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關注度 (學者)
本頁翻譯品質需提升
如題。必須注意中文翻譯不佳而模稜兩可之處。
為避免任何「學者」利用此規建立條目,自我圖利,甚或影響維基百科聲譽,建議積極修葺此頁面之翻譯品質。
在翻譯品質提升前,建議參考此規定者,應該英文版與中文版合併參考。
Hsinjenchen(留言) 2018年4月18日 (三) 01:48 (UTC)
什么叫“发想”?
“许多科学家、研究人员、哲学家和其他学者(统称为“学者”)即便其研究成果或发想对世界造成显见的影响,也没有关于他们本身的传记可作为二次文献。”这个“发想”是什么意思?不明语源,不敢随意删改,先列出来供诸位讨论。
“中学教师虽然有时也被称为教授”
以我的经验,中学教师从来就没有被称为教授过。也许这样的话在英文维基百科里有对应的语句,但是我觉得把这样的话写到中文维基百科上,没有任何意义。
我一直都不喜欢维基百科如此依赖英文维基百科的风气,好似英文维基的翻译版。我觉得中文很多词语和它们的概念和用法都是跟英文不同的,把中文维基时刻对应到英文维基是不妥的。
--Cooper2222(留言) 2017年12月20日 (三) 09:21 (UTC)
關注度論述共識討論
如題,以上,若這些論述對反對刪除無效的話也沒用(本人曾以此反對,卻有編者說無效,因為此非指引),不如討論該不該成為指引。--MeritTim(留言-給予警告) 2019年2月16日 (六) 08:13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 於英維為指引,架構已完成,準則清楚,基本適宜作為指引。--MeritTim(留言-給予警告) 2019年2月16日 (六) 11:29 (UTC)
- (-)反对見討論頁,及英維近期的討論。--Temp3600(留言) 2019年2月17日 (日) 11:34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在這裏不是來提案尋求通過的,而是向大家徵求改善文本的方案(可以是改善至可以升格為指引的狀態,也可以是合併至其他指引)。산모사 DC17 2019年7月10日 (三) 08:58 (UTC)
- less is more。先缩小,从头开始整理。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7月11日 (四) 06:41 (UTC)
- 有什么不符合GNG/BIO但符合这里面标准的例子吗?--及时雨 留言 2019年7月11日 (四) 08:39 (UTC)
- 산모사 DC17 2019年7月11日 (四) 11:15 (UTC) 1有一半不符合;4完全不符合,但可以把WP:BOOK第四項同時適用於書本的作者代替;2、3、5、6、8在現時的WP:BIO不符合,但如果把WP:BIO的“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必須是在所屬行業內取得特殊成就,將名入行業歷史的人物”適用於學者,則符合。
- 标准1过于模糊了,还要考虑每个领域的高被引不一样(比如材料的标准很高?),这个谁来评价?标准2需要解释什么叫“国家级或国际级等级的荣誉”?举的诺贝尔奖的例子显然没有争议,国家自然科学奖呢?标准3什么叫著名?我能理解中科院院士显然算的,其他的呢?标准4,当做教科书的是否一定要一作?比如《基础有机化学》现在也才2个蓝链。标准5,每个学校都算?标准6的知名,什么叫知名?标准7,这样不是已经满足传记标准了吗。标准8,什么叫“重要”?标准9多余,本来就是只要符合任意一个关注度标准就ok。--曾晋哲(留言) 2019年7月13日 (六) 09:49 (UTC)
- 关于“对引文的考量”部分,相比于WoS和Scopus这类英文为主的学术索引平台,在中国大陆发表的中文论文,更容易在知网、维普网、万方上查询到引用次数,认为应该有所提及。-- Hazii·一打 ·🀇🀇🀇🀈🀉🀊🀋🀌🀍🀎🀏🀏🀏·听牌留言 2019年7月30日 (二) 17:21 (UTC)
已公示七天,有關增訂WP:NPROF已通過。--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30日 (三) 03:27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Shizhao在條目存廢討論時多次以論文引用量作為關注度保留依據,Fire-and-Ice似乎不支持,所以有必要在客棧討論一下。--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5:46 (UTC)
- 最大的問題是BIO還沒包括學者。--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5:57 (UTC)
- 你老闆是什麼級別的人物?--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8:05 (UTC)
- 老板一般指博士生导师(因为事实上博士研究生是研究人员的雇员)。--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2020年11月23日 (一) 04:17 (UTC)
