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友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友工(英語:Yu-kung Kao,1929年—2016年10月29日),華裔中國文學理論家、美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榮退教授,於該系任教逾三十年,為陳世驤之後「中國抒情傳統」最重要的論者。

生平

1929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瀋陽,曾就读重庆市南开中学北京市育英中学,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受教於周祖謨。1948年随雙親迁至台湾,1949年入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因旁聽中國文學系董同龢(1911-1963)教授的聲韻學,遂轉入中文系,並事師文學院王叔岷臺靜農戴君仁鄭騫方豪方東美等人,1954年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学東亞系博士班,副修羅馬史,1962年以宋代方臘起事為論文題目,獲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史學家楊聯陞。然而其更鍾情文學研究,曾受教於專長中國古典詩的海陶瑋(James Robert Hightower)及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Northrop Frye)。1960-62年短暫任教於史丹佛大學後,1962年起轉往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直至1999年榮退,知名門生包含孫康宜蒲安迪(Andrew Plaks)、林順夫蔡宗齊等。

1960、70年代,高氏與語言學家梅祖麟發表〈分析杜甫的《秋興》:試從語言結構入手作文學批評〉(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等作,以現代語言學方法分析唐詩,帶動臺灣學界結構主義批評的熱潮。1977年,發表〈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讀法〉(Lyric Vision in the Chinese Narrative Tradition: A reading of Hong-lou Meng and Ju-Lin Wai-shih),將抒情傳統論述延伸至敘事文本。1978-79年,於母校國立臺灣大學客座,講授文學理論、美學與抒情傳統,風靡校園內外,甚至有「高友工震盪」一說。1987年,發表〈律詩的美典〉(The Aesthetics of Regulated Verse)。

學術之外,高氏雅好戲曲、古典音樂、芭蕾舞、現代舞,活躍於紐約舞蹈界。為人低調、謙抑、豁達,史學家余英時稱許其治學為「為己之學」,有些同輩好友則暱稱其為「現代莊子」。

2016年10月29日逝世於紐約布魯克林公寓,享壽87岁。普林斯頓大學於2017年3月11日為其舉辦追思會。[1]

家庭

父亲是纺织学家,教育家高惜冰

中文著作

  • 《唐诗的魅力》,與梅祖麟合著,李世耀譯,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06355
  •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2004年,臺大出版中心ISBN 9570158387
  • 《美典》,2008年5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 9787108028730
  • 《唐诗三论》,与梅祖麟合著,2013年10月,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00830

参考来源

  1.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Yu-kung Kao, schola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Princeton and mentor to generations of students, dies at 87, by Tsu-Lin Mei and Andrew Plaks, 2016

外部链接

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