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湖西天后宮

坐标23°35′08″N 119°39′34″E / 23.585627°N 119.659372°E / 23.585627; 119.65937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湖西天后宮
Huxi Mazu Temple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 885 澎湖縣湖西鄉湖西村1號
主神大媽(湄州媽祖)
二媽(泉州媽祖)
岳府王爺
守府王爺
文衡帝君
中壇元帥、金吒與木吒太子
註生娘娘
福德正神
虎爺
三十六官將
例祭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聖誕)
農曆七月十六(岳府王爺千歲)
農曆三月十三(守府王爺千歲)
廟格媽祖廟、角頭廟
领导重要人物:李春娘、辛齊光
開基不詳
建立时间推估為  清朝雍正六年(1728)
地圖
地图
汉语名称
汉语拼音 Húxī tiān hòu gōng
台語羅馬字 Hôo-sai Thian-hiō-kiong

湖西天后宮臺灣話Hôo-sai Thian-hiō-kiong),臺灣澎湖縣廟宇,位於湖西鄉湖西村,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由「土地公宮仔」改建,創建年代不詳,推估為雍正年間,法師流派為閭山派[1]

23°35′08″N 119°39′34″E / 23.585627°N 119.659372°E / 23.585627; 119.659372

沿革

湖西天后宮位於湖西鄉湖西村,據清季蔣毓英編撰《臺灣府志》紀錄,紅羅罩(今紅羅村)東有一大湖,村民倚大湖東西兩側而居;湖西村位於大湖西側,昔稱「湖西澳」。[2]:101

根據當地法師長許傳授(1931年生)所述,先民原建祠於湖西海岸一公里餘,屋頂「無材皮種」[a],乃係以軟珊瑚鋪之,又一度將祠遷建今湖西漁港(俗稱前海),因該址過於鄰近海濱,廟身常受潮水侵蝕,再度遷祀,即為現址。[3]:13

湖西天后宮前身為土地公廟,主祀福德正神。最初創建時間不詳,依據廟中收藏「少海恩波匾」與「湖光重耀匾」(應為辛齊光立),落款年代分別為清乾隆己丑年(即乾隆34年,公元1769年)與乾隆丙午年(即乾隆51年,公元1786年),前者為最早存有的修建紀錄,後者則為重建紀錄。[2]:101澎湖地方文史工作者蔡福松根據〈民國48年調查表〉,在民國91年(2002年)《中路仔福德祠重建落成碑記》一文中,留下湖西天后宮乃初建於雍正六年(1728年)的評斷。[3]:13

湖西天后宮媽祖主神乃自福建湄州天后宮的媽祖分香而來,外表特徵為粉面,俗稱「大媽」;另有一尊媽祖像乃由泉州的商賈或水手敬獻,因其經濟能力較佳遂替媽祖鑲金,被稱作金面媽祖或泉州媽,當地信眾多稱「二媽」。[3]:14

今湖西天后宮外觀乃奠基民國78年(1989年)的重建工程,整體設計出自澎湖後窟潭出身的知名匠師謝自南之手。[4]

鸞堂

由地方鄉紳文士結社,於公廟中開堂,替村民著作善書宣講、亦做扶乩解惑的場所即為「鸞堂」,又稱「文堂」或「善堂」,澎湖地區鸞堂組織在日治時期二戰後盛極一時。[5]:25、47、51

湖西天后宮的社名為「醒心社」,以「同仁堂」作堂號,湖西村村民蔡主象民國39年(1950年)初設鸞堂於自宅,並延請白坑玉聖殿正鸞手許金泉、許玉端培育新進鸞生,奠定「醒心社同仁堂」的基業;但隨後因遭逢二二八事件國民黨清鄉壓力影響,結社活動深受管制,社務由是不振、隨人才凋零,乃至中輟。直至民國96年(2005年),時任湖西天后宮主任委員盧清昌、副壇主蔡武瑜的倡議下,重新開辦「同仁堂」,復辦後首任堂主為辛明德。[3]:19-20

文物

圖輯

交陪廟

相關條目

注釋

  1. ^ 澎湖早期木材資源匱乏,廟宇的屋頂「無材皮種」,即指屋頂並非以木材、樹皮來鋪建的。

參考資料

  1. ^ 天后宮.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中文(臺灣)). 
  2. ^ 2.0 2.1 楊, 石明. 《澎湖媽祖信仰與拓墾》. 高雄市: 麗文文化. 2011. ISBN 9789577484574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甘, 村吉. 《湖西鄉廟宇史》. 台中市: 湖西鄉公所. 2012. ISBN 9789860360752 (中文(臺灣)). 
  4. ^ 許雪姬. 謝自南.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5. ^ 余, 光弘; 黃, 有興.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98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