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敦刻尔克级 Dunkerque Class | |
---|---|
概观 | |
舰种 | 战列舰 |
舰名出处 | 法国地名 |
拥有国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国 |
前型 | 里昂级战列舰(计划)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实际) |
次型 | 黎塞留级战列舰 |
同型 | 敦刻尔克、斯特拉斯堡 |
完成数 | 2艘 |
损失数 | 2艘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26,500长吨(26,900公吨)(敦刻尔克) 27,300长吨(27,700公吨)(斯特拉斯堡) |
满载排水量 | 35,500公吨(34,900长吨;39,100短吨)(敦刻尔克) 36,380公吨(35,810长吨;40,100短吨)(斯特拉斯堡) |
全长 | 214.5米(704英尺) |
全宽 | 31.08米(102.0英尺) |
吃水 | 8.57至9.71米(28.1至31.9英尺)(敦刻尔克) 8.73至9.89米(28.6至32.4英尺)(斯特拉斯堡) |
锅炉 | 6台英德莱特蒸气锅炉 |
动力 | 4组帕森齿轮传动汽轮机 |
功率 | 设计:107,500匹马力(80,200千瓦特) 最大:135,585匹马力(101,106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31.06节(57.52千米每小时;35.74英里每小时)(敦刻尔克) 30.4节(56.3千米每小时;35.0英里每小时)(斯特拉斯堡) |
续航距离 | 7,850海里(14,540千米;9,030英里)/15节(28千米每小时;17英里每小时) 2,450海里(4,540千米;2,820英里)/28.5节(52.8千米每小时;32.8英里每小时) |
乘员 | 1302-1381人 |
武器装备 | 8门330毫米/50倍径1931年型主炮在2座四联装炮塔内 16门130毫米(5.1英寸)/45倍径高平两用炮在3座四联装与2座双联装炮塔内 10门37毫米(1.5英寸)口径防空炮在5座双联装炮塔内[a] 32挺13.2毫米(0.52英寸)口径防空机枪在8座四联装炮塔内 |
装甲 | 装甲带:225毫米(8.9英寸)(敦刻尔克)/283毫米(11.1英寸)(斯特拉斯堡) 甲板:115毫米(4.5英寸) 炮塔:330毫米(13英寸)(敦刻尔克)/360毫米(14英寸)(斯特拉斯堡) 司令塔:270毫米(11英寸) |
舰载机 | 4架水上飞机 |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英语:Dunkerque-class)是法国海军于1930年代建造的战列舰。本级舰是法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舰,代替在战后因财务拮据而停工的诺曼底级战列舰,以及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停建的里昂级战列舰,其主要目的在针对德国海军的德国级装甲舰。舰上主要武器为8门330毫米/50倍径1931年型主炮在2座四联装炮塔内,装甲带最大厚度为225毫米(8.9英寸)。为了符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本级舰的标准排水量较小,仅26,500长吨(26,900公吨);火炮口径也在410毫米(16英寸)限制以下,然而在航速上可达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是法国首款高速战列舰。因本级舰的特征,除了被归类为高速战列舰外,亦曾被归类为小型战列舰[2]、战列巡洋舰等[3]。
本级舰共建成2艘,分别为敦刻尔克号与斯特拉斯堡号,2舰在1937年与1939年陆续服役,并一同编入袭击部队第一线总队(1st Division of the Lin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分别与英国皇家海军一同执行搜寻德国的商船袭击舰队。后来为了应付意大利,于1940年4月调往法属北非基地凯比尔港。然而仅过2个月,法国陆军在本土遭德军击败,并向纳粹德国投降,迫使在凯比尔港的法军舰队被迫停战。同年7月,英国皇家海军发动凯比尔港海战,敦刻尔克号在战斗中受到重创,但斯特拉斯堡号成功地闪躲过英国舰队的攻击而先行逃回土伦。重创的敦刻尔克号在凯比尔港进行临时维修,直至1942年2月才返回土伦。
凯比尔港海战后,斯特拉斯堡号担任维希法国在地中海舰队旗舰,敦刻尔克号则被安排至干坞进行大修。由于战时物资短缺,敦刻尔克号的维修工程进展缓慢,而斯特拉斯堡号也较少出港。当同盟国成功于1942年11月初登陆北非后,德军在同月迅速占领自由区作为报复,并准备抢夺停靠在土伦的维希法国舰队。为了避免德军计划得逞,法国海军决定将所有舰艇凿沉。2艘敦刻尔克级最终成功被法国海军凿沉,其残骸在1955年至1958年间报废拆解。
建造背景
华盛顿海军公约影响
1922年,各个海权强国因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而将接下来十年间所有的新战列舰建造计划暂停,但法国和意大利在1927年后被允许可建造新战列舰取代两艘旧战列舰[4],新造战列舰的总吨位最多不可超过70,000长吨(71,000公吨)。[5]
条约签订后,在签订前建造的战列舰成为1920年代晚期各国主要战力,这些战列舰在主要武器上多数装配8门15英寸(381毫米)口径主炮,并配置于4座双联装炮塔内[b],或是使用16英寸(406毫米)口径主炮。[c]法国在战列舰设计上不像美国、英国、日本重视装甲防御,只希望能将旧式军舰现代化、更新推进系统、升级主炮等。然而条约严格地限制,阻碍了法国海军现代化工程。1927年后,根据条约新造战列舰的70,000长吨(71,000公吨)总限制,法国工程师开始构想出建造2艘35,000长吨(36,000公吨)、3艘23,000长吨(23,000公吨)、3艘17,500长吨(17,800公吨)等战列舰方案。[11]
早期发展概念
1925年,意大利第一艘重巡洋舰特伦托级开始建造,并在隔年下水。这艘新型的军舰可能会威胁到法国本土到北非殖民地之间的海上运输航路。[12]亨利·萨隆海军中将在1926年至1927年间便开始提出对策;首先提出的是17,500长吨(17,800公吨)级战列舰方案,在此条件下可容许建造4艘战列舰,主要武器上预计采用原诺曼底级战列舰与里昂级战列舰的四联装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塔设计[5];另外参考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的设计方案,将主炮塔全布置于前甲板。航速预计在34至35节(63至65千米每小时;39至40英里每小时)之间,装甲可抵挡203毫米(8.0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然而在评估后,发现此设计连意大利的旧战列舰都无法应付,因此最后没有采纳。[13][14]
