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
戚家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几支以带军将领命名的武装力量,以其严明的军纪,高强度的训练,精良的冷热兵器和一流的战法战阵闻名于十六世纪,前后共半个世纪的历程征战中国南北,长城内外,胜多败少,在中国明代对外战争中彪炳史册,能与宋代岳家军比肩,为中国后世官民所称颂。
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在讨要军饷时,于蓟镇演武场被明朝官军设计伏杀,余众解散。是为“蓟镇兵变”。至此戚家军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歷史
戚家军由明代中国一代悍将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明代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招募当地农民和周边永康、东阳、处州等处农民矿徒编练而成,当时的军力约四千人,后历经浙江台州温州剿灭倭寇之战,复入福建剿倭,兵力增至六千,平定南方倭乱之后,又随戚继光北调京师,贯彻戚继光防虏策略,在北直隶大修长城要塞,并引进骑兵,车兵,编练成一支包含诸兵种的武装力量,戚家军退守长城天险,出攻大漠塞北,成为隆庆、万历年的一支明军劲旅。
戚家军战法奇特,其中戚继光首创的“鸳鸯阵”最为著名,11人为队,攻守分工明确,对抗倭寇善于近身肉搏的步兵效果显著,据史料记载戚家军以鸳鸯阵曾数度正面直接击破大队的强悍倭寇,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台州宁海、新河、花街、长沙诸战役中战果惊人,并且出现伤亡比极其悬殊的战例(宁海遭遇战明军斩杀300倭寇,无一阵亡),此后鸳鸯阵一直为戚家军所发扬光大。
戚家军武器更为出色,不仅有江南所产之狼筅,更有多种长短武器的小组合,其中包含倭刀腰刀火枪等等。戚家军的最大特色是装备了大量火器,除了火铳之外,大量火炮也装备到部队装备序列中,明军火器装备数量从戚家军开始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戚家军组建骑兵之后,火枪骑兵队成为戚家军依托长城防线几次打破蒙古铁骑的法宝。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因为欠饷日久,忍无可忍的戚家军向军门索饷,却遭蓟州总兵王保、延绥总兵官李如樟等人设计。王保对戚家军将士声称将要发饷,将戚家军将士手无寸铁地诱骗到蓟镇校场,随即对戚家军进行屠杀。共杀戚家军数百余人(一说为三千三百),余者驱散南还。至此,戚家军覆亡。明廷闻讯后,竟认可王保、李如樟、陈霞等人屠杀功臣之举,皆授平叛之功。
参考资料
-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七·王保》:“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言南兵未尝反,保纵意击杀,请遣官按问。巡关御史马文卿庇保,言南兵大逆有十,尚书石星附会之,遂以定变功进保秩为真,荫子。督抚孙幰、李颐等亦进官受赐,时论尤之。”
- 《两朝平攘录》:“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如松攻平壤时约先登者给银万两,南兵果先登)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
- 《朝鲜宣祖实录》:“事觉,杀三千三百馀口,而其馀或遁或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