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龙舟 (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舟,是隋炀帝开辟通济渠时所造的巨大河游船,提供隋炀帝到江都涿郡航行,605年3月30日,隋炀帝遣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到江南建造龙舟和各种船只几万艘,当时洛阳的官吏监督工程严酷急迫,服役的壮丁死去40-50%;政府遂用车装着死去的役丁,东到城皋,北至河阳,载尸之车连绵不断。[1]610年12月隋炀帝又命开凿江南河,自京口余杭,长800余里,宽10余丈,使之可以通行龙舟。611年2月19日隋炀帝从江都巡游到涿郡,乘坐龙舟,渡过黄河进入永济渠;途中下敕命,令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个部门的官员在船前接受挑选,被挑选的有3000余人,有的人徒步随船行走了3000余里,没有得到安置,这些人冻饿疲顿,因而致死的有10-20%。[2]614年10月隋炀帝因杨玄感叛乱时龙舟水殿被烧毁,在江都又下诏再造龙舟水殿,共几千艘,规制比原来的还大,[3]在616年7月8日完工后,运送至洛阳。[4]

据载最初的龙舟上有4重建筑,高45尺,长200尺;最上层是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都用金玉装饰;下层是宫内侍臣住的地方;另有浮景船9艘,船上建筑有3重,都是水上宫殿。还有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𦪙、黄蔑等几千艘船,供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并装载朝廷内外各机构部门进献的物品。萧皇后乘坐的翔螭舟,其规制比龙舟要小一些。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八万余人,其中挽漾彩级以上的有九千余人,称为殿脚。又有平乘、青龙、艨艟、艚艟、八棹、艇舸等几千艘船供12卫士兵乘坐,并装载兵器帐幕,由士兵自挽,不给民夫。舟船首尾相接200余里,灯火照耀江河陆地,骑兵在两岸护卫行进,旌旗蔽野。队伍所经过的州县,500里内都命令进献食物。据记载,多的一州要献食百车;后宫都吃腻的食物,都会扔掉埋起来。[5]

参见

參考資料

  1. ^ 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龍舟载死丁,又叫屍舟,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资治通鉴·卷180》
  2. ^ 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馀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乙亥,帝自江都行幸涿郡,御龙舟,渡河入永济渠,仍敕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司之官于船前选补,其受选者三千余人,或徒步随船三千余里,不得处分,冻馁疲顿,因而致死者什一二。《资治通鉴·卷181》
  3. ^ 杨玄感之乱,龙舟水殿皆为所焚,诏江都更造,凡数千艘,制度仍大于旧者。《资治通鉴·卷182》
  4. ^ 江都新作龙舟成,送东都。《资治通鉴·卷183》
  5. ^ 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十尺,长二百丈。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皇后乘翔螭舟,制度差小,而装饰无异。别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又有漾彩、朱鸟、苍离、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𦪙、黄篾等数千艘,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之,及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共用挽船士八万馀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馀人,谓之殿脚,皆以锦彩为袍。又有平乘、青龙、艨艟、艚艟、八棹、艇舸等数千艘,并十二卫兵乘之,并载兵器帐幕,兵士自引,不给夫。舳舻相接二百馀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轝,极水陆珍奇;后宫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资治通鉴·卷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