- (&)建議:英維有“學者關注度指引”,大家可以把它引過來。--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6:00 (UTC)
- 最好把英維的關注度全部都引過來,英維的電影關注度指引其實已經在中維被某些人拿來用作電影條目關注度的判斷依據了。--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8:10 (UTC)
- 和本讨论没啥关系,该学者关注度指引并不考虑论文引用量。Fire Ice 2020年11月21日 (六) 06:27 (UTC)
- Wikipedia:關注度 (學者):「有必要在條目中通過學術刊物中其他學者的引用數來證明這項貢獻確實重要且可以歸功於該學者。」--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7:17 (UTC)
- @蟲蟲飛:, 您引述的內容是有前提的:「當一位學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提出了某個重要的新概念、方法或想法,做出重要的發現或解決了一項重大學術問題,標準一(此人的研究在他們的學術領域中造成重大的影響,取得廣泛的認可,由獨立可靠的來源發表)也可以得到滿足」,在此一情形下,才會用到學術刊物的引用數。--Wolfch (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10:48 (UTC)
- 前面的條件用“或”字帶出,即有“新概念”已經符合條件,而且論文沒“新概念”是沒有期刊願意發表,而且沒有“新概念”也不會有論文引用。--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13:02 (UTC)
- Wikipedia:關注度 (學者):「有必要在條目中通過學術刊物中其他學者的引用數來證明這項貢獻確實重要且可以歸功於該學者。」--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7:17 (UTC)
- 這和引用百度百科是同樣的概念,只要我去刷這個引用量,那麼就一定可以符合資格。先不提甚麼才算「學者」,論文引用量這種東西又不是唱片認證要怎麼量化?還是現在有引用排行榜,如果有,那使用「論文引用量」沒問題。沒有,那又要怎麼評斷?難道要看所有實體書籍、報章雜誌甚至是博碩論文?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1日 (六) 11:21 (UTC)
- 中文维百图书档案馆站务案例资料库已经以分类号AFD-ATCL-01-01存档整理了中文维基建站以来有关利用引用量证明关注度的所有32起存废讨论或存废复核案例,并给近五年的案例整理了主要结论,附带三个可能用得上的细节问题:
- 其一是,[2018]AFD-01/02-8.14{ATCL}中Shizhao君首次提出H-index为标准进行量化衡量引用量;
- 其二是,[2012]AFD-05/25-1.6{ATCL}中Shizhao君提出非第一作者的论文的问题;
- 其三是,[2020]AFD-03/02-2.1{ATCL}中Shizhao君首次提出统计引用量时要同名作者的问题。--Kirk★ 0#0 2020年11月21日 (六) 16:10 (UTC)
- AFD-ATCL-01-01里的好几个关于我的意见整理,都有一个大错误:如果我提出保留的话,我会明确的用保留模板或用文字明确表明保留态度,没有明确表达保留的,我只是提出意见或提供一些参考而已--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4日 (二) 03:51 (UTC)
- 抱歉,即行复核更正。--Kirk★ 0#0 2020年11月24日 (二) 15:36 (UTC)
- 个人是支持以H-index作为一个保留条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H-index(至多有H篇论文被分别引用了至少H次)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反映这位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质量及在其研究领域的的学术影响力。个人不支持仅以某个论文的引用量作为单一保留依据,因为可以被同僚“刷”出来,除非该论文确实备受学界瞩目(但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也会有其他来源加以支持)。--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2020年11月23日 (一) 04:17 (UTC)
- 但同时要提示H指数本身的弊端,就是总体上说在学术界做了越多年的学者H有越高的倾向,青年学者因为论文少即使工作突出H指数也未必一定高。不是否定H指数方案,但是如果作为关注度标准,也要设定机制稍微平衡这个弊端,而不是作为唯一度量标准,毕竟不一定是在学术界越多年、关注度就一定越高。--Kirk★ 0#0 2020年11月23日 (一) 13:58 (UTC)