法国设计人员后来在1927年至1928年间,以17,500长吨(17,800公吨)级的设计为基础研发37,000长吨(38,000公吨)级战列舰。在早期试航结果显示,37,000长吨(38,000公吨)级船舰的标准排水量估计介于32,000至33,000长吨(33,000至34,000公吨)之间,这非常接近条约限制的上限值。在37,000长吨(38,000公吨)级设计方案上共有2种草图[15][16];最初的设计是以絮弗伦级重巡洋舰加大船体而来,船长254米(833英尺)、船宽30.5米(100英尺),另有2座倾斜式烟囱。主要武器为12门305毫米(1.001英尺)口径主炮,放置在3座四联装主炮塔内,其火控指挥仪放置在三脚前桅的上方。2座主炮塔布置在前甲板,另外1座则在后甲板。次要武器采用8门单装90毫米(0.30英尺)口径1926年型火炮,以及12门单装37毫米(1.5英寸)口径1925年型防空炮,另配有三联装鱼雷管以备不时之需。装甲带厚度从220至280毫米(0.72至0.92英尺)不等。机库位于上层建筑后方,2座飞机弹射器与第2座烟囱并列。动力系统设计参考自杜肯级重巡洋舰,由12组奥盖特·迪·汤普勒(Guyot du Temple)锅炉提供,分成2组锅炉及涡轮发动机运转,共可提供180,000匹马力(130,000千瓦特),最高航速达33节(61千米每小时;38英里每小时)。[17]
1928年,原先的37,000长吨(38,000公吨)级经更改后产生第2种方案,在武器上更改为3座双联装406毫米(1.332英尺)口径主炮塔与4座四联装130毫米(0.43英尺)口径副炮塔。船长缩短至235米(771英尺),但船宽增加至31米(102英尺);装甲厚度有所加强,但动力输出略下降,最高航速仅27节(50千米每小时;31英里每小时)。[17]
然而,当时的法国没有能力建造35,000长吨(36,000公吨)级以上的战列舰,因为没有足够大的船坞可容下250米(820英尺)长以上的船体。若要建造所需的造船基础设施,所花的费用与建造2艘战列舰的成本相同,这将干扰当时其他的建造计划。[18]此外,国际联盟与英国准备联手推动更进一步的裁军协定,试图将吨位限制在25,000长吨(25,000公吨),战列舰主炮口径限制在305毫米(1.001英尺)[19],此时法国人不想冒着会撕毁协定的风险舰造新舰。在诸多考量后,法国海军决定暂停37,000长吨(38,000公吨)级方案。[20]
1929年,时任法国海军参谋总长的路易斯·维罗泰特(Louis Violette)海军中将下令法国海军技术与建造局(Service Technique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开始研究有关于防护巡洋舰的建造计划。在这项计划中,船舰总吨位在23,690长吨(24,070公吨),主要武器采用10门305毫米(1.001英尺)口径火炮,分别配置于2座三联装与1座四联装炮塔内;前甲板将布置1座三联装与1座四联装炮塔,后甲板则布置1座三联装炮塔。次要武器采用8门138毫米(0.453英尺)口径火炮,配置在4座双联装炮塔内;以及16门100毫米(0.33英尺)口径防空炮,配置在8座双联装炮塔内。最高航速可达29节(54千米每小时;33英里每小时),装甲可抵挡203毫米(0.666英尺)口径的炮弹袭击。船体上方的建筑与烟囱的设计近似于阿尔及利亚号重巡洋舰,而此设计草案成为敦刻尔克级前身。[18]
首舰-敦刻尔克号成型
当德国于1929年2月开始建造德国级装甲舰后,法国人开始感受到威胁,尽管德国宣称该舰仍在凡尔赛条约限制内,但实际上远超出凡尔赛条约的最大限;其性能超越当时除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与名望级战列巡洋舰等主力舰,并且非常适合执行海运掠夺任务。[21]为此,法国工程师立即准备能与德国级对抗的设计草案。在设计目标中,首要条件是装甲能够抵抗德国280毫米(11英寸)口径炮弹,同时尽可能地将最大航速设定在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为了能符合英国提出的排水量限制,新舰排水量需落在23,000至25,000长吨(23,000至25,000公吨)之间。[22]
1930年4月,各海军强权国家签署伦敦海军条约,将华盛顿海军条约延长至1936年,尽管法国也是签署国之一,但仍能根据旧条约建造新的战列舰来取代旧型号。然而由于德国的新军舰陆续服役,法国拒绝遵守与巡洋舰有关的新限制。意大利后来以法国拒绝遵守条约为由,同样拒绝接受这些新的限制。[23][24]
法国最后在17,000长吨(17,000公吨)、23,333长吨(23,707公吨)、35,000长吨(36,000公吨)级的设计方案中,决定执行23,333长吨(23,707公吨)级的设计方案。方案中明定船长213米(699英尺)、船宽27.5米(90英尺),前甲板布置2座四联装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塔,后甲板布置3座四联装130毫米(5.1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塔;装甲带厚度230毫米(9.1英寸),水平装甲厚度150毫米(5.9英寸),最高航速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此设计草案在1931年5月提交至法国国会审核,但在经过2个月的激辩后,认为建造一艘比德国级吨位大两倍[d],并仅针对德国级的战列舰不符需求,因而将此计划退回。尽管原计划被退回,但国会仍同意法国海军可在7月份时重新提交修改后的设计草案。[26]
时任法国海军参谋总长海军中将乔治·杜兰维尔下令设计人员将305毫米(12.0英寸)55倍径主炮换成330毫米/50倍径1931年型主炮,以便能对抗意大利的旧战列舰;不过这项更换同时增加3,000长吨(3,000公吨)排水量,使总吨位达到26,500长吨(26,900公吨)。为了能安置330毫米(13英寸)口径主炮,船全长增加2米(6英尺7英寸),船宽增加2.5米(8英尺2英寸),但最高航速降至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舰上预计加装2座双联装130毫米(5.1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塔,装甲带与甲板防护部分也比原设计有所加强。[27][26]重新提交的设计草案经法国国会审核后,于1932年正式通过。首舰敦刻尔克号于10月26日正式下单,并在12月24日开始建造。[28]
二号舰-斯特拉斯堡号增建计划
在德国人得知敦刻尔克级开始建造后,于1935年开始建造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反制,此级舰配置9门28厘米口径C/34型舰炮,在火力与装甲防护上皆优于德国级。德国甚至在1935年与英国签署新协定前,便已打破凡尔赛协约,在舰艇上装设重型武器。[2]尽管如此,法国人仍认为敦刻尔克级的设计能承受280毫米(11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因此暂不需要研发新战列舰。[29]
