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6年8月25日) |
宰相,是中国历代辅助君主(含诸侯、帝王等)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称,而非法制上的名称,除辽朝外,在各朝代的官制中,其实是没有这官名的。中国历代政权建立中央集权后正式称谓有丞相、相邦、相国、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总理大臣等,相当于今日各国的政府首脑,但职权大过前者。
名称
“宰”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1],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相”是“目接物”[2],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商朝时“宰”为贵族家中的管家,是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宰”,亦管“宰杀”牲畜以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时祭祀为头等大事。
“宰相”二字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数与名目最多,有三省长官的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还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汉代丞相以一或二人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合议制为相,还有许多军人节度使获得宰相的头衔,是为使相,但为荣誉职,无实权。
有些朝代会设立左、右丞相(根据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据不同朝代对“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时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汉时期,以右丞相为主相、左丞相为副相;到隋唐两宋随周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习俗也以右丞相高于左丞相;到明初洪武时则恢复以左丞相为正职、右丞相为副职,但后废除了丞相制度。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祝总斌教授认为,宰相必须拥有议政权和监督百官的执行权,两者缺一不可。首先是进宫谒见皇帝,共议国家大事。宰相对政策(行政、财政、军事、民族等)和人事这两方面的大事必须出谋划策,辅助皇帝最后确定下来(包括对皇帝的错误意见进行谏诤)。其次是在经过皇帝与宰相商议,形成决定之后,还得由宰相监督百官执行。这里包括百官执行后的考课,以及由此奏行的黜陟、赏罚等。古代官吏和后代学者往往重视第一个条件,而忽视第二个条件,从而造成宰相称谓上许多混乱。祝总斌认为两汉的宰相是固定的,始终是三公,尚书台长官不是宰相。魏晋南北朝宰相始终是尚书台或尚书省的长官,而中书监、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是宰相,尽管他们也是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时期权力极大。明朝和清朝的殿阁大学士权力发展到参与议政,职掌票拟,因而他们一般也被誉为宰相,但在制度上始终无监督六部百官执行之权,所以并不是宰相[3]。
沿革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宰相有齐国下卿管仲与上大夫晏婴、赵国上卿蔺相如、秦国相邦吕不韦等代表人物。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由李斯担任。汉朝与秦朝相仿,一般称为丞相(金印緺绶,绶紫青色),只是如果称为“相国”(金印綟绶,绶似绿似紫)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初立国,刘邦以萧何为丞相,其后升任相国。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号称三公,共同执政,权臣则多称“大司马”。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除了朝廷的宰相之外,由于汉朝采用封建与郡县并行制(也称作郡国制),因此在地方层级上有许多封国(诸如中山国、北海国、赵国等),行政区地位相当于郡。虽然封国的君主为各诸侯王,但只是傀儡,实质的长官,是皇帝派遣的“国相”,因此王国的国相,实际上相当于郡的太守。此外,各郡国内还有许多县侯的封国,侯国的国相,在品级上则相当于县令、县长。
魏晋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建立霸府政治,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一如曹魏的司马氏专权和东魏的高欢、西魏的宇文泰。偏安政权蜀汉立国以来所任丞相也只有诸葛亮一人。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时,隋文帝杨坚创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合称为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太宗时谏臣房玄龄官至司空兼领尚书左仆射,为当时尚书省实际长官。唐高宗后,不置尚书令,以副职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除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长官侍中外,以他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者才是宰相;玄宗开元后,加衔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
