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孝诚仁皇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大清皇后
前任: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继任: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故宫博物院馆藏肖像图[1]
赫舍里氏
位号皇后
族裔满族
旗籍满洲正黄旗
氏族赫舍里氏
世系穆瑚禄都督大系
出生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1654年2月3日)
婚年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
婚姻名分中宫皇后
逝世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1674年6月6日)(20岁)
谥号仁孝皇后(康熙帝初谥)→
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累谥)
坟墓清景陵
亲属
父亲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一等承恩公噶布喇
圣祖仁皇帝玄烨
夫之父世祖章皇帝福临
夫之嫡母清世祖元后博尔吉济特氏
孝惠章皇后博尔吉济特氏
夫之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夫之继室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夫之侧室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兄弟常泰,常海
姊妹平妃
赫舍里氏(嫁一等公法喀)
承祜(早殇)
胤礽
其他亲属祖父:一等公,辅政大臣 索尼
叔父:噶喇珠、索额图科尔坤心裕法保
姑:安亲王岳乐福晋、豫王府多罗贝勒察尼继福晋

孝诚仁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ᡠᠨᡝᠩᡤᡳ
ᡤᠣᠰᡳᠨ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
穆麟德转写hiyoošungga unenggi gosin hūwangheo;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姓氏:赫舍里氏(或称作黑舍里氏、何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是康熙帝发妻元后。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穆瑚禄都督七世孙女。生下承祜胤礽,原谥号为仁孝皇后

生平

赫舍里氏于顺治十年(1654年)十二月十七日生于穆瑚禄都督大系都英额坤穆的赫舍里氏家族。祖父为辅政大臣索尼,父亲为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目前还不知孝诚仁皇后生母的姓氏)。先后有两位姑姑嫁给努尔哈赤的孙辈,一位嫁给了清太祖第十五子多铎之子察尼,另一位嫁给了清太祖第七子阿巴泰之子岳乐。已知的姊妹目前有三人,有一位出嫁信息不明的姐姐,在《康熙起居注》中有“赐仁孝皇后姊”的记录,一位妹妹嫁给了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子法喀,另一女是康熙十九年入宫待年,即后来的平妃

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七日,太皇太后和康熙皇帝共同选择与康熙帝年龄相近的赫舍里氏作为大清国的皇后,皇后只比康熙皇帝年龄大3个多月。

康熙四年(1665年)十月,礼部题,今后每年元旦,直隶各省官员照例应进皇后笺文。皇后的千秋节所进笺文。前朝世祖皇帝时,未经赍进,无式可查,恭候皇帝裁定。上谕:“元旦笺文,依议行;千秋节进笺,前朝世祖皇帝时,既未举行,命令停止进笺”。[2]

崩逝

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十三日,皇后生下承祜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五日,承祜因染病早殇夭折(未受序齿排序)。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巳时,皇后于坤宁宫生下皇二子胤礽时,一个时辰后申时,因产后问题或难产问题病逝,皇后得年仅有二十岁。[3]

康熙帝为皇后辍朝五日,并命令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二十七日,康熙帝追封大行皇后谥号仁孝皇后[注 1]

仁孝皇后谥号与康熙仁皇帝谥号出现重字。雍正元年改谥号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简称为:孝诚仁皇后[4]

爱屋及乌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由于康熙皇帝非常思念她,康熙皇帝晚年时曾经亦亲口道出了:“胤礽皇后所生,煦妪爱惜,亲加训谕…”之语,亦向臣子们透露因与皇后感情深厚之故,所以更要亲加训谕册立皇太子的。康熙皇帝取得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慈命和同意后,才能立年仅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因特别宠爱皇后,所以为了她的儿子胤礽特别突破满清祖宗八代不可极早预立太子的惯例,事先预立皇太子)。雍正皇帝的登极恩诏中特别评语:‘胤礽年幼即深受康熙帝钟爱,寝处时依恩勤倍笃’。朝鲜使臣回国后,亦向朝鲜国王禀告清朝康熙帝的晚年是特别钟爱皇后的孙子。[5][6]

