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嶺南之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嶺南之風」十景之一「月起薰來」,背景為美孚新邨。
「嶺南之風」十景之一「北門茵綠」。
「嶺南之風」十景之一「奕亭殘局」。
「嶺南之風」十景之一「有鳳來儀」。

嶺南之風(英語:Lingnan Garden),位於香港九龍美孚美孚新邨以南的荔枝角公園的其中一部分,位於公園的第三期。於2000年11月11日正式開放給市民遊覽,佔地12,500平方米。 由 於位於九龍美孚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嶺南名果,故此就興建一個傳統嶺南風貌為主題的中式公園,分成10景區,包括有「有鳳來儀」、「群星邀月」、「橋廊畫舫」、「月起薰來」、「觀雲逐月」、「奕亭殘局」、「溪流影月」、「北門茵綠」、「健康去屣」及「泰然自若」。[1]園內的建築物皆環繞著中央水池向外伸延,以院落迴廊為布局。其建築藝術也是採用嶺南風格,如陶塑、瓦作、灰塑、石雕和木砌等,而假山石則以英德太湖石為主。此外,園內多置有對聯,以民國至今的粵人作品為主,如梁啟超康有為李文田葉劍英黎簡劉華東高劍父陳璞等。

開放時間

於每天上午7時至下午11時開放。

收費

免費。

交通

軼事

香港無線電視古裝劇集多在此取景拍攝,如《宮心計》曾在此取景。[2]

園緒

南粵名園,有東莞可園佛山梁園廣州蘭圃順德清暉園番禺餘蔭山房澳門盧廉若華園等。諸園皆具嶺南地區之風格。緣此地之氣候、人文、地理與中原冋(迥)異。故其園林,咸與皇家園林,江南園林諸派不同。

嶺南地形複雜,昔日對中原頗隔絕,南傳之典章制度和建築工藝,常有“隨宜加減”之現象。又嶺南地區具季候風,冬無嚴寒,雨量充足,林茂果豐,故建築飾物常以果品為像。嶺南建築始於秦漢,歷唐宋,臻熟於明清,又西方文化流入,故帶有西方影響,嶺南地區風格日益顯著,遂云「源同昆侖海,流異嶺南風。」

園沿以院落回(迴)廊為布局。園中有水,水之西北有小丘,全園面積約一萬二千五百平方米。園之建築隨意,如可園之「隨意偶成築」。池水面積約佔全園面積百分之二十,堪保留昔日未填海時之特色,餘蔭山房有旨聯「餘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雲深」。本園建築皆多置於園角,且以廊廡串連,以無礙園林之空間,也能擋雨遮陽。本園建築工藝,也采(採)自嶺南,猶以陶塑、瓦作、灰塑、石雕、木作等。假山石以英德大(太)湖石為主。綠化配置,散置和群植,觀念如清暉園。對聯皆以明清,民國迄今之粵人,如梁啟超康有為黎簡等書法家。

昔日園林多是私家園林,冀能「主人不出門,可覽天下景。」今日,本園雖以古園林手法,來建公家園林。比(毗)鄰之美孚新村居民可瀏覽、游玩、晨運、練嗓、拳技,可說是「美孚剛出門,盡享園林美」。一咲(笑)焉。

公元二千年六月 謝順佳撰 劉國錢書

嶺南之風十景

有鳳來儀

進東門,過偏廰,豁然開朗,便到此景區。 沿著軸線,峰石橫躺,峰石來自廣東英德。方池中有龜石雕,同類石雕可見於佛山祖廟,景野止於橋廊,半池半水,陰陽交泰,是園林造景常用之手法。 「來儀」表示有尊貴要人來臨。

群星邀月

本區東有啟超亭,中庭有小峰石多枚,各具其態,有蹲、立、坐、行、走、臥、躺等。月光照下,若群星邀月,故名。區內有漏窗多處,用意泄景,避免過於侷促。三面有廊相連,若天雨綿綿,可於廊中賞雨。此景區是靜態空間。庭中有六角亭,供賞月賞雨,吟詩等活動。

健康去屣

江南園林多以卵石砌成小徑,穿布鞋者步過卵石徑,能使足腳血液運暢,今運動者須去常鞋,穿上輕薄布鞋,來回石徑多次,賞花聽鳥應是賞心樂事。

月起薰來

本景區之軸線南北走向,隔池與對岸之亞字亭遙望,此南北軸線與有鳳來儀之東西軸線相接於池上,也是園之中心點,這使整個空間有結構性之緊湊,古人云:「大園難於緊湊,小園難於寬綽」以軸線來緊湊整個園的空間,這是大園常用之手法。水榭仿自佛山梁園,榭內三面玲瓏幕罩。再住西走便是較為空曠之小徑和堆山,月夜之時,從前坪可賞水月交溶之景色。本景是全園之敘景高峰。

北門茵綠

美孚門即北門,從港鐵美孚站,市民可從此入園。入園後分東徑和西徑,西徑達園北,景物散落,自然綠化為主,從此景區可欣賞蔚藍天空,晚上星辰滿空,是香港市區內難見之景象。落日時天空頻色瞬息萬變,這是日夜欣賞天空的地方。此處綠茵曲徑,油油翠色,景色平聚,入園者可視為開場白,離園者可視為園林樂章之終。

觀雲逐月

園西有「有為臺」,紀念康有為先生,康有為和梁啟超是「中西合壁」觀念之先驅者。臺下以英德石砌成雲狀,後山登臺仰空,積雲藍天,晚則星辰滿天,月踨難覓,深感天地悠悠,人如滄粟,進者逐,退者觀,各具其要,於此可體會焉。

奕亭殘局

園之西南有秘譜亭,我國名棋書是橘中秘和梅花譜,故名。亭西有殘局,讓棋手思量。亭聯「至樂莫過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習靜,寡營乃可養生。」也堪遊園者思量。

泰然自若

與水榭遙便是亞字亭,亭前水池,清鑑可人。 亞字亭做形嬌俏,和風四面,於此亭小坐,頗有泰然自若之感,故名。又池中有龜島鶴島,此靈物亦泰然自若。

溪流影月

園南有石溪長約五十米,高差約二天,歷數石灘而至大地,水聲淙淙,月影朦朧,也是賞月的好去處。

橋廊畫舫

橋廊造型,仿自餘蔭山房之「浣紅跨綠」,橋廊左右開敝,分開了動和靜二類空間。船舫狹約,繞園逾半後始抵此處,頗有避世之怠。舫內有羅叔重所書之詩。羅叔重擅音律,演藝,文學修養精湛。詩謂「十里桃花五里橋,樓臺夜夜可嶙宵;蒼茫楚澤春將老,鳴咽秦淮水未消。豈與尋常論落拓,更無顏色不蕭條;幾曾得東風笑,流涕三更玉管蕭。」於橋廊軸線之南,從水榭南望,船舫和橋廊成犄角之勢。

參考

  1.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荔枝角公園 - 專題.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6-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2. ^ 零蚊遊《宮心計》皇宮. 東周刊. [2022-04-08]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