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碩
杜景碩(杜景公) | |
---|---|
出生 | 912 |
逝世 | 967 |
职业 | 十二使君之一 |
杜景碩(越南语:Đỗ Cảnh Thạc/杜景碩,912年—967年),稱號為杜景公(越南语:Đỗ Cảnh Công/杜景公),越南十二使君時期的割據者之一。他曾為吳朝君主楊三哥、吳昌文效力,後來割據杜洞江一地。最後,被丁朝開創者丁部領所平。
生平
先後效力楊三哥、吳昌文
杜景碩在早年曾為吳朝篡位者楊三哥效力。945年,吳朝開創者吳權逝世後,外戚楊三哥奪位,而吳權的長子吳昌岌則出逃,依靠茶鄉(在今越南海陽省金城縣)的范令公。楊三哥為了斬草除根,派指揮使楊吉利、杜景碩二人率兵到范令公處追捕吳昌岌,來回三次,不果。最終,范令公將吳昌岌匿藏在山林裡,令楊三哥無法找到。[1][2][3]
950年,太平唐阮二村(在今越南山西市社)作亂,楊三哥(楊平王)派楊吉利、杜景碩及吳權的次子吳昌文領兵征討。行軍到慈廉一地,吳昌文向楊、杜二人提出,篡位者楊三哥「自行不義,奪我兄弟之位」,況且這次出征任務是「征無辜之邑」,並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要求楊、杜二人「還師揜襲平王」。杜景碩等二人並無異議,結果成功助吳昌文重奪政權。[4][2][5]
割據一方
據《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吳使君》裡的說法,在966年,即吳朝君主吳昌文逝世後的次年,杜景碩「稱杜景公,據杜洞江」,與其他割據者爭雄一方,稱為「十二使君」。[6]杜洞江一地的位置,近代越南史家陳仲金提出是屬於青威縣[7],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亦提出是河西省青威縣。[8]
敗亡
據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指出,杜景碩最終被當時割據者之一的丁部領以重兵圍攻,雙方爭持年餘,最後杜景碩被流矢所中。他的部眾也歸降丁部領。[9]
注釋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楊三哥》,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2-173頁。
- ^ 2.0 2.1 陳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一章,北京商務印書館中譯本,57頁。
- ^ 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五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6.,Image 126。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楊三哥》,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3頁。
- ^ 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五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6.,Image 127-128。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吳使君》,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5頁。
- ^ 陳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一章,北京商務印書館中譯本,58頁。
-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第一集)第二部份第五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譯本,153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四編第八章第一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245-247頁。
參考文獻
- 《越史略》(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中文).
- (日語)(中文)吳士連等. 《大越史記全書》. 陳荊和編校. 東京都文京區本鄉: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 陳仲金. 《越南史略》(或譯《越南通史》). 戴可來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2)ISBN 7100004543 (中文).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 《越南歷史》. 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教研室譯.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中文).
- 郭振鐸; 張笑梅. 《越南通史》.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ISBN 7300034020 (中文).
參見
外部連結
- (中文)《越史略》卷上(「十二使君」部份為十二使君時期的記載). [200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6).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 [200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五載有杜景碩的事跡).[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