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薩爾達傳說 不可思議的帽子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塞尔达传说 缩小帽
  • ゼルダの伝説 ふしぎのぼうし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日版遊戲封面
类型动作冒险游戏
平台Game Boy Advance
开发商卡普空
Flagship
发行商任天堂
总监藤林秀麿 编辑维基数据
制作人稻船敬二 编辑维基数据
系列薩爾達傳說系列
引擎四人之剑引擎
模式单人游戏
发行日Game Boy Advance
  • 日本:2004年11月4日[1]
  • 欧洲:2004年11月12日[1]
  • 北美:2005年1月10日[1]
  • 澳洲:2005年4月7日[1]
任天堂Switch Online + 擴充包
  • 全球:2023年2月9日

塞尔达传说 缩小帽(日版名:ゼルダの伝説 ふしぎのぼうし,英文版名: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中国大陆译作“塞尔达传说 缩小帽”,香港和台湾译作“薩爾達傳說:不可思議的帽子”,中国大陆又译作「塞尔达传说 神奇的帽子」)在《薩爾達傳說系列》中,故事時間軸介於《禦天之劍》後,《4人之劍》前,是一部Game Boy Advance游戏,是薩爾達傳說系列游戏的第12部作品;是在任天堂的监督之下,由Flagship开发。于2004年在日本欧洲发售,2005年在北美洲发售[1]。缩小帽是塞尔达传说系列自2001年的不可思议的果实之后首个在掌上游戏机平台上发行的单人游戏。

《缩小帽》是《薩爾達傳說 四人之劍》和《薩爾達傳說 四人之劍+》之后第三部涉及四人之剑的作品。林克遇到了一个会说话,而且有魔力的“帽子”艾塞罗。它可以将林克缩小到皮克尔一族的大小——大约一个手指那么大。游戏中也有一些过去塞尔达传说系列游戏中常见的种族,例如与幸福碎片相关的哥隆一族[2]

《缩小帽》受到了评论者的好评[3]。它在IGN的最佳Game Boy Advance游戏排行中排名第20[4],并被Gamespot评为2005年最佳Game Boy Advance游戏[5]

剧情概要

缩小帽的剧情集中围绕库夫和前作《四人之剑》和《四人之剑+》中的剑展开。拇指大的皮克尔一族——分为森林、高山和城市三种[6]——在游戏开始的很久之前给了人类一袭绿衣、一把剑和黄金之光[7]

在库夫将塞尔达公主石化之后,海拉鲁国王让林克到森林找皮克尔帮忙时,冒险便开始了。国王选中林克的原因是只有小孩能看到皮克尔[8]。在旅途中他解救了艾塞罗——一个外形类似帽子而又有一张像鸭子一样的嘴的生物。艾塞罗跳到了林克的头上,并且帮助他缩小到皮克尔的身材大小。 后来的剧情中介绍了艾塞罗的故事:他和库夫原来都是皮克尔一族,艾塞罗是一个手艺人,而库夫是他的学徒。然而,库夫被他心中的憎恨所蒙蔽,戴上了艾塞罗所制作的魔法帽[9]。戴上它的人能实现任何愿望,因而库夫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巫师,随后利用自己获得的法力将艾塞罗变成了帽子。艾塞罗之后便遇到了林克。在艾塞罗的帮助下,林克搜集了地、火、水、风四种元素,并将它们的力量注入剑中以恢复四人之剑的力量[10],从而获得了击败库夫的能力。

在林克恢复四人之剑之后,库夫将海拉鲁城变成了黑暗的城堡——游戏的最终关卡。就当库夫要获得塞尔达公主的“黄金之光”时,林克赶到了现场,同库夫作战。这场战斗中,库夫变换多个形态和林克对决。林克带着塞尔达公主试图离开城堡时库夫再次追来,进行最后的决战。决战之后艾塞罗变回了原样。魔法帽从库夫身上分离出来,艾塞罗把它交给了塞尔达公主,塞尔达公主利用它解除了人们身上的诅咒,并且将城堡恢复成原样。随后魔法帽就消失了。艾塞罗给了林克一个新帽子,对他说喜欢和他一起旅行,随后就趁连接世界的大门关闭之前回到皮克尔世界去了。

游戏系统

本作基本延续了塞尔达系列前作中的游戏系统[11]。主角林克需要在迷宫中取得某一项特殊装备来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同时,在和迷宫的头目作战时,林克也需要使用在这个迷宫中获得的装备。这个游戏也制作了若干支线任务[12]。塞尔达系列其他作品中的一些角色也会在支线任务中登场,比如找到汀空的所有兄弟之后可以获得一个奖励[13]

在新的GBA平台上,游戏的效果得到了优化[14]。玩家的视角相对前作更低一些,这样一来,画面可以表现出更多的细节。同时,画面上对装备物的显示方式也进行了改进,装备的图标和相应的按键图标配对显示[15],与同系列的3D游戏如《时之笛》或者《风之杖》类似。林克也可以做一些3D游戏中的动作,如跑动是前滚翻以加快速度[16]

