献疏失〉一文。

参考文献

引用

  1. ^ 《郓州平阴县主簿关君妻曾氏墓表》
  2. ^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
  3. ^ 《曾氏女墓志铭》
  4. ^ 《仙源县君曾氏墓志铭》
  5. ^ “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虽有魁垒拔出之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有司所操果良法邪……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送曾巩秀才序》
  6. ^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东坡先生墓志铭》
  7. ^ 《诚斋诗话》:“欧公知举,得东坡之文惊喜,欲取为第一人;又疑为门人曾子固之文,恐招物议,抑为第二。”
  8. ^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9. ^ 9.0 9.1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以书谢诸公,文忠见之,以书语圣俞曰:“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士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东坡先生墓志铭》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满于宋朝现状 不忧国忧民. 凤凰网. [2012年9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6日) (中文(中国大陆)). 
  11. ^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
  12. ^ 《东坡题跋·卷三·记少游论诗文》:“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13. ^ 陈师道:《后山诗话》
  14. ^ 王士祯《池北偶谈》辩驳说:“刘渊才恨曾子固不能诗,今人以为口实。今观《类稿》中诸篇,亦荆公之亚,但天分微不及耳。若皇甫持正、苏明允、陈同父,乃真不能诗也。”
  15. ^ 南丰七大古村落气质榜. jx.ifeng.com.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16. ^ 《郓州平阴县主簿关君妻曾氏墓表》
  17. ^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
  18. ^ 《曾氏女墓志铭》
  19. ^ 《仙源县君曾氏墓志铭》
  20. ^ 《亡妻宜兴县君文柔晁氏墓志铭》
  21. ^ 《瀛奎律髓》
  22. ^ 《宋诗选注》

来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