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聯合國大會第500號決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联合国大会
第500号决议
日期1951年5月18日
会议330
编号A/RES/500 (V)(文件
主题應付朝鮮侵略事件之其他辦法
投票
47票赞成
0票反对
8票弃权
结果通过

聯合國大會第500號決議聯合國大會韓戰期間,於1951年5月​​18日通過的一項決議,決議聯合國會員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禁運武器與戰略物資。[1]此決議使得數十個國家從1951年到1953年對中朝實施經濟制裁。雖然禁運的短期效果有限,但從長期影響來說,因中國被孤立,張曙光、陈心竹等學者认为它是中苏交恶的原因之一。

背景

北韓在1950年6月25日越過三八線入侵南韓,朝鲜战争爆發。[2]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組成「聯合國軍」介入朝鲜战争。[3]10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秘密參戰。[4]1951年1月,聯合國提出停戰建議,但雙方無法達成協議。聯合國大會2月1日通過第498號決議,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介入是侵略行為,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對抗聯合國軍,退出朝鮮半島。[5]2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兼外長周恩來發表聲明,聲稱要將戰爭進行到底。[6]1951年4月2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以20萬兵力發動第五次戰役[7]

投票

本決議是聯合國大會於1951年5月18日第330次全體會議通過的第一委員會的A/1802報告。應南斯拉夫代表的請求,決議草案的序言部分和執行部分分別投票,序言部分以44票贊成對0票反對,10票棄權獲得通過;執行部分以46票贊成對0票反對,8票棄權通過。 決議草案以唱名表決,結果是47票贊成對0票反對,8票棄權,5票未參加表決,獲得通過。[8]

執行

下列37個聯合國會員國政府於1951年年底前表示,它們已採取行動執行本決議:澳大利亞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智利中華民國哥倫比亞古巴丹麥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埃塞俄比亞法國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盧森堡墨西哥新西蘭挪威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瑞典泰國土耳其南非英國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也門南斯拉夫[8]

緬甸政府的答复說,1950年緬甸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出口僅佔緬甸出口總值的1.1%,不包括決議中規定的項目。印度政府的答复說此決議不適用於印度,因為印度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出口有限制,不包括決議中規定的項目。巴基斯坦政府的答复說,巴基斯坦沒有出口或再出口決議中提到的任何東西。白俄羅斯捷克波蘭烏克蘭蘇聯的代表拒絕將此決議轉達給該國政府,表示通過此決議違反聯合國憲章,聯合國大會是在美國和“聯合國的侵略者集團”的壓力下通過此決議案。[8]

下列5個非聯合國會員的政府表示已執行本決議:西德義大利西班牙越南共和國寮國[8]

韓戰結束後,美國、歐洲盟國和日本之間對於禁運開始分歧,美國堅持禁運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於1971年宣佈解除美國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禁運),歐洲盟國和日本則在1950年代末期放鬆管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了禁運想要禁止的多數物資。[9][10][11]

影響

張曙光等三位学者认为,由於禁運,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加依賴蘇聯的經濟援助,而蘇聯無法滿足其要求,中國因此轉向自力更生的經濟政策,經濟上不依賴任何一個國家,為後來的中苏决裂創造了條件[10][12]。張曙光教授認為禁運是促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大躍進反右運動的一個因素[12]。馮邦彥认为,禁運造成香港原有的轉口貿易大幅下降,加上中國大陸資本外流到香港以及大量人口避難造成的廉價勞動力,促成香港經濟轉變成加工出口的輕工業[13][14]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貳 決議案 (PDF). 聯合國. [2018-12-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01). 
  2. ^ Korean War - Invasion and counterinvasion, 1950–51. britannica.com.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英语). 
  3. ^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84. 1950-07-07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30). 
  4. ^ Jian Chen, 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9頁, 1994年 [2019-01-03], ISBN 978-0-231-1002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5. ^ 聯合國大會第498號決議. 聯合國.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1). 
  6. ^ 丁伟. 〈侵略者的谎言〉. 《从鸭绿江到三八线》. 解放军出版社. [2019-01-03]. ISBN 97875065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8). 
  7. ^ 王樹增. 〈第七章:誰能在戰爭中取勝?第二節:聖喬治日的祝祭〉. 《朝鮮戰爭》.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639–640頁 [2019-01-03]. ISBN 97870200692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8. ^ 8.0 8.1 8.2 8.3 Part 1: The United Nations. Section 3: Political and Security Questions. Chapter F: The question of Korea.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51. New York: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1951年: 228–229頁. ISSN 2412-1541 (英语). 
  9. ^ PRESIDENT ENDS 21‐YEAR EMBARGO ON PEKING TRADE. 《紐約時報》. 1971-06-11 [201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英语). 
  10. ^ 10.0 10.1 Chen, Xin-zhu J. China and the US Trade Embargo, 1950-1972.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006年, 13 (2): 169頁 [201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1) (英语).  中文摘譯:陈心竹; 翟亚柳. 中国和美国贸易禁运(1950—1972). 《中共党史资料》 (北京市: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2007年, (第2期)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11. ^ Tao Peng. Economic Cold War: 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1949-1963 (review).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2006年, 8 (2): 144頁 [January 3,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英语). 
  12. ^ 12.0 12.1 Shu Guang Zhang. Economic Cold War: 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1949-1963.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年 [2019-01-01]. ISBN 0-8047-39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1) (英语). 
  13. ^ 回歸20年:香港精神的變易, 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63頁, 19 July 2017 [2019-01-03], ISBN 978-962-937-31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4. ^ 馮邦彥, 轉型時期的香港經濟,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52–253頁, 14 August 2017 [2019-01-03], ISBN 978-962-04-416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