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
(重定向自汉半两)
半两,中国古代战国中期至西汉早年的一种圆形方孔青铜铸币,因钱币正面铸有“半两”两字而得名。战国时代,半两钱为诸侯国秦国的货币,始铸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随着秦统一中国而成为全国通行的法定货币。汉朝建立之初,承袭秦朝币制,仍用半两钱,直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进行币制改革,改铸五铢钱为止。半两钱先后历经战国、秦朝和西汉三个历史时期,铸行共计218年,是中国最早的全国统一货币。
秦半两
战国时期
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为秦半两的战国时期,共计铸行115年。秦惠文王二年,秦国“初行钱”,将货币的铸造权收归国家,规定圆形方孔半两钱为国家法定货币,这被视作半两的起源。这一时期的半两钱重量在8克左右,采用原始的泥范铸法,不平整,未经修磨,外形和厚薄并不固定,特别是其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圆孔,铭文用大篆,“两”字中的“人”部分较长,俗称“长人两”。
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国家强制推行秦半两,取代原六国自有的货币。这一时期的半两钱多由地方官府自行铸造,形制的差异有所缩小,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统一。钱体不圆,方孔仍有不方者。铭文用小篆,传说乃李斯手书,“两”字中的“人”部分较短,俗称“短人两”。
汉半两
刘邦建立汉朝后,决定重新铸造货币,但由于初期百废俱兴,所铸半两钱重量极轻,仅2克左右,俗称“榆荚半两”。随着经济逐渐好转,汉朝所铸半两钱的重量也逐渐增大。漢文帝時期鑄四銖半兩。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在上林苑设立工场,将铸币权首次统一收归中央政府,废半两钱,始造五铢,标志着半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五铢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