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斯卡羅 (電視劇)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關於「恆春半島平埔就是馬卡道」的個人真心話
臺灣原住民的分布地圖只能說明整體、大致的情況,不能推論個別特定人物。所以劇中沒講的事情確實不能自己原創推論。竊以為「恆春半島平埔就是馬卡道」並無根據,這跟說「湖口台地漢人就是客家人」沒有什麼不同。維基人頂多只能說「大多是」,不能說「就是」,不能因為某人的母親是生長於湖口台地的漢人就推論她是客家人。這與本篇的詞語都不能連結現實世界無涉,因為「恆春半島平埔就是馬卡道」並不是現實世界(「恆春半島平埔大多是馬卡道」才是)。人類的世界沒有那麼絕對、必然。-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1年9月2日 (四) 13:24 (UTC)
我提議廢黜"評價"這一項
我提議廢黜"評價"這一項
正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這是孕育自台灣這片土地,獨特而波瀾壯闊的故事。」「我們希望用比過去更高的製作技術和格局,來帶動台灣影視音產業的發展,讓本土的IP、演員和製作人才,都能被國際看見。」
- 屏東縣長潘孟安:形容《斯卡羅》是台灣版的大河劇,稱「劇中的羅妹號事件,過去教科書淡淡帶過,卻是154年前真真實實在我們家鄉恆春半島上發生的歷史,是台灣首次和世界的交會,從此改變了台灣的歷史和命運,至今仍深深影響。」
- 行政院長蘇貞昌:「這個故事讓人感動,說明觀眾是這塊土地的一份子、主人、國家的一份子,和這塊土地連結在一起,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台灣一代傳一代,有愈美好的將來。」
- 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台灣的故事要自己講,彼此之間才會產生共鳴、才有可能團結,經由對台灣歷史事件的理解,讓國人對周遭不同族群更加包容,進而化解爭議、珍惜當下,真的非常不容易。」
負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國民黨考紀會:引用作家楊渡在《斯卡羅》上映前2021年8月13日在臉書所寫文章,在臉書粉專上批評竄改歷史,把李仙得英雄化、美化,「那簡直是對被屠殺的原住民再次的侮辱」,而且是對被出賣的台灣人尊嚴的踐踏,「公視成了綠營傳聲筒」,「文藝創作不能竄改歷史」。
-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考紀會主委葉慶元在上映第二日8月15日批評:「把台奸當成英雄,然後再竄改歷史來予以歌頌,好像是台派的特色?」
- 無黨籍立法委員高金素梅:批評「為了要強調你想登上的國際舞台,讓世界看到台灣,就能無視原住民族簽了和約之後,所付出的重大犧牲代價?」「光憑這種自相矛盾的宣傳話術,就能不顧史實、編造一套官方史觀嗎?」
- 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副研究員林廣挺:這部戲藉由原住民作為敘事工具,投射當下台灣社會亟欲「提升台美關係」和「擺脫中國」。
爭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原住民學者,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台邦.撒沙勒認為:「《斯卡羅》改編自小說《傀儡花》,而小說原本就沒有美化李仙得,主要是呈現19世紀南台灣族群與外來者的互動狀況,至於美化的部分,可能是導演在戲劇操作有其詮釋的方式,比較沒有提到對原住民不公平的部分,導致與史實有落差。」
建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屏東縣國小教師、瑪家鄉涼山部落頭目蔡衣珊(Vavulegan.Eleng)表示:「該劇是由小說改編,宣傳上不應過於強調是根據歷史改編,否則恐怕會混淆孩子對原住民史實的認知,呼籲劇組能針對史實出面澄清說明。在未經詳細考證的情況下,本就模糊不清的原住民部分歴史被戲劇加以強化,反而被視為正史。她認同社會廣泛利用原住民的歷史與文物去推廣原住民文化,立意良善,但戲劇和歷史仍要分清楚。」
正面還好.負面一團亂.李仙得他是美國人.稱他為"台奸"之類??有沒有搞錯?國民黨考紀會和楊渡根本就沒有看小說才會這樣稱呼李仙得! 林廣挺:這部戲藉由原住民作為敘事工具,投射當下台灣社會亟欲「提升台美關係」和「擺脫中國」??更扯.看一部電視劇就擺脫中國??全部都是在講政治沒講電視. 亂成這樣我提議刪除.大家討論一下.預計明天刪.chenjo(留言) 2021年9月7日 (二) 00:41 (UTC)
- 閣下在複製貼上之後、按下「發布更改」之前,能否先按下「顯示預覽」,看看您po的東西呈現出來的效果?對於po這種一大套不分段落的東西的人,其言論的力道就先叫人打七折了。-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1年9月7日 (二) 13:15 (UTC)
轉好了,謝謝指點chenjo(留言) 2021年9月7日 (二) 15:41 (UTC)
关于收视率那部分
你们都从哪里获取这一类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