- 学者关注度采用引用量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非常多的学者媒体曝光率极低甚至没有媒体报道,但是在他的行业领域中又非常有名,甚至是本领域的权威(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个生物物种的命名人,他可能在该物种相关的领域上就是一个权威。)。无论如何,这样的人如果不能进入百科全书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用媒体报道作为关注度的依赖,其实是一种方便的做法,毕竟媒体报道最容易验证。但是很多学者不能用这种方法去验证关注度的时候,引用量是一个相对方便的指标。毕竟衡量一个学者的贡献,看的是他的论文和专著,学界基本也是如此衡量一个学者的贡献。
- 当然,引用量也有引用量的问题,比如作为非第一作者的引用量,自引的引用量,甚至学生对导师的引用或同一课题组的互相引用,这些都可能是引用量灌水的方式。而且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引用量的衡量也不同,跨学科跨领域比较引用量,没有太大意义,甚至毫无意义。可能A学科一篇论文引用量至少上百才值得关注,B学科可能引用量几十就已经是顶级的论文了。此外,引用量指标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比较容易体现,但在很多人文社科领域,由于学科传统、写作方式等的极大差异,导致引用量算法对许多人文社科类的文章及其不友好,无法表现这些领域文章的实际引用情况。如何对这些领域学者的关注度做出正确的评价,值得进一步商榷。
- 其实我觉得,理想的方案,是有一个学者排名系统,可以根据学科和领域细分排名,如果某个学者在学科排名中非常靠前,那么关注度肯定没问题。但现实是这样的系统目前我只见到过微软学术有,但是微软学术的排名问题也很多,因为排名的依据是收录文章的引用量,所以引用量内含的问题都会反馈到这个排名系统里去(以我的使用体验和相关经验,微软学术很可能只是用算法简单的聚合排名而已,并没有对数据做过多少清洗和整理)。此外,微软学术收录的论文也存在学科偏差,有些学科收录的论文不多,这也会影响最终排名。还有就是微软学术领域划分不同学科有粗有细。总之不太完美。
- 总之,引用量、H指数,或者其他类的指标,我认为目前只能是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关注度验证工具,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考量或者个案讨论才可以解决关注度问题。毕竟如上所说,这些指标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即使同一指标在各学科之间也存在极大差异,除非对该学科有一定程度了解(或者我们的体量大到能做同行评审),否则其他人很多时候很难依靠这些指标做出正确的判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4日 (二) 03:40 (UTC)
- 但同时要提示H指数本身的弊端,就是总体上说在学术界做了越多年的学者H有越高的倾向,青年学者因为论文少即使工作突出H指数也未必一定高。不是否定H指数方案,但是如果作为关注度标准,也要设定机制稍微平衡这个弊端,而不是作为唯一度量标准,毕竟不一定是在学术界越多年、关注度就一定越高。--Kirk★ 0#0 2020年11月23日 (一) 13:58 (UTC)
- (✓)同意書生的看法,事實上一般學者的引用數只是個位數,甚至零,因為要不是重要的發現或觀念,人家沒必要引用您的論文。知網的論文都能看到引用數,通常引用數是零。--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4日 (二) 10:29 (UTC)
- 每个论文数据库的引用量计算都是不一样的,基本都是根据自己数据来计算的。一般而言,cnki的引用量几乎没有人用来参考,而google学术的引用量一般会比其他的数据库多,因为google学术的引用量会包括网页等不被论文数据库收录的来源,而像scopus这种的,则会受到数据库索引论文的标准所影响,不符合收录标准没有收录的论文不会用于引用量的计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4日 (二) 12:53 (UTC)
- 論文引用外,我認為諸如國立大學的教授或國公私立大學的榮譽教授之類也可以假定具備關注度。如果擔心的話,可以再要求前述人士需要持有其領域的博士學位之類的,這樣的話就有一定程度的篩選,各位認為如何?--AT 2020年11月24日 (二) 18:01 (UTC)
- 問題是如果這些學位獲取之機構或程序等本身有問題的話該如何判斷?論及部分地區,授予官僚或高級別人物有榮譽性質的學位,頭銜加之為其論述文章「鍍金」,對於該篩選機制可能已經是大打折扣。
- 另外商業性宣傳中,也不乏榮譽頭銜者加持助力,配之以氾濫論說而迷惑受眾,相信也不得不考慮到這些問題。
- 簡而言之設計機制必不能獨以數量為唯一考量,學術信譽、學術質量和利益聯繫等也應當顧及。為可針對不同地區或領域的個別情況,適宜預設複合篩選的機制避免漏洞之產生。--約克客(留言) 2020年11月25日 (三) 02:06 (UTC)