中央研究院馆藏档康熙皇帝朱批谕旨: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三日。康熙皇帝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奉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7](康熙皇帝亲自挑选皇太子胤礽继承之日,并参考吉期,选择当日与承祜出生日为同一日)[8]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二日,以册立胤礽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2]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册立胤礽为皇太子,御太和殿,康熙皇帝率诸王大臣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2]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四日,康熙皇帝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胤礽,日表英奇航,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胤礽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於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8]

康熙十六年(1677年)九月甲申,康熙皇帝往阅仁孝皇后山陵。是日启行,驻跸三河县南。[2]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二月九日,康熙皇帝谕礼部:“元良关系国本庆喜懋膺天眷,今皇太子出痘荷天地祖宗社稷之佑,已经痊愈,心欣悦,应遣官致祭圜丘方泽太庙社稷行告谢礼,尔部作速择吉来奏”。[9][10][11](《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四库全书本)卷八》同《明清史料》)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二月十六日,奉天承运康熙皇帝曰:“兹皇太子出痘仰荷天地祖宗眷佑,已经痊愈,心欣悦,率土同欢遘斯纯嘏之祥,宜有鸿恩之沛,应行事宜开列于后,布告中外咸使闻知”。[12][13][14]

崩逝后续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孝诚仁皇后因产子而崩逝,年轻的康熙皇帝悲痛不已,不但送孝诚仁皇后的梓宫往巩华城,更在皇后逝后半年内经常前去陪伴亡妻,一去就是一整日。

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帝前往巩华城34次;康熙十四年,康熙帝前往巩华城24次;康熙十五年,康熙帝前往巩华城15次;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当时已立第二任孝昭皇后,康熙帝前往巩华城7次,一直持续多年,前后共计八十余次。尽管康熙帝册立第二任孝昭皇后才过了十几天,康熙帝不顾大喜之期应有避讳,亲自前去巩华城祭奠嫡妻仁孝皇后,甚至至康熙十六年除夕,康熙帝也在巩华城陪伴嫡妻仁孝皇后。

根据《康熙起居注册》的记载,除非朝中有重要祭祀或大事,康熙皇帝在孝诚仁皇后忌辰五月初三日(康熙皇帝亲自前去山陵祭奠孝诚仁皇后)当天破例是不到乾清宫处理政事的,这样的持续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这样的维持已有二十五年载,足见康熙对结发之妻的喜爱和思念。由于康熙皇帝对皇后感情深厚之故,康熙皇帝立嫡皇后所生仅两岁的胤礽封为皇太子,以皇太子的规格亲自教导和训练作为未来的储君。(事隔三十二年后)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亲口道出:“胤礽乃皇后所生,煦妪爱惜,亲加训谕…”、“胤礽生而克母…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胤礽所用一切远过于”等语[15]。康熙晚年时表示出舍不得废太子。朝鲜国使臣回国禀报国王,亦述说康熙帝晚年舍不得废太子胤礽的。[16]

皇后崩于坤宁宫,奉安梓宫安放停灵之所乾清宫一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日,照惯例,必须将皇后的梓宫安放在紫禁城的西方,而康熙帝几乎每日去梓宫前举哀。五月二十七日,康熙帝亲送皇后的梓宫到巩华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景陵开始兴建。十二月,朝鲜使臣面见康熙皇帝,康熙在仁孝皇后的灵柩梓宫前停留陪伴皇后,不愿召见朝鲜使臣,朝鲜使臣回国后向国王禀报:“清皇玄烨不恤国事诶,……每往沙河宫殡后之所”。[17]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仁孝皇后崩,权攒巩华城,康熙帝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康熙十三年,由于仁孝皇后崩世后,康熙帝出于思念嫡妻,频繁极其多次驾临巩华城,但当时正值三藩之乱,御史姚文然上疏康熙帝,觉得康熙帝去巩华城的次数太过频繁,担心他身体有损,故而上谏,让他以大清国为重心。[18]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卷五》康熙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康熙帝谕礼工二部:“仁孝皇后陵寝(景陵)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理应备依典制营建,但目今军需浩繁民力维艰,著将地宫先行修造,其余一应工程俟国用充足之日次第举行,著即选择吉期并应行事宜详议具奏特谕”。[19]

