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桥 (清朝)
大甲溪桥是清朝福建巡抚岑毓英在台湾大甲溪所架设的桥梁,其位置在后里庄(今台中后里)与葫芦墩(今台中丰原)之间[1],接近今天台铁纵贯线山线的大甲溪铁桥,为清朝在台湾少数的重大工程之一,造桥的同时也计划兴筑南北两岸共计约二千丈的长堤,日后开垦两岸荒地[2]。该桥于光绪七年(1881年)八月开始筹建,于隔年二月底或三月初左右完工,耗资二、三十万圆(当时台湾田赋一年二十万石,相当于银12万圆[2]),但完成后仅数月便遭大甲溪洪水破坏[1]。
该桥在当时文献上有以“铁桥”称呼,但指的是以铁笼装石来当作桥墩的桥梁[1]。
沿革
福建巡抚岑毓英于光绪七年(1881年)来台巡视,闰七月十六(9月9日)时抵达基隆,十九日(9月12日)时抵台北府,之后沿陆路南下巡视,八月初二(9月24日)到嘉义县,八月初七(9月29日)到达台湾府城(今台南),八月十三(10月5日)到凤山县,之后走陆路北上,于八月二十五(10月17日)时在大甲溪得知此溪夏秋泛滥,妨碍交通之事,遂命各县派员2500名[注 1],交办随员知府衔卓维芳承办[1][2]。卓维芳之后在八月二十九(10月21日)搭乘永保号轮船离台商办建桥要用铁笼,岑毓英则在九月初二(10月24日)搭乘琛航号轮船离台[1]。
造桥要用的铁笼是由福州船政局承造,因为计划要在十月底前赶工完百个铁笼,原料一度不足,岑毓英遂派员在十月时前往香港采买,而后在十一月初审视过后即将铁笼运到台湾[注 2],岑毓英也在十一月时来台,于十一月廿九(1882年1月18日)命台湾道刘璈到扑子口(朴仔篱,今丰原区朴子里)查看,之后利用大甲溪冬天天候晴朗、水位较浅时赶工[1]。大甲溪桥在光绪八年(1882年)二月底或三月初左右完工后,岑毓英于三月十一(4月28日)搭乘永保号轮船离台[1]。
长一百五十丈的大甲溪桥完工后,四月时溪水暴涨,修建的长堤毁损二十余丈,之后修复,但之后在六月时大甲溪又因大雨暴涨,雨势一直到七月初才减缓,此时大甲溪桥与堤防已完全冲毁,光绪九年四月初八(1883年4月14日)的《申报》曾载说该桥原有护桥铁笼四十座,山洪之后只留下八、九座而已[1][2]。
评价
淡水厅吴子光《经余杂录》一书附有作者佚名的〈治大甲溪议〉一文,文中认为此一工程是虚耗民力财货之事,并认为岑毓英“河平而水涸,则两岸皆成良田”等愿景是“此纸上谈兵耳”,对大甲溪桥、堤工程持反对态度[1][2]。
而林文龙〈惊渡大甲溪——清末大甲溪架桥筑堤考略〉与黄智伟《省道台一线的故事·岑宫保饮恨大甲溪、台湾近代化的彗星》则较为肯定,认为此工程可说是台湾近代化的开端[1][2],黄智伟《省道台一线的故事》一书中并认为此工程背后是考量到之后在今后要在台中兴建之城池的交通问题而筹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