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布兰切特
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 |||||||||||||||||||||||||||||||||||
---|---|---|---|---|---|---|---|---|---|---|---|---|---|---|---|---|---|---|---|---|---|---|---|---|---|---|---|---|---|---|---|---|---|---|---|
女演员 | |||||||||||||||||||||||||||||||||||
出生 | Catherine Élise Blanchett 1969年5月14日 | ||||||||||||||||||||||||||||||||||
职业 | 演員、導演、製片人 | ||||||||||||||||||||||||||||||||||
母校 | 澳洲國家戲劇藝術學院 | ||||||||||||||||||||||||||||||||||
配偶 | 安德魯·烏普頓(1997年结婚) | ||||||||||||||||||||||||||||||||||
儿女 | 3子1女(女兒為領養)[1] | ||||||||||||||||||||||||||||||||||
代表作品 | 《伊莉莎白》系列 《魔戒電影三部曲》 《飞行家》 《醜聞筆記》 《搖滾啟示錄》 《藍色茉莉》 《卡露的情人》 《TÁR塔爾》 | ||||||||||||||||||||||||||||||||||
活跃年代 | 1992年至今 | ||||||||||||||||||||||||||||||||||
签名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Cate Blanchett」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国大陸 | 凯特·布兰切特 |
臺灣 | 凱特·布蘭琪 |
港澳 | 姬蒂·白蘭芝 |
新加坡 | 姬蒂·班查 |
馬來西亞 | 凯特·布兰琪、凯特·白兰芝 |
凱瑟琳·艾莉絲·布兰切特(英語:Catherine Élise Blanchett,1969年5月14日—)[2][3],澳大利亞演員、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布蘭琪除了是史上同時擁有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獎的七位演員之一,亦是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除了音樂與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美國演員工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主角和配角獎的雙料得主,以實力演技和特殊氣質受到肯定與注目。2014年,布蘭琪以電影《藍色茉莉》中的落難貴婦一角,獲第86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4],繼2002年妮可·基嫚以《時時刻刻》電影之後,澳洲第二位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亦是唯一獲得兩次奧斯卡獎的澳洲電影演員。
生平經歷
成長背景
布蘭琪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在美國德州出生的父親Robert DeWitt Blanchett是退役美國海軍軍官的廣告人,母親June Gamble是擁有法國血統的澳大利亞教師,兩人在海上相識。布蘭琪有一個擔任電腦工程師的哥哥Bob與一個劇場設計師的妹妹Genevieve。和布蘭琪極為親密的父親,在她10歲時因心臟病離世[5][6],布蘭琪從小由奶奶和母親帶大。
自就讀墨爾本衛理會女子學院時期,布蘭琪開始發現自己對戲劇的喜愛,並成為學校戲劇社團的負責人,自編自演的喜劇題材話劇獲得熱烈的反應。學生時期喜歡打領帶、穿西裝,打扮得像個男生,亦常剃光頭髮,欣賞的偶像是安妮·藍妮克絲。大學時期就读于墨尔本大学,主修美术史和经济学,後因著迷於戲劇,轉讀澳洲國家戲劇藝術學院,並自戲劇學院畢業。布蘭琪在18歲時曾當背包客前往英國旅遊,但因簽證過期只好離開英國。到了埃及開羅,在旅館遇見一位恰好正在徵臨時演員的工作人員,由於旅費已透支,在因緣際會下為一部名為《Kaboria》的電影扮演觀看拳擊賽而吶喊加油的觀眾,酬勞足夠支付她一星期的住宿費用。這也是布蘭琪第一次在大銀幕演出的經驗[7][8]。但布蘭琪表示,「當時戲劇學校畢業後就在劇場工作,一開始沒有想到要去當電影演員。」[9]
職業生涯
1992年-1997年
布蘭琪在戲劇學院時,演出的舞臺劇即已展露其表演上的才華。但畢業後,經濟拮据之下有段時間住在磚頭都斑駁露出的房間裡,每天只捨得喝一杯咖啡,因此曾經給自己設定五年之內若沒在劇場界闖出成績便轉行。所幸後來逐漸有了演出機會,擔綱主演的第一部舞臺劇《Top Girls》亦獲得好評。其後更以《Kafka Dances》獲得雪梨劇評獎最佳新人獎。同年,和後來成為奧斯卡影帝的傑佛瑞·羅許搭檔演出大衛馬密的舞臺劇《奧利安娜》,並以此劇指控教授性騷擾的女學生一角得到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在同年囊括雪梨劇評獎最佳新人及最佳女主角的雙料得主。1994年到1995年期間,陸續演出莎翁舞臺劇如《哈姆雷特》等,並開始參與電視劇,如黃金檔影集《Heartland》、迷你影集《Bordertown》(與雨果·威明合作)、電視電影《Police Rescue》、長篇電視劇《G.P.》等,發展領域多元且逐漸累積不同表演經驗。
1997年,二次大戰題材的《火線浮生錄》,則是布蘭琪拍攝的第一部商業電影,在片中飾演女俘虜。同年,電影《奧斯卡和露辛達》、《幸福是一尾皺頸蜥蜴》接連上映。原本《奧斯卡和露辛達》的製片人不同意起用像布蘭琪這樣屬於新人階段且在其他國家知名度不高的演員,但看了《火線浮生錄》之後,肯定其演出,同意由她飾演女主角,並以此片入圍澳洲影評人協會獎和澳洲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女主角獎。《幸福是一尾皺頸蜥蜴》則讓布蘭琪奪得澳洲電影學院最佳女配角獎,接連幾部電影的表現開始引起電影圈注目。《伊莉莎白》的導演錫哈·加培係因《奧斯卡和露辛達》片中布蘭琪的演出而邀請其擔任片中英國女王一角[10],導演並評價:「雖然凱特是新人,但多變的素質可以勝任任何複雜的角色。或許外表平凡,但當需要時,她能一瞬間變得異常美麗」。[11]
自1993年到1999年間,重心放在舞臺劇,至少有十部劇碼巡演。《戰地有心人》係因原著作者塞巴斯蒂安·福克斯看過布蘭琪在倫敦的舞臺劇《Plenty》後,而邀請其擔任此部電影的女主角。
1998年-2007年
1998年,布蘭琪以電影《伊莉莎白》片中鮮明存在感的女王一角獲得第56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當時從未演過傳記電影且壓力極大的她,為了飾演此一人物,請來老師教授古典英語、研讀大量傳記、前往博物館觀賞相關肖像和藝術作品、減重、漂白眼睫毛、眉毛和剃光頭頂前半部的頭髮。布蘭琪以此部片首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在影壇上奠定知名度與人氣;2001年,開始演出《魔戒》系列電影中的精靈女王凱蘭崔爾。接連的女王角色中,其獨特氣場與脫俗氣質令人印象深刻,讓布蘭琪享有「女王專業戶」之稱。期間亦陸續接演中小成本和獨立製片電影,例如首次與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爾合作柏林影展開幕片《天堂奔馳》,飾演剃了光頭為愛逃亡的女逃犯。在2003年上映的電影《鍥而不捨》,則是飾演不畏險惡揭發真相促使政府立法的知名北愛爾蘭記者薇若妮卡·格琳,並為了揣摩角色舉家搬至愛爾蘭,布蘭琪亦以此部真人實事改編的題材入圍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2004年,布蘭琪在知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所執導的《神鬼玩家》扮演好萊塢知名女星凱瑟琳·赫本,其唯妙唯肖的語氣及姿態,贏得第7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及各大影評人協會獎的肯定[12][13],當時已96歲高齡的赫本得知布蘭琪要飾演自己時亦十分贊同。2005年,在獲得首座奧斯卡獎座後,又回澳洲接演本土獨立製作並限定上映的電影《為愛重生》,片中飾演曾經淪於毒海,欲重新生活卻被過往牽絆住的女子。布蘭琪以此片獲第二座澳洲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2006年《醜聞筆記》上映,布蘭琪飾演一個與15歲中學生發生不倫戀情的已婚美術教師,在片中和知名英國影后茱蒂·丹契極富張力又精彩的對手戲引起話題,布蘭琪亦入圍該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並獲得多項電影獎。