景陵历经规划后,于康熙十五年开始动工,康熙二十年建成;在丧葬制度方面也有诸多重要的改变,景陵地宫开创了皇帝陵内可以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制度。[20][21]

康熙二十年二月,陵寝地宫成。三月,仁孝皇后与孝昭皇后同奉安梓宫安葬于康熙皇帝的主陵景陵地宫。[22][23][24][25]

康熙皇帝评价皇后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卷四》(与《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一致)

康煕十三年五月初八日,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卷四》

谕礼部:皇后赫舍里氏作配朕躬已经十载,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佐朕内治尤极敬勤节俭,居身寛仁;逮下宫闱式化,淑德彰闻。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怀懿范痛悼弥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㑹同拟奏,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特谕。[8]

仁孝皇后定谥册文:《皇朝文献通考一百十六卷》《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康熙皇帝制曰】:‘朕惟王化肇于闺门,洵藉内庭之助,阴教成于宫壸,尤资后德之贤。故皇英嫔而帝道兴,任姒归而王图永,缅稽淑行,载籍攸存。惟翚服之有光,斯彤管其纪盛,聿彰令闻,爰著徽称。皇后赫舍里氏,毓自名门,躬全懿范,作朕元配,正位中宫,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维则,温恭笃于天赋,礼度攸娴,主雅化于闺闱,表芳型于海宇,勤两宫之孝养婉以承颜;遇九御以宽和,恩能逮下。苹蘩时饬,克佐精诚,浣濯常衣;允昭节俭箴规之益,赞宵旰而弥勤,贞顺之风,御家邦而式化,方期永绥福履。讵意顿隔音容(指:仁孝皇后),月掩椒涂,鉴亡兰殿,心伤悼;率土悲哀,怀哲思贤,惓徽音于靡尽;扬休宣誉,垂鸿号于无疆,彝典式遵;崇褒用锡,特以册宝,谥曰:仁孝皇后。于戏。圣善弘宣,奕世颂祎褕之盛;母仪备美,千秋耀琬琰之辉;灵其有知,膺兹光宠’![26]

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以册谥:“仁孝皇后”,颁诏天下。诏曰:‘国家化理,肇起宫闱,阴教敷宣,实资壸德。自古贤后,咸有徽称,昭垂奕世,诚历代之钜典也。皇后赫舍里氏,温惠性成,柔嘉天亶,发祥世胄,正位中宫,奉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诚克;统理内治维敬维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徽音茂著,懿范彰闻。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淑仪之备美,宜显号以褒扬;爰敕所司,详稽典礼,祗告太庙。六月二十七日,册谥为仁孝皇后礼成。于戏。翟祎在,难忘十载之芳型;琬琰增辉,永播千秋之令誉’。颁示天下,咸使闻知。[8]

皇后祭文

《皇朝文典十三卷之十九》

仁孝皇后五周年祭文。(康熙皇帝亲自拟订祭文)

《皇朝文典十三卷之十九》仁孝皇后祭文

壸德垂型,配坤仪之永耀;璇闱撒御,感星纪之频迁,忆音容(指:仁孝皇后)初逝之辰,适当夏仲;痛节序五周之日,复近天中。恒恻良殷,馨香式荐。惟皇后宽仁秉性,诚孝因心,令躅表于椒涂,淑誉流于彤管。一自尘生兰寝,空留祎翟之衣,遂使聿届甤宾,长辍玉琴之响。炎风倏至,每触物以含凄;永日方升,益抚时而增悼,特申奠享,用展悲悰。呜呼!怀哲思贤,冀云軿之来格;陈芬荐苾,庶雕俎之式凭。惟灵有知,尚克歆享。