本作中加入了三项新装备:魔法壶、弹跳杖和挖掘手套。魔法壶可以将附近的物体吸到面前,或者吸走地表的尘土;弹跳杖可以将其集中的物体翻转,也可以帮助林克跳起;挖掘手套可以在特定的土壤中掘进[17]。本作的战斗系统也得到了提升,林克可以学习剑技;这些剑技中有一些在前作中出现过,另一些则是新引入的[18]

幸福碎片

林克在冒险中可以找到一种物品,名叫幸福碎片。幸福碎片是勳章的残片。林克和其它人物拼碎片成功后可以获得一些奖励。为了将碎片拼合完整,拼合时须将两枚形状互补且颜色相同的碎片拼在一起。[19]

幸福碎片的颜色代表它的稀有程度和可以获得的奖励的多少,最稀有的碎片可以获得最好的奖励。除了仅有的几枚金色碎片是推动剧情发展所必须的碎片之外,其它的碎片都作为支线任务出现,并不是必须的[20]。林克可以和任何有碎片的人物拼碎片,人物是否有碎片可以从接近时出现的气泡看出[21]

图鉴

和《风之杖》类似,缩小帽还有一个图鉴的支线[22]。玩家通过从各地收集“神秘海螺”,到哈依拉尔镇的一家店里换抽扭蛋的机会,抽到的内容是主角到达的位置、遇到的人物或者怪物的图鉴。只有到达过的地方和遇到过的人、怪物才有可能被抽到。图鉴中每一项都附有一段简短的文字,比如关于怪物的弱点[23]。抽到的扭蛋中可能会有已有的图鉴,如果想获得未抽过的图鉴则需要使用较多的海螺,每多用一枚海螺可以增加1%的获得新图鉴的概率。

开发和推广

塞尔达传说系列导演青沼英二在2007年游戏开发者大会上作发言。

卡普空和旗下子公司Flagship完成Game Boy Color平台上的《塞尔达传说 不可思议的果实》之后,两家公司开始准备在新的GBA平台上开发新的塞尔达传说游戏[24]。当时,开发团队将注意力放在了《四人之剑》上,GBA新款游戏的工作被暂时搁置下来;不过2003年2月,宫本茂青沼英二还是宣称这一项目正在“顺利推进”[24]任天堂于2004年9月建立了缩小帽的网站,透露出林克可以分身的概念[25]

与塞尔达系列其它作品不同,本作在欧洲发行早于北美。最受认可的理由是,发售日期受到了任天堂DS发售的影响:NDS于2004年11月在北美发售,而在欧洲则是2005年3月;在欧洲,任天堂提前发售时间至2004年11月,以赶上圣诞节,让缩小帽成为其在掌机平台上的“杀手级应用”;而在北美,游戏的发售时间只能延后以避免和自家的新平台发售撞车[26]

打包销售

在欧洲市场,缩小帽也和限量版Game Boy Advance SP打包进行销售。这一款限量版GBASP采用塞尔达传说主题,外表为金色,翻盖上印有塞尔达传说的Triforce标志,手持部分右下角则印有哈依拉尔皇家徽章[27]

任天堂欧洲生产了7件镀24K金的Game Boy Advance SP,其中6件作为推销手段送给了在上述限量版包装中发现金色纸条的买家,第七件则被一家杂志用作促销品[28]

评价和奖项

评价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电子游戏月刊A+[29]
GamePro4.6/5[19]
GameSpot9.1/10[11]
IGN9.0/10[14]
X-Play英语X-Play5/5[3]
奖项
媒体奖项
IGNGBA最佳游戏第20名[4]
GameSpot2005年年度最佳GBA游戏[5]
Gamespy编辑推荐作品
2005年年度最佳GBA游戏
2005年年度最佳GBA冒险游戏[30]
Nintendo Power2005年年度最佳GBA游戏[31]
任天堂游戏终端最佳游戏第24名[32]

整体上说,这一款游戏受到了比较高的评价。IGN评价说这一作延续了系列前作的特色,GameSpot也说,“玩家会对经典的塞尔达传说游戏模式感到满意”[11]。游戏图形延续了风之杖的风格,这一点受到了很多评论的青睐。游戏的音乐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Gamespy评论说,“这一作的音乐也非常出众,可以说是GBA小小的喇叭里传来的最美妙的旋律”[注 1][33]。虽然对于迷宫的长度有所批评,1UP.com还是对迷宫设计给予了好评,认为这一作的迷宫较塞尔达系列前作更好[34]