-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问题在于,學術信譽、學術質量和利益聯繫等方面,不在圈子里,恐怕外人很难轻易了解到,所以一个简单易行的验证方式还是有必要的。另外,教授的话,我觉得至少也得是终身制里的正教授或与此相当的职称才比较稳妥?--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5日 (三) 02:33 (UTC)
- 另外,授课为主的教授似乎和科研为主的教授可能不太一样吧?我想,基本上,学者的关注度,或许可以通过多方面考察,引用量考察学术影响力,媒体报道体现了社会影响力,在重要会议上被邀请作报告体现了本领域内的认可度。基本上这几项也是很多国家评终身教授或类似职称的考察条件。--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5日 (三) 02:40 (UTC)
- 約克客說的似乎更多的不是學者,而是一般人的情況比較多,也就是所謂的野雞大學。這些學位上有爭議的人物,往往在其他方面有充足的來源,因此不成問題。如果還是擔心的話,可以再要求只限定於入選世界大學排名的大學,兼且持有博士學位的教授。--AT 2020年11月25日 (三) 03:40 (UTC)
- (✓)同意AT看法,其實論文引用量是很客觀的指標,通常的論文引用數都是零,因為學術研究講究創新,要不是很有影響力的觀點,根本沒必要引用,而且現在國際學術界也以此評定一位學者的影響力。--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5日 (三) 13:09 (UTC)
- “要不是很有影響力的觀點,根本沒必要引用。”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11月25日 (三) 13:30 (UTC)
- 理论上的确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6日 (四) 02:16 (UTC)
- 是的。我认为虫虫飞又在纸上谈兵,说些和具体问题没关系的话来刷存在感了。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11月26日 (四) 07:31 (UTC)
- 理论上的确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6日 (四) 02:16 (UTC)
- 持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只是现在基本这样,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未必如此,即使现在,放到全世界也未必完全如此。而且学者也不都是在大学里,大学里的学者只是全体学者的一小部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6日 (四) 02:13 (UTC)
- 是不是持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和他的关注度并无必然相关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6日 (四) 02:15 (UTC)
- 沒有。但是在缺乏關注度來源的情況下,這或許是一項合理的篩選標準之一。--AT 2020年11月26日 (四) 05:44 (UTC)
- 其实讨论了半天,Wikipedia:關注度_(學者)都已经写得很明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7日 (五) 03:44 (UTC)
- 感覺寫得有點複雜,而且部分地域性內容存在差異,建議重寫。--AT 2020年11月27日 (五) 04:23 (UTC)
- 重寫工程太大了,請大家看一下Wikipedia:關注度 (學者),有修訂意見就提出,逐步把它完善。有甚麼修訂,也請把修訂建議貼在下面,集思廣益。--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8日 (六) 07:06 (UTC)
- 重寫工程是很大,但並非不可為。WP:重定向當年的重寫其實是更巨大的重寫工程,但還是重寫成功並通過了。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29日 (日) 13:07 (UTC)
- 我初步修訂了一些。--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9日 (日) 03:03 (UTC)
- 重寫工程太大了,請大家看一下Wikipedia:關注度 (學者),有修訂意見就提出,逐步把它完善。有甚麼修訂,也請把修訂建議貼在下面,集思廣益。--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8日 (六) 07:06 (UTC)
- 感覺寫得有點複雜,而且部分地域性內容存在差異,建議重寫。--AT 2020年11月27日 (五) 04:23 (UTC)
