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葬火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葬火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後期, 84–75 Ma
C. sp. 的頭部模型,位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亚科: 偷蛋龙亚科 Oviraptorinae
属: 葬火龙属 Citipati
Clark, Norell, & Barsbold, 2001
模式種
奥氏葬火龍
Citipati osmolskae

Clark, Norell & Barsbold, 2001

葬火龍屬名:Citipati)是獸腳亞目偷蛋龍科的一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蒙古,化石發現於戈壁沙漠烏哈托喀(Ukhaa Tolgod)地區的德加多克塔組(Djadokhta Formation)。牠是相當著名的偷蛋龍科恐龍之一,因為目前已發現幾副保存完好的骨骼,包括幾個在巢中孵蛋的標本。這些標本鞏固了恐龍與鳥類之間的關聯。葬火龍與偷蛋龍的外表類似,兩者常被混淆。

描述

奧氏葬火龍、Citipati sp.的頭部比較
編號GIN 100/42標本,偷蛋龍的想像圖是根據其而重建
Citipati sp.骨架模型,位於巴塞隆納

最大的葬火龍有鴯鶓般的大小,約3米長;在2007年巨盜龍出土前,葬火龍是最大的偷蛋龍科恐龍。就像其他偷蛋龍科,葬火龍有著較其他獸腳亞目長的頸部及短尾巴。牠的頭顱骨很短,有很多洞孔,喙嘴堅固,沒有牙齒。葬火龍最特別的特徵是牠的高頭冠,外表與現今的鶴鴕很相似。模式種奧氏葬火龍C. osmolskae),頭頂的冠狀物較低矮,而在另一個未被命名的標本(暫稱C. sp.)則較高、較尖。葬火龍的前肢長,具有三指,可抓握,上有彎曲指爪。脛骨與足部長,顯示牠們可以高速奔跑[1]

偷蛋龍?

由於偷蛋龍模式標本頭顱骨保存得較差且已碎裂,而另一個偷蛋龍科標本(編號IGN或GIN 100/42)就成為了牠的典型參考,並且甚至在科學文獻中被命名為嗜角偷蛋龍Oviraptor philoceratops[2]。但是,這個有著高冠狀物的標本有著與葬火龍更多的相同特徵,有可能是葬火龍屬的另一個物種,或是全新的,但須更多的研究證明[3]。再者,那個孵蛋的偷蛋龍科標本在被命名為葬火龍前,就引起了大量的關注。當經常以偷蛋龍科來表示時,很容易就與偷蛋龍混淆。況且首個偷蛋龍標本也是在巢中被發現,使得更為混淆。大部份偷蛋龍的著名重組其實都是取自葬火龍,而偷蛋龍的現有化石資料太破碎,很難製成可靠的重組。

名稱

葬火龍的學名是來自梵語,意即「火葬柴堆的主」。在藏傳佛教神話中,葬火龍的學名即屍林主,是兩個正在默想中被強盜斬首的僧侶[4]。屍林主一般都會以兩個被火焰包圍並正在跳舞的骨骼來代表,故以此來命名骨骼保存完好的葬火龍。模式種奧氏葬火龍C. osmolskae),是在2001年由詹姆斯·克拉克(James M. Clark)、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等人所命名,為紀念著名波蘭古生物學家哈茲卡·奧斯穆斯卡,她曾對蒙古獸腳亞目偷蛋龍科作出極大的研究貢獻[3]。除模式種之外,可能還有第二個種。

古生物學

孵蛋姿勢的葬火龍標本,暱稱「Big Auntie」

最少有四個葬火龍標本都是在孵蛋的姿勢,當中最著名的是暱稱為「大媽媽」的大型標本,是於1995年被發表[5],於1999年被描述[6],及於2001年被命名為葬火龍屬[3]。所有孵蛋標本都是位於蛋群之上,牠們的兩肢對稱乎放在巢的兩側,前肢覆蓋整個巢的周界。這個孵蛋的姿勢只有現今的鳥類可以見到,支持了鳥類與獸腳亞目恐龍之間的行為關聯[6]。葬火龍的孵蛋姿勢亦支持了牠們與其他偷蛋龍科的前肢有著羽毛的假說。若以前肢來覆蓋巢的周圍,除非牠們有著羽毛,否則大部份的蛋都不會被牠們的身體所覆蓋[7]