对于这一作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游戏长度上。Eurogamer认为这一作游戏长度太短[35],而RPGamer则说,“一个典型的玩家可以在10个小时之内‘飞过’这6个不长的迷宫”[注 2][36]。此外也有一些其它的批评,如IGN认为幸福碎片系统过于繁琐;Nintendo World Report批评它在Game Boy Player上运行的视觉效果[37];ROGamer则认为游戏的难度过低[36]除此以外,IGN的克雷格·哈里斯对游戏中“把变小的功能融入谜题之中”这一设计给予了好评,他说,“这个想法非常好,我希望在这一系列的3D游戏中再次见到它[注 3][4]

《塞尔达传说 缩小帽》在决赛中战胜《火焰之纹章:圣魔之光石》和《转转瓦里奥》,获得了GameSpot的2005年最佳GBA游戏的奖项;GameSpot评价它为“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GBA游戏”[注 4][5]。2007年3月,IGN将它评为GBA最佳游戏第20名,并评论说,“游戏中对于缩小和长大的探索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注 5][4]。在《任天堂官方杂志》中,它被评为“100个最佳任天堂游戏”第47名[38]。在GameRankings中,本作获得了92分的平均分[3]

评论原文

  1. ^ "Even the music is outstanding, featuring some of the highest quality tunes to ever come out of the GBA's little speakers."
  2. ^ "The typical player can fly through the game's six relatively short dungeons in about ten hours."
  3. ^ "It's an idea that's so well-conceived that I'd love to see worked in the series' 3D designs somewhere down the line."
  4. ^ "the Game Boy Advance game we remember the most"
  5. ^ "The inclusion of the ability to shrink and grow was explored to some really good results."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Zelda: Minish Cap: Release Dates. GameSpot.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31). 
  2. ^ Zelda: Minish Cap :Goron Quest. Zelda Shrine.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5). 
  3. ^ 3.0 3.1 3.2 The Legend of Zelda: Minish Cap reviews. GameRankings.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4. ^ 4.0 4.1 4.2 4.3 Craig Harris. Top 25 Game Boy Advance Games of All Time. IGN.com. 2007-03-16 [200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5. ^ 5.0 5.1 5.2 Gamespot's Best of 2005–Platforms. Gamespot.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8).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6. ^ Races of Hyrule–Zelda Universe. Zelda Universe.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9). 
  7.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instruction booklet, p. 2.
  8. ^ Characters–Zelda Universe. Zelda Universe.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30). 
  9. ^ The Legend of Zelda: Minish Cap: Characters. Lufia World.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0. ^ Nintendojo ~ Review. Nintendojo.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30). 
  11. ^ 11.0 11.1 11.2 Shoemaker, Brad.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review. GameSpot. 2005-01-11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12. ^ Theobald, Phil.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review. GameSpy. 2005-10-01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6). 
  13. ^ Yahoo: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Yahoo Games. [2007-10-28]. [永久失效連結]
  14. ^ 14.0 14.1 Harris, Craig. IGN: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review. IGN. 2005-01-10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9). 
  15.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instruction booklet, p. 10.
  16.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instruction booklet, p. 7.
  17.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instruction booklet, pp. 16–17.
  18.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instruction booklet, p. 27.
  19. ^ 19.0 19.1 Review: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GamePro. [200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21). 
  20. ^ Rorie, Matthew.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Game Guide. Yahoo Games. [2007-10-28]. [永久失效連結]
  21.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instruction booklet, p. 23.
  22. ^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instruction booklet, p. 26.
  23. ^ The Minish Cap Figurine List. Zelda Dungeon.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9). 
  24. ^ 24.0 24.1 Miyamoto Confirms New Zelda. IGN. 2003-02-24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7). 
  25. ^ Harris, Craig. Minish Cap Site Launches. IGN. 2004-09-13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1). 
  26. ^ Kohler, Chris. Zelda: Minish Cap to hit Europe before US. GameSpot. 2004-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27. ^ Zelda Limited Edition Pak. Nintendo of Europe. [2006-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28. ^ Yeung, Karlie. Will your quest lead to gold?.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4-11-12 [2009-03-31]. 
  29. ^ 29.0 29.1 Review: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1UP.com. [200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30. ^ Gamespy's Best of 2005. Gamespy.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4). 
  31. ^ 2005 Nintendo Power Awards, Nintendo Power 203: 53 .
  32. ^ NP Top 200, Nintendo Power 200: 61 .
  33. ^ Theobald, Phil.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review. Gamespy. 2005-01-10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3). 
  34. ^ Bettenhausen, Shane. Reviews: Zelda: The Minish Cap. 1UP.com. 2005-01-27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04). 
  35. ^ Bramwell, Tom. Review: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Euro gamer). Eurogamer. 2004-11-18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36. ^ 36.0 36.1 Ferris, Nick. RPGamer: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review. RPGamer.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9). 
  37. ^ Shirley, Jeff. Nintendo World Report: GBA review: Minish Cap.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5-01-17 [200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6). 
  38. ^ 60-41 ONM. ONM. 2009-02-23 [200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5).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