2008年-2012年
2008年年初,布蘭琪憑前一年上映的《伊莉莎白:輝煌年代》和《搖滾啟示錄》雙料提名第8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布蘭琪在《搖滾啟示錄》片中反串知名搖滾巨星巴布·狄倫,其憤世嫉俗的消瘦頹廢男子演繹,亦成為第64屆威尼斯影展影后[14]及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得主。而奧斯卡獎史上只有三位演員在電影中以反串獲得提名,布蘭琪即是其中一人。除了扮演主婦、逃犯、特務、教師、通靈者、拓荒者等人物,布蘭琪亦是經常擔綱演出真人實事傳記人物的演員,不論是英國女王、傳奇搖滾歌手、王牌記者或好萊塢經典女星,其穩定的表現力與具存在感的演技也讓媒體稱之為「變色龍」,而除了在《天堂奔馳》說義大利語,亦曾經在片中變換愛爾蘭腔、俄國腔、德國腔、英國腔和法國腔等各種口音的英語。知名導演大衛·芬奇曾評價其「無時無刻散發出來的那股銀幕力量和能力極為罕見。她對工作的態度是專業的,不僅知道自己角色的來龍去脈,也知道所有人角色的台詞,會為工作的推進做出貢獻。比如她會說『這裡有幾個詞,你覺得這樣如何……』,但絕不會像某些明星那樣,說『我需要一段獨白,應該有人來給我改一下』」[15]、坎城影展及奧斯卡最佳導演伊納利圖亦表示「只有凱特就算躺在地板上也能傳達出有趣的訊息。觀眾得關心角色,而凱特就是能創造出這種共鳴感。總是可以化繁為簡,任何一個層次都很寶貴」、導演山姆·雷米則評價布蘭琪擁有「獨力撐起整部戲的能力」。
在2004年後,布蘭琪沒有因獲得了奧斯卡獎而積極往好萊塢邁進,反而接演許多拍攝期不長的配角,減少了在澳洲以外的工作比重,並將個人的戲份集中拍攝,為了把時間留給舞臺劇和家庭[16]。除了出任雪梨劇團的藝術總監,也投身熱愛的舞臺劇,扮演了挪威劇作大師易卜生《海達·蓋伯勒》中的Hedda、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中的Blanche DuBois、俄國大師契訶夫《凡尼亞舅舅》中的Yelena等,並獲得至少七座最佳舞臺劇女演員獎。2009年年底的《慾望街車》,每場座無虛席。布蘭琪表示,「當時對體力的考驗相當大,每週要上演八場戲,我累到掉頭髮,但反響不錯,而且對我而言收穫非常大」。2011年,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前去觀賞布蘭琪的舞臺劇《Big and Small》之後,兩人萌生合作計畫,因此而促成了2013年知名劇碼《女僕》的共演,並在2014年於紐約公演再開,並以此劇再度獲得Helen Hayes獎和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獎。
2013年-現今
2013年,布蘭琪以伍迪·艾倫編導的《藍色茉莉》相隔數年重回電影主演一職。片中既落魄又自欺欺人的貴婦之精準詮釋亦獲知名媒體《紐約時報》等各方好評,影評人表示,「若角逐奧斯卡影后,很難有人可以打敗她」[17][18]。除了奪得近30個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女主角獎,亦獲第8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個人生涯第六次提名奧斯卡獎)[19],和第20屆美國演員工會獎[20]、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影后[21]。為了詮釋片中角色,布蘭琪前往紐約體驗生活、嘗試喝許多酒、研究伯納德·馬多夫醜聞等[22]。雖然在拍攝初期和導演伍迪有過磨合期[23],但殺青後伍迪在訪談中表示,「能邀到凱特主演就像手中握有核子武器般強大,她是我心中《藍色茉莉》女主角的不二人選。與這樣的演員合作,我還有什麼好教的。她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優秀演員,但絕對是世界上那幾位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布蘭琪曾在專訪中表示,身為演員最快樂之處,來自於思考人物「為何會那樣做」,而劇場一直是最愛。結婚前自己是個會對角色投入過多的演員,但結婚生子後,家庭將自己帶離了以往一心一意的偏執狀態。而對於拍戲的選擇,一直以來都沒想過非要參與製作規模大的項目,或是去扮演故事中最吸引人的角色不可[24]。演戲就像是回到12歲時去朋友家過夜,能半夜不睡覺、能有機會做平常不會做的事,「要是可以選擇的話,希望能夠死在排練室裡。」
2013年3月,HBO宣布由布蘭琪主演真人實事改編的傳記片《癌症潑婦》(Cancer Vixen: A True Story),布蘭琪身兼主演和製片。在劇中將扮演罹患乳癌的知名插畫家瑪莉莎·瑪奇托,編劇由茱莉·蝶兒擔任[25][26]。9月,《灰姑娘》真人版電影《仙履奇緣》開拍,布蘭琪在片中詮釋繼母一角[27]。
2014年3月12日,《卡露的情人》在辛辛那提開鏡,此片是布蘭琪首度參演同性戀題材作品,亦是繼《搖滾啟示錄》之後再度與導演陶德·海恩斯合作,與魯妮·瑪拉演出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原著小說《The Price of Salt》,同年4月24日殺青。
2017年,布蘭琪參演漫威電影《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飾演索爾與洛基的姐姐、阿斯嘉人的死亡女神「海拉」一角。
2022年9月,布蘭琪以《TÁR塔爾》中的演繹再度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為澳洲演員第一人。
個人生活
1996年,布蘭琪與劇作家安德魯·烏普頓相識,1997年12月29日結婚,布蘭琪曾表示人生唯一的遺憾是當年夫妻倆沒有拍攝結婚照。兩人育有三個兒子,長子Dashiell John Upton出生于2001年,次子Roman Robert Upton出生于2004年,第三子Ignatius Martin Upton于2008年4月在倫敦出生。雖然布蘭琪為了揣摩角色曾經居住在英國布萊頓及愛爾蘭,但在2007年年底,因決定回家鄉接掌雪梨劇團藝術總監而搬回澳洲雪梨。
2008年,布蘭琪與丈夫安德魯·烏普頓正式出任雪梨劇團藝術總監[28],致力推動劇場表演並親自演出,於2013年的年底卸任。2012年3月30日,布蘭琪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9],同年11月11日,獲頒澳洲雪梨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以表揚其對戲劇藝術的貢獻。
2015年3月,媒體報導布蘭琪領養一個女嬰Edith,其後經紀人證實此事[30],並表示計畫由澳洲遷往美國居住。
社會活動
2008年4月,布蘭琪出任「澳洲總理2020年全國高峰會」創意團隊的聯合主席,與近千名各界人士展開兩天對談。凱特除了是雪梨國際電影節的贊助者和澳洲電影協會的大使,亦是澳洲綠色建築的定期資助者和澳洲保育基金會大使,也將雪梨劇團和住家改造為環保建築[31],劇團的太陽能裝置則可提供七成用電量[32][33][34][35]。期間,亦和劇團聯合推廣城市議題,進行多場演講和座談會。2011年,因支持澳洲政府徵收「碳排稅」而引起保守黨和部分民眾不滿,認為此舉增加了稅收負擔。布蘭琪對此表示,認同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應為了長遠著想,且所有人都會因保護環境而受益[36]。
作品列表
電影
年份 | 標題 | 角色 | 附註 | 來源 |
---|---|---|---|---|
1990 | 《卡波利亞》 | 美國啦啦隊隊長 | 埃及電影 | [37] |
1996 | 《公園》 | Rosie | 短片 | [38] |
1997 | 《火線浮生錄》 | Susan Macarthy | [39] | |
《旧欢如梦》 | Lizzie | 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配角 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40] | |
《奧斯卡與露絲達》 | Lucinda Leplastrier | 提名-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41] | |
1998 | 《伊莉莎白》 |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 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帝國獎最佳女主角 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具潛力女演員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東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帝國獎最佳新人 提名-MTV電影大獎最具突破演出女演員 |
[42] |
1999 | 《情人搭錯線》 | Lady Gertrude Chiltern | 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
