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调音部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调音部位 (主動與被動):1.外唇、2.内唇、3.牙齒、4.齒齦、5.齒齦後部、6.硬腭前部、7.硬腭、8.軟腭、9.小舌、10.咽腔壁、11.声門、12.會厭、13.舌根、14.舌面後、15.舌面前、16.舌葉、17.舌尖、18.舌尖下部

調音部位(英語:Place of articulation,簡稱POA),也称调音位置發音部位发音位置,在语音学上指的是辅音发音时,口腔或者咽腔中受到阻碍的位置。

概觀

人類透過下列的方法來發出聲音:[1][2]

  1. 气流:自肺部呼出的空氣會通過氣管喉頭咽頭產生穩定的氣流。
  2. 发声:氣流會讓咽頭裡的聲帶振動,產生聲波
  3. 调音:根據嘴唇、下顎、舌頭、軟腭及其他發聲器官的位置與形狀,會在聲道中形成不同的共振峰,改變聲波的波形,產生出不同的聲音。
  4. 最後,聲波會透過嘴巴及鼻孔等開口傳播到環境之中。
人类发声构造;此图显示“腭”与“颚”为不同部位。图中“颚”是指下颚(下颌),但图未标示“上颚”(上颌)。

被動调音部位

被動调音部位是指调音時,聲道內相對靜止的部分,可以是嘴唇、上齒、牙齦或口腔頂端至喉嚨後端的任一地方。雖然被動调音部位為連續的一片,但存在著些對比的區域。人類語言會將這些不同區域所發出的聲音識別為不同的子音,除非有其他能相對比的特徵,否則很少有語言會將同一個區域所發出的聲音識別為不同的聲音。下面列出這些對比的區域:

上述區域並不總是可嚴格區分的。舉例來說,在一些語言內,舌頭表面會同時接觸到上齒背部至牙齦脊的區域。同樣地,牙齦與牙齦後方、硬腭與軟腭、軟腭與小舌,以及所有的相鄰區域,也都會併在一起。這些發音會被更精確地稱為「前軟腭音」(介於硬腭與軟腭間)、「後軟腭音」(介於軟腭與小舌間)及「上」與「下」咽音。不過,一個語言若區分前軟腭音與後軟腭音,則一定無法區分軟腭音與小舌音,因此會讓子音維持上述所稱的數量,即使不總會在上述所稱之確認位置上。

主動调音部位

主動调音部位是指调音時,聲道內相對活動的部分,一般為舌頭或嘴唇的某個部分。下面列出已知為對比的區域:

雙唇音裡,上下唇都會移動,讓嘴唇合在一起调音,但依照慣例,下唇被歸為主動调音部位,而上唇則被歸為被動调音部位。同樣地,在舌唇音裡,舌頭碰觸上唇時,上唇也會主動下移碰觸舌頭,但舌頭會被歸為主動调音部位,而上唇則被歸為被動调音部位。如果沒有其他理由,聲道下方的部位通常會被歸為主動调音部位,而聲道上方的部位則通常會被歸為被動调音部位。

在舌背音裡,舌背的不同部位會碰觸到口腔上方的不同部位,但無法獨立控制碰觸的部位,因此均歸為「舌背音」。舌冠音涉及的调音部位則為較為靈活的舌頭前端。

會厭可能會主動碰觸咽頭,或被動被杓會厭襞英语Aryepiglottic fold被碰觸。调音在喉嚨內的區別是非常難以觀察的,而且還在持續地研究之中,其中仍有幾個被認為可能的組合還未被識別出來。

聲門會調整氣流通過大小來调音。在聲門音咽音會厭音間有時會有著模糊的界線,因為這種音都是使用相同的區域來调音。

不像被動调音部位為連續的一片,主動调音部位可明確區分成5個不同的部位:嘴唇(唇音)、靈活的舌頭前端(舌冠音:舌尖、舌葉及舌尖下部)、舌頭背部(舌背音)、舌頭根部與會厭咽音)及聲門聲門音)。這些调音部位可獨立作用,也可以由兩個以上的调音部位共同作用,稱為之「協同调音」。不過,舌頭前端的各個部位,舌尖、舌葉及舌尖下部為連續的一片,沒有明確的界限。

发音與调音部位列表

發音 主動和被動调音部位
雙唇
唇齒
舌面前 舌葉 舌唇
齒間
舌葉
舌葉齒齒齦
舌葉齒齦
舌葉齒齦後 (「捲舌音」#1)
(部份腭音化) 拱齒齦後 (「齦腭音」)
腭音化 腭音化齒齦後 (「齦腭音」)
舌尖 舌尖齒
舌尖齒齦
舌尖齒齦後 (「捲舌音」#2)
舌尖下 舌尖下(前)硬腭 (「捲舌音」#3)
舌面 硬腭
硬腭
軟腭前 (或腭間)
軟腭
軟腭後
小舌
舌根 咽腔
咽腔下
會厭咽腔
會厭
喉頭 聲門

参考文献

  1. ^ Titze, I. R. The human instrument. Scientific America. 2008, 298 (1): 94–101. PMID 18225701. 
  2. ^ Titze, I.R. Principles of Voice Production. Prentice Hall. 1994. ISBN 978-0-13-717893-3. 

参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