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学生运动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广场聚集北京大学等13家大学逾3000名学生,五四运动开始。[1]
1966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京大学红卫兵青年游行。载于《人民画报》。

中国学生运动史,因为学生多是青年,又称青年运动史(简称青运史)以区别于中国工运史和中国妇运史。最早可考是1903年4月,中国留日学生举办集会抗议沙俄侵占东北[2]民国时期最大规模是五四运动。1949年后持续最长的青年运动是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连绵两年。[3]

古代至19世纪

中国古代已有学生带领、批评或干涉政治的事件。最早记载为公元前542年,即孔子诞生后9年,郑国人民在乡校批评政府。当时执政的子产表现虚心的态度,不接受要摧毁学校的建议。汉哀帝元寿二年,即公元前1年,太学生王咸带领一千多名学生,抗议政府惩处官员棣鲍宣。到汉朝的党锢之祸,太学生郭泰联合朝臣及思想界领袖,批评政府和宧官[4]

宋朝的学生运动更为普遍,太学生陈东先后两次请求皇帝处死宰相及一些军事领袖,第二次随从者达数万人,虽然他和其他参与者被处死,但朝廷也有改变一些外交和内政政策。后来宋朝仍有五、六次类似的学生运动,更有罢课事件,也有老师鼓励或支持学生抗议政府的例子[5]。直至明朝的学生运动则卷入政党斗争的漩涡[4]

20世纪初

较早可考的是1903年4月,中国留日学生举办集会抗议俄罗斯帝国入侵满洲,并组织拒俄义勇队回国参军。事缘俄军在义和团之乱后占领大清东三省,虽然签《交收东三省条约》承诺撤兵,但迟不执行,参与集会的中国留日学生包括黄兴蔡锷陈天华等著名晚清革命家[2]

民国时期

左: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标志照片——清华学生陆璀演讲,事后被清华开除。右:1949年陆璀政协第一届会议

民国时期最大型的几场学运(青运)包括:1910年代新文化运动反对旧礼教,被誉为“思想解放”;[6][7][8][9]1919年五四运动抗议巴黎和会割地;1926年三.一八惨案[10]1931年九一八学潮(及其高潮珍珠桥惨案)抗议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不对日本宣战[11]1935年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一二·九运动抗议蒋介石消极应对日本策划华北特殊化[12][13]

1949年至文革

1989年6月7日,八九学运后的北京大学门前贴着大字报

1949-1976年中国学生政治运动进入最频繁阶段,全国人民同时学生也不例外,历经多场运动者自嘲为老运动员。其中的青年运动,以文革时期红卫兵为首。“红卫兵运动是中国青运史上一场扭曲的、变态的青年运动,……无论对党和国家,还是对新中国的一代青年,它都是一场浩劫,一场恶梦,一场历史的大悲剧。”[3]红卫兵青年运动形式包括“唱样板戏,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等等。[14][15]老三届是红卫兵的主力,[16]而为了解决老三届红卫兵的毕业出路,于1967年前后,[17]动员了知青下乡运动。[18]

文革后

2008年香港维园烛光晚会,哀悼当年汶川地震遇难学生同胞八九学运学生同胞。极多香港学生、青年参与。[19]

文革经历知青下乡红卫兵的青年,萌起80年代文化热思潮。[20]文化热的高峰由1988年6月央视纪录片《河殇》掀起,至少两亿大陆观众收看,[21]全国报刊收到大量学生读者来信感言。[22]1988年《河殇》继承了1910年代新文化运动的脉落,阐析了中共改革派系对于改革开放遇陷入经济困局的解读——困局源于中国文化有太多传统包袱。[23]河殇》对80年代的学生运动有承先启后的意义,串连了1981年内蒙古学运八六学潮八九学运。其他琐碎的学潮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运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学生运动