- 其实讨论了半天,Wikipedia:關注度_(學者)都已经写得很明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7日 (五) 03:44 (UTC)
- 沒有。但是在缺乏關注度來源的情況下,這或許是一項合理的篩選標準之一。--AT 2020年11月26日 (四) 05:44 (UTC)
- 是不是持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和他的关注度并无必然相关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6日 (四) 02:15 (UTC)
- “要不是很有影響力的觀點,根本沒必要引用。”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11月25日 (三) 13:30 (UTC)
-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问题在于,學術信譽、學術質量和利益聯繫等方面,不在圈子里,恐怕外人很难轻易了解到,所以一个简单易行的验证方式还是有必要的。另外,教授的话,我觉得至少也得是终身制里的正教授或与此相当的职称才比较稳妥?--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5日 (三) 02:33 (UTC)
- 論文引用外,我認為諸如國立大學的教授或國公私立大學的榮譽教授之類也可以假定具備關注度。如果擔心的話,可以再要求前述人士需要持有其領域的博士學位之類的,這樣的話就有一定程度的篩選,各位認為如何?--AT 2020年11月24日 (二) 18:01 (UTC)
- 每个论文数据库的引用量计算都是不一样的,基本都是根据自己数据来计算的。一般而言,cnki的引用量几乎没有人用来参考,而google学术的引用量一般会比其他的数据库多,因为google学术的引用量会包括网页等不被论文数据库收录的来源,而像scopus这种的,则会受到数据库索引论文的标准所影响,不符合收录标准没有收录的论文不会用于引用量的计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24日 (二) 12:53 (UTC)
- 我是覺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先前討論。我的一個建議是將現在WP:關注度 (學者)的所示條文分條討論。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29日 (日) 13:07 (UTC)
- 分條討論就像上次學校關注度提案那樣會很亂,像音樂關注度指引提案那樣較容易處理。--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30日 (一) 04:24 (UTC)
- 但在出現地域性內容(不具普適性的條文)的情況下,分條討論是惟一可有效處理地域性內容的方法。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30日 (一) 05:54 (UTC)
- 我沒所謂,反正分條或就着草稿討論都是一樣的。--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30日 (一) 14:23 (UTC)
- 分條討論就像上次學校關注度提案那樣會很亂,像音樂關注度指引提案那樣較容易處理。--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30日 (一) 04:24 (UTC)
- 看了一下WP:關注度 (學者),有些問題:
- 「某些國家裡的中學教師有時也被稱為教授」這句應該是指歐洲語言中的professor一詞吧,中文裡有此現象嗎?沒有的話該句可刪除。
- 「在學術刊物的編輯委員會任職」和「重要學術期刊任總編輯」的部份除了排除邊緣學說的期刊之外,也應該排除掠奪性期刊。
- 標準一和標準二互相參照,讀起來很難理解。既然這八條是滿足任一條都可以,那應該改寫成沒有參照其他標準的形式。
- 標準一太複雜,不但有子項目的子項目,而且沒有客觀標準。建議把它移到最後,改為「其他有獨立可靠的來源能證明其在學術領域中造成重大的影響者」。
- 標準一的子項目「當一位學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提出了某個重要的新概念……」或可獨立成一條標準。
- 不太懂「學術成果在專利、商業和財務上的應用通常並不能滿足標準七」的意義,重要物品的發明人理應有自己的條目吧?
- 建議把一些例子換成對中文世界較重要的例子,例如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邵逸夫獎、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蔡元培獎、傑出科技貢獻獎、考古人類學刊等等。--Yel D'ohan(留言) 2020年11月30日 (一) 19:27 (UTC)
- 「某些國家裡的中學教師有時也被稱為教授」没有什么问题,这个规范不仅仅是针对中文语境
- 同意
- ....
- 我认为这本来就是需要灵活处理的问题,我认为这部分不需要调整
- ...
