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柏立基教育學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柏立基教育學院
The Sir Robert Black College of Education
地址 英屬香港九龍郝德傑道6號
其它名称第三師範學院、柏立基師範專科學校
类型師範學院
创办日期1960年
关闭日期1994年9月1日(教院於1997年10月起遷出)
创始人香港政府教育司署(延續教育部助理署長統管)
学区深水埗區

柏立基教育學院(英語:The Sir Robert Black College of Education),原稱柏立基師範專科學院,簡稱柏師,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於1960年創立,以時任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命名。

歷史

第三師範學院於1960年成立,最初為葛量洪教育學院的分校,校址設於樂富聯合道145號老虎岩官立小學最頂兩層(今教育局藝術與科技教育中心);其時,柏師的學生需同時在葛師上課。

1961年,第三師範學院脫離葛師,並於1962年易名柏立基師範專科學校。半年後,柏師遷址至原九龍船塢紀念學校預留校舍。

1964年,柏師正式定永久校址於琵琶山郝德傑道。當時,由於工務司署堅持必須將羅富國教育學院的設計,近乎原封不動地應用於柏師永久校舍,但柏師教職員表示不同意(例如1970年上任的院長張伯倫,向工務司署要求在柏師新校興建體育館但不得要領),最終導致永久校舍要到1974年才完工。

1967年,因應政府要求,包括柏師在內的三所師範專科學校,均易名為「師範學院」[1]

在時任院長張伯倫的倡議下,由1971年開始,包括羅師、葛師及柏師三所教育學院,改用聯合收生制度,並設招生委員會,由三所教育學院院長輪任,終結三所師範學院師生質素不均的局面。

1974年,柏師遷入九龍琵琶山郝德傑道6號新校,原址交予葛師作分校。

1982年間,柏師在沙田圓洲角開辦分校(主力小學及特殊教育培訓;另外,所有一年級生都必須在分校就讀一年,才可到正校上課),與台山商會中學相連。原先該校舍只會使用3-5年,其後重撥中學校舍分配,但最終因學院發展而徵用了15年。

柏立基教育學院於1994年9月1日起,與其他四所教育學院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部份(現已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初期,兩校舍仍為教育學院的校舍之一,直到1997年10月遷入大埔為止。原有本部校舍於2008年清拆,重建成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永久校舍;分校則於1999年,改為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歷任院長

如無特別指明,下述任期年份均由9月1日開始,8月31日結束。

第三師範學院主任(等同院長)

第三師範學院院長

  • 吳廣源(1961年1月-1962 第二任,曾任羅富國教育學院署理院長,亦是柏師名義上首任院長)[2]

柏立基師範專科學院院長

  • 吳廣源(1962-1967)

柏立基教育學院院長

  • 黃勵文(1967-1970 第三任,後轉職至嶺南學院
  • 張伯倫(T.McC Chamberlain)(1970-77 第四任,曾任羅富國教育學院署理院長及伊利沙伯中學校長)
  • 梅安蘭蕙(Mrs. Bernadette Murray)(1977-1981 第五任)
  • 蘇輝祖(1981-1986年10月 第六任,高官蘇燿祖之胞弟)
  • 江潤勳(1986年11月-1993 第七任,曾任葛量洪教育學院院長)
  • 江李志豪(1993-1994 第八任)

香港教育學院柏立基分校院長

  • 江李志豪(1994-1995年6月1日)
  • 周羅汝珩(1995年6月1日-1995年8月31日(署任))
  • 韓羅羨儀(1995-1996 第九任)

香港教育學院柏立基分校課程組別統籌主任

  • 招紹琰(1996-1997年10月 第十任,末任院長)

1994年9月1日,柏立基教育學院併入香港教育學院(教院),各師範學院初期暫行類似書院聯邦制的管理制度。1995年9月1日起,則統一改由教院院長領導;而三分之二按教育署公務員條款聘用、並通過教院轉職面試的教職員,亦於同日起改為受聘於教院。1997年10月尾,教院遷入大埔永久校舍工作完成,各分校課程組別統籌主任職位宣告撤銷,亦象徵各前教育學院正式結束。

校園

在柏師併入教院前,共設有兩個校園:郝德傑道正校及沙田分校。

郝德傑道校園(香港教育學院柏立基第一分校)

正校於1974年建成,由主樓連禮堂、體育館、學生宿舍、舍監宿舍及教職員宿舍組成。所有行政及教學單位均設於樓高6層的主樓內,並與入口處的大講堂和後方一層高的體育館連接。3層高的學生宿舍共設有192個宿位(女生及男生原則上各佔92個),呈一字形(每邊有8間房,各房容納4人),可享蝴蝶谷山景,以及維港海景。但是,宿舍已於1991年8月起改建為教室,以應付學院發展(而柏師亦是最後一間取消宿舍的教育學院)。學院另設有舍監宿舍,供兩男兩女舍監及一位管家入住。在教院遷入大埔後,校舍曾短暫用作「臻美資訊學園」[3]。及後,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於1999年獲分配校舍用地,但初年僅使用宿舍大樓上課,而主樓當時改作耀中國際學校校舍;2008年,在耀中遷入九龍塘後,柏師絕大多數建築物(除舍監宿舍仍然保留)已被拆卸,重建成現今的蔡繼有學校永久校舍(中、小學部共用校舍)。

沙田校園(香港教育學院柏立基第二分校)

1982年,為了開辦小學教育及特殊教育課程,柏師向教育署借用沙田圓洲角一未編配中學校舍開設分校,原訂為期三至五年,而分校與台山商會中學相連。校舍連同台山商會中學採連環型校舍設計(除面向禮堂方向的每層特別室窗戶只有四扇,其他同類校舍則為標準六扇,是香港唯一例子)。雖然此校舍的借用最初屬暫時性,但最後一直使用至1997年,於香港教育學院永久校舍啟用後,才歸還給政府。分校於1999年改為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是香港第三所採用中學校舍的小學。

著名校友

以其命名的學校

參考資料

  1. ^ 三間師範學校 改稱師範學院. 香港工商日報. 1967-10-18: 7 [2022-03-16]. 
  2. ^ 英女皇嘉獎香港有功官民 元旦授勳名單. 華僑日報. 1968-01-01 [2024-02-25]. 
  3. ^ 資訊學校成為老師培育基地. 星島日報. 1998-11-09. 
  4. ^ 柏師學院 畢業題名. 華僑日報. 1968-03-09: 14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