对香港影响

引用文献

  1. ^ 2019年香港中央图书馆五四运动百周年记念展对此的照片说明,参见1919-05-04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100th year April 2019 SSG 17.jpg
  2. ^ 2.0 2.1 张惠芝. 试探早期的中国学生运动.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 1997, (1): 44-51. 
  3. ^ 3.0 3.1 范明强. 红卫兵运动的历史反思.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0, (3).  作者范明强(1964—),四川金堂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博士(1997届)。
  4. ^ 4.0 4.1 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 湖南省岳阳: 岳麓书社. 1999: 14. ISBN 7-80520-750-X.
  5. ^ 吴其昌. 宋代學生干政運動考. 清华学报. 1926-12, 3 (2): 999-1046. 
  6. ^ 欧阳哲生. 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人民网——转自环球时报. 2015-05-04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7. ^ 周月峰. 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 《近代史研究》. 2017, (1).  全文转载于:周月峰: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官网. 2017-08-29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7). 
  8. ^ 石仲泉. 五四运动的五大历史贡献. 求是网——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04-25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作者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9.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摘编转载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2013-01-29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10. ^ 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给青年们的信.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人民日报. 1959年5月3日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11. ^ 〈全国青年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情况简明统计表〉(1931年9月22日-12月17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政治第4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150-243页。ISBN: 9787805195285. 转引自陈振江; 江沛 (编). 晚清民國史. 台北: 五南文化. 2002: 80页第82条注释. 
  12. ^ 一二·九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转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网站. 2015-07-30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13. ^ 档案里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图). 中国青年网——转自北京日报. 2014-11-22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14. ^ 黎劲风. 我的“文革”岁月之红歌与忠字舞. 《民间历史》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2015年7月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5). 
  15. ^ 李世华. 文革“再教育”札记(下):早请示,晚汇报.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6年5月25日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16. ^ 林小仲. “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一代. 搜狐文化. 2016-01-07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老三届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主力人群 
  17. ^ 邱新睦.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研究》. 2003, (4)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词,多位学者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1967年后才成为“运动”,笔者完全同意。本文中仅为叙述方便,用“知青运动”一词代指50年代至70年代末整个或某一阶段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事件。 
  18. ^ 叶辛. 论中国大地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社会科学》. 2006, (5). 1968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老三届毕业生分配不出去,新的学生进不了学校,怎么落实复课闹革命?这时候,国家必须就几百万老三届学生们毕业以后的出路尽快做出决定:怎么办?怎么办呢,原先有过“四个面向”的说法,那就是“面向农村,面向边获,面向工厂,面向基层”。但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破坏了很多厂矿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有的地方还在进行武斗,企业处于半瘫痪状态,人浮于事现象极为普遗,根本不可能招收新的工人。即使是要招收工人的厂矿,名额也十分有限。于是乎,客观上四个面向就剩下了三个面向,那就是面向农村、边班、基层。而边班和偏远省份的基层,就是农场或是农村。 
  19. ^ 中學生落淚年輕人紛紛為民主接力. 香港苹果日报. 2008-06-05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20. ^ 王学典. “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 《开放时代》. 2009, (6)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全文又转载于: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 凤凰网文化. 2014-01-10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21. ^ 尹萍. 最熱門的話題-河殤. 远见杂志 (台湾). 1988-11-15(1988年12月号)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估计有两、三亿大陆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从萤光幕上看到这部充满批判与自省、鞭策与激动意味的影片。(……)很多人立即动手,写信、打电话甚至打电报给北平“中央电视台”,表示“激动、震撼和感慨”。他们当中,有学生、教师、工人,有老资格的共产党员,也有军队里的政治处主任。(……)这部影集确实有相当大的突破,它第一次用电视这种最大众化的媒体,总结报告了改革派在经济与文化上的观点 
  22. ^ 崔文华 (编). 《河殤論》「觀眾贊河殤」章節.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年9月.  该章节分2部分公开于:《河殇论》:观众评论 (上). 河殇专题博客. 2007-01-01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河殇论》:观众评论 (下). 河殇专题博客. 2007-01-01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23. ^ 邢福增. 從《河殤》看八九民運年代的中國文化探討. 基督教时代论坛. 2009年6月1日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副教授。

书目

大学史
  • 北京大学编写组. 《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史, 1919-1949》. 北京出版社. 1979. 
通史(中国出版)
  • 赵和平; 徐海法. 《中国学生运动史话》.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 
  • 于学仁. 《中国现代学生运动史长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 王水湘. 《中囯学生的光荣历程: 近代中国学生运动简史》. 1989. 
  • 上海市青运史研究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青运史研究室 (编). 《上海学生运动史》. 学林出版社. 1995. 
  • 翟作君; 蒋志彦. 《中国学生运动史》. 学林出版社. 1996. 
通史(外国出版)
  • 岩村三千夫. 《中国学生運動史》. 日本: 世界评论社. 1949.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