[43] |
《胸口》 | Julie-Anne | 短片;兼監製 | [44] | |
《空中塞車》 | Connie Falzone | [45] | ||
《大开眼戒》 | 神秘女人 | 配音;未掛名 | [46] | |
《天才雷普利》 | Meredith Logue | 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
[47] | |
2000 | 《靈異大逆轉》 | Annabelle "Annie" Wilson | 提名-土星奖最佳电影女主角 提名-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48] |
《縱情四海》 | Lola |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
[49] | |
2001 | 《真情快遞》 | Petal Quoyle |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50] |
《戰地有心人》 | Charlotte Gray | 提名-堪薩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
[51] | |
《終極土匪》 | Kate Wheeler |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AFI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
[52] | |
《指环王:护戒使者》 | 凱蘭崔爾 |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
[53] | |
2002 | 《指环王:双塔奇兵》 |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
[54] | |
《天堂奔馳》 | Philippa | 金攝影機獎最佳國際女主角 | [55] | |
2003 | 《咖啡与香烟》 | Herself / Shelly |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演員 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56] |
《鍥而不捨》 | 薇若妮卡·格琳 |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 提名-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帝國獎最佳女主角 |
[57] | |
《鬼影迷蹤》 | Magdalena "Maggie" Gilkeson | 提名-土星獎最佳電影女主角 | [58] | |
《指环王:王者归来》 | 凱蘭崔爾 |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
[59] | |
2004 | 《海海人生》 | Jane Winslett-Richardson |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演員 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60] |
《飞行者》 | 凱瑟琳·赫本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演員 義大利線上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堪薩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帝國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61] | |
2005 | 《為愛重生》 | Tracy Heart | 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 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澳洲Inside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 |
[62] |
2006 | 《火線交錯》 | Susan Jones |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 [63] |
《柏林迷宮》 | Lena Brandt | 聖喬迪電影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 [64] | |
《丑闻笔记》 | Sheba Hart |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Gransito電影獎最佳銀幕演出組合(與茱蒂·丹契共享) 奧克拉荷馬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聖喬迪電影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 提名-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Gransito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提名-土星獎最佳電影女配角 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65] | |
2007 | 《終棘警探》 | Janine | 未掛名客串 | [66] |
《签约演员》 | 她自己 | 紀錄片 | [67] | |
《伊莉莎白:輝煌年代》 | 伊莉莎白一世女王 | 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Gransito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聖喬迪電影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帝國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提名-愛爾蘭電影電視獎最佳國際女演員 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68] | |
《搖滾啟示錄》 | Jude Quinn(鲍勃·迪伦) | 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 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Gransito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 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 義大利線上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猶他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女性影評協會特別獎 紐約村聲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提名-全美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都柏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69] | |
2008 |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 | Irina Spalko | 提名-全美民選獎最受歡迎動作片女演員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反派 |
[70] |
《奇幻逆緣》 | Daisy Fuller | 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土星獎最佳電影女主角 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71] | |
《崖上的波妞》 | Gran Mamare | 英語版配音 | [72] | |
2010 | 《羅賓漢》 | 瑪麗安 | 提名-青少年票選獎冒險動作類女演員 | [73] |
2011 | 《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 | Marissa Wiegler | 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74] |
2012 | 《哈比人:意外旅程》 | 凱蘭崔爾 | [75] | |