然而同是法国海军对手的意大利,认为敦刻尔克级破坏原本地中海的平衡。为了反制法国海军,贝尼托·墨索里尼在1934年5月26日宣布将依照条约给予的权利建造新战列舰;几天后,阿根齐·斯特凡尼在报告中提及已经开始建造2艘总吨位35,000长吨(36,000公吨)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30]为了因应新情势,法国除了加速研发黎塞留级战列舰外[31],也开始改善原敦刻尔克级的垂直装甲设计,在1934年7月16日下单后,立刻于11月开始建造二号舰斯特拉斯堡号。[27]
各设计草案列表
敦刻尔克级1926年至1931年各设计提案细节 | |||||
---|---|---|---|---|---|
17,500吨计划[13][14] | 37,000吨A计划[15][16] | 37,000吨B计划[17] | 23,333吨计划[26] | 26,500吨计划[27][26] | |
提出年份 | 1926 | 1927—1928 | 1928 | 1930 | 1931 |
排水量 | |||||
标准排水量(吨) | 17,500 | 32,000—33,000 | 32,000—33,000 | 23,333 | 26,500 |
正常排水量(吨) | 不适用 | 37,000 | 37,000 | 不适用 | |
船体尺寸 全长×舷宽 |
205×24.5 | 254×30.5 | 235×31 | 213×27.5 | 215×30 |
最高航速(节) | 35 | 33 | 27 | 30 | 29.5 |
武器 | 2座305毫米55倍径四联装主炮塔 | 3座305毫米口径四联装主炮塔 12门130毫米口径副炮 |
3座406毫米口径双联装主炮塔 16门130毫米口径副炮 |
2座305毫米口径四联装主炮塔 12门13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 |
2座330釐口径四联装主炮塔 16门13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 |
装甲厚度(毫米) | |||||
装甲带 | 150—180 | 220—280 | 不适用 | 215—230 | 250 |
水平装甲 | 不适用 | 75 | 100—130 | 130—140 |
设计
部位 | 敦刻尔克号 | 斯特拉斯堡号 |
---|---|---|
船体 | 7,011吨 | 7,040吨 |
配件 | 2,767吨 | 2,809吨 |
火炮 | 4,858吨 | 4,858吨 |
火炮防护 | 2,676吨 | 2,885吨 |
船体防护 | 8,364吨 | 8,904吨 |
推进系统设备 | 2,214吨 | 2,214吨 |
油料(75%状况下) | 2,860吨 | 2,860吨 |
总计 | 30,750吨 | 31,570吨 |
敦刻尔克级的主要武器为8门330毫米/50倍径1931年型主炮,并采用主炮塔全布置于前甲板的设计。最初建造时,首舰敦刻尔克号的标准排水量预计26,500长吨(26,900公吨)、船体全长215米(705英尺)、船宽31米(102英尺)、吃水8.57米(28.1英尺)深;推进系统可输出107,000匹马力(80,000千瓦特)、航速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装甲带最大厚度241毫米(9.5英寸)。[33]斯特拉斯堡号在垂直装甲上有所加强,其余设计数据皆与敦刻尔克号相等,因而在排水量略微增至27,300长吨(27,700公吨),吃水深度也增加0.16米(0.52英尺)。[34]
由于本级舰与英国皇家海军虎号战列巡洋舰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亨利·勒马松认为敦刻尔克级近似于战列巡洋舰而非战列舰。[3]虎号与敦刻尔克级的整体数据相似[e],不过本级舰主炮全布置于前甲板,使得敦刻尔克级的炮塔装甲重量比虎号减少27%[28],推进系统也比虎号更现代化。[37]除相对降低炮塔装甲重量外,本级舰在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加强10厘米,使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330毫米(13英寸)[38],比起虎号的正面装甲厚度多许多[39];在水平装甲甲板方面,敦刻尔克级的厚度在115至125毫米(4.5至4.9英寸)之间[38],也同样超出虎号的设计水准。[40][f]
另一艘与敦刻尔克级近似的舰艇为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这2级别战列舰皆将推进系统放置于舰艉一侧,缩短船轴长度来节省重量,并使用倾斜装甲带来增加其有效厚度。次要武器上,这2级别战列舰皆放置于舰艉侧,采高弧发射,并将主火控系统架设在船楼建筑顶部。然而,纳尔逊级优先考量火力及装甲防护,速度则是次要考量,敦刻尔克级的考量顺序却恰巧与纳尔逊级相反,这不同的设计考量反映了2国在船舰设计上追求不同目地,同时显现了法国在军舰设计的演变。[41]
武器配备
主要武器
敦刻尔克级使用的四联装主炮塔设计方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诺曼底级和里昂级建造项目中便已呈现,但这2级别战列舰最终没有任何一艘建成。主炮塔全布置于前甲板的方案则参考自英国皇家海军纳尔逊级战列舰,不过纳尔逊级在前甲板共有3座三联装主炮塔,而且因主装甲甲板上的装甲重量限制,使得纳尔逊级的第三座炮塔的高度无法超过第二座炮塔,仅第一座与第二座炮塔采用背负式布局排列,造成第三座炮塔的射角受到限制。[42]相较之下,敦刻尔克级的2座四联装330毫米(13英寸)口径主炮塔以背负式布局排列于前甲板侧,使所有炮口可毫无阻碍地指向前方,近战时可以小幅度射角对敌方开火。[43]
在四联装主炮塔的设计中,最大问题点在于若不幸被炮火击中,可能使整座炮塔瘫痪,进而面临舰上至少一半的主炮无法使用。为了降低损失,敦刻尔克级的四联装主炮塔内设有舱壁,将主炮塔分隔成左右两部分,使损伤范围能缩小。[33]此方案在凯比尔港海战中证实有效,当时敦刻尔克号第2号主炮塔的右半部遭381毫米(15.0英寸)口径炮弹击中而瘫痪,但因舱壁的保护使该炮塔左半部仍能运作;这一设计概念之后延续到黎塞留级上。[44]
为避免各主炮塔的弹药库过于靠近而增加殉爆风险,2座主炮塔相隔间距27毫米(1.1英寸)。[27]当法国设计师在1911年设计诺曼底级时,认为27毫米(1.1英寸)的船宽即可配置四联装340毫米(13英寸)口径主炮塔,不过在设计本级舰时船宽则规划到31毫米(1.2英寸),尽可能地确保舰体能装设四联装330毫米(13英寸)口径主炮塔。为了避免所需船宽过大,炮塔内各主炮的支架是以成对方式支撑[28],这一概念后应用于敦刻尔克级与黎塞留级上,但因成对的主炮间距仅1.69米(5英尺7英寸),同时射击时会因炮弹之间的尾流效应导致过度分散[45],此问题直到黎塞留号战列舰在1948年改装后才得以解决。[46]
四联装330毫米(13英寸)口径主炮塔由圣尚翁制造厂制造,其重量1,497公吨(1,473长吨),近似于意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使用的三联装381毫米(15.0英寸)口径主炮塔。炮塔的最大仰角为35度、枪口初速870米每秒(2,900英尺每秒)、最大仰角时射程可达41,500米(45,400码),弹道轨迹相对平坦。射击速度平时为40秒一次(即每分钟1.5轮),但在理想状况下可提升至30秒一次(即每分钟2轮)。炮塔水平旋转速度为每秒5度,炮口上升速度则是每秒6度。[43]尽管主炮塔在理想上可于任何仰角下填充炮弹,但在实际状况下,当炮管在较高的射角时容易发生炮弹卡在后膛的状况,因此在实际操作时,最多仅在15度仰角下填充炮弹。[34]
