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輕油裂解廠
第二輕油裂解工廠簡稱二輕(臺灣話:Jī-khin),與一輕同樣座落於高雄市楠梓區的高雄煉油廠,[1]廠區完工於1975年,為台灣首座較規模的新型石化工業廠。台灣雖本身沒有產油能力,但經由該工廠設立,不但可經由進口原油產生台灣所需柴汽油,並藉以製作紡織所用原料等,成為台灣工業化指標。
與1965年臺灣自行成立的第一座輕油裂解廠不同,二輕的煉油規模超出甚多。由美國史東韋伯斯特公司(Stone & Webster)等相關產業協助興建的二輕,充足因應了臺灣下游廠商所需的石化原料需求,其廠區投資金額也是台灣當時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石化相關產業。
二輕除了生產乙烯,也供應丙烯與丁二烯,其規模與設計範例也於後來台灣相關石化工廠所遵循。1994年,因新型較具環保概念的石化工廠陸續完工,連戰內閣以環保為由,讓第二輕油裂解工廠提前退休。
參考資料
- ^ 產業結構(產業組織、上中下游關係、國際分工).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 《台灣歷史辭典》
- 中國石油公司編輯委員會,《石油通訊》,1994年
- 《自由時報》2007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