《謹慎的尾巴》(A Cautionary Tail) | 旁白 | 短片;配音 | [76] | |
2013 | 《女孩崛起》 | 紀錄片 | [77] | |
《南太平洋之旅》 | 紀錄片 | [78] | ||
《蓝色茉莉》 | Jeanette "Jasmine" Francis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 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 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女演員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東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波士頓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紐約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英國衛報電影大獎最佳演員(不分性別) 都柏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全美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佳女主角 聖塔芭芭拉國際影展年度最佳表演 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喬治亞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愛荷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北卡羅萊納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丹佛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IGN年度最佳電影女演員 多力安電影獎年度最佳電影女演員 李察·艾登堡祿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提名-愛爾蘭電影電視獎電影類最佳國際女演員 提名-帝國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俄亥俄中心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猶他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集體演出 提名-國際電影愛好者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79] | |
《扭轉》 | Gail Lang | [80] | ||
《加拉帕戈斯纪事》 | Dore Strauch | 紀錄片;配音 | [81] | |
《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 | 凱蘭崔爾 | [82] | ||
2014 | 《大尋寶家》 | Claire Simone | [83] | |
《驯龙高手2》 | Valka | 配音 | [84] | |
《哈比人:五軍之戰》 | 凱蘭崔爾 | [85] | ||
2015 | 《聖杯騎士》 | Nancy | [86] | |
《仙履奇緣》 | 崔梅恩夫人 | [87] | ||
《卡露的情人》 | Carol Aird | 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 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道林獎年度最佳女主角 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奧斯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丹佛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北卡羅萊納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衛星獎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88] | |
《真相急先鋒》 | 瑪莉·梅普斯 | [89] | ||
《凱特·布蘭琪:宣言13》 | 各種角色 | [90] | ||
2016 | 《时间之旅》 | 旁白 | 紀錄片;配音 | [91] |
2017 | 《紅》(Red) | 母親 | 短片 | [92] |
《為妳唱的歌》 | Amanda | [93] | ||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 海拉 | 提名-青少年票選獎最佳電影反派 | [94] | |
2018 | 《瞞天過海:八面玲瓏》 | Lou | [95] | |
《滴答屋》 | Florence Zimmerman | [96] | ||
《森林之子毛克利》 | 卡奥 | 配音 | [97] | |
2019 | 《馴龍高手3》 | Valka | 配音 | [98] |
《伯纳黛特你去了哪》 | Bernadette Fox | 提名-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女性影評人圈最佳女主角 |
[99] | |
《喜好甜食》(Sweet Tooth) | 旁白 | 短片;配音 | [100] | |
2021 | 《千萬別抬頭》 | Brie Evantee | 提名-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配角 提名-評論家選擇超級獎最佳科幻或奇幻電影女演員 提名-AARP成人電影獎最佳群戲 提名-評論家選擇電影獎最佳整體演出 提名-底特律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群戏 提名-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最佳整體演出 |
[101] |
《玉面情魔》 | Dr. Lilith Ritter | AARP成人電影獎最佳群戲 提名-AARP成人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提名-土星獎最佳電影女主角 提名-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配角 |
[102] | |
2022 | 《欣快感》(Euphoria) | 老虎 | 配音 | [103] |
《TÁR塔爾》 | Lydia Tár | 兼執行製片人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棕榈泉国际电影节沙漠棕櫚成就獎女演員 聖巴巴拉國際電影節年度傑出演員獎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評論家選擇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主角演出 提名-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提名-衛星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獨立精神獎最佳主角演出 |
[104] | |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 | Spazzatura the Monkey | 配音 | [105] | |
《善惡魔法學院》 | The Storian | 配音 | [106] | |
2023 | 《神的孩子不再跳舞》 | Sister Eileen | 兼監製 | [107] |
2024 | 《谣言 | Hilda Ortmann | [108] | |
《邊緣禁地》 | Lilith | [109] | ||
2025 | 《黑袋行動》 | Kathryn Woodhouse | [110] | |
TBA | 《父母姐弟》 | 后期制作中 | [111] |
舞台劇
年份 | 標題 | 地點 | 角色 | 附註 | 來源 |
---|---|---|---|---|---|
1992 | 《厄勒克特拉》 | 國立戲劇學院 | Electra | [112] | |
《顶尖女子》 | 雪梨劇院公司 | Patient Griselda / Nell / Jeanine | [113] | ||
1993 | 《卡夫卡舞曲》(Kafka Dances) | 格里芬劇院公司 | Bride / Felice | [113] | |
《奧利安娜》 | 雪梨劇院公司 | Carol | [114] | ||
1994 | 《哈姆雷特》 | 貝爾沃街劇院 | 歐菲莉亞 | [113] | |
1995 | 《甜菲比》 | 雪梨劇院公司和倉庫劇院 | Helen | [114] | |