孵蛋姿勢的奧氏葬火龍標本,暱稱「大媽媽」
奧氏葬火龍的蛋化石,當中保存了胚胎

雖然化石化的恐龍蛋很稀少,但葬火龍及偷蛋龍科的蛋都很知名。在戈壁沙漠發現四個孵蛋的葬火龍標本之同時,亦發掘出一些偷蛋龍科的蛋。葬火龍的蛋形狀像拉長了的橢圓形,組織及結構就像鴕鳥目的蛋。在巢中,葬火龍的蛋排列成三層的同心圓,一次可以孵多達22個蛋[8]。葬火龍的蛋是已知偷蛋龍科的蛋中最大的,長18厘米。相反,偷蛋龍的蛋就只有14厘米長[6]

諷刺的是,偷蛋龍科的名字是因牠們與蛋的關聯。首個偷蛋龍科的蛋(屬於偷蛋龍),是在角龍下目原角龍的化石附近被發現,並被認為是偷蛋龍在捕獵原角龍的蛋[9]。直至1993年,當在一個被認為是原角龍的蛋中發現葬火龍的胚胎時,這個錯誤才被糾正[10]。於是在2001年,諾瑞爾等人根據胚胎前上頜骨的垂直稜脊(一種葬火龍才有的特徵),將這個蛋被編回偷蛋龍科中。這個有著胚胎的蛋較其他葬火龍的蛋為小,約只有12厘米,因部份被侵蝕而裂開為三個部份,使得準確的估量較為困難[6]。這個蛋與其他的偷蛋龍科的蛋在結構上完全一樣,且是在一個獨立的巢中被發現,排列成圓環狀。另外兩個獸腳亞目恐龍的頭顱骨也在這個巢附近被發現[10]

目前已經發現兩個傷齒龍科拜倫龍的幼年或胚胎頭骨,位於一個葬火龍的蛋巢內。由於其中一顆蛋內有葬火龍的胚胎[11]。科學家無法解釋為何幼年拜倫龍會出現在葬火龍的蛋巢。目前的相關解釋有:幼年拜倫龍成為葬火龍的獵物、拜倫龍以剛出生的葬火龍為食、拜倫龍有與其他動物共生的習性[10]

參考資料

  1. ^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2. ^ Barsbold, R., Maryanska, T., and Osmolska, H. (1990). "Oviraptorosauri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and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49-258.
  3. ^ 3.0 3.1 3.2 Clark, James M.; Norell, Mark A.; Barsbold, Rinchen. Two New Oviraptorids (Theropoda: Oviraptorosauria), Upper Cretaceous Djadokhta Formation, Ukhaa Tolgod, Mongol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1, 21 (2): 209–213 [2021-09-01]. ISSN 0272-46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4. ^ Jennifer Emick. Chitipati (Lords of the Cemetery). About.com. [6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9). 
  5. ^ Norell, Mark A.; Clark, James M.; Chiappe, Luis M.; Dashzeveg, Demberelyin. A nesting dinosaur. Nature. 1995-12-28, 378 (6559): 774–776 [2021-09-01]. ISSN 0028-0836. doi:10.1038/378774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英语). 
  6. ^ 6.0 6.1 6.2 6.3 Clark, J.M., Norell, M.A., & Chiappe, L.M. (1999). "An oviraptorid skeleton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Ukhaa Tolgod, Mongolia, preserved in an avianlike brooding position over an oviraptorid nest."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265: 36 pp., 15 figs.;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5.4.1999).
  7. ^ Paul, G.S. (2002). Dinosaurs of the Air: The Evolution and Loss of Flight in Dinosaurs and Bird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8. ^ Varricchio, D.J. (2000). "Reproduction and Parenting," in Paul, G.S. (ed.). 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 of Dinosaur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 279-293.
  9. ^ Osborn, H.F. (1924). "Three new Theropoda, Protoceratops zone, central Mongoli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44: 12 pp., 8 figs.;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11.7.1924).
  10. ^ 10.0 10.1 10.2 Norell, M. A., J. M. Clark, D. Dashzeveg, T. Barsbold, L. M. Chiappe, A. R. Davidson, M. C. McKenna, and M. J. Novacek (1994). "A theropod dinosaur embryo, and the affinities of the Flaming Cliffs Dinosaur eggs." Science 266: 779–782.
  11. ^ Bever, G.S. and Norell, M.A. (2009). "The perinate skull of Byronosaurus (Troodontidae) with observations on the cranial ontogeny of paravian theropods."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657: 51 pp.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