本级舰使用的炮弹口径为330毫米(13英寸),其长度1.65米(5英尺5英寸)、重量570千克(1,260英磅),几乎是德国德国级使用的炮弹2倍重。[47][g]这种330毫米(13英寸)口径的炮弹属被帽穿甲弹,在法国海军登记为1935年型,这一型号的穿甲弹又分成OPf与OPfK[h]2种型号。舰上预计使用的高爆弹为1935年型的延伸型,但最后并未使用。[50]
尽管大口径的火炮易于对付敌舰,但若将炮口朝接近船艉方向射击时,容易使指挥室遭受到射击后产生的火花、烟雾、嘈杂等干扰,因而在炮口水平转向上无法实际发挥至最大角度。另一个困扰在于本级舰的船体体积相对较小,无法减缓大口径火炮射击后产生的强大反作用力,因此在射击时容易对舰艇自身造成伤害。[28]
次要武器
敦刻尔克级采用的次要武器属于高平两用炮,这是首次有主力舰装设此类型武器。此类型火炮可同时反舰及远距防空,后来的黎塞留级与英国乔治五世级皆使用此武器。[51]3座四联装副炮塔全放置于舰艉,其中1座炮塔位在机库上方,另外2座则放置在后船楼左右两侧。副炮塔的设计如同330毫米(13英寸)口径四联装主炮塔,由20毫米(0.79英寸)宽的钢制舱壁分隔左右两对火炮,这两对火炮分隔0.55米(1英尺10英寸);其中2座炮塔仅只有20毫米(0.79英寸)的防碎片装甲护板保护。[52]
在反舰模式下,130毫米(5.1英寸)口径火炮使用33.4千克(74英磅)重的半穿甲弹,这种炮弹研发自130毫米(5.1英寸)口径1933年型穿甲弹,其枪口初速为800米每秒(2,600英尺每秒),在炮口仰角45度时最远射程达20,800米(68,200英尺);防空模式时则使用29.5千克(65英磅)重的定时引信高爆弹,这种炮弹为1934年型,其枪口初速为840米每秒(2,800英尺每秒),在炮口仰角75度时最远射程达12,000米(39,000英尺)。副炮射击速度约每分钟可发射10到12轮,炮塔水平旋转速度为每秒12度,炮口上升速度则是每秒8度。[53]
然而130毫米(5.1英寸)口径火炮实际反舰效率不足[54],法国海军后来研发火力更强大的136.8毫米(5.39英寸)及138.6毫米(5.46英寸)口径火炮,这些火炮以单装方式安装在后来建造的驱逐舰上,但最终未安装在本级舰上。[18]相较之下,轴心国海军则偏好使用150毫米(5.9英寸)口径左右的火炮,如德国沙恩霍斯特级与俾斯麦级使用的28年型15厘米型舰炮[55],以及意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使用的152毫米(6.0英寸)55倍径火炮[56]。
130毫米(5.1英寸)口径1932年型火炮另一个问题点是近距离防空状况下效率不够充足,主要是每分钟10轮的射击速度对付俯冲轰炸机过于缓慢。[54]尽管法国海军的副炮口径在同盟国海军中略为中等[i],但美制的马克12型5英寸38倍径Mk 30主炮,搭配马克37型火炮火控系统,其火炮射速达每分钟15轮,在短时间内甚至可将射速提升至每分钟22轮,比起法国海军使用的副炮系统更有效率地对付水面与空中目标。[59]英国皇家海军使用的133.3毫米(5.25英寸)口径双用途炮在特征上与法国海军使用的130毫米(5.1英寸)口径火炮相似,但在搭配RP10与RP10Mk2型号的火控系统下,炮塔水平旋转速度及炮口上升速度可提升至每秒20度,在同时搭配高角控制系统下,可将副炮性能发挥至最大,使其能力超越法国海军的副炮系统[60]。
敦刻尔克级后来在舰上安装远距动力控制系统(Remote Power Control,RPC),成为法国第一艘架设此系统的主力舰,此系统可控制所有主要及次要武器的水平旋转及炮口升降等运作,但操作人员后来发现法制的绍特尔-哈尔-布隆德尔(Sauter-Harlé-Blondel)远距动力控制系统在操作水平瞄准机构时,其性能相当不可靠,因而从未使用此系统。[41]法制的第一代雷达被称为《电磁检测装置》(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Device),这种雷达仅用于对海与对空警报,在1942年时安装在斯特拉斯堡号上[61],并同时安装在黎塞留号及让·巴尔号上[62][63]。
防空武器
敦刻尔克级的防空武器包括5座37毫米(1.5英寸)口径1933年型半自动化双联装防空炮塔、8挺13.7毫米(0.54英寸)口径机关枪配置在四联装炮塔内等,相对改装后的黎塞留号而言,本级舰缺少轻型速射炮等防空武器。1920年代后期,法国海军舰艇经常将37毫米(1.5英寸)50倍径防空炮当作轻型防空武器,这种武器必须手动装载弹药,供给此武器的弹药夹每盒可供6轮射击次数的弹药,射击速度在理想状况下可每分钟20到30轮,但实际上只有10到15轮。这样的性能在当时同口径武器之间算是非常地慢。[64]相比之下,英国的碰碰炮与瑞典的波佛斯40毫米/L60型火炮射速皆在达120至200rpm之间。[65][6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海军决定开发一款新型武器,这种武器名为37毫米(1.5英寸)70倍径1935年型防空炮,并配置在1936年型自动化双联装防空炮塔内,每组射击指挥仪与1门炮或2门炮相连,其射速预期达165至172rpm之间。[64][67]然而此设计遭遇许多困难,因此无法赶在首舰敦刻尔克号完工之前安装在舰上。[68]
在首舰敦刻尔克号海试期间,仅加装24挺霍奇克斯M1929重机枪在6座四联装炮塔内,这些炮塔配置于舰舯以及上层建筑顶部。当敦刻尔克号完工时,舰上配备6座37毫米(1.5英寸)口径防空炮,并装设在1925年型半自动化单装防空炮塔内;但到了1939年初期,这些武器被37毫米(1.5英寸)口径1933年型半自动化双联装防空炮塔取代。这些炮塔有2座位于第二座主炮塔左右后侧,另外2座位于烟囱与后船楼之间,配有4组指向仪,其中2组供前方2座防空炮塔使用,另外2组供后方2座防空炮塔使用。1939年8月,敦刻尔克号上加装1座37毫米(1.5英寸)口径1933年型半自动化双联装防空炮塔,这座炮塔位于船轴线上的130毫米(5.1英寸)口径四联装副炮塔后方。斯特拉斯堡号上仅有4座37毫米(1.5英寸)口径1933年型半自动化双联装防空炮塔,比敦刻尔克号少1座,不足的部分由13.2毫米(0.52英寸)口径四联装机枪顶替。[1]
舰载机设施
敦刻尔克级上的舰载机设施包含干舷甲板、机库、弹射器和起重机等,这样完善的设施为1920年代旧战列舰改装方面取得重大进展。[69]例如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曾在1929年于舰艉加装飞机弹射器,但因为该舰舰艉缺乏干舷甲板,在北大西洋航行时,飞机弹射器经常被海水冲刷,最后不得不在1932年移除。[70]本级舰的弹射器长22米(72英尺),位于船轴线后四分之一处。运转方式为空气压缩,操作时以103公里/小时的速度将3.5长吨(3.6公吨)重的飞机发射升空;起重机的最大载重为4.5长吨(4.6公吨);机库附近另有设飞机保修室。[69]
