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特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特那
पटना
首府
绰号:Ancient village of ‘Patali’[1]
巴特那在印度的位置
巴特那
巴特那
巴特那地图
坐标:25°36′36″N 85°08′29″E / 25.61°N 85.1414°E / 25.61; 85.1414
国家印度
比哈尔邦
政府
 • 市长Afzal Imam
面积(2001年)[a]
 • 市区135.79 平方公里(52.43 平方英里)
 • 都会区234.70 平方公里(90.62 平方英里)
 • 城市99.45 平方公里(38.40 平方英里)
人口(2011年)[3]
 • 密度16,925人/平方公里(43,840人/平方英里)
 • 市区2,046,652
 • 都会区2,231,554 [a]
 • 城市1,683,200
邮政编码800 XXX
网站www.patna.nic.in

巴特那Paṭnā印地语पटना旁遮普语ਪਟਨਾ),又译帕特纳(古称华氏城),为印度比哈尔邦首府,隶属于巴特那县,古称华氏城[4],2011年人口1,695,000,大都会区人口344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希腊历史学家和外交家麦加斯梯尼在其著述的《印度志》(Indica)曾载:巴特利普特那(Pataliputra,巴特那古名)位于恒河与Arennovoas二河交汇处,长9英里、宽1.75英里。他说此地有七种职业的人,哲学家地位最高,而且不可交换工作。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现代城市巴特那位于加格拉(Ghagra)、宋河(Son)与甘达克(Ganda)三水交汇处,城区发展到15公里长,5到7公里宽;恒河流淌到这里看起来更像大海,气势恢宏,奔流不息。

巴特那在孔雀帝国时期(约前300年),人口约为40万。在孔雀帝国笈多帝国时期,巴特那是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巴特那在17世纪再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历史

地理

地形

气候

经济

人口

政府和公共服务

总体规划

交通

空运

道路

内河航道

注释

  1. ^ 1.0 1.1 都会区包括哈吉普尔索内普尔[2]

参考

  1. ^ History of Patna. National Informatics Centre. Government of Bihar. 2002-01-10 [2007-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0). 
  2. ^ CDP Patna (PDF). Infrastructure Professionals Enterprise (P) Ltd, C - 2, Green Park Extension, New Delhi – 110016, INDIA. PATNA — Urban Development Department: 20, 21 (area) 52 (metropolis), 31 (geography). July 2006 [13 April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3. ^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Census of India 2011; Urban Agglomerations/Cities having population 1 lakh and above (PDF).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6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1-13). 
  4. ^ Gurdwara-gears-up-for-Guru's-jayanti,Kumod Verma, TNN, 30 December 2001. Article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 30 December 2001 [4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uly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