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佛教)
(重定向自法相)
相(巴利語:lakkhaṇa,梵語:लक्षण,lakṣana),佛教術語,字面意思為外形、形象、特徵與屬性等,源自古印度哲學,指能表現於外,由心識觀察描寫的各種特徵。其意義接近於古希臘哲學中的現象。
字義
梵語:lakṣana,與其同義字nimitta,意指事物的外顯特徵。在梵文與巴利文中,相可以用來指人的長相與外形,例如佛三十二相;可以用來指占卜時觀察到的某些跡象,如吉相與凶相。在佛教中,「相」是法自身所具備的,能被六根與六識所認識的特性[1]。
用這個名詞可以形成其他的複合名詞,如空相(śūnyatā-lakṣaṇā)、自相與共相。
對於外界,經由心的作用(想)而取得相。心所取的影像,又稱禪相(nimitta)。無相(animitta)是指心中不取一切相、面對境界心中不浮現對應的相,因此「無相心三昧」是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滅盡,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概論
參見
註釋
- ^ 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卷5:「大慧!此中相者,謂:眼識所見名之為色;耳、鼻、舌、身、意識得者,名之為聲、香、味、觸、法,如是等我說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