《暴風雨》 | 貝爾沃街劇院 | 米蘭達 | [113] | ||
《盲巨人在跳舞》 | 貝爾沃街劇院 | Rose Draper | [115] | ||
1997 | 《海鷗》 | 貝爾沃街劇院 | Nina | [113] | |
1999 | 《充分》 | The Almeida Season at the Albery Theatre | Susan Traherne | [116] | |
《阴道独白》 | 舊維克劇場 | [117] | |||
2004 | 《海妲·蓋柏樂》 | 雪梨劇院公司 | Hedda Gabler | [114] | |
2006 | 《一種阿拉斯加》 | 雪梨劇院公司 | [118] | ||
2007 | 《黑鳥》 | 雪梨劇院公司 | [119] | ||
2009 | 《玫瑰戰爭》 | 雪梨劇院公司 | 理查二世/安妮夫人 | [114] | |
《欲望号街车》 | 雪梨劇院公司 | 布兰奇·杜波依斯 | [120] | ||
2011 | 《萬尼亞舅舅》 | 雪梨劇院公司 | Yelena | [121] | |
《大與小》 | 雪梨劇院公司 | Lotte | [114] | ||
2013 | 《下女》 | 雪梨劇院公司 | Claire | [114] | |
2015 | 《普拉托諾夫》 | 雪梨劇院公司 | Anna Petrovna | [122] | |
2017 | 《普拉托諾夫》 | 埃塞尔·巴里摩尔剧院 | Anna Petrovna | [123] | |
2019 | 《當我們已經充分折磨彼此》 (When We Have Sufficiently Tortured Each Other) |
皇家國家劇院 | 女子 | [124] | |
2025 | 《海鸥》(The Seagull) | 巴比肯艺术中心 | Arkadina | [125] |
電視
年份 | 標題 | 角色 | 附註 | 來源 |
---|---|---|---|---|
1993 | 《警方救援》 | Mrs. Haines | 單集:〈The Loaded Boy〉 | [126] |
1994 | 《心靈之地》 | Elizabeth Ashton | 12集 | [127] |
《G.P.》 | Janie Morris | 單集:〈Natural Selection〉 | [128] | |
1995 | 《邊城》 | Bianca | 10集 | [129][130] |
2012 | 《蓋酷家庭》 | Penelope/伊莉莎白二世女王 | 配音;2集 | [131] [132] |
2014 | 《法庭浪子》 | Clarice Greene | 3集 | [133][134] |
2019–2022 | 《紀錄進行時》 | Izabella Barta / Alice | 2集 | [135] |
2020 | 《無界之殤》 | Pat Masters | 6集;兼聯合創作者和執行製片人 | [136] |
《美國夫人》 | 菲莉絲·施拉夫利 | 9集;兼執行製片人 | [137] | |
《辛普森家庭》 | Elaine Wolff | 配音;單集:〈為狗之道〉 | [138][139] | |
《居家自制》 | 旁白 | 配音;單集:〈Ride It Out〉 | [140] | |
2021 | 《舞台劇》 | 凱特·布蘭琪 | 單集:〈The Loo Recluse〉 | [141][142] |
2022 | 《乌克兰危城见证》(Ukraine: Life Under Attack) | 旁白 | 紀錄片;配音 | [143] |
2024 | 《我們的生物世界》(Our Living World) | 旁白 | 紀錄劇集;配音 | [144] |
TBA | 《免責聲明》 | Catherine Ravenscroft | 迷你劇;主演,兼监制 | [145] |
MV
年份 | 標題 | 藝人 | 來源 |
---|---|---|---|
2016 | 〈戰利品〉 | 強烈衝擊 | [146] |
2023 | The Girl Is Crying in Her Latte | 火花 | [147] |
主持
- 2015年:第4屆澳洲電影電視學院獎
榮譽
- 2001年,獲頒澳大利亞百年服務勳章
- 2007年,澳洲電影協會大使
- 2008年12月5日,好萊塢星光大道個人星形獎章(觀禮人:史蒂芬·史匹柏、大衛·芬奇)[148]
- 2009年1月,澳大利亞「銀幕上的澳洲傳奇」郵票(將凱特布蘭琪的照片與劇照印製成郵票限量發行)
- 2012年3月30日,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 2012年11月11日,澳洲雪梨大學榮譽博士
- 2014年9月25日,麥覺理大學榮譽博士
擔任評審
- 2012年雪梨Tropfest短片電影節評審
- 2012年第9屆杜拜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 2018年第71屆坎城影展主席
- 2020年第77屆威尼斯影展主席
其他
- 曾被評選為好萊塢最聰穎的50人之一、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20名女演員之一、富比士十大最有價值演員之一、全球最美麗的50人之一、最有魅力的50人之一、史上50位最性感的電影明星之一、時代百大人物之一、最佳衣著第一名等。
- 以同角色(伊莉莎白一世)兩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為奧斯卡獎史上的五位演員之一(其他四位為彼得·奧圖的亨利二世系列、平·克勞斯貝的與我同行系列、保羅·紐曼的金錢本色系列、艾爾·帕西諾的教父系列)。
- 以「反串」(《搖滾啟示錄》)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為奧斯卡獎史上的三位演員之一(其他兩位為琳達·亨特、費麗西蒂·荷夫曼)。
- 同一年提名奧斯卡獎雙料演技獎的演員之一。
- 影壇至今擁有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獎的六位女演員之一(其他五位為海倫·海絲、英格麗·褒曼、梅莉·史翠普、瑪姬·史密斯、潔西卡·蘭芝)。亦是唯一一位飾演奧斯卡得主(凱瑟琳·赫本)而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
- 影壇唯一一位獲得奧斯卡主角和配角獎、金球獎主角和配角獎、美國演員工會獎主角和配角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主角和配角獎的演員。
- 第一位獲得兩座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的澳洲演員。
- 在多次訪問中表示,接拍電影《魔戒》的原因之一是想戴上片中的尖耳朵[149],三部曲殺青後亦把道具耳朵帶回家。也是從影以來第一次在綠色key板前演戲,對於電腦特效感到新鮮。
- 與雨果·威明合作最多次,有九次之多。
- 與傑佛瑞·羅許、雨果·威明、艾美·亞當斯、妮可·基嫚、莎拉·保羅森交情好[150]。
参考文献
- ^ 46岁布蘭琪有子不滿足 領養女娃過癮.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 ^ Say How: B.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 for the Blind and Physically Handicapped. [7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7 May 2018).
- ^ Cate Blanchett | Biography, Movies,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英语).
- ^ 凱特封后 全場起立致敬.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5).
- ^ 凱特‧布蘭切特:女王駕到
- ^ YouTube上的More Than Enough Rope - Cate Blanchett - 2005,始於41分22秒
- ^ Cate Blanchett on madness, motherhood and working with Woody Allen. [2013-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9).
- ^ 凱特·布蘭琪 最值得投資的千面女王.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 ^ Cate Blanchett & Woody Allen 對談. [2014-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8).
- ^ YouTube上的Cate Blanchett 1999 Charlie Rose Full Interview,始於11分23秒
- ^ 凱特·布蘭切特越來越有女王範兒. [2013-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 ^ 奧斯卡人物:最佳女配角凱特布蘭琪. [201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7).
