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重定向自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英語) | |
---|---|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 |
基本信息 | |
機關類型 | 行政法人機構 |
員額 | 9,000人 |
年度預算額 | 新台幣293億元[1] |
授權法源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設置條例 |
主要官員 | |
董事長 | 顧立雄(國防部部長兼任) |
院長 | 李世強 |
首席副院長 | 徐炎廷 |
副院長 | 冷金緒 羅意中 林高洲 |
任命者 | 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董事會 |
組織編制 | |
內部單位 | 6室、2中心、1會、1所、1園 |
附屬機關 | 6研究所、5中心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65年 |
前身機關 | 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 |
聯絡信息 | |
地址 | 新新院區(院本部):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佳安段481號 龍園院區:桃園市龍潭區龍源路134巷566號 |
網站 | www |
系列条目 |
中華民國軍事 |
---|
臺灣軍事 |
臺灣現行軍事編制 |
臺灣主題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英文簡稱:NCSIST),為中華民國國防科技研發機構,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監督之行政法人。主要目標為提升國防科技能力、建立自主國防工業、拓展國防及軍民通用技術[3]。
歷史
- 1939年7月,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成立航空研究院於成都市泡桐樹街2號;後遷至南昌青雲譜機場。
- 1946年9月,空軍航空工業局在南京市成立。
- 1949年3月17日,航空工業局與航空研究院一起遷至臺灣省臺中市中區公園路2號[4]。11月1日,航空研究院縮編併入航空工業局,改為航空研究室。
- 1952年5月1日,航空工業局改組,原各製造廠改隸空軍供應司令部。7月1日,航空研究室擴編為航空研究院,院址遷到台中公園附近(今文英館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區域)[5]。
- 1954年7月1日,航空工業局改為空軍技術局[6]。
- 1965年4月9日:中華民國國防部成立「石門科學研究院籌備處」。11月12日,改為「中山科學研究院籌備處」[7]。
- 1969年3月,空軍技術局改制為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簡稱航發中心),隸屬空軍總司令部,並遷至臺中市西屯區。7月1日,正式成立「中山科學研究院」。10月14日,航空研究院遷回公園路2號營區(空軍技術局舊址)。
- 1974年8月,航空研究院遷入航發中心廠區。
- 1983年1月,航發中心改隸中山科學研究院,更名為「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
- 1984年4月1日,聯勤第二〇六廠與系統工程研發中心併編為飛彈火箭製造中心,改隸中山科學研究院。
- 1992年1月1日,聯勤飛彈製造中心改隸中山科學研究院。
- 1996年7月1日,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改為國有民營事業「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但航空研究所繼續留至中科院。
- 2004年3月1日,中科院改隸國防部軍備局,更名為「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
- 2014年4月16日,中科院改制為行政法人,更名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歷任首長
- 國防部、國防部軍備局下轄時期(1969年7月1日-2014年4月15日)
任別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 | ||||
1 | 閻振興 | 1969年7月1日 | 1975年1月31日 | 唯一一位文人 |
2 | 唐君鉑 | 1975年2月1日 | 1982年11月4日 | 陸軍中將 |
3 | 郝柏村 | 1982年11月5日 | 1988年4月1日 | 陸軍一級上將; 參謀總長兼任 |
4 | 葉昌桐 | 1988年4月1日 | 1988年9月11日 | 海軍二級上將; 副參謀總長兼任 |
5 | 蔣仲苓 | 1988年9月11日 | 1989年10月20日 | 陸軍二級上將; 副參謀總長兼任 |