宋朝的尚书令和中书令为虚置,以同平章事、侍中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两者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合称“宰执”。[4]从汉朝至唐朝,天子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站立答话,其地位大降。元丰改制,恢复唐朝的三省制度,但三省长官虚设,以副职代之,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靖康间复改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南宋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表人物秦桧,副相为参知政事。乾道间又改为尚书左、右丞相,多兼枢密使,统领军政,代表人物如文天祥。
大蒙古国仿效汉制,设立中书省为行政机关,耶律楚材在窝阔台汗时期担任中书令,位居中书丞相之上。元朝建立后续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由皇太子兼领,不常设,下为中书右左丞相,为常设长官,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右左丞及参知政事,合称“宰执”。各地设有行中书省作为朝廷的派出机构,长官为行省丞相。
明初亦设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不设中书令。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祖借由胡惟庸案,罢中书省,废丞相,由天子亲决国政。宰相制度和三省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正五品的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内阁职位渐重,但大学士有宰相之实,却无宰相之名,权力受到一定限制,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如严嵩、张居正。
清沿明制,不设立真正的宰相职务。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没有品阶的军机大臣行宰相职责,但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清代习惯上称授正一品殿阁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分。清朝末年,清政府仿效日本改革政治制度,成立以总理大臣为首的责任内阁,取代大学士和军机大臣。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明清以后的大学士及军机大臣虽有宰相职责,辅助皇帝,但实际上只是皇权的执行者,没有独立决策权力。虽有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专权的情况发生,但他们的权力只是来自君主的信任,而非制度本身,相对下地位并不稳固。
与皇权的冲突
很少大有为的皇帝能长期忍受权力过大的相权。因此相权在中国历史中不断的被裁减,但随着中国封建王朝走向衰落,相权最终彻底战胜皇权。其中较显著的变革有四个时期:
- 汉武帝设内廷作为政务中心,逐渐架空以丞相为首的外廷。
- 隋代正式确立三省制;三公取消开府,成为彻底荣誉头衔。
-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废中书省和丞相,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
- 清代宣统三年总理大臣袁世凯发实行共和制的电报迫使皇帝退位,相权彻底战胜皇权。
历代称谓表
中国的宰相在历代王朝有不同的称谓。下表是详细参照。
朝代 | 宰相 | 内容 | |
---|---|---|---|
商 | 太宰、冢宰、阿衡 | ||
西周 | 太宰、冢宰、小宰 | ||
东周 | 太宰、冢宰、执政官、少宰 | ||
春秋 | 齐:上卿→左相、右相 晋:正卿 秦:左庶长、右庶长 楚:令尹 越:大夫 宋:左师、右师 |
||
战国 | 相 秦:大良造→相邦→左丞相、右丞相 楚:令尹 |
||
秦 西汉 |
丞相/相国 太尉 御史大夫 |
丞相/相国—辅佐皇帝、总揽政务、统率百官 太尉—司掌军事 御史大夫—统率御史(监察官) |
三公 |
东汉 | 司徒 太尉 司空 |
丞相即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所改称 实权渐渐移至尚书,三公逐渐成为荣誉职 |
三公 |
↓ | |||
尚书 | 皇帝个人秘书 | ||
三国 | 曹魏: 司空 司徒 太尉 大将军 ↓ 尚书令 尚书仆射 ↓ 相国 |
||
蜀汉: 丞相 ↓ 大将军、录尚书事 大司马、录尚书事 ↓ 尚书令 |
|||
东吴: 丞相 ↓ 左丞相 右丞相 |
|||
西晋 | 丞相 | 复置三公 | |
↓ | |||
录尚书事 | 尚书之最高职位 | ||
↓ | |||
尚书令、尚书仆射 门下侍中 中书令 |
尚书先任者 皇帝侧近之首,兼掌出纳帝命 皇帝秘书官 | ||
东晋 | 录尚书事 中书监 中书令 ↓ 中书侍郎 侍中 |
||
隋 | 尚书令 纳言 内史令 |
为避隋太祖杨忠讳,侍中改纳言,中书令改内史令 | 三省长官 |
唐 | 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 侍中 中书令 |
尚书省长官 门下省长官 中书省长官 | |
↓ | |||
天策上将 尚书令 尚书左、右仆射 侍中 中书令 或他官加 知政事 参知政事 参预朝政 专典机密 同中书门下三品 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称号为宰相,名目之多为历朝之冠,详见唐朝宰相。 |
由于太宗曾任天策上将兼尚书令,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贞观之后,尚书左、右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不是真宰相 | ||
