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文明 (电视系列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明
别名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by Kenneth Clark
开发大卫·阿滕伯勒
集数13
每集长度650 minutes
作曲Edwin Astley
制作
制作人Michael Gill
Peter Montagnon
图像制式4:3
声音制式Mono
播出国家/地区英国广播公司第二台
播出日期1969年2月23日 (1969-02-23)—1969年5月18日 (1969-05-18)

文明Civilisation—全名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by Kenneth Clark)是由BBC在1969年推出的一部13集的电视系列片,由英国艺术史学家肯尼斯·克拉克爵士创作,描述自欧洲黑暗时代以来西方艺术建筑哲学的历史。克拉克根据这部系列片改编的同名书籍,出版于1969年。

系列片

1.我们幸免于难(The Skin of Our Teeth

马太福音的首页,出自林迪斯法恩福音書

跟着克拉克,从拜占庭拉文纳,旅行到克尔特赫布里底群岛, 从维京人的挪威到查理曼亚琛,讲述欧洲黑暗时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的6个世纪),以及“欧洲的思想和艺术如何在九死一生中获救”的故事。 分段:[1]

2.伟大的解冻(The Great Thaw

沙特尔主教座堂

克拉克讲述了欧洲文明在12世纪的突然苏醒。他追溯了最初的表现形式:克呂尼修道院,到圣但尼圣殿,最后到其最高点,在13世纪初建造的沙特尔主教座堂

3. 传奇与现实(Romance and Reality

乔托的“犹大之吻”

开始于卢瓦尔的一座城堡,然后穿过托斯卡纳翁布里亚的丘陵,前往比萨洗礼堂,克拉克考察了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中世纪后期的愿望和成就。

4. 人—万物的尺度(Man: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波提切利的三女神

克拉克访问佛罗伦萨,认为欧洲思想在15世纪因重新发现其古典历史,而获得了新的动力。他参观了乌尔比诺曼托瓦和其他文艺复兴中心的宫殿。

5. 作为艺术家的英雄(The Hero as Artist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克拉克把观众带回到16世纪教宗的罗马—基督教和古代的融合。他讨论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梵蒂冈的庭院;拉斐尔房间;和西斯廷小堂

6. 抗议与沟通(Protest and Communication

小汉斯·霍尔拜因伊拉斯谟肖像

克拉克讨论宗教改革阿尔布雷希特·丢勒马丁路德的德国 以及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蒙田莎士比亚的世界

7.庄严与顺从(Grandeur and Obedience

罗马圣伯多禄大殿的青铜华盖

在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的罗马,克拉克讲述天主教会的反击—反宗教改革—对抗新教的北方;圣伯多禄大殿的荣耀,象征着天主教会新的辉煌

8. 经验之光(The Light of Experience

伦敦圣保罗座堂的穹顶

克拉克讲述太空中的和一滴水中的新世界—望远镜和显微镜所揭示的世界—以及伦勃朗和其他艺术家的荷兰绘画的新现实主义,这些艺术家在17世纪将对人性的观察带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9. 欢乐的追逐(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约瑟夫·兰格的莫扎特

克拉克谈到巴赫韩德尔海顿莫扎特作品的和谐流动和对称性,以及他们的音乐在洛可可教堂以及巴伐利亚宫殿的建筑中的反映。

10.理性的微笑(The Smile of Reason

让-安东尼·乌敦伏尔泰

克拉克讨论启蒙时代,从18世纪优雅的巴黎沙龙的礼貌对话,到后来的革命政治,布伦海姆凡尔赛伟大的欧洲宫殿,最后是托马斯·杰斐逊蒙蒂塞洛

11.自然的膜拜(The Worship of Nature

康斯特勃的“麦田”

克拉克认为,对大自然的神性的信仰,篡夺了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主要创造力量的地位,并迎来了浪漫主义运动。克拉克参观了廷腾寺(Tintern Abbey)和阿尔卑斯山 并讨论了特纳康斯特勃的风景画。

12. 希望的谬误(The Fallacies of Hope

罗丹的“吻”

克拉克认为,法国大革命导致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和19世纪沉闷的官僚作风,他追溯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家的幻灭—从贝多芬的音乐,到拜伦的诗歌、德拉克罗瓦的绘画,以及罗丹的雕塑。

13. 英雄的唯物主义(Heroic Materialism

布鲁内尔像,罗博特·豪利特绘

克拉克在结束这个系列片时,讨论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唯物主义人道主义。他参观了19世纪英格兰的工业景观,以及20世纪纽约市的摩天大楼。他认为,布鲁内尔卢瑟福这些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成就,能够与威廉·威伯福斯和第七任沙夫茨伯里伯爵安东尼·阿什利-库珀这些伟大的改革者相媲美。

《文明》书籍和DVD的封面,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参考

  1. ^ Hearn, pp.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