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
螳螂拳是“中國武術”擊技的一種,從清末民初開始訂名,至今海內外各地多有流傳。特色是模仿螳螂的動作,兩隻手如螳螂的鉤子,並有勾摟採掛等技擊手法,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因為各地方的特色不同、各家的體會不同、融合其他門派武術等等各種原因,於是產生了許多風格各不相同的螳螂拳門派。
傳說中的源起
相傳螳螂拳創始者為王朗,明末清初山東省即墨人(未有歷史佐證)。螳螂拳模仿螳螂的動作,有閃轉騰挪之式、黏沾貼靠之法、勾摟採掛之手,十二種動作與手法;另結合其他十八種中國武術門派的精華,再參考猿猴的動作,融合一體。
傳說王朗比武失败后,偶然目擊螳螂捕蟬之情形,所研習而來。由王朗融會中國北方十八家名門拳法,而以螳螂捕蟬的要領為基礎,設計出十二項招式,再採取[猿猴歩法],定名為(北)螳螂拳。
現代經考證民國初年一些手抄本後,如自稱乾隆時之昇霄道人所著《罗汉行功短打》及自稱是咸豐五年抄寫之《少林衣钵真传》,都可以說螳螂拳前身是集《罗汉短打》及山東地方拳術,經歷幾(二至三)輩而成為一個完整拳術系統的。
歷史
按照不同支派,最早可以追蹤到李秉霄、李二鉤、李之剪或升霄道人等人物。相信其祖先最初從福建帶來羅漢拳術。故民國初年歸類為(南)少林拳。南京中央國術館將此拳編入少林螳螂門。
可信的歷史
李秉霄(李二鉤-乾隆嘉慶道光時人)傳趙起祿(趙珠-嘉慶道光咸豐時人)傳梁學香(道光至光緒時人)傳姜化龍(字云生-1855年至1924年)。
螳螂拳發展
早期螳螂拳時只可稱為『短打手法』;手法有「崩補」和「八肘」,至李秉霄及趙珠時才創出「亂接」(現也叫攔截),再傳至梁學香才有「摘要」。故螳螂拳的經典套路為「崩步」「八肘」「亂接」「摘要」。其後研習者眾多,分流成派,套路亦各異。 梅花、七星、六合三種流派的拳術是各有特點和要求的。其風格及技巧均各有偏重。
螳螂拳各門派
北螳螂
螳螂拳採用猿猴步,走七星步法。使用梅花手法。
北螳螂拳是中国山東省以實戰為主的拳法,其中崩歩拳是其拳法中的重要基本招式。
北螳螂拳流派
現今螳螂拳衍生許多派別,分為硬螳螂與軟螳螂兩種。
南螳螂
有別興盛於清末民初在山東省發展的螳螂拳,另有一派周家螳螂拳,本屬廣東東江拳系,亦源自福建羅漢拳和鶴拳一脈。在中國南方由廣東發展至香港。
常見手法
- 七手(七長)
- 勾手
- 摟手
- 採手
- 掛手
- 偷手
- 破刀手
- 疊連手
- 八肘(八短)
- 五捶
- 直捶
- 掛捶
- 圈捶
- 崩捶
- 窩肚捶
參見
參考書籍
- 衛笑堂著,《八步螳螂拳》,逸文出版社,ISBN:9867822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