↓ |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唐代中叶之后,多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六部尚书或侍郎为本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 ||
五代十国 |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 |
大多沿袭唐代旧制,真宰相为“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形式
又有加延资库使(唐武宗时设置,后梁沿置)、太清宫使(唐后期设置,为首相加衔,后唐复置)、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及集贤殿大学士等称号区别首相、次相和其它宰相 | |
吴/南唐: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 |
同上 | ||
前蜀/后蜀: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 |
同上 | ||
南汉: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 |
同上 | ||
北宋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一般设置两名或三名宰相 双相时首相兼领昭文馆大学士及监修国史,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 三相时以兼昭文馆大学士者(即唐代的弘文馆)为首,兼监修国史者次之,兼集贤殿大学士者又次之 副相为参知政事 间或有一二权臣真除门下侍中一职,也为真宰相 不兼三馆馆职之同平章事或兼节度使之同平章事为虚衔,非宰相 | |
↓ | |||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门下侍郎 中书侍郎 尚书左丞 尚书右丞 |
神宗元丰年间重校《唐六典》改革官制,废除绝大多数沿袭晚唐五代的差遣职务,政府架构形式上回归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但原来的三省长官虚设
首相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
↓ | |||
太宰兼门下侍郎 少宰兼中书侍郎 |
徽宗时期蔡京曾以太师总领三省,称为“公相” 太宰、少宰系原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改名 | ||
↓ | |||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钦宗登基后,恢复元丰改制后的旧称 | ||
南宋 |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建炎时三省正式并一,撤消中书、门下侍郎及尚书丞等衔,宰执官恢复“同平章事”“参知政事”衔 | |
↓ | |||
左丞相 右丞相 |
左、右丞相乾道时自左、右仆射改名 韩侂胄曾以“平章军国事”一职把持朝政,位在丞相之上 “平章军国重事”多以勋戚老臣为之,有实权者唯贾似道一人,位在丞相之上 | ||
辽 | 北宰相府: 北府左宰相 北府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南宰相府: 南府左宰相 南府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中书令 中书省大丞相 中书省左丞相 尚书令 尚书省左仆射 尚书省右仆射 |
||
金 | 尚书令 尚书左丞相 尚书右丞相 平章政事 |
完颜亮执政时期裁撤中书门下二省,以尚书省为行政中枢 | |
元 | 中书令 中书右丞相 中书左丞相 平章政事 |
门下省不置,尚书省不常置,以中书省为行政中枢,仿照蒙古风俗,男右女左,男尊女卑,右丞相较左丞相高。中书令为皇太子兼任,不常置 | |
明 | 中书左丞相 中书右丞相 |
由于丞相胡惟庸被诛而废止,省宰制度旋即结束,而后及至清末行宪,不再有真宰相之职 | |
清 | 内阁总理大臣 | 袁世凯执政时期,握有实权,是清政府唯一的真宰相。 |
近代
受到日语影响,今日时常称君主制国家的各大臣雅称为“相”,如财务大臣称财相、外交大臣称外相、法务大臣称法相等。政府首长则称为首相,甚至是直接称“宰相”[5][6][7],“担任政府首长”为“拜相”[8][9],即得自“宰相”之名。
参考文献
- ^ 《说文解字》:“宰,罪(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罪也。”
- ^ 《说文解字》相,省视也,从目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
- ^ 祝总斌.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0: 1–14. ISBN 7-5004-0700-9 (中文(简体)).
- ^ 龚书铎、刘德麟 主编. 《圖說宋朝》. 台北: 凤凰出版. 2007-06: p.15. ISBN 978-986-7151-55-1 (中文(台湾)).
- ^ 安倍「一家三宰相」 外公岸信介也遇刺.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 ^ 安倍晉三家族華麗政治系譜 「一門三宰相」統治日本近20年.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 ^ 鐵血宰相俾斯麥,用1顆馬鈴薯丈量大學的社會責任. [202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 ^ 安倍光芒的真相 「政治報廢品」二度拜相.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 ^ 馬國籌拍馬哈地傳記 還原二度拜相傳奇經歷.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