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愛情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Untitled
极其强烈要求补充扩展本条目,把当前国际社会上的主流观点和国内当前社会风俗相应的变化都加强加强. 我个人想申请增加 "姐弟恋" 条目, 并且我想要说明不光西方国家,其实就连中国从古到今也是容许支持姐弟组合的, 而且往往很多古今男性名人的异性伴侣也都是年长女性. 作为一个中国社会目前的热点现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以帮助无数苦恼的情侣. What so ever 14:03 2006年12月7日 (UTC)
應嘗試從英文Romantic Love(浪漫之愛)來補充愛情此詞的意思. 本人亦推薦參考弗洛姆<愛的藝術>(Erich Fromm, The Art of Loving, 1956)這本書中所描述的一些字句. 由於此詞的中立性有待確認,周邊描述固然有補充作用,但此詞本身的定義更需要增加科學性及推廣度. 本人有一些如下的感想: 談愛情應涉及人與人之間的愛,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展開描述. 愛情的歷史、發生、過程、結果、文化說明,人在當中的身心反應、狀態的描述. 可從生物學到心理學、到哲學的方面來描述之.
以下是我從<愛的藝術>摘錄的一些句子: 愛所必備的素質,包括尊重、關心、理解、謙和、勇氣、真誠、自制、責任感. 愛是存在動力也是泉源. 愛是自由之子,只有自由地發揮各自的個性,愛才是可能的. 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 「May.Ha」
宗教方面只有聖經,又沒有科學上的資料。(多巴胺、血清張力素、)唉!--221.127.62.127 (留言) 2009年4月1日 (三) 14:24 (UTC)
文張一開頭就表示「同性戀已被確認為最完美的愛情」,不過後面卻完全沒有相關論述,所以不太懂這句話的根據和所想要表達的意涵。
另外這個條目應該是「愛情」的條目,重點應該是「愛情」的本質而不是各種形式的分歧,所以在一開頭講這句話感覺似乎不是很好的作法? --114.37.88.160 (留言) 2010年3月3日 (三) 15:23 (UTC)
- 楼上几位可以自行添加内容,不需要“申请”。直接加进去就好,具体段落结构是否妥当什么的,其他维基人会处理的。--Gqqnb(留言) 2013年3月2日 (六) 10:40 (UTC)
古代人與現代人對戀愛價值的變化和背後原因
古代人與現代人對戀愛價值的變化和背後原因—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58.177.47.252(對話)於2011-12-30T16:27:32+00:00加入。
解釋戀愛形成原因
要解釋戀愛這種複雜的東西,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切入,從生理的角度來講就是繁殖,幾乎等同於尋找養育下一代的對象,所以找的方向是以有競爭力、健康。
還是那句,男生高富帥;女生白麗美
但如果我們從心理層面去解析,講解這些帥氣和美麗這樣的事情,其實並是非常主觀的。
像是典型的刻板印象,如果是黑人就算長"出眾",大家常常也對其沒有興趣,因為認為這樣的族群是貧窮、落後的象徵,當然如果是有錢人,那可能就會用較為平等的觀點去處理。
除了這些因素外,對伴侶的身體健康考量,比較不健康的個體比較不容易被喜歡,,如身體殘缺者、精神障礙,人會產生自然的厭惡感,戀愛選擇上比較會遠離這樣的對象,想要下意識地去找尋健康者。
仔細去看所謂的帥哥美女大多時候其實是"很健康"的人,身上該有的都完整無缺,臉部長相也是在一個標準範圍,眼睛沒有外開,上下排牙齒整齊,站的時候沒有外八。。。這些要素
(其他比較主觀的,就是看個人的喜好)
另一個因素就是社經地位,用俗話來說是門當戶對,這樣的概念聽來歧視,但是ˋ愛情的運轉上是很符合觀點的,一個人的生長背景會和其社經地位有關,從小在鄉村長大,可能就認為安靜是生活必要的因素,相對都市長大的人,就可能認同方便的交通才是必要的。
這樣的因素會衝突雙方彼此的想,影響是偏隱性而且長遠的,雖然一時半刻是看不出來,,但是就實際面來講,大部分情侶沒辦法長久,都是在熱戀期後被這個雙方的背景因素給消磨殆盡的。
假設雙方對每個理念都有不同認同度,如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一邊很喜歡往東走,另一遍很喜歡往西邊走,每件事情上都看法分歧,那這樣搭配很糟糕,就算強迫兩人的在一起,一時半刻產生戀愛的感情,之後隨時間也會頻繁的發生衝突,感情快速的降溫。
如果另一邊是雙方理念都較為接近,那這樣對事情的認知上,雙方是比較相近的,就是俗稱的同溫層,這樣的感情在長遠上就算一開始較為冷僻,但時間久發現對方的理念和自己都很相近,就可以增加大量的好感度,雙方也能夠維持比較持久的交往關係。
phoinex --36.225.97.199(留言) 2017年3月19日 (日) 15:0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