- ^ YouTube上的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後臺新聞中心
- ^ 凱特布蘭琪反串演出搶走全球影展大獎.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 ^ 《先鋒人物》─ 凱特·布蘭琪.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凱特·布蘭琪 幸福主婦飆戲《藍色茉莉》. [201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7).
- ^ 《藍色茉莉》:伍迪最殘酷的一部電影. [2013-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 《藍茉莉》北美上映 凱特·布蘭琪演技受好評. [2013-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 YouTube上的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後臺新聞中心─CNN
- ^ YouTube上的第20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 ^ YouTube上的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BBC
- ^ 《變色龍:Cate Blanchett》CBS 專訪 ─ 2014.2.16. [201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7).
- ^ 奧斯卡影后布蘭琪:演技曾被伍迪艾倫批. [2014-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8).
- ^ 2014年《Lens》雜誌1月6號刊 ─ Cate Blanchett「我就待在期待與真實之間的縫隙裡吧」
- ^ 茱莉蝶兒即將改編馬爾凱托的回憶錄《癌症潑婦》,凱特布蘭琪為女主角首選.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7).
- ^ The actress would executive produce and star in the TV movie based on the book about a woman with breast cancer.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3).
- ^ 凱特布蘭琪將出演《灰姑娘》壞後母. [2014-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5).
- ^ YouTube上的Andrew Upton and Cate Blanchett
- ^ Cate Blanchett was confered the insigna of 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2013-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 花時間陪養女 凱特布蘭琪想休息.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 ^ 雪梨劇團官網. [2014-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7).
- ^ YouTube上的Cate Blanchett - Creating a Climate for Change
- ^ 雪梨劇團太陽能屋頂啟用儀式─2010.11.26[失效連結]
- ^ Cate Blanchett talks about SolarAid on the BBC. [201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5).
- ^ Cate Blanchett: The Wizardess of Oz.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 推動環保遭諷 澳女星不退縮.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6).
- ^ Cate Blanchett on madness, motherhood and working with Woody Allen. The Herald. 2013-09-20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9).
- ^ Parklands (1996). Moviefone. [2017-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 ^ Paradise Road (1997).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0).
- ^ Stratton, David. Review:'Thank God He Met Lizzie'. Variety. 1997-06-06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 Oscar and Lucinda (1997).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 Elizabeth (1998).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1).
- ^ AnIdeal Husband (1999).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 ^ Bangers (1999).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2).
- ^ Pushing Tin (1999).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2).
- ^ Cate Blanchett Lent Her 'Warm and Sensual Voice' to Eyes Wide Shut. Vulture. 2019-06-27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7).
- ^ 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2).
- ^ The Gift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2).
- ^ The Man Who Cried (2000).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2).
- ^ The Shipping News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3).
- ^ Charlotte Gray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Bandits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 ^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4).
- ^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4).
- ^ Heaven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0).
- ^ Coffee and Cigarettes (2004). Rotten Tomatoes.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 ^ Veronica Guerin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5).
- ^ The Missing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3).
- ^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2).
- ^ 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 ^ Ebert, Roger. The Aviator Movie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2004-12-23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9).
