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廢
頹廢(法語:décadence,中世紀拉丁語 decadentia, 拉丁語 cadere),泛指自我放縱,無視於道德與社會觀感。相关於象征主义與唯美主义。亦與沮喪、消極、消沉、精神萎靡不振等同義。19世紀從法國開始爆發了頹廢主義運動。
在文学方面,颓废派运动 - 十九世纪末与世纪运动有关的世纪末作家 - 首先被敌对的批评者命名。 后来,一些作家自己也成功地采用了它。 颓废者称赞了自然和精致而不是简单的技巧,通过接受批评者认为病态和过度精炼的主题和风格来蔑视当代衰落的话语。 其中一些作家受到哥特式小说的传统以及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和小说的影响。
基本解释
該術語的使用有時意味著道德譴責,或接受這一觀念,自古以來就在世界各地得到滿足,這種下降是客觀上可觀察到的,並且它們不可避免地先於有關社會的破壞; 因此,現代歷史學家謹慎使用它。 這個詞起源於中世紀拉丁語(dēcadentia),出現在16世紀的法語中,很快就進入了英語。 它具有衰退,減少或衰落的中性意義,直到19世紀後期,當時社會退化的新理論的影響促成了它的現代意義。
頹廢的中文含義出自《后汉书·翟酺传》:“太尉 赵熹 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颓废至为园采刍牧之处。”。
发展
在中世紀的一神論宗教中,古代頹廢的觀念佔了上風。這些信念已經在羅馬共和國和元首製的拉丁文獻中得到了規定。對於基督教神學而言,奧古斯丁的《懺悔錄》(397-401)是一個中心劇本,其中征服了羅馬文化。在伊斯蘭勢力範圍內也發現了文化和道德腐朽的話題,例如,在14世紀的伊本·赫勒敦,它接受了希臘羅馬古代的思想。。[1]
目前的問題
在目前的用法中,術語頹廢或頹廢行為主要等同於弱點,墮落和/或浪費,並且從社會有害(主要是道德倫理)的角度來看,偏離健康自然的生命形式。 通常,該術語批評具有角色模型角色的人的行為,即公眾人物,媒體明星等掃過。
參見
參考資料
- ^ Vgl. zuletzt Benjamin Biesinger: Römische Dekadenzdiskurse. Untersuchungen zur römischen Geschichtsschreibung und ihren Kontexten (2. Jahrhundert v. Chr. bis 2. Jahrhundert n. Chr.). Stuttgart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