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枸
张斯枸(1842年10月26日—1898年4月29日),又作张斯栒,字听驵或听颿[需要較佳来源],浙江省慈溪人。 清末外交官、翻译官,是清朝驻外最久的外交官,共驻外长达22年,清朝驻外大使公文多出其手[需要較佳来源]。1897年4月至1898年10月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总办,是武大早期校长[1]。
经历
早年考取举人,但因家中世代巨商,舍科举仕进而继承庞大家业。在宁波结识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受丁影响而专精西学,因而精通英文、拉丁文,兼通日文,又通晓西方数学、物理、声光电化、武器制造之学问,数年之后成为中国少数博通中西之人物。因此专长,先后受福建船政大臣夏献纶、沈葆桢赏识器重,举荐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又咨送吏部,奉旨以同知衔选用直隶知州[需要較佳来源]。
1876年,其长兄张斯桂出任驻日副使,其以随员兼翻译官随行。又随郭嵩焘出使英国,任英文翻译官。1879年,随刘云生出使德国,任翻译官,使毕再回英国伦敦。因前后大清驻英大使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皆不通英文西学,张留任英国任大使馆翻译官、参赞官。而历任驻外大使公文多出张之手。郭嵩焘认为张其才可大用,“学术纯正,操守峻洁,粹然儒者,不当仅以随员目之”。1880年,张以太常寺卿身份奉旨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需要較佳来源]。
1894年,薛任毕归国述职,张托薛入朝代为上奏回国,直到1897年张在海外整20年才获批准。张回到京师得吏部引见,以知府衔奏保为道员,赏加正二品顶戴。1897年,奉湖广总督张之洞之命,调往湖北总办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的前身)事务。 1898年,奉旨带领中国首批30位赴日留学生。1898年逝世于日本神户,清廷赠从一品官衔[需要較佳来源]。
趣事
- 张斯枸因外交公务繁重,精通速记术,1896年出版《传音快字》,是中国最早的速记法。
家庭
家族出自宁波府慈溪县慈东马径,祖张梅是嘉庆年间大药商,创有“张同泰”是当时最大国药号。同辈族兄弟张斯臧、张斯缙均为清末大商人。同父异母兄张斯桂是洋务派中坚[需要較佳来源]。
参考著作
- 童赓年撰《张斯栒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