- 學術成果和專利及应用成果的评价方式不一样,学者和发明人也不一样
- 无所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日 (二) 02:33 (UTC)
- 如果「教授」這個中文詞從來不會指中學教師,那句話沒有任何說明功能,還不如拿來處理像星海羅盤葉教授這種不是學者卻用教授當稱號的人物。標準一我不是要調整實際上的判準,而是修改行文方式,讀者更容易理解。--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2日 (三) 20:53 (UTC)
- 請User:Yel D'ohan把修改建議貼出來,大家如果沒有異議就修改。--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4日 (五) 06:52 (UTC)
- 我倒是觉得时间是最好的镜子。如果一个学者有关注度,有太多的办法可以证明他的关注度。相反如果他只是酒囊饭袋之辈,很快历史就忘了。Shizhao的标准肯定不够客观,但是绝对有用,是个好办法。因为一个学者引用量足够,其他的辅助关注度的资料也会随之提升,哪怕是农业、天文、地方志的专家学者也有很多办法和资料佐证。所以我支持用这些量化的基础进行一个初步筛选,如果筛选勉强过,那么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起了2009年时候,《壮族通史》和黄现璠的条目上不是也打的昏天黑地,后来当时在缺乏足够检索办法前提下我也勉强护住了《壮族通史》,但那个条目的存废讨论旷日持久,成了混战一批。更令人唏嘘的是,当年提删者举了那么正义泠然的理由,居然六年后被发现缘是一位长期破坏者。真是想起了那首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同理我们撰写的条目也如此,学者要经得住考验。如果不行删了等出名后再写不迟。Walter Grassroot(留言) 2020年12月1日 (二) 05:36 (UTC)
- 可以找几个例子测试一下这些标准。--曾晋哲反对五个一(留言·Q) 2020年12月2日 (三) 04:21 (UTC)
- DRV已經有案例,您可以看一下。--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4日 (五) 06:51 (UTC)
提議的微調
|
|
|
|
参考資料
以上,這是我覺得對讀者比較友善的說明方式,以簡單易懂為主要目標。大多更動的之處的考量前面已經說明過了,另外我把較容易客觀判的標準往前移、把原本分散的「杰出教授」、「會士」、「最高級別的的學術職位」合併成同一項。--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4日 (五) 09:26 (UTC)
- (+)支持:修訂版更清晰了。--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4日 (五) 10:52 (UTC)
- 一些小问题:
- 長江學者不是学术奖项
- “在这种情形下,有必要在条目中通过学术刊物中其他学者的引用数来证明这项贡献确实重要且可以归功于该学者。”为何要在条目中列出引用数?这完全没有必要,除非这个引用数有特别的含义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7日 (一) 02:03 (UTC)
- @Shizhao:已根據您的意見修正,請審閱﹗此外,長江學者是獎項,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7日 (一) 02:16 (UTC)
- 長江學者只是一种学术荣誉,而不是奖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7日 (一) 02:55 (UTC)
- 條文中已經說明了:「獎項、榮譽、獎金,如古根海姆獎、凌跨帕克斯獎、邵逸夫獎、唐獎、傑出科技貢獻獎、長江學者等」,其實長江學者一個學系才一兩位教授,通常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才能得到。--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7日 (一) 03:04 (UTC)
- 長江學者只是一种学术荣誉,而不是奖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7日 (一) 02:55 (UTC)
- 说起来第三条终身教职的设定是否会有漏洞(排除掉一些本意应收录的学者),因为大陆的不少大学好像并不实行tenure(长聘、准聘)制度。--Kirk★ 0#0 2020年12月13日 (日) 09:24 (UTC)
- (:)回應:現在大陸的大學和香港、外國的大學制度也很相似,如北大、清華通常副教授以上都是終身教席。--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3日 (日) 10:06 (UTC)
- 终身教职的确是个问题,严格来说,大陆很多学校并非是tenure制度下的终身教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4日 (一) 02:43 (UTC)
- tenure的意思就是「終身教職」,在香港、外國,入職時叫「助理教授」,簽三年約,通過評核,就升「副教授」(終身教席);在大陸入職時,叫「講師」,簽八年約;通過考核,就升「副教授」(終身教席)。因此大陸、香港、外國,「副教授」以上就是tenure(終身教席)。tenure不是一個制度,而是一個概念,tenure的意思就是(終身教席)。--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4日 (一) 02:54 (UTC)
