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倫·索倫森
瑟倫·索倫森 Søren Sørensen | |
---|---|
出生 | 丹麥哈維貝格 | 1868年1月9日
逝世 | 1939年2月12日 丹麥哥本哈根 | (71歲)
国籍 | 丹麦 |
母校 | 哥本哈根大學 |
知名于 | pH值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生物化學 |
机构 | 嘉士伯實驗室 |
瑟倫·彼特·路勒茲·索倫森[註 1](丹麥語:Søren Peder Lauritz Sørensen,1868年1月9日—1939年2月12日),丹麥化學家,是pH值測量酸度和鹼度的提出者。他出生於一個丹麥小鎮哈維貝格 。
生平
瑟倫一開始在哥本哈根大學就讀時是選擇醫學的,但他後來轉為學習化學,並在1899年取得了博士學位[1]。在完成大學課程後,瑟倫於著名的嘉士伯實驗室工作,並與索菲斯·約根森一起研究無機物合成[2]。
在1901年至1938年間,瑟倫擔任哥本哈根嘉士伯實驗室的主任[2]。在嘉士伯實驗室的工作期間,他發明了索倫森甲醛滴定法[3],並研究了離子濃度對蛋白質的影響[4],由於氫離子的濃度尤為重要的關係,因此瑟倫於1909年發表論文,介紹了可以簡單計算酸鹼度的方法[5]。而在此之前,學術界沒有一個表達氫離子濃度的方法被廣泛接受[2]。該文章除了是第一個使用pH符號的文章外[6],也描述了兩種用於測量酸度的新方法[7]。第一種方法是利用電極,第二種則是利用已經預先選定的指標比較測試樣本的顏色(即pH值)。
在此之後,瑟倫成為了應用熱力學與蛋白質組學的權威之一,他的妻子瑪格麗特·索倫森也經常協助他[2]。另外,他也開發了一種緩衝溶液,以減緩pH值改變的溶液變化的速度。
瑟倫於1939年2月12日在哥本哈根逝世,終年71歲[2]。
註釋
參考資料
- ^ Søren Sørensen. www.euchems.eu. 2013-04-02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2).
- ^ 2.0 2.1 2.2 2.3 2.4 Sørensen, Søren Peter Lauritz (1868-1939). 100 Distinguished European Chemists.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emical and Molecular Sciences.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 ^ B. Zoecklein, K. Fugelsang, B. Gump, F. Nury Wine Analysis and Production pgs 152–163, 340–343, 444–445, 467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ew York (1999) ISBN 0834217015
- ^ Søren Sørenson. Chemical Achievers - The Human Face of the Chemical Science.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4).
- ^ Alberty, Robert; Silbey, Robert. Physical Chemistry second.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244. ISBN 0-471-10428-0.
- ^ Sørensen, S. P. L. Enzymstudien. II: Mitteilung. Über die Messung und die Bedeutung der Wasserstoffionenkoncentration bei enzymatischen Prozessen. Biochemische Zeitschrift. 1909, 21: 131–304 (德语).
- ^ Nielsen, Anita Kildebæk. S.P.L. Sørensen. Biokemisk forening. 2001 [200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1) (丹麦语).
外部連結
- pH-skalaen fylder 100 å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丹麦文)
- S.P.L. Sørens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丹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