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秦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秦鉽(1621年—1687年),字克绳江南省常州府无锡(今屬江蘇省)人,清朝政治人物。

其善于文书,书法自成一体。顺治五年舉于鄉,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会元探花殿试後,順治帝阅卷时,对读卷官傅以渐说,“这肯定是秦鉽的试卷,我知道他的书法。”拆卷的时候果然如此。順治帝非常高兴,召见其并赐袍服[1],后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顺治十五年(1658年),任会试同考官,选拔出大学士李天馥等人。后出任广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雷州,遷浙江杭嚴道兵備副使,又遷陜西榆林道參政,擢江西按察使。越二年,以失出降調。丁外艱,服闋,起補長蘆鹽運使,遷湖南糧儲道參政,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缺候補,遂不復出仕。康熙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七岁。

家族

明南京兵部尚書秦金之後,曾祖秦楷;祖父秦延默,湯溪知縣;父秦重采,長洲縣學生。

元配吳淑人。生三子:長汝泌,歲貢生,銅陵縣學教諭;次汝沆,國子生;次學源,長洲縣學增廣生。

參考文獻

  • 汪琬《中大夫湖廣湖南糧儲道布政使司參政秦公墓誌銘》
  1. ^ 《书林纪事》:“字克绳,江苏无锡人。工书,顺治十二年会试第一。此廷试卷进呈,世祖阅至第三人卷,谓读卷官曰:“此必秦鉽也,赊于其书法知之。”拆卷果然。世祖大悦,召见,赐袍服比第一人。卒年六十七,一作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