6 | 劉曙晞 | 1989年10月20日 | 1995年6月30日 | 海軍二級上將;改制為專任職 |
7 | 周敢 | 1995年7月1日 | 1996年5月31日 | 海軍中將;降編為中將缺 |
8 | 沈方枰 | 1996年6月1日 | 1998年7月31日 | 海軍中將 |
9 | 陳友武 | 1998年8月1日 | 2001年7月15日 | 空軍中將 |
10 | 劉金陵 | 2001年7月16日 | 2003年12月31日 | 海軍中將 |
11 | 張元彬 | 2004年1月1日 | 2004年5月31日 | 空軍少將 |
12 | 龔家政 | 2004年6月1日 | 2007年11月30日 | 海軍中將 |
13 | 金壽豐 | 2007年12月1日 | 2014年1月15日 | 陸軍中將 |
14 | 張冠群 | 2014年1月16日 | 2014年4月15日 | 陸軍中將 |
- 行政法人時期(2014年4月16日-迄今)
任別 | 姓名 | 圖像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董事長(國防部部長兼任) | |||||
1 | 嚴明 | 2014年4月16日 | 2015年1月29日 | ||
2 | 高廣圻 | 2015年1月30日 | 2016年5月19日 | ||
3 | 馮世寬 | 2016年5月20日 | 2018年2月25日 | ||
4 | 嚴德發 | 2018年2月26日 | 2021年2月22日 | ||
5 | 邱國正 | 2021年2月23日 | 2024年5月19日 | ||
6 | 顧立雄 | 2024年5月20日 | 現任 |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 | |||||
1 | 張冠群 | 2014年4月16日 | 2017年4月30日 | 陸軍中將 | |
2 | 杲中興 | 2017年5月1日 | 2020年4月15日 | 空軍退役少將 | |
3 | 張忠誠 | 2020年4月16日 | 2024年6月30日 | 陸軍退役少將 | |
4 | 李世強 | 2024年7月1日 | 現任 | 海軍中將 |
組織[8]
董事會組織
- 董事會
- 董事:11-15人(任期3年得連任一次,國防部部長、經濟部次長與國科會副主委為當然董事)
- 監事:3-5人(常務監事1人)
- 董事長(國防部長兼任)
現任董監事名單 | |||||||||||
---|---|---|---|---|---|---|---|---|---|---|---|
董事 |
顧立雄(國防部部長) | ||||||||||
監事 |
蔡鴻坤(行政院主計總處副主計長) |
- 幕僚單位
- 秘書室、稽核室、諮詢委員會、研究發展推動會
院組織
- 院本部
- 策略研析暨發展委員會、公共關係室、法律事務室、工安衛生室、督察室、安全室、財務室、醫務所、逸光幼兒園
- 營運中心(督考品保處、企劃處)、管理中心(設施工程處、物料運籌處、人力資源處、總務處)
- 研發單位
航空研究所、飛彈火箭研究所、資訊通信研究所、化學研究所、材料暨光電研究所、電子系統研究所、系統發展中心、系統製造中心、系統維護中心、資訊安全中心、軍民通用中心
研發產品
知名軍品[9]
- 巡弋飛彈:雄風二E巡弋飛彈、萬劍飛彈、雲峰飛彈(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
- 短程彈道飛彈:青鋒飛彈
- 中程彈道飛彈:天馬飛彈
- 防空飛彈:天弓一型防空飛彈、天弓二型防空飛彈、天弓三型防空飛彈、捷羚防空飛彈系統、陸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
- 近迫武器系統:海劍羚飛彈系統
- 空對空飛彈:天劍一型飛彈、天劍二型飛彈
- 反艦飛彈:雄風一型反艦飛彈、雄風二型反艦飛彈、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 反坦克飛彈:昆吾飛彈
- 戰鬥機:F-CK-1經國號戰鬥機
- 攻擊機/教練機:AT-3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T-BE5A高級教練機
- 無人航空載具:騰雲無人機、銳鳶無人機、紅雀無人機、劍翔無人機
- 潛艦:海鯤級潛艦
- 巡邏艦:龍江級巡邏艇、錦江級巡邏艦、沱江級巡邏艦
- 飛彈快艇:海鷗級飛彈快艇、光華六號飛彈快艇
- 裝甲車:雲豹裝甲車
- 多管火箭炮:工蜂四型多管火箭、工蜂六型多管火箭、工蜂七型多管火箭、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
- 火箭彈發射器:紅隼反裝甲火箭
- 火控雷達:CS/MPQ-78雷達、CS/MPQ-90雷達
- 遙控武器系統:近程自動化防禦武器系統、鎮海火箭彈系統
- 核子武器研發(已於1988年終結)
- 海上測試載台:光榮之星海上測試載台
計畫
- 月球資源探測計畫(Resource Prospector Mission)[10]
已(半)公開計畫
計畫代號 | 研發內容 | 預算(新台幣)[11] |
---|---|---|
擎昇計畫 | 研製遠程彈道飛彈/遠程攻陸衝壓飛彈。 | 59億元 |
擎天計畫[12] | 研製遠程彈道飛彈。 | |
雄昇計畫[13] | 雄風二E巡弋飛彈 | |
戟隼計畫[14] | 雄風二E巡弋飛彈 | 340億元 |
星隼計畫 | 砲兵短程戰術彈道飛彈 | 238億元 |