舰上预计搭载的飞机为4架罗尔130式水上飞机,停放时可将机翼折叠起来,以成对方式停靠在机库内,1架则待命在弹射器上随时准备升空,另1架则可能垂吊在起重机上待命。机库内的飞机利用轨道移动至升降机,再布署至弹射器上升空;当任务结束时,飞机驾驶员会在海上降落并滑行至舰艇旁,再由起重机将飞机移至舰上。航空燃料的储存槽位在舰艉上方,其周围设有冷却和自动洒水系统,以及设置惰性气体来保护废燃料等防护措施,保障周边安全。[71]
装甲防护
敦刻尔克级两同型舰装甲厚度比较(单位:毫米)[38] | ||
---|---|---|
敦刻尔克号 | 斯特拉斯堡号 | |
垂直装甲带 | ||
装甲带 | 225 | 283 |
前舱壁 | 210 | 228 |
后舱壁 | 180 | 210 |
水平装甲带 | ||
主甲板(轮机舱上方) | 115 | |
主甲板(弹药库上方) | 125 | |
下甲板 | 40 | |
司令塔 | ||
前方与两侧 | 270 | |
后侧 | 220 | |
顶部 | 150 /130 | |
330毫米口径四联装炮塔 | ||
正面 | 330 | 360 |
侧面 | 250 | |
后侧 | 345(1号主炮) 335(2号主炮) |
352(1号主炮) 342(2号主炮) |
顶部 | 150 | 160 |
炮座(主甲板以上) | 310 | 340 |
130毫米口径四联装炮塔 | ||
正面 | 135 | |
顶部 | 90 | |
后侧 | 80 | |
侧面 | 90 | |
炮座 | 120 |
在装甲保护上,敦刻尔克级的装甲重量相当于预计排水量的35.9%[32],这在当时的战列舰中是最高比例,连当时英国最先进的纳尔逊级也仅占预计排水量34%。[72]在装甲布局上,本级舰采用重点防护概念,这种新型概念不同于德国军舰建造思维。上层建筑总长126米(413英尺),相当于全长的60%,与纳尔逊级的57%相当,不过没有特别为前侧设计装甲保护。[73]以下为本级舰的装甲防护:[74]
- 装甲带能抵抗德国280毫米(11英寸)口径海军炮,装甲倾斜角度11°30',厚度225毫米(8.9英寸),包括前舱壁装甲厚度210毫米(8.3英寸),后舱壁装甲厚度180毫米(7.1英寸)。
- 主甲板装甲厚度115毫米(4.5英寸)/125毫米(4.9英寸);下甲板装甲厚度40毫米(1.6英寸)。
- 司令塔前方与两侧装甲厚度270毫米(11英寸),后侧装甲厚度220毫米(8.7英寸),上方装甲厚度150毫米(5.9英寸)/130毫米(5.1英寸)。[75]
- 主炮塔的炮座装甲厚度为310毫米(12英寸);正面装甲厚度330毫米(13英寸),装甲倾角30°;第1号主炮塔后侧装甲厚度345毫米(13.6英寸),第2号主炮塔后侧装甲厚度335毫米(13.2英寸);主炮塔顶部的装甲厚度为150毫米(5.9英寸)。[76]
- 130毫米(5.1英寸)口径四联装炮塔的炮座装甲厚度为120毫米(4.7英寸),炮塔正面装甲厚度135毫米(5.3英寸),后侧装甲厚度80毫米(3.1英寸),其中2座炮塔的装甲护板仅20毫米(0.79英寸)。[77]
在建造二号舰斯特拉斯堡号时,法国海军局建议必须在原本的垂直装甲进行改进,以下为更改的部分:[38]
- 装甲带283毫米(11.1英寸),装甲倾斜角度11°50',包括前舱壁装甲厚度228毫米(9.0英寸),后舱壁装甲厚度210毫米(8.3英寸)。
- 主炮塔炮座的装甲厚度340毫米(13英寸);第1座主炮塔正面装甲厚360毫米(14英寸);第1号主炮塔后侧装甲厚352毫米(13.9英寸);第2号主炮塔后侧装甲342毫米(13.5英寸);主炮塔顶部的装甲厚度为160毫米(6.3英寸)。
由于斯特拉斯堡号的装甲防御升级,增加了749公吨(737长吨;826短吨)的装甲重量,因而装甲重量占预计排水量百分比增加到37.2%。[52]
水下防护
水下防护设计方面,敦刻尔克级采用三明治防雷隔舱、轻型水密隔舱、多重内浮力隔舱,或在隔舱之间填充水或是泡沫橡胶等物质,来吸收鱼雷的爆炸力。倾斜装甲带外面的隔舱最大深度为1.5毫米(0.059英寸),内部充满硬胶质泡沫颗粒。隔舱内侧相邻一16毫米(0.63英寸)厚的舱壁,包围着一0.9毫米(0.035英寸)宽的空隙舱,间着紧邻3.9毫米(0.15英寸)深的油燃料舱。燃料舱被0.7毫米(0.028英寸)宽的空隔舱包围起来,之后相邻一10毫米(0.39英寸)的隔舱;后方为一特殊钢材制作的30毫米(1.2英寸)宽防鱼雷舱壁。[78]在前侧及后侧与弹药库和船龙骨成直角的区域设有防鱼雷舱壁,这些舱壁厚度在40至50毫米(1.6至2.0英寸)之间,燃料舱周围更以填充著硬胶质泡沫颗粒的隔间保护着。本级舰将隔舱最大宽度为7.5米(25英尺),而当时其他国家战列舰的隔舱设计,最大宽度不超过5米(16英尺),相比下本级舰的设计超出许多。[78]
推进系统
法国设计师在设计敦刻尔克级时,其概念在26,500公吨(26,100长吨;29,200短吨)的预计排水量上,确保舰体拥有能对抗德国德国级装甲舰的能力。然而因敦刻尔克级船全长215米(705英尺),仅勉强能在布雷斯特海军造船厂200米(660英尺)长的船坞建造,使最大航速上限制在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79]舰上使用6台英德莱特蒸气锅炉以及4组帕森齿轮传动汽轮机。在二号舰斯特拉斯堡上,使用的英德莱特蒸气锅炉是在彭霍特造船厂当地建造。这些蒸气锅炉在温度350 °C(662 °F)、压力27千克每平方厘米(380磅力每平方英寸)下运作,锅炉长5.33米(17.5英尺)、宽6.5米(21英尺)、高5.34米(17.5英尺),6台锅炉以2台为一组,设置在3个锅炉房内。[80]舰内布局将机械装置与锅炉分离成不同舱房,此设计概念最早出自法国首艘条约巡洋舰杜肯号,可保证当船舰受到损坏时,仍能确保航行能力。[81]
在每个轮机舱中共有2组涡轮机,而每组涡轮机驱动一螺旋桨;不过在规格上,2同型舰的螺旋桨规格有所不同,首舰敦刻尔克号上使用的是直径4.2毫米(0.17英寸)三叶螺旋桨,斯特拉斯堡号上使用的则是直径4.045毫米(0.1593英寸)四叶螺旋桨。每个轮机舱包括2台高压27千克每平方厘米(380磅力每平方英寸)涡轮机(型号分别为HP1和HP2)、中压8.5千克每平方厘米(121磅力每平方英寸)涡轮机、低压正向与逆向涡轮机,这些涡轮机组成HP1系列当作巡航涡轮使用。在四分之一的输出功率下,驱动两轴时可提供15.5节(28.7千米每小时;17.8英里每小时)航速,四轴以上时则可提供20节(37千米每小时;23英里每小时)航速,此时HP2涡轮机最大功率在34%至50%之间。轮机舱之间配置4组涡轮发电机,共可产生900千瓦特(1,200匹马力)的电力。[82]
首舰敦刻尔克号海试期间,发现舰上烟囱排放的烟雾似乎会干扰到司令塔后方的测距仪,因而在1938年3月至5月期间,于烟囱顶部加装一烟囱帽,降低烟雾的干扰效应,此烟囱帽之后又被戏称为礼帽;二号舰斯特拉斯堡号也于1938年9月和12月期间加装烟囱帽。[83][45]
本级舰在设计时,预计输出功率107,000匹马力(80,000千瓦特),最高航速在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首舰敦刻尔克号在1936年5月的航速测试中显示,在排水量30,000公吨(30,000长吨;33,000短吨)及输出功率114,000匹马力(85,000千瓦特)条件下,可维持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航速长达8个小时;若将输出功率提升至135,585匹马力(101,106千瓦特)时,航速可提升到31.6节(58.5千米每小时;36.4英里每小时)。二号舰斯特拉斯堡号在1938年7月海试期间,其结果与首舰敦刻尔克号相似,当输出功率为115,000匹马力(86,000千瓦特)时可使航速达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若将输出功率加大到131,960匹马力(98,400千瓦特)时,航速便可提升到30.9节(57.2千米每小时;35.6英里每小时)。[80]