- 中国大学很多相当于终身教授的,只是有教师编制的教授(所谓非升级走,就是最后给不给编制而已)。另外,参考[1],中国一些大学里的终身教授相当于是西方的university professor。而且对标西方终身教职的制度也只是部分大学在搞。所以我认为中国大学目前只有少数大学是西方的终身教职制度,而且还是近些年才有的。未实行类似制度之前,只要拿到编制,就是终身,和职称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现在存在大量老人老办法的状况。),可以类比于国企的情况--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4日 (一) 03:15 (UTC)
- @Shizhao:有沒有修訂建議解決這個問題?--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4日 (一) 03:19 (UTC)
- @Shizhao:我根據您的意思,加了一個註腳,請審閱﹗--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4日 (一) 05:58 (UTC)
- 您的脚注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其他国家是不都是实行tenure,而只有中国很多大学例外?其次,有没有编制和是否取得tenure教職并不是严格等同,即使实行了tenure,也同样可能有编制问题。我对这方面只是至多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如果要特别说明,建议做更多的调查再下结论。我不敢保证我提供的说法是完全准确的,建议找更多有这方面经验的用户来讨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5日 (二) 02:52 (UTC)
- @Shizhao:我根據您的意思,修改了,請審閱﹗--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5日 (二) 02:57 (UTC)
- 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有编制这种说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5日 (二) 03:01 (UTC)
- 而且中国的编制是只要有编制,很多时候就很难辞退了。编制和学术贡献、才能等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后勤部门的普通办事员也可以和大学教授一样有编制,甚至不少老师都没编制,还不如一个后勤跑腿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5日 (二) 03:05 (UTC)
- 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有编制这种说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5日 (二) 03:01 (UTC)
- @Shizhao:我根據您的意思,修改了,請審閱﹗--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5日 (二) 12:38 (UTC)
- 为啥要删掉这一条?这一条还是很有用的,只是需要恰当修饰一下表述方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6日 (三) 01:45 (UTC)
- @Shizhao:我根據您的意思,補回了,請審閱﹗--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6日 (三) 01:54 (UTC)
- 还是那句话,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有编制一说?我建议改成“这里所说终身教授,特指美加地区的终身教授体系,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学中的终身教授或类似职位,可能因教育和学术体系不同,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小心甄别。”--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6日 (三) 02:32 (UTC)
- @Shizhao:您的建議很好,已修正,請審閱﹗--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6日 (三) 03:02 (UTC)
- tenure的意思就是「終身教職」,在香港、外國,入職時叫「助理教授」,簽三年約,通過評核,就升「副教授」(終身教席);在大陸入職時,叫「講師」,簽八年約;通過考核,就升「副教授」(終身教席)。因此大陸、香港、外國,「副教授」以上就是tenure(終身教席)。tenure不是一個制度,而是一個概念,tenure的意思就是(終身教席)。--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14日 (一) 02:54 (UTC)
- 根據WP:7DAYS,提案公示七天。--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23日 (三) 03:23 (UTC)
- 终身教职的确是个问题,严格来说,大陆很多学校并非是tenure制度下的终身教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4日 (一) 02:43 (UTC)
- 已公示七天,提案通過。--蟲蟲飛♡♡→♡℃※留言 2020年12月30日 (三) 03:27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對關注度 (學者)的語句修飾
通過。SANMOSA SPQR 2021年2月2日 (二) 11:10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大量(部分學校/學系接近五成)電腦科學、電子工程、電機工程大學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屬於IEEE成員,故IEEE不宜與美国国家科学院、皇家学会並列。 --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1月13日 (三) 19:16 (UTC)
