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轩辕庙
新郑轩辕庙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河南省新郑市 |
坐标 |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明至清 |
编号 | 6-0641-3-344 |
认定时间 | 2006年5月 |
新郑轩辕庙位于河南省新郑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黄帝故里和具茨山风后岭古迹群[1],均为黄帝的祭祀庙宇,其中黄帝故里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轩辕庙(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位于新郑老城北关,为一处岗地,俗称“轩辕丘”,丘上有轩辕庙,又称“轩辕故里祠”[2]。轩辕庙始建年代不详,从庙前的明朝砖桥可知,始建年代应不晚于明,现存建筑则建于清朝。轩辕庙坐北朝南,有大门、大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覆灰筒瓦,黄色琉璃瓦剪边,琉璃脊。正面额上悬横匾,书“黄帝故里”。大门两侧各有担房三间,院内有台,台后为大殿,大殿前有卷棚,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门上悬横匾,由贺敬之题“文明始祖”四字。卷棚后紧接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单檐硬山顶,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琉璃龙吻脊,浮雕龙戏牡丹,正中立狮驮宝瓶。殿内正中有黄帝坐像一尊,上方悬横匾,由程思远题“人文始祖”,殿内四壁绘黄帝活动壁画。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单檐硬山顶,覆灰筒瓦。其中东配殿内供黄帝元妃先蚕嫘祖像,西配殿供黄帝四妃先知嫫母像[1]。
轩辕庙院内有数通清代碑刻,嵌于东西配殿的南侧山墙外。庙前约40米处有一座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的砖桥,桥为圆拱券,三伏三券,宽5.55米,拱高1.9米,跨2.28米[1]。
-
大殿
-
西配殿南山墙上的碑刻
-
东配殿南山墙上的碑刻
具茨山风后岭古迹群
该古迹群位于新郑市西南具茨山风后岭,包括两座石殿、明代摩崖题记、石砌寨墙及明清碑刻。其中一座石殿位于风后岭主峰,坐西向东,其台基、墙身和屋顶均为石材构成。面阔三间宽7.35米,进深三间深4.80米,高约5米,建筑面积40平方米。屋顶为单檐歇山顶,覆灰板瓦,疑为近代覆加。正脊平直,正脊两端和戗脊下端均以兽首作结。正脊中央雕有“吉”字图形。庙墙正面背面四组斗拱装在立柱之上,殿内有四根石柱,上置横梁承托屋顶。正面明间辟门,高2.18米,宽1.73米,左右有立颊。两次间用直棂窗,其它三面无窗[3]。两窗下均有嵌石,其中北侧嵌石上有题记“皇明隆庆四年三月”,可知该殿应为明隆庆年间重修。另一座石殿位于风后岭南崖半山腰处,式样类似,唯体量较小,窗为石雕方框金钱形[1]。
风后岭上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数通,这些碑刻记载了风后岭上的殿宇维修情况。此外,在风后岭南半坡上还有摩崖题记“南崖轩辕宫三皇殿记”,刻于明嘉靖五年二月六日。石砌寨墙则位于风后岭半山腰,宽2-4米,高2.5-5米,长达3公里[1]。
保护情况
新郑轩辕庙于2000年9月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2006年5月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志·上卷.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9-09: 362–363. ISBN 978-7-5010-2665-4.
- ^ 刘文学. 黄帝故里志.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04: 498–501. ISBN 978-7-5348-2738-9.
- ^ 新郑市文物管理局. 新郑市文物志.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09: 150–151. ISBN 7-5034-1762-5.
- ^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河南文物网. 2006-11-14 [2017-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8).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国务院. 2006年5月25日 [2013年10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