- ^ Holden, Stephen. Clean and Dry, for Now, in Australia's Heroin Capital.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2-24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 ^ Collins, Andrew. Babel - Review. Radio Tim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5).
- ^ Travers, Peter. The Good German. Rolling Stone. 2006-11-21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1).
- ^ Chang, Justin. Review: 'Notes on a Scandal'. Variety. 2006-12-08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2).
- ^ Carr, Kevin. 29 Things We Learned From the 'Hot Fuzz' Commentary. Film School Rejects. 2013-08-22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 ^ In the Company of Actors (2007).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 ^ Ebert, Roger. Reviews: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Chicago Sun-Times. 2007-10-12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30).
- ^ I'm Not There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8).
- ^ Ebert, Roger.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Chicago Sun-Times. 2008-05-18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 ^ Kehr, Dave. A Curious Life, From Old Age to Cradle. The New York Times. 2008-10-31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1).
- ^ Ponyo (2009).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4).
- ^ Neumaier, Joe. Robin Hood. New York Daily News. 2010-05-11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4).
- ^ Chang, Justin. Hanna. Variety. 2011-03-30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8).
- ^ McCarthy, Todd. The Hobbit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A Cautionary Tail.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 ^ Girl Rising (2013). Rotten Tomatoes. [2017-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4).
- ^ Journey to the South Pacific (2013). Rotten Tomatoes. [2017-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9).
- ^ Blue Jasmine: Woody Allen's excellent homage to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Tri-city Herald. 2013-08-22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 ^ The Turning (2013).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 ^ The Galapagos Affair: Satan Came To Eden (2014).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5).
- ^ 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Rotten Tomatoes. [2017-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 ^ The Monuments Men. Metacritic. [2016-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 ^ Travers, Peter.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2' Movie Review. Rolling Stone. 2013-06-28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2).
- ^ Kang, Inkoo. 'The Hobbit: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Review: Martin Freeman and Company End Trilogy, Provide Fan Service. The Wrap. 2014-12-01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 Knight of Cups (2016).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 ^ Rooney, David. 'Cinderella': Berlin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02-14 [2015-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5).
- ^ Carol Reviews. Metacritic. [2016-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2).
- ^ Cate Blanchett on Her Embarrassment of Riches With 'Carol' & 'Truth'. Metacritic.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3).
- ^ Dry, Jude. Cate Blanchett In 'Manifesto': Julian Rosefeldt's Stunning Film Installation is a Masterclass in Performance — Review. IndieWire. 2016-12-15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6).
- ^ Voyage of Time: Life's Journey (2016).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4).
- ^ Calvario, Liz. 'RED' Trailer: Cate Blanchett Goes High Art in Creepy Experimental Film Teaser. 2016-11-15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 ^ Song to Song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 ^ Breznican, Anthony. Thor: Ragnarok: Cate Blanchett, Jeff Goldblum, and more join cast.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6-05-20 [2016-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2).
- ^ Lee, Ashley. First Look: Sandra Bullock, Cate Blanchett, Sarah Paulson, Rihanna Ride Together in 'Ocean's 8' Photo.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1-30 [2017-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7).
- ^ D'Alessandro, Anthony. 'The House With A Clock In Its Walls' Sets Alarm For Next September. Deadline. 2017-09-26 [2017-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 ^ Jungle Book (2018). Rotten Tomatoes.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0).
- ^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3 Pushed Back to 2017. ComingSoon.net. 2014-09-02 [201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 ^ Kit, Borys. Cate Blanchett in Talks to Star in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Adaptation. TheHollywoodReporter.com. 2015-11-12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5).
- ^ FIRST LOOK: SWEET TOOTH (2019) TRAILER. 2019-04-08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4).
- ^ Sneider, Jeff. Exclusive: Cate Blanchett to Join Jennifer Lawrence in Adam McKay's Netflix Movie. Collider. 2020-05-11 [2020-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7).
- ^ Fleming, Mike Jr. Rooney Mara Joins Guillermo Del Toro’s ‘Nightmare Alley’ At Fox Searchlight. Deadline.com. 2019-09-04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 ^ Tim Byrne. Euphoria review – Cate Blanchett voices a tiger in this visually beautiful takedown of capitalism, but where's the fury?. The Guardian. 2023-06-03 [2023-06-16].
- ^ Fleming, Mike Jr. Cate Blanchett, Todd Field Team On 'TAR' For Focus Features. Deadline Hollywood. 2021-04-12 [2021-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 ^ D'Alessandro, Anthony. Cate Blanchett, Ewan McGregor, Tilda Swinton & More Round Out Cast For Guillermo del Toro Netflix 'Pinocchio' Movie. Deadline. 2020-08-19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英语).
- ^ Oganesyan, Natalie. Cate Blanchett Cast in ‘The School for Good and Evil'. 2022-06-22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美国英语).
- ^ Jackson, Angelique. Cate Blanchett to Star in and Produce The New Boy from Indigenous Australian Filmmaker Warwick Thornton. Variety. 2022-02-10 [202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 ^ Etan Vlessing. Cate Blanchett Boards Guy Maddin's 'Rumors' Dramed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5 October 2023 [6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6 November 2023).
- ^ N'Duka, Amanda. Oscar Winner Cate Blanchett In Talks To Join 'Borderlands' Adaptation At Lionsgate. Deadline Hollywood. 2020-05-05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 ^ Kit, Borys. Cate Blanchett, Michael Fassbender Attached to Star in Steven Soderbergh Spy Thriller Black Bag (Exclu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4-01-19 [2024-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 ^ Vicky Krieps Cast in Jim Jarmusch’s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永久失效連結]
- ^ The Evolution of Cate Blanchett. The New Yorker.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5).
- ^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Cate Blanchett. Biography.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9).