雄評計畫[15] |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 |
追風計畫[16] |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 |
層系計畫[17][18] | 天弓三型防空飛彈。 | 39億元 |
玄天計畫[19] | 研製高能電磁脈衝武器。 | |
玄宇計畫[20] | 研製石墨纖維炸彈。 | |
玄機計畫[21] | C-130HE電戰機(執行旁立式干擾的電子反制機),及搭載中空軍自動化電子偵測系統。 | |
劍翔計畫[22] | 反輻射無人攻擊載具(可攜帶空對地武器戰術型攻擊無人機) | |
劍評計畫 | 天劍二A反輻射飛彈。 | |
萬劍計畫[21] | 空射遠攻武器,機場壓制武器。 | 22億元 |
萬昇計畫 | 萬劍飛彈昇級計畫。 | |
百捷計畫 | 57億元 | |
捷羚計畫 | 天劍一型飛彈陸射型短程防空系統。 | |
捷二計畫 | 陸軍夜視鏡案。 | |
迅隼計畫[23] | 升級拉法葉級巡防艦防空系統,搭載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 | |
迅海計畫 | 量產沱江級巡邏艦。 | |
迅聯計畫[24] | 新式水面艦戰鬥系統。以武進三型作戰系統H-930 MCS全分散式模組化戰鬥系統為基礎的升級版,結合多目標接戰與飛彈垂直發射系統,並聯結電戰反制系統與聲納系統。 | 67億[25] |
翔昇計畫[26] | IDF改良計畫。 | |
翔鷹計畫 | 中翔二型研發。量產代號「銳鳶專案」,由中華民國陸軍操作,以維繫中科院UAV研發產能。 | 37億元[27] |
安翔計畫[28] | IDF研發計畫。 | |
安宇計畫[29] | 戰管自動化系統(分為多項案子)。 | |
天頻計畫[30] | 衛星通訊車案。 | |
長征計畫[31] | 長距離航程無人飛行器研發案。 | 30億[註 1] |
麒麟專案[32] | 火箭載具研發 | 124億7400萬餘元 |
奔劍專案[33] | 天劍二C飛彈研發案 | |
劍影專案[34] | 艦載飛彈型近迫武器系統研發案 | 24億4058萬5千元[35] |
迅馳專案[36] | 研發Mk 44巨蝮二式鏈炮炮塔 | |
織女星計畫[37] | 下一代戰機推進系統 | 17億1千餘萬元[註 2][38] |
亢龍計畫 | 潛艦用長程重型魚雷研發案 | |
華陽計畫[39] |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研發案 | |
雄鷙專案[40] | 空射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 88億439萬5千元[41] |
獵豹專案[42] | 研製雲豹105公釐輪型戰砲甲車。 | 7億餘元[註 3] |
雷昇專案[44] | 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昇級計畫。 | |
雷護專案[45] | 高能雷射武器(車載雷射砲) | 9億3660萬餘元 |
慧龍專案 | 多用途無人水下載具 | 36.6億元[46] |
快奇專案[47] | 攻擊型無人快艇 | 8億1200萬元[48] |
勇武計畫 | 研發雲豹輪型戰車砲塔 | 2.9億[49] |
玄甲專案[50] | 研發主動防護系統 |
計畫的命名規則 | |||||||||||
---|---|---|---|---|---|---|---|---|---|---|---|
擎:高速飛彈載具、雄:巡弋飛彈、風:反艦飛彈、玄:電磁武器、劍:戰機武器/無人機系統、萬:數量型武器、迅:艦船系統、評/昇:研改計劃、捷:陸地系統、翔:戰機系統、安:空防系統、隼:飛彈系統、影:近迫武器系統、陽:武器發射系統、龍:水下武器系統、獵:輪型戰車、雷:雷射武器、快:無人快艇 |
註释
参考文献
- ^ 行政院主計總處.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105年度預算 (PDF).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16-05-18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5-16) (中文(臺灣)).
- ^ 存档副本.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設置條例. 中華民國法務部. 2014-01-29 [2017-06-10] (中文(臺灣)).
- ^ 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拾零-航空研究院/所(成都-南昌-台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航太工業通訊雜誌
- ^ 台中市眷村文化網,軍事遺跡,空軍技術局[永久失效連結]
- ^ 台中市眷村文化網,軍事遺跡,航空研究院[永久失效連結]
- ^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組織架構.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中文(臺灣)).
