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
新經濟(New Economy),意指傳統製造工業經濟的型態,轉變成新的科技經濟型態。新經濟理論尤其盛行於1990年代的美国,亦即互聯網泡沫的時代。新經濟理論認為,由於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進步,可保持低度物價膨脹率和低度失業率,经济可以持續成長。該理論解釋了美國上世紀末經濟空前繁榮的原因,造成對经济前景的過度樂觀和投資,近二十年來,始終不乏其他国家群起效尤、和許多学者的批評論戰。
詞源
1983年時代雜誌的一篇報導,標題即為新經濟,探討重工業經濟型態如何轉變成新科技經濟型態。1997年新闻周刊多次引用該篇報導。
網際網路泡沫時代
無通貨膨脹壓力的經濟成長
從傳統的景氣循環來看,長期的景氣繁榮,會使勞動成本上升,進而使企业將生產成本轉嫁到消费者身上,導致物價上漲,形成或通货膨胀的壓力。
1991年3月開始一直到1997年7月,美國的经济呈現一片繁荣;同期,1995年12月一直到2000年3月,亦正值互聯網泡沫的時代;美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破八千之後,開始有人議論紛紛,此番現象似乎已經超出了現有的經濟理論所能解釋的範圍,1999年道琼斯指数更突破一萬點。在美國這段經濟繁榮的時期,低失業率和物價穩定這兩種悖離條件,居然同時呈現。
景氣循環的波段為何消滅
因此,有人認為美國經濟已發生質變。例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史帝芬·韋伯分析,促成新經濟的因素有六種:全球化生產、金融市場的變遷、僱用型態的改變、美國政府的政策、開發中國家市場的擴大、資訊技術的發展。
新經濟論者的分析脈絡,大致如下:以硅谷為中心的資訊科技產業,帶動美國經濟發展;美國利用信息技术革新,改善企業的庫存管理,促進商業競爭,導致美國經濟結構的質變。舉例來說,美國經濟結構的質變,就是在不引發通貨膨脹之下,美国的潛在經濟成長率由2%上升到3%左右,超越一般景氣循環的波段變化。當時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1997年的國會聽證會上發言認為:「這是美国百年難得一見,難以用既有價值觀或標準加以評定的現象。」這段談話更助長新經濟論者的氣燄。
新經濟的質疑聲浪
至始,也有不少學者質疑新經濟理論。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質疑資訊化提昇生產的論點,認為當時美国的經濟繁榮,主要是因為缺乏強力的國際競爭對手。日本1997年經濟企劃廳所提出的報告認為,美國的生產力成長率,進入1990年代後,反而呈現下滑趨勢。2007年美國經濟開始泡沫化,出現景氣循環的衰退階段,挑戰新經濟理論的建構、和在其他国家的運用。
新經濟的影響
2000年的新經濟末期,互聯網泡沫開始破滅,美联储為救回經濟,壓低利率,造成錢滿為患,養出2000年代中期的次貸榮景,和隨之而來的2007年次貸危機,波及全球經濟,全球各經濟大國連忙合作紓困,例如召集各種領袖高峰會、策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力金援破產邊緣的銀行、向消費者大發消費卷。2010年中,逐漸出現「無感經濟復甦」,即高失業率、高通货膨胀、低或中度的經濟成長三者同現,勞工和資本家感受到的經濟氣溫迥異,貧富差距擴大;跨國投資人再度炒作經濟泡沫,例如一片看好網路科技和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錢景,迄2011年夏天為止,恍若重現十年前的互聯網泡沫。許多學者援引上一次經濟泡沫造成的破產、紓困與失業為例,強調應該趁這些泡沫尚未成氣候前就先戳破,以免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也有人對這「泡沫恐懼症」不以為意,至少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如此。在經濟展現強勁復甦力道以前,美联储仍將全力投入壓低利率。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倫在2011年4月11日的演說中,絲毫未提及有關經濟泡沫的議題,否認商品價格飛漲是美联储政策惹的禍,認為油價與食品價格暴漲,主要是「全球需求升高與全球供應破裂」造成的後果。
西班牙 Pompeu Fabra 大學的范圖拉與馬丁等一脈經濟學者甚至說,既要謀求大幅成長,我們就得付出「泡沫」的代價。認為價格大幅上揚反映的樂觀,有助於美夢成真,漲價促成更多就業與投资,更多就業與投资推動成長,因而進一步推高價格,於是形成周而復始的良性循環,不過,泡沫終究要破裂,攪得天下大亂。但他們認為,盛極而衰的泡沫經濟縱有許多缺失,也比規範重重、永遠沒有起色的經濟好一些。
參見
- 資產經濟(Asset-based economy)
- 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
-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
- 資訊革命(Information revolution)
- 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
參考資料
- 時代雜誌,1983
- 新聞週刊,1997
- 日本經濟新聞社. 全球經濟常識100. 經濟新潮社. 1999. ISBN 9789861200996.
- 經濟泡沫是一種良性循環?. 彭博商業周刊.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