- IEEE Member本身只需会费以及从业时间,因此不属于高度选择性。方针应当指的是IEEE Fellow/Senior Member,建议进行相对更改。-Mys_721tx(留言) 2021年1月13日 (三) 19:27 (UTC)
- 另擬一案:
以上。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6日 (六) 01:11 (UTC)
- (?)疑問:為甚麼要把“例如”刪去?世界上的學術團體也不只這幾個吧?--蟲蟲飛♡♡→♡℃※留言 2021年1月16日 (六) 02:09 (UTC)
- @蟲蟲飛:該詞語已經由同義的「包括」取代。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6日 (六) 15:37 (UTC)
- 「包括」≠「例如」。--蟲蟲飛♡♡→♡℃※留言 2021年1月16日 (六) 16:00 (UTC)
- @蟲蟲飛:該詞語已經由同義的「包括」取代。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6日 (六) 15:37 (UTC)
- Senior Member 2020年新增211641人,建议仅限制为Fellow。-Mys_721tx(留言) 2021年1月16日 (六) 05:33 (UTC)
- @Mys 721tx:完成。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6日 (六) 15:37 (UTC)
- 學術關注度指引是從英維譯過來的,如果希望本站的關注度門檻比英維高是沒問題,但條文要合理,可以禁用特定例子,但不能只限於特定例子,現修訂如下:
- @Mys 721tx:完成。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6日 (六) 15:37 (UTC)
- 以上。--蟲蟲飛♡♡→♡℃※留言 2021年1月17日 (日) 03:05 (UTC)
- 应为IEEE Fellow或Fellow,而非Fellow Member。-Mys_721tx(留言) 2021年1月17日 (日) 04:15 (UTC)
- 完成--蟲蟲飛♡♡→♡℃※留言 2021年1月17日 (日) 04:19 (UTC)
- IEEE Fellow 已被第三條「於主要的学术机构……會士、或類似的严格选拔最高级别学术职位」所吸收,而毋須在本條中單獨列出。在下原提議中,將 IEEE 在此列出的原因是為「因高度选择性的荣誉而成为主要学术团体的会员」作例證。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1月18日 (一) 02:27 (UTC)
- @Yangwenbo99:根據您意見改了,請審閱﹗--蟲蟲飛♡♡→♡℃※留言 2021年1月18日 (一) 04:42 (UTC)
- 大家都理解“高度选择性”吗,是我常年不在中国中文没跟上吗?大概是说Highly selective吧,建议改成“竞争激烈且名额有限”。还有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学会都叫fellow,万一一个学会不叫fellow咋办。--Gqqnb(留言) 2021年1月18日 (一) 14:43 (UTC)
- 公示蟲蟲飛的版本7日。@Gqqnb:現擬議版本未有提述fellow。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6日 (二) 14:42 (UTC)
- 現在再發言不知會不會太晚,不過請問「……满足满足标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重複「滿足」?-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1年1月31日 (日) 07:04 (UTC)
- @克勞棣:已解決。不小心重複了。SANMOSA SPQR 2021年1月31日 (日) 08:44 (UTC)
- 現在再發言不知會不會太晚,不過請問「……满足满足标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重複「滿足」?-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1年1月31日 (日) 07:04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学者关注度的一个想法
许多高质量期刊对审稿人有h-index和该人文章引用量的标准(或其他类似标准),学者似乎也可以比照处理?即该学者如果符合该学者所在学科领域的高质量期刊审稿人的标准的话,即可假定该人有关注度?--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8月18日 (四) 03:05 (UTC)
- 单一指标无法跨学科衡量。--維基小霸王(留言) 2022年8月18日 (四) 05:53 (UTC)
- 关注度指引可以参考引用某些对学者的可度量标准,但应便于理解和查证。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生活保持低调(没有媒体报道、没有文献介绍)的高质量审稿人。--YFdyh000(留言) 2022年8月18日 (四) 07:35 (UTC)
- 首先这只是部分高质量期刊有这个要求,其次也不是用来进行跨学科考量。我只是提供一种可能用来衡量关注度的方法。这个方法即使有用,也只能在某些学科领域范围内起作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8月19日 (五) 03:2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