仁孝皇后六周年祭文

淑德长新,配坤仪于有永;嶶音杳隔,感节候之频移。岁忽届乎六周,眷怀滋切,时适当乎中夏,追悼良殷,爰藉馨香,式申馈奠。惟皇后中和秉性,礼度垂型。惠问协于家邦,阴教孚于中外。自兰帏撤御,久虚琴瑟之音;遂玉鉴凝尘,终閟祎褕之影。月哉生而乍掩,露方湛以旋晞,触景含思,经时弥恸。特令储嗣(指:皇太子胤礽)往诣几筵,展芬苾以凄怆,僾音容(指:仁孝皇后)于髣髴。聿纾悲轸,用格幽扄。鸣呼!怅望云軿,十载之遗规如觏;顾瞻椒寝,千秋之令范常存。尚冀凭依,歆兹雕俎。

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 演员 角色
满清十三皇朝 陈靖允 皇后
康熙大帝 王爱民 皇后
《顺治与康熙》 司马玉娇 皇后
天子屠龙 林映辉 赫舍里·芳仪
《康熙情锁金殿》 陈滢 皇后
康熙王朝 李晨涛 皇后
皇太子秘史 周佳饰 皇后
少年康熙 姚芊羽 赫舍里·芳儿
《大河颂》 张蓓蓓 皇后
康熙秘史 蔡琳 皇后
宫锁心玉 邵美琪 皇后
倾城绝恋 杨紫彤 皇后
龙珠传奇 张维娜 皇后
花落宫廷错流年 桑娜 皇后
《少帝康熙》 赵韩樱子 皇后

备注

  1. ^ 赫舍里皇后初谥"仁孝",至于"孝诚仁"是雍正帝改谥的。就说"仁孝"这个在清朝皇后中谥号,清朝其他皇后的谥号都以"孝"字开头,分别是:孝慈皇后、孝烈皇后、孝端皇后、孝庄皇后、孝惠皇后、孝康皇后、孝献皇后,为何到了自己妻子,康熙却别出心裁给了这样一个特殊谥号,而且康熙帝自己的谥号亦为"仁皇帝"。

