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瑟·施莱辛格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小阿瑟·施莱辛格 Arthur Meier Schlesinger Jr. | |
---|---|
出生 |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 | 1917年10月15日
逝世 | 2007年2月28日 美国纽约曼哈顿 | (89岁)
职业 | 历史学家、作家 |
国籍 | 美国 |
创作时期 | 1939-2006 |
主题 | 政治学、社会议题、历史学 |
文学运动 | 美国自由理论 |
小阿瑟·梅耶·施莱辛格(英语:Arthur Meier Schlesinger Jr.,1917年10月15日—2007年2月28日)是一位美国的历史学家及社会评论家,致力于探讨美国政治人物诸如小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与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的自由主义政策。因为获得了普利策奖,施莱辛格于1961至1963年间担任肯尼迪总统的特别助理及御用历史学者。他详细地记录了肯尼迪任职期间所发生的事,并名之为《一千个日子》。
1968年,施莱辛格帮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参议员助选,直至罗伯特·肯尼迪于洛杉矶遭人暗杀为止。几年后,他为罗伯特·肯尼迪立传。
尼克松总统任职期间,他出版《帝王总统》一书,使这个词广为流传。他也是哈里·S·杜鲁门的死忠支持者。
“ | 如果我们要生存,则我们当具备想法、视野,以及勇气。这不能单靠一个委员会就能成功的。所有必要的智慧及道德是由每个人内心的良知及本心互相冲突所开始的。 | „ |
早年生活和事业
施莱辛格生于俄亥俄州的首府哥伦布市,他的父亲是任教于俄亥俄大学及哈佛大学的著名历史学者阿瑟·施莱辛格一世。他后来进入了新罕布夏州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并于20岁时以优等生身份从哈佛大学获得了第一个学位。1940年,也就是他23岁的时候,他获得了三年份的哈佛大学奖学金;但随着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笔钱也跟着中断了。
1960年之前的政治活动
1947年,施莱辛格与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明尼阿波利斯市长和未来的参议员兼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经济学家和老朋友约翰·加尔布雷斯以及新教神学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一起创立了美国民主行动组织[1]。 施莱辛格从1953年到1954年担任ADA的全国主席。
在哈里·S·杜鲁门总统宣布他不会在1952年的总统选举中竞选第二个完整任期后,施莱辛格成为伊利诺伊州州长阿德莱·史蒂文森二世的主要演讲撰稿人和热心支持者。 在1956年的选举中,施莱辛格和30岁的罗伯特·肯尼迪再次为史蒂文森的竞选团队工作。施莱辛格支持提名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约翰·肯尼迪为史蒂文森的副总统竞选伙伴,但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肯尼迪在副总统投票中名列第二,输给了田纳西州的参议员埃斯蒂斯·凯福弗。
肯尼迪政府
后期生涯
施莱辛格于1966年重返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担任阿尔贝特·施韦泽人文学科教授。1994年退休后,他作为名誉教授一直是研究生中心社区的活跃成员,直至去世。
后期政治生涯
个人生活
身份
二战服务
民主党活动家
离世
作品
《美国历史的循环》
观点
施莱辛格在1982年访问莫斯科后,宣称“那些以为苏联在经济上和社会上正处于崩溃边缘,只需轻力一推就会倒下的美国人,……只不过是自己在骗自己。”9年后,苏联解体。[2]
参考文献
- ^ Fox, Richard Wightman. Reinhold Niebuhr: A Biography. Pantheon Books. 1985.
- ^ Lee Edwards. The Conservative Revolution: The Movement that Remade America. Simon and Schuster. 1999: 243 [2018-07-30]. ISBN 9780684844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Those in the U.S. who think the Soviet Union is on the verg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ollapse, ready with one small push to go over the brink, are … only kidding themselves.
外部链接
- 小阿瑟·施莱辛格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的条目:施莱辛格,A.M.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