在和平时期,本级舰最大燃料载运量为4,500至5,000公吨(4,400至4,900长吨;5,000至5,500短吨)之间,但在战时为了将水下防护发挥到最大效率,避免过多的液态燃料对舱壁造成额外压力,导致舱壁吸收爆炸波的能力降低,因此最大燃料载运量会减少到3,700公吨(3,600长吨;4,100短吨)。在续航能力上,若以15节(28千米每小时;17英里每小时)航速巡航,其续航半径可达7,850海里(14,540千米;9,030英里);20节(37千米每小时;23英里每小时)航速时续航半径为6,300海里(11,700千米;7,200英里);若以28.5节(52.8千米每小时;32.8英里每小时)高速巡航时,其续航半径仅2,450海里(4,540千米;2,820英里)。[84]
服役历程
同型舰
舰名 | 造船厂 | 名称来源 | 架设日期 | 下水日期 | 服役日期 | 结局 | 附注 |
---|---|---|---|---|---|---|---|
敦刻尔克号 | 布雷斯特兵工厂 | 敦刻尔克 | 1932年12月24日 | 1935年10月2日 | 1937年5月1日 | 于1942年11月27日在土伦由法国海军凿沉。 | [79][85] |
斯特拉斯堡号 | 圣纳泽尔彭霍特造船厂 | 斯特拉斯堡 | 1934年11月25日 | 1936年12月12日 | 1938年9月15日 | [86][87] |
敦刻尔克号
敦刻尔克号是本级舰的首舰,此舰以法国城市敦刻尔克命名,于1932年12月24日在布雷斯特兵工厂放置龙骨,1935年10月2日时下水,至1937年5月1日正式在法国海军服役。[79]刚服役不久的敦刻尔克号,立刻参与英国的海上阅兵,同时代表法国出席英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加冕仪式。[88]
敦刻尔克号与姊妹舰斯特拉斯堡号接下来一同编入袭击部队第一线总队(1st Division of the Line)。[86]尽管本舰在二次大战初期时,曾在大西洋海域尝试搜寻德舰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等,但最后都无功而返。[89][90]在意大利蠢蠢欲动的态势下,法国海军将敦刻尔克号调往地中海海域。[91][92]然而在抵达凯比尔港过后2个月,法国在陆上战役传来噩耗,随后于6月22日向纳粹德国投降,这迫使停靠在凯比尔港的法国舰队仅能静待下一步指示。[93]
英国此时为了避免纳粹德国获得法国舰艇,遂派遣皇家海军欲劝降法军,但当得知法国将领们拒绝英国任何一个条件后,立刻发动凯比尔港海战,准备击沉在凯比尔港内的法舰。[94]尽管敦刻尔克号在战斗中尽全力反击,但只有对胡德号舰体造成轻微损伤,以及2名英船员伤亡[95][96];而敦刻尔克号也因无法抵抗英舰的15英寸(380毫米)口径炮弹而受到重创,仅能搁浅在停泊处的另一边岸上。[44]第一波攻击结束后,法国海军原乐观预估敦刻尔克号能迅速恢复运转,同时向阿尔及利亚新闻社发送公报[97],然而此举同时引来英国的第二波攻击,使得本舰受到第二次重创。[98][97]总结这2波攻击中,敦刻尔克号上共阵亡210人[99],并经过很长的临时维修才得以于1942年2月回到土伦。[100]
回到土伦后的敦刻尔克号仅能停在干坞准备大修,但因材料和劳动力短缺,导致修理进度缓慢。[100]当同盟国成功登陆北非后,德国国防军迅速占领自由区作为报复,并开始策划抢夺停靠在土伦的维希法国舰队。为了避免德军计划得逞,法国海军决定将所有舰艇凿沉。[100][85]尽管敦刻尔克号还在维修,且舰长艾米尔(Amiel)以没有书面命令为由拒绝凿沉舰体,但最终被拉加利索尼埃号上的指挥官说服而凿沉。[101]破坏船体的炸药随后放置定位,引爆后的大火迅速吞没整个船身。[100][85]其残骸随后由轴心国人员接管并拆解[102],当战争结束时仍有一部分的残骸留在土伦,直到1958年才卖给拆船商报废。[100][101]
斯特拉斯堡号
斯特拉斯堡号是本级舰的二号舰,其舰名取自法国城市斯特拉斯堡,于1934年11月25日在圣纳泽尔彭霍特造船厂放置龙骨,1936年12月12日时下水,至1938年9月15日正式服役。法国海军一开始将斯特拉斯堡号与敦刻尔克号一同编入袭击部队第一线总队(1st Division of the Line)[86],并在1939年随舰队出访至巴西与英国各大城市。[103][104]二战初期时曾与阿尔及利亚号、杜布雷号,以及英航母竞技神号一同在大西洋搜寻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105],并将舰上供主炮使用的800份火药粉末卸置在达喀尔,这些库存最后在达喀尔战役期间供黎塞留号380毫米主炮使用。[106]
1940年,为了因应意大利与地中海的情势,斯特拉斯堡号随袭击部队于4月24日抵达法国在北非的海军基地凯比尔港[91],然而法国陆军在6月份时便因战败而投降,位在凯比尔港的海军舰艇也只得全部被迫停战。[93]英国为了避免纳粹德国取得法国舰艇,遂派遣皇家海军欲劝降法军,但当得知法国将领们拒绝英国任何一个条件后,开始发动凯比尔港海战准备击沉在凯比尔港内的法舰。[94]战争开始后,斯特拉斯堡号在港内谨慎地躲过15英寸(380毫米)口径炮弹攻击并顺利地离开港口,后来在5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向东北方逃离。[107]当英国人得知本舰已经离港准备逃走时为之震惊,立刻调遣胡德号与皇家方舟号上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进行追击,然而斯特拉斯堡号已倾全力逃离,英国人最后不得不在21:30时停止追击。尽管斯特拉斯堡号在海战中仅受轻微伤害,但舰上仍有数名船员伤亡。最后,本舰沿着萨丁尼亚岛西部海岸,顺利地返回土伦。[108][109]
在返回土伦后,维希法国人员考虑到在地中海域仅剩斯特拉斯堡号这艘主力舰能正常运转,因而任命本舰为新舰队旗舰,由让·德·拉波尔德海军上将担任舰队总司令。[110]不过因燃料供应不足,舰队一直驻扎在港内,仅有几次为了护卫从凯比尔港归来的船舰而出港巡航。[108]当同盟国于1942年11月成功登陆北非后,德国国防军迅速以占领自由区作为报复,并开始策划抢夺停靠在土伦的维希法国舰队,而法国海军也决定将所有舰艇凿沉作为反击。[100][85]当德军装甲师于11月27日凌晨抵达海军基地大门时,在旗舰斯特拉斯堡号上的拉波尔德立刻向全舰队下达凿沉命令。[111][100]尽管德军试图阻止,但法军仍成功将本舰凿沉,爆炸后的大火迅速吞噬整个船体,随后缓缓地坐沉在2米(6英尺7英寸)深的淤泥中。[87]轴心国人员随后接管破损的舰体,拆卸还能使用的部分。[87]1944年,盟军在龙骑兵行动后接管本舰残骸,原试图将舰体脱浅,但因损坏过于严重而打消念头,转而当作水下爆炸的试验平台。1955年3月22日,斯特拉斯堡号从法国海军除籍,并在5月27日出售给拆船厂拆解。[101][87]
