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赛族
巴赛族 Basay | |
---|---|
总人口 | |
不详 | |
分布地区 | |
台北盆地周围东北侧 | |
语言 | |
巴赛语(已灭绝) 汉语(中华民国国语、台湾闽南语) | |
宗教信仰 | |
泛灵信仰、基督宗教 | |
相关族群 | |
巴赛族(巴赛语:Basay、Basai、Kawanuwan),又称马赛族、马塞族,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分布于新北淡水、台北、基隆、新北贡寮一带,以新北金山、基隆及新北贡寮一带为主体。且与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族曾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因巴赛族是被凯达格兰族所同化又被汉化而难以辨别。[1]巴赛族与雷朗族(Luilang)同属凯达格兰族的支系。[2]
简介
巴赛族的祖先最早有可能是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从东南亚来到台湾东、北部沿海地带以金属、玻璃等物品进行贸易的族群,后来贸易来往因故中断,他们留在台湾,但和其他沿海地带的族人不同,并没有被当地的台湾原住民族同化,而是持续以交易为主的方式生活,最主要的证据为他们的聚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贸易与交换离散社群”特征,而且以萨那赛传说为主流族群起源(相传巴赛族的祖先是从其原居地“沙那赛”(Sanasai)出发后,至台湾岛最东境的岬角三貂角(San Tiago/Ki-vanow-an)登陆。[2]),1694年康熙大地震前,巴赛族仍为北台北一带最主要的住民结构群。该族分布范围在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以北地区,即分布于现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的瑞芳、贡寮、新店等地。再加上16世纪前迁移至宜兰社头的一支‧哆啰美远(Trobiawan),并及相关的宜兰里脑社(Linaw)。[3]
巴赛族是台湾少数以贸易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族群,他们一年只从事不到几个月的小型农耕,其余时间大多以其制作的工艺品如器具、布料等东西和其他族群交换粮食,在现今巴赛族旧社遗址中发现的近代陶器也几乎都是跟噶玛兰族贸易而来的,有时他们也会做为在地原住民族与外来商人、统治者的中介角色,他们贸易对象扩及整个北部、东北部沿海或河岸地区,在17世纪西班牙人的文献纪录中,巴赛语甚至随着他们的贸易成为北台湾不同族群的通用语言。记载中Quimaurri(金包里社)、Taparri(淡水社)虽然住在不同地方,但所有的Quimaurri人都是Taparri人,他们互相竞争,但也互相通婚、习俗相同,不像其他原住民那样耕种、在自己村社附近偶尔猎鹿、交易鹿皮。他们以手工和其他原住民交换稻米,他们也轻视其他农耕的原住民。荷兰文献称马赛族不事农耕,可以推测其他农耕的原住民也许与马赛人为不同族群。[4]:287-295[5]因为从16世纪开始汉人商人已经进入北台湾并大量输入陶瓷器、小型工艺品等商品,所以巴赛人传统的手工艺并无法累积大量的财产,相较于其他族群而言生活条件是比较差的,后来巴赛族逐渐成为了福建商人和台湾原住民交易的中介角色,17世纪-18世纪,福建泉州府和漳州府一带的汉人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平埔各族因处平地,与汉人的接触机会较多,致使原有的文化与母系社会制度迅速灭失,汉人将其归之为“熟番”。[6][7][8]目前部分族裔定期于“自立长老会新北投教会”(台北市北投区中和街377号)聚会活动。[9][10][11]
参与战役
鸡笼之战(第二次圣萨尔瓦多城战役)交战途中,有1000位淡水巴赛族弓箭手抵达鸡笼岛(巴赛语:Tuman)对岸,替荷兰军助阵,不过荷军实战指挥官哈鲁斯认为弓箭对战况帮助不大,令其留驻原地。[12][13]
聚落
台北市
新北市
基隆市
遗迹研究
位于北台湾的七星山,在接近山顶附近有类似金字塔形状一样的小山丘,以及附近散落的一些奇岩怪石,飞碟学家何显荣者认为是台湾巨石文化的遗迹,极可能是巴赛族的祭坛。[14]
2004年,内政部营建署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中华民国国家公园学会进行「七星山天坪与凯达格兰文明研究」,初步结果认为该“遗迹”并非过去人类行为的遗留,相关考古发掘亦未发现早期人类遗留,因此无法证明该区域与“凯达格兰文明”有关。[15]
艺术作品
以巴赛族为背景之作品有:
著作
漫画
- 简士颉《北投女巫》
知名人物
- 李宗盛(1958-):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词曲作家、歌手,出生于台北北投,母亲为巴赛族后裔,北投社耆老潘慧耀为其亲舅舅[16]。
- 潘氏腰(1867-?):日本统治时期贡寮庄新社(旧称三貂社)巴赛族耆老,1936年协助语言学者浅井惠伦记录约1000余巴赛语字汇及采录三首祭歌。同年协助日人石坂庄作录制三支巴赛语“祝年歌”等歌谣。
- 潘耀璋(1934-2008):基隆市仁爱区仁爱国民小学退休校长,前台北县凯达格兰族协会理事长,凯达格兰族(巴赛族)文化复振运动家。
注释
- ^ (台海使槎录,丛刊简介,台湾文献丛刊)
- ^ 2.0 2.1 詹素娟. 刘益昌; 潘英海 , 编. 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平埔族群的区域研究论文集. 南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通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数位典藏 原载于平埔文化资讯网.
- ^ 李壬癸,“宜兰县南岛民族与语言”,宜兰县政府,1996年10月. ISBN 957-00-8252-6
- ^ 艾斯奇维. 由李慧珍·吴孟真·周佑芷·许壬馨·李毓中翻译.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3-12, 54 (4): 284–305.
- ^ 翁佳音. 第三章·20. Pinnonouan.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1998-06 [原荷文报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扫描版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台湾乡土文献影像;数位版抄本中研院台湾研究网络化.
- ^ 陈志东,"来去台南/是不是平埔族 看脚趾头就知道?"[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今日新闻网,2008/03/04 09:36.
- ^ 联合报╱本报记者周美惠,“身份不明数十载平埔族寻根正名”[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9.10.11 04:09am.
- ^ wslf_08. 馬賽人的興衰- 17 世紀前的北台灣水域商業生活型態 (PDF).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17-10-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4-02).
- ^ 本土信徒总档,"访记“北投社”凯达格兰人潘慧耀长老"[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赖永祥长老史料库,2011年.
- ^ 刘益昌,Basay人群与生业型态形成的再思考, 中央研院台湾史研究所,2011.
- ^ 陈有贝,从淇武兰与龙门旧社两遗址看族群研究, 国立台湾博物馆学刊58卷2期,2005.
- ^ 〈荷军攻略基隆史料〉,页79
- ^ 康培德. 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16-09-30 [2017-10-30]. ISBN 97895708481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中文(台湾)).
- ^ 林胜义,何显荣/著,"台湾:人类文明原乡",出版社:台湾飞碟,2003年10月02日. ISBN 9573018802 (中文)
- ^ 《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天坪及竹子湖考古學研究》,詹素娟、劉益昌,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之調查報告,2004.[失效链接]
- ^ 李嘉鑫. 何處尋覓凱達格蘭人?. 中国时报. 1997-12-19.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 [紀錄片]凱達格蘭族的奮起之路.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 YouTube上的凯达格兰族的奋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