注释

  1. ^ 清圣祖孝诚仁皇后. 故宫博物院.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8). 
  2. ^ 2.0 2.1 2.2 2.3 《圣祖仁皇帝实录》
  3. ^ 《爱新觉罗宗谱》第一册甲一第346页记载:皇次子-爱新觉罗•允礽(和硕理密亲王),康熙十三年甲寅五月初三日巳时生。
  4. ^ 《清史稿》十二年五月,皇后赫舍里氏崩,辍朝五日。服缟素,日三奠。内外会集服布素,朝夕哭临三日。移北沙河巩华城殡宫,帝亲送。自初丧至百日,亦躬亲致祭。时,用兵三藩,虑直省举哀制服易惑观听,免治丧余如故。册:仁孝。三周后致祭如陵寝后葬昌瑞山。世宗登极谥曰:孝诚仁皇后。
  5. ^ 雍正皇帝登極詔書(典藏檔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6. ^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世宗皇帝实录 卷之一》《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 卷四》《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 卷一》《世宗宪皇帝圣训 卷三》《江西通志卷首之三》《江南通志卷首首三之一》《湖广通志卷首》《山东通志卷一之三》《皇朝文献通考 卷一百三十》
  7. ^ 中央研究院馆藏康熙朱批谕旨 卷册:丁08  页次:752 登录号 278678-035 高广30x26
  8. ^ 8.0 8.1 8.2 8.3 《康熙朝汉文谕旨汇编》《圣祖仁皇帝实录》
  9. ^ 品名:《明清史料》 卷册:丁08 页次:753
  10. ^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四库全书本)/卷08》康熙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谕吏部:皇太子出痘痊愈,朕心欣悦,医官甄国鼐选知县傅为格侍奉调理小心勤慎宜行议叙以示加恩尔部议奏特谕。
  11. ^ 《康熙朝起居注》中,康熙十七年(1678年),皇太子出痘,各部院衙门章奏,俱命送内阁。康熙十九年(1680年),武昌府通判傅为格善为小儿种痘,曩皇太子喜事,令诊视疗治,获奏痊愈。
  12. ^ 中央研究院馆藏档康熙皇帝朱批谕旨内阁大库档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四库全书本)/卷08》
  14. ^ 康熙十七年《康熙朝起居注》:皇太子出痘痊愈.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8). 
  15. ^ 《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丁丑日,上召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命皇太子允礽跪,上垂涕、谕曰:朕承太祖太宗世祖弘业四十八年于兹,兢兢业业轸恤臣工惠养百姓,惟以治安天下为务。今观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且允礽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称不孝。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允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伊犹以为不足…(康熙皇帝)谕毕,复痛哭仆地。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庚寅日,(康熙皇帝)谕诸皇子及领侍卫内大臣、满洲大学士尚书、侍郎、学士等,允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亲加训谕…。
  16. ^ 《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冬至使赵泰采等自淸国还。 上引见,问胡皇太子事,泰曰:“皇帝当初防禁甚严,而近来少宽之,且以放太甲于桐宫, 出试题,故彼人亦谓终当复位,而但太子不良, 虽十年废囚, 断无改过之望,缔结不逞之徒,专事牟利,财产可埒一国,德琳之狱, 亦由于此。然(嫡长孙)(弘皙)颇贤,难于废立允礽”。《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上曰:“…太子允礽尚被拘囚耶?”枋曰: 或云: “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
  17.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第二年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청나라 황제가 국사를 돌보지 아니하고, 음희만 날로 심하고 매양 사하궁 빈후의 처소에 가서 운다고 하며;淸皇不恤国事,淫嬉日甚,每往哭沙河宫殡后之所…。
  18. ^ 《清史稿。列传五十》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十三年疏言,‘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19. ^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五》谕礼工二部:仁孝皇后陵寝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理应备依典制营建但目今军需浩繁民力维艰著将地宫先行修造其余一应工程俟国用充足之日次第举行着即选择吉期并应行事宜详议 具奏特谕康熙十五年正月十三日。
  20. ^ 景陵在丧葬制度方面也有诸多重要的改变,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自孝诚仁皇后驾崩后开始在康熙十五年动工,康熙二十年建成景陵。是清朝皇家陵寝中第一个废除火化、将尸体葬入棺椁的陵寝;景陵地宫开创了皇帝陵内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制度。康熙废满州人习俗火化改土葬制,从此以后大清的大行皇帝、大行皇后火化改实行土葬制,打破了清朝的丧礼惯例。(景陵首开皇帝陵内袝葬皇贵妃的先例是雍正首创立的,非康熙帝)
  21. ^ 【原创】清代帝后的土葬始于何时. 京都之声. 2017-03-07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22. ^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九十二》二十年三月,奉移梓宫与孝昭仁皇后同日安葬。
  23. ^ 《皇朝文献通考 卷一五一》二十年二月,陵寝地宫成。癸卯,奉移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于陵寝。三月辛酉,奉安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于陵寝地宫。
  24. ^ 《钦定皇朝通典-卷六十二》十七年二月丁卯,孝昭皇后崩,越日奉安梓宫于宫中正殿,圣祖仁皇帝辍朝成服妃嫔皇子以下咸成服。己巳,奉移梓宫于武英殿。三月丙申,奉移梓宫于沙河巩华城与仁孝皇后同安于殡殿。闰三月辛酉,册谥大行皇后曰:孝昭皇后。二十年二月癸卯,奉移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于陵寝。三月辛酉,同奉安于陵寝地宫。
  25. ^ 《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十七年三月丙申,奉移大行皇后梓宫往巩华城与仁孝皇后同安于享殿内,上亲临送。诸王、贝勒、贝子、公、及满汉文武大小官员、俱齐集西安门外、举哀、跪送。其随送王大臣官员等至巩华城奉安梓宫毕,举哀行礼。是日,上驻跸巩华城。
  26. ^ 《康熙朝汉文谕旨汇编》
孝诚仁皇后
大清皇室
出生于:1654年逝世于:1674年
前任:
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
大清皇后
1665年-1674年
继任: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前任:
侧福晋巴特玛璪博尔济氏吉特
大清福晋
?年—?年
继任:
嫡福晋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