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經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開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
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後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官。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歷史
唐朝時期
明經與進士二科為構成唐朝科舉的基本科目,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考試之法,先貼文,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礼记》、《春秋左传》稱大经,《毛诗》、《周礼》、《仪礼》稱中经,《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稱小经。通二经者,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須通。科目則由举子自选。另外,《孝经》、《论语》是必考课目,有時还加试《老子》、《尔雅》。
唐人科舉,進士科最難,明經科較易,因此唐人有諺云:“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1]意思是說:三十歲考上明經科,已算是年老,因為明經科較易,而五十歲登困難的進士第,已經很年輕了,一般是進士百人中取一二人,明經十人中取一二人[2]。韓愈稱進士考試,到最后錄取時,“有終身不得與者焉”,一旦得第時,“班白之老半焉”[3]。
韩愈曾说:“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或出礼部所试诗、赋、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4]又說“以明經舉者,誦數十萬言,又約通大義,征辭引類,旁出入他經者,又誦數十萬言,其為業也勤矣。”[5]。岑仲勉说:“明经多帖两经,似乎较难,然《孝经》、《论语》文字无多,不难兼习。……进士诗、赋限韵,要须自出心裁,比口试专凭默记者,难易有差。”[6]
神龙元年(705年)明定明经科考试有三场。第一场帖经,第二场试义,第三场试时务策。唐初取進士科與明經科總數約在一百人左右[7]。至貞元十三年(797年),歐陽詹說:“明經登者不上百人。”[8]
杨国忠之子杨暄举明经,落第。主考官之子见過杨国忠曰:“奉大人命,相君之子试不中,然不敢黜落。”杨国忠骂道:“我儿何虑不富贵,岂藉一名,为鼠辈所卖耶!”主考官以“国忠恃势倨贵”,“奈何以校其曲直”,于是“致暄于上第”[9]。
宋朝時期
科舉除進士外,諸科中亦有九經、五經、三禮、三傳、學究等科,乃是經由唐代明經轉變而來,考試之法亦與唐相近。嘉佑年間,又於進士、諸科外別設一明經科,分二經、三經、五經,考試時問大義十條,試時務策三條,出身同於進士,直至宋神宗時方廢除。
批評
唐代主考官杨绾指出,进士“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长而博文,不越诸家之集。……《六经》则未尝开卷, 《三史》则皆同挂壁”。[10]赵赞更指出,明经举子“比来相承,唯务习帖,至于义理,少有能通”[11]。肅宗時,禮部侍郎楊綰指出:“明經比試帖經,殊非古義,皆誦帖括,冀圖僥幸。”尚書左丞賈至更指出:“宣父稱顏子不遷怒,不貳過,謂之好學。……今試學者以帖字為精通,不窮旨義,豈能知遷怒貳過之道乎?考文者以聲病為是非,唯擇浮艷,豈能知移風易俗化天下之事乎?是以上失其源而下襲其流,波蕩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夫先王之道消,則小人之道長;小人之道長,則亂臣賊子生焉。”[12]。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朝廷早有察覺,唐文宗便說“只念註疏,何異鸚鵡學舌”[13]。
注釋
- ^ 《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進士科“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 ^ 《通典》卷15《選舉三》:“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 ^ 《全唐文》卷555,《贈張童子序》
- ^ 韩愈:《答崔立之书》
- ^ 《全唐文》卷555,《送牛堪序》
- ^ 岑仲勉:《隋唐史》
- ^ 《舊唐書》卷100《王丘傳》:開元二年(714年),“登科者僅滿百人”《新唐書》卷162《許孟容傳附弟季同傳》:李絳稱“進士、明經,歲大抵百人。”
- ^ 《全唐文》卷596,《送李孝廉及第東歸序》
- ^ 《明皇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 ^ 《旧唐书》卷一一九
- ^ 《唐会要》卷七五
- ^ 《舊唐書·楊綰傳》
- ^ 《册府元龜》:“文宗開成四年閏正月,上謂宰相曰:‘明經會經義否’?宰相曰:‘明經只念註疏,不會經義。’上曰:‘只念註疏,何異鸚鵡學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