-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產品介紹.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3) (中文(臺灣)).
- ^ 台灣與NASA合作開發無人登月艇. [201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 ^ 國防部預算、決算報告. [201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4).
- ^ 中科院擎天載具.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 ^ 剖析新三彈:雄3超音速反艦飛彈、雄2E攻陸巡弋飛彈和ATBM.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3).
- ^ 雄風2E現形 介於雄3和美戰斧巡弋飛彈間.[永久失效連結]
- ^ 臺軍秘密研製巡航導彈瞄準大陸.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5).
- ^ 嚇阻中國航母 雄三反艦飛彈登艦部署.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 ^ 層系計畫 (PDF). [2012-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0-11).
- ^ 九鵬試射飛彈 規模歷來最大.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28).
- ^ 電磁脈衝彈 兩岸祕密較勁.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電磁脈衝彈 兩岸祕密較勁.[永久失效連結]
- ^ 21.0 21.1 台美電戰最高機密的「玄機計劃」.
- ^ 高空無人機 最優先研發重點.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 ^ 台灣升級拉法葉艦防空系統:自拼海劍上艦.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8).
- ^ 海軍替現役各型戰艦「換腦」. [201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2).
- ^ 迅二計劃啟動 美同意售台垂直發射系統. [2014-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3).
- ^ IDF改裝升級 漢翔公司交機.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 ^ 台灣自產“銳鳶”無人機在台中訓練基地首次曝光.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 ^ IDF“經國號”輕型戰鬥機.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2).
- ^ 海空軍連失竊2機密電腦.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國防部編列極機密預算 經國號將發展隱形戰機計畫. [201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6).
- ^ 長征計畫停擺?國防部:已達到當初規劃. [201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 ^ 雲峰中程飛彈升級射程到2000公里 今年「麒麟專案」完成三套火箭載具. [2018-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6).
- ^ IDF奔劍專案飛彈完成作戰測評 將量產應對共機. 中央社. [2023-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8).
- ^ 中科院「劍影專案」完成初期測試 2023年初海劍羚近距反艦飛彈進入作戰評估. 上報UP Media. [2023-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0).
- ^ 「海劍羚」防空飛彈作戰範圍可達15公里 完成初期測評. TVBS新聞網. [2023-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 ^ 中科院30鏈砲塔快速狙擊逞威 美商原廠邀赴美展售.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 ^ 下一代戰機 發動機研發成果明年揭曉. [202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2).
- ^ 【織女星計劃喊停】研發下一代戰機推進系統 未有突破性進展急踩煞車. 上報. [202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4).
- ^ 中科院九鵬試射飛彈!海上測試「海弓三」垂直發射攔截靶彈. 中時新聞網. [2023-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6).
- ^ 【雄鷙專案】雄三空射型反艦飛彈研製5年拼戰備 成IDF戰機制海利器. 上報UP MEDIA.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 ^ 【借鏡俄烏】雄三陸基增程型+空射型反艦飛彈 提前量產部署抗中威逼. 上報UP MEDIA.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 ^ 獨家/軍備局「獵豹專案」105公厘輪型戰車通過測評 提升存活率!車高確定降30公分. 菱傳媒. [202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6).
- ^ 獨/M60A3與M-1A2T戰車夾擊 軍方放棄輪型戰車研發. 聯合新聞網. [202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0).
- ^ 獨家/捷克軍火敲門磚!首度參與中科院軍規8X8發射車競標. 菱傳媒. [202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 ^ 中科院「雷護專案」研發車載雷射砲 小功率版年底前結案. 自由時報電子報-軍武.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 ^ 潛艦原型艦28日命名下水 中科院「慧龍」水下無人載具年底完工. 自由時報電子報-軍武.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8.
- ^ 中科院快奇與慧龍專案研發水面水下無人載具 成果受矚. 聯合新聞網.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0).
- ^ 攻擊型無人快艇成反制共艦利器 中科院「快奇專案」3個月完成建案. 自由時報電子報-軍武.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0).
- ^ 游凱翔. 105公厘雲豹戰砲車首次亮相 與M1A2T同具獵殲功能. 中央通訊社.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6.
- ^ 函,為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檢送「玄甲專案」預算凍結書面報告,請查照案。.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設置條例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