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僧祇律
(重定向自僧祇律)
初期佛教 |
|
《摩訶僧
歷史沿革
最早在曹魏嘉平二年(250),中印度昙柯迦罗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祇戒本》。咸康年間又有沙门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义熙十四年二月法显于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摩诃僧祇律》。《僧祇律》盛行於南北朝時期,與鳩摩羅什譯出的《十誦律》皆為顯學,江南一帶多尊崇《十誦律》,關中則多尚《僧祇律》。至隋唐時期,《四分律》盛行,取代十誦律和僧祇律,成為律學之主流。
經錄中有時會因為「律分五部」的異說,訛誤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為犢子部的《婆麤富羅律》[4][5]。
引用
- ^ 《摩訶僧祇律私記》:佛泥洹後,大迦葉集律藏為大師宗,具持八萬法藏。大迦葉滅後,次尊者阿難亦具持八萬法藏,次尊者末田地亦具持八萬法藏,次尊者舍那婆斯亦具持八萬法藏,次尊者優波崛多世尊記無相佛,如降魔因緣中說,而亦能具持八萬法藏。於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曇摩崛多別為一部,次彌沙塞別為一部,次迦葉維復為一部,次薩婆多。薩婆多者,晉言說一切有。所以名一切有者,自上諸部義宗各異。薩婆多者,言過去、未來、現在中陰各自有性,故名一切有。於是五部並立紛然競起,各以自義為是。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者,當行籌知何眾多。」於是行籌。取本眾籌者甚多,以眾多故,故名摩訶僧祇。摩訶僧祇者,大眾名也。
- ^ 法顯自記遊天竺事《高僧法顯傳》:從彼波羅[木*奈]國東行還到巴連弗邑。法顯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諸國。皆師師口傳無本可寫。是以遠涉乃至中天竺。於此摩訶衍僧伽藍得一部律。是摩訶僧祇眾律。佛在世時最初大眾所行也。於祇洹精舍傳其本。自餘十八部各有師資。大歸不異。然小小不同。或用開塞但此最。是廣說備悉者。復得一部抄律。可七千偈。是薩婆多眾律。即此秦地眾僧所行者也。亦皆師師口相傳授不書之於文字。
- ^ 《摩訶僧祇律·雜誦跋渠法·五百比丘集法藏》記載:1.優波離 2.陀娑婆羅 3.樹提陀娑 4.耆哆 5.根護 6.法高 7.巨醯 8.目哆 9.能護 10.摩訶那 11.摩求哆 12.巨舍羅 13.牛護 14.善護 15.護命 16.差陀 17.耶舍 18.弗提羅 19.耆婆伽 20.法護 21.提那伽 22.法錢 23.龍覺 24.僧伽提婆 25.法勝 26.弗沙婆陀羅 27.道力。
- ^ 僧祐《出三藏記集》錄中卷第三《婆麤富羅律(四十卷)》:婆麤富羅者。受持經典。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故名為婆麤富羅。此一名僧祇律。……後時五部異執紛然競起。阿育王言。皆誦佛語。我今何以測其是非問僧。佛法斷事云何。諸僧皆言。法應從多。阿育王即集五部僧共行籌當。爾時眾取婆麁富羅部籌多。遂改此一部為摩訶僧祇摩訶僧祇者。
- ^ 印順《印度之佛教》:「傳五部者不一,『大集經』以曇摩毱多,薩婆帝婆,迦葉毘,彌沙塞,婆蹉富囉為五部……『僧祇律私記』、『舍利弗問經』、『大比丘三千威儀』、『佛本行集經』,又別傳一說,以曇無德,彌沙塞,迦葉遺,薩婆多,摩訶僧祇為五部,獨缺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