注释
脚注
- ^ 斯特拉斯堡号仅8门37毫米(1.5英寸)口径防空炮在4座双联装炮塔内。[1]
- ^ 此类船包括伊丽莎白女王级[6]、复仇级[7]、海军上将级[8]。
- ^ 此类船包括科罗拉多级与长门级。[9][10]
- ^ 当时德国对外宣称德国级装甲舰仅10,000长吨(10,000公吨)。[25]
- ^ 虎号战列巡洋舰排水量28,500长吨(29,000公吨),主要武器采用8门13.5英寸(340毫米)口径火炮、船体长214.6米(704英尺)、船宽27.6米(91英尺)、吃水深度 9.9米(32英尺)、推进系统可输出108,000匹马力(81,000千瓦特)、航速29节(54千米每小时;33英里每小时)[35][36]
- ^ 虎号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229毫米(9.0英寸)[39],水平装甲甲板装甲厚度为25至76毫米(0.98至2.99英寸)。[40]
- ^ 德国德国级使用的炮弹重量为300千克(660英磅)、沙恩霍斯特级使用的穿甲弹重量为336千克(741英磅)[47];意大利战列舰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使用的炮弹重量为452千克(996英磅),320毫米(13英寸)口径主炮使用的炮弹重量为525千克(1,157英磅)[48];英国战列舰在凯比尔港海战中对付法国海军的炮弹重量为875千克(1,929英磅)。[49]
- ^ OPf为穿甲弹的法文缩写,后方的K代表染色装置。[50]
- ^ 美国海军使用的副炮口径为127毫米(5.0英寸)[57],英国皇家海军使用的副炮口径为133.3毫米(5.25英寸)[58]。
引用
- ^ 1.0 1.1 Jordan & Dumas 2009,第41-42页.
- ^ 2.0 2.1 Breyer 1973,第79页.
- ^ 3.0 3.1 Le Masson 1969,第17页.
- ^ Breyer 1973,第71–72页.
- ^ 5.0 5.1 Labayle-Couhat 1974,第37–38页.
- ^ Lenton 1972,第10–22页.
- ^ Lenton 1972,第23–28页.
- ^ Lenton 1972,第37–41页.
- ^ Lenton 1968,第26–29页.
- ^ Watts 1971,第18–21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17页.
- ^ Masson 1991,第13–15页.
- ^ 13.0 13.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13–15页.
- ^ 14.0 14.1 Jordan & Dumas 2009,第19–22页.
- ^ 15.0 15.1 Jordan & Dumas 2009,第20–21页.
- ^ 16.0 16.1 Jordan & Dumas 2009,第23–25页.
- ^ 17.0 17.1 17.2 Jordan & Dumas 2009,第22–24页.
- ^ 18.0 18.1 18.2 Jordan & Dumas 2009,第24–26页.
- ^ Greger 1997,第222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29页.
- ^ Breyer 1973,第286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26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27页.
- ^ Breyer 1973,第72页.
- ^ Pope 2005,第3页.
- ^ 26.0 26.1 26.2 26.3 Jordan & Dumas 2009,第28–29页.
- ^ 27.0 27.1 27.2 27.3 Dumas, Dunkerque 2001,第16–17页.
- ^ 28.0 28.1 28.2 28.3 Breyer 1973,第433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94–95页.
- ^ Giorgerini & Nani 1973,第37–38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98页.
- ^ 32.0 32.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21页.
- ^ 33.0 33.1 Le Masson 1969,第69页.
- ^ 34.0 34.1 Jordan & Dumas 2009,第38页.
- ^ Breyer 1973,第110页.
- ^ Breyer 1973,第135页.
- ^ Breyer 1973,第136页.
- ^ 38.0 38.1 38.2 38.3 Jordan & Dumas 2009,第44页.
- ^ 39.0 39.1 Roberts 1997,第112–113页.
- ^ 40.0 40.1 Burt 1986,第214页.
- ^ 41.0 41.1 Jordan & Dumas 2009,第40页.
- ^ Breyer 1973,第176页.
- ^ 43.0 43.1 Jordan & Dumas 2009,第37页.
- ^ 44.0 44.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69页.
- ^ 45.0 45.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89–90页.
- ^ Dumas, Richelieu 2001,第73页.
- ^ 47.0 47.1 Breyer 1973,第257页.
- ^ Breyer 1973,第369页.
- ^ Breyer 1973,第106页.
- ^ 50.0 50.1 Jordan & Dumas 2009,第36页.
- ^ Lenton 1972,第52页.
- ^ 52.0 52.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22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37–38页.
- ^ 54.0 54.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90页.
- ^ Campbell 2002,第241页.
- ^ Gardiner & Chesneau 1980,第289页.
- ^ Campbell, Warship,第46页.
- ^ Campbell 2002,第106页.
- ^ Campbell 2002,第45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91页.
- ^ Dumas, Richelieu 2001,第36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156页.