- ^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Archive: Cate Blanchett. Sydney Theatre Company. 2014-09-04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 ^ Actor Cate Blanchett in Stephen Sewell's "The Blind Giant is dancing", Belvoir Street Theatre, 1995 [pictur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 Levy, Paul. Hare's 'Plenty' Return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999-05-07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 Ensler, Eve. The Vagina Monologues: The V-Day Edition unabridged, revised. Random House. 2001: xxxiii. ISBN 97803755065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 ^ Hopkins, Mark. Reunion/A Kind of Alaska.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6-12-04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4).
- ^ STC opens in Germany. The Australian Stage. 2008-05-07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 ^ Rooney, David. Cate Blanchett Before Broadway: 5 Memorable Stage Role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1-13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 ^ Cate Blanchett Tidies Up for New York Run of Stage Play "The Maids". Variety. 2014-01-08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Cate Blanchett to Make Broadway Debut in Play Directed by John Crowley.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1-27 [2016-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 ^ Khomami, Nadia. Cate Blanchett's Broadway debut in The Present delights critics. The Guardian. 2017-01-09 [2016-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9).
- ^ Dickson, Andrew. Cate Blanchett on her S&M-themed play: 'I see theatre as a provocation'. The Guardian. 2019-01-09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9).
- ^ Cate Blanchett to Return to Theater in Chekhov’s ‘The Seagull’ on London Stag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August 23, 2024].
- ^ Before They Were Stars: Cate Blanchett on "Police Rescue". The Back Row. 2016-01-27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美国英语).
- ^ Korff, Jens. Burned Bridge (Heartland). Creative Spirits.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 Natural Selection. IMDb. 1994-08-09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 ^ Bordertown (1995). Rotten Tomatoes.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6).
- ^ Bordertown. Australian Television.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 ^ McFarland, Kevin. Mr. and Mrs. Stewie. The A.V. Club. 2012-04-30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1).
- ^ Feldman, Kate. A look at movie and TV portrayals of Queen Elizabeth II. New Yorl Daily News. 2015-09-09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1).
- ^ Chameleon Cate transforms herself into Rake's lesbian alter ego.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2-01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 ^ Rake: Episode Guide 3.03. Australian Television.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 ^ Mockumentary Series Documentary Now! Makes a Brilliant Parody of Marina Abramović. Hyperallergic. 2019-03-06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美国英语).
- ^ White, Peter. Cate Blanchett Co-Creates & Stars In Australian Immigration TV Drama 'Stateless' Featuring Dominic West & Yvonne Strahovski. Deadline. 2019-05-14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英语).
- ^ Crucchiola, Jordan. Cate Blanchett to Grace American Television With FX Series Mrs. America. 2018-10-30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 ^ 'The Simpsons' taps Cate Blanchett, David Harbour for guest role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7).
- ^ cate blanchett: It will be a starry affair at 'The Simpsons. Hyperallergic. 2019-12-16 [2019-12-20] (美国英语).[失效連結]
- ^ 'Homemade' Review: Netflix Quarantine Anthology Is Pure Filmmaking Talent in Bite-Sized Pieces. IndieWire. 2020-06-30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美国英语).
- ^ Series 2, Episode 7 - The Loo Recluse. Comedy.co.ul.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Mary McNamara. Column: This TV creator has never met his stars. But his show is making waves in Hollywood. LA Times. 2021-03-16 [2021-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Staged] did draw the attention and ardor of a panoply of A-list actors, including Phoebe Waller-Bridge, Ewan McGregor and Cate Blanchett, who show up with hilarious regularity throughout Season 2.
- ^ Ukraine: Life Under Attack: Dispatche. channel4.com. [202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7).
- ^ 《我們的生物世界》 | 凱特·布蘭琪 | 正式預告 | Netflix (Youtube). Netflix Asia. [2024-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5).
- ^ White, Peter. Cate Blanchett & Kevin Kline To Star In Alfonso Cuarón's Thriller Series 'Disclaimer' For Apple – Deadline. Deadline. 2021-12-01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 ^ Watch Cate Blanchett's Warped Face in New Massive Attack Video. Rolling Stone.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 Cate Blanchett Stars in Sparks' 'Girl Is Crying in Her Latte' Video – Rolling Stone. Rolling Stone. 2023-03-07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7 March 2023).
- ^ 好萊塢星光大道:Cate Blanchett. [201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7).
- ^ YouTube上的2014/02/08 凱特布蘭琪特集
- ^ KZF Photography & Production. [201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外部連結
- 凯特·布兰切特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凯特·布兰切特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 凯特·布兰切特在时光网上的簡介(简体中文)
- Cate Blanchett Dail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AFTA官方專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voke: Navbox Template:榮譽凱薩獎 Template: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Template: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Template: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Template: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 Template: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Template: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Template: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Template: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Template:帝国奖最佳女主角 Template: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女演員 Template:評論家選擇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Template: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 Template: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獎Template: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 Template: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Template: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Template: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Template: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Template: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Template: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Template:2001至2010年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电影群体演出奖
- 1969年出生
- 在世人物
- 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电影群体演出奖得主
- 法国裔澳大利亚人
- 英格蘭裔澳大利亞人
- 蘇格蘭裔澳大利亞人
- 墨爾本人
- 墨爾本大學校友
- 澳大利亞電影演員
- 20世纪女演员
- 21世紀澳洲女演員
- 澳大利亞女演員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獲獎演員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獲得者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獲得者
- 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 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獲得者
- 沃爾庇杯最佳女演員獎獲獎者
- 女性電影導演
- 電影演員兼導演
- 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持有人
- 好萊塢星光大道
- 时代百大人物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獎演員
- 澳大利亚电影监制
- 澳大利亞電視演員
- 澳大利亞舞台演員
-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 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 漫威電影宇宙超級反派演員
- 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
- 独立精神奖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