- ^ 64.0 64.1 Jordan & Dumas 2009,第41页.
- ^ Hogg & Thurston 1972,第28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169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42页.
- ^ 69.0 69.1 Jordan & Dumas 2009,第51页.
- ^ Raven & Roberts 1976,第189–191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51–52页.
- ^ Breyer 1973,第177页.
- ^ Breyer 1973,第435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43-47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44-45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45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45-46页.
- ^ 78.0 78.1 Jordan & Dumas 2009,第47-49页.
- ^ 79.0 79.1 79.2 Dumas, Dunkerque 2001,第65页.
- ^ 80.0 80.1 Jordan & Dumas 2009,第49页.
- ^ Jordan & Moulin 2013,第57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49-50页.
- ^ Dumas, Dunkerque 2001,第68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50页.
- ^ 85.0 85.1 85.2 85.3 Dumas, Dunkerque 2001,第74页.
- ^ 86.0 86.1 86.2 Dumas, Dunkerque 2001,第67–68页.
- ^ 87.0 87.1 87.2 87.3 Jordan & Dumas 2009,第93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59页.
- ^ Rohwer 2005,第6页.
- ^ Rohwer 2005,第9页.
- ^ 91.0 91.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68–69页.
- ^ Rohwer 2005,第21页.
- ^ 93.0 93.1 Rohwer 2005,第29–30页.
- ^ 94.0 94.1 Robertson & Dent 2007,第25页.
- ^ Taylor 2008,第202–203页.
- ^ Taylor 2012,第170页.
- ^ 97.0 97.1 Jordan & Dumas 2009,第84–85页.
- ^ Dumas, Dunkerque 2001,第70–72页.
- ^ Rohwer 2005,第31–32页.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Whitley 1998,第52页.
- ^ 101.0 101.1 101.2 Dumas, Dunkerque 2001,第75页.
- ^ Garzke & Dulin 1980,第50页.
- ^ Whitley 1998,第50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66页.
- ^ Jordan & Moulin 2013,第178页.
- ^ Dumas, Richelieu 2001,第50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83页.
- ^ 108.0 108.1 Dumas, Dunkerque 2001,第73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84页.
- ^ Jordan & Dumas 2009,第89-90页.
- ^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2007,第1242页.
参考来源
书目
- Lenton, H. T. German surface vessels 1. London: Macdonald&Co Publishers Ltd. 1966 (英语).
- Amiral Lepotier. Les derniers cuirassés. Paris: Editions France-Empire. 1967 (英语).
- Greger, René. Battleships of the worl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0694 (英语).
- Lenton, H.T. American battleships, carriers and cruisers. London: Macdonald&Co Publishers Ltd. 1968. ISBN 978-0-356-01511-8 (英语).
- Watts, Anthony. Japanese Warships of World War II. London: Ian Allan Ltd. 1971. ISBN 0-7110-0215-0 (英语).
- Archibald, E.H.H. The Metal Fighting Ship in the Royal Navy 1860–1970. London: Blandford Press Ltd. 1971. ISBN 978-0-7137-0551-5 (英语).
- Lenton, H. T. British battleships and aircraft carriers. London: Macdonald&Co Publishers Ltd. 1972. ISBN 978-0-356-03869-8 (英语).
- Le Masson, Henri. The French Navy Volume 1. London: Macdonald&Co Publishers Ltd. 1969. ISBN 0-356-02384-2 (英语).
- Pope, Dudley. The Battle of the River Plate: The Hunt for the German Pocket Battleship Graf Spee. Ithaca, NY: McBooks Press. 2005. ISBN 978-1-59013-096-4.
- Masson, Philippe. La marine française et la guerre 1939–1945. Paris: Éditions Taillandier. 1991. ISBN 2-235-02041-0 (法语).
- Macyntire, Donald G.F.W.; Bathe, Basil W. Les navires de combat à travers les âges. Paris: Stock. 1971 (法语).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1970.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1973. ISBN 978-0-356-04191-9 (英语).
- Giorgerini, Giorgio; Nani, Antonio. Le Navi di Linea Italiane 1861–1969. Roma: Ufficio Storico della Marina Militare. 1973 (意大利语).
- Lenton, H. T. British cruisers. London: Macdonald&Co Publishers Ltd. 1973. ISBN 978-0-356-03869-8 (英语).
- Labayle-Couhat, Jean. French Warships of World War I. London: Ian Allan Ltd. 1974. ISBN 978-0-7110-0445-0 (英语).
- Dumas, Robert. Les cuirassés Dunkerque et Strasbourg. Nantes: Marine Éditions. 2001. ISBN 978-2-909675-75-6 (法语).
- Dumas, Robert. Le cuirassé Richelieu 1935–1968. Nantes: Marine Éditions. 2001. ISBN 978-2-909675-75-6 (法语).
- Jordan, John; Dumas, Robert. French battleships 1922–1956. Seaforth Punblishing. 2009. ISBN 978-1-84832-034-5 (英语).
-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02. ISBN 0-87021-459-4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0-87021-913-8 (英语).
- Campbell, John. British Naval Guns 1880-1945 No 14. Warship 8. Conway Maritime Press (英语).
- Raven, Alan; Roberts, John. Britis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Two: The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History of the Royal Navy's Battleship and Battlecruisers from 1911 to 1946.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6. ISBN 0-87021-817-4 (英语).
- Hogg, I.V.; Thurston, L.F. British Artillery Weapons & Ammunition 1914-1918. London: Ian Allan. 1972. ISBN 9781908487124 (英语).
- Jordan, John; Moulin, Jean. French Cruisers: 1922-1956. Seaforth Publishing. 2013. ISBN 9781848321335 (英语).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 (英语).
- Robertson, Stuart; Dent, Stephen. Conway's The War at Sea in Photographs 1939–1945. London, UK: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07. ISBN 978-1-84486-045-6 (英语).
- Taylor, Bruce. The Battlecruiser HMS Hood: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1916–1941.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8. ISBN 978-1-86176-216-0 (英语).
- Taylor, Bruce. The End of Glory: War & Peace in HMS Hood 1916-1941. Seaforth Publishing. 2012. ISBN 9781848321397 (英语).
- Whitley, M. J.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8. ISBN 1-55750-184-X (英语).
- Hart, B.H. Liddell.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Connecticut: Konecky & Konecky. 2007. ISBN 978-1568526270 (英语).
- Garzke, William H., Jr.; Dulin, Robert O., Jr. British, Soviet, French, and Dutc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I. London: Jane's. 1980. ISBN 0-7106-0078-X (英语).
- Roberts, John. Battlecruiser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1-55750-068-1 (英语).
- Burt, R. A. Britis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One.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6. ISBN 0-87021-863-8 (英语).
在线来源
- DiGiulian, To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5"/38 (127 mm) Mark 12. navweaps.com. 2006-11-01 [2007-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5) (英语).
- DiGiulian, Tony. USA Bofors 40 mm/60 Model 1936. navweaps.com. 2006-11-01 [2007-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英语).
外部链接
- History of the Dunkerque Class. www.bobhenneman.info. [200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