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大陸出版的《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及其他作品選》(英文版)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注 1](英語:History of the Reign of King Henry VII),英國史書,由都鐸斯圖亞特王朝時期的政治家、法學家及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1621年寫成,1622年出版。該書是為了獻給當時的王太子查理而作,內容記述都鐸王朝初期亨利七世治下的歷史概貌,希望儲君能領會當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培根在本書裡文筆出眾,分析透辟,使它在後世學界具有重要影響力。

本書的編撰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作者弗蘭西斯·培根畫像

本書的作者弗蘭西斯·培根(生卒年:1561─1626年),是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哲學家、法學家,在1620年代以前,他深受英王器重,地位顯赫。但到1621年,培根被指控受賄,無法自辯而認罪悔改,從此在仕途一蹶不振。雖在官場失意,但培根在人生最後的數年裡發奮著述,編寫了一套法規匯編,一部大不列顛史和都鐸王朝諸王傳記等多種著作。[1]

本書便是培根晚年失勢時所著。1621年,他隱居在高闌城英语Gorhambury的邸宅時,於1621年6月底至10月初期間,共花了十四個星期寫畢本書。[2]他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成書,據學者J·W·湯普森英语James Westfall Thompson指出是由於他利用的材料是很久以前就搜集起來,故此能非常迅速地完成全書,其寫作依據有波利多爾·味吉爾英语Polydore Vergil和都鐸王朝早期的英國編年史家的著作。[3]培根撰寫本書的目的,據他在獻辭裡所說是要讓太子查理多讀一些歷史,從中了解身為人君的各種曲折,「有些事像上落斜坡,有些事則平平坦坦」,「的確,殿下的處世方式與你的父王(詹姆士一世)是無法相比的。但你看一點這些往事是不會有錯的」。[4]

培根倣效了文藝復興時期史家馬基雅維里基察第尼古典時期史家塔西佗的撰史風格,重視人事及政情的描寫。[5]他寫本書時,內容也幾乎全以論述政治事務為主,而不著墨於亨利七世治下的人文發展,注意力集中在一般的政治立法,當談到經濟問題時,也是以作者本身的政治家和立法者角度,看成是行政問題。[3]

本書寫成後,培根首先在10月8日呈獻稿本給國王詹姆士一世閱覽,詹姆士讀後甚為欣賞,並給了點文字修改的建議。到1622年3月,培根出版本書,然後獻給太子查理。[2]

篇幅

本書描述的主要人物亨利七世
自稱約克公爵理查並挑戰亨利七世王位的泊金·沃貝克英语Perkin Warbeck
亨利七世(中)與恩普森英语Richard Empson(左)和達得利英语Edmund Dudley(右)。恩普森和達得利二人受到國王器重,在本書裡亦有所描述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問世後,曾被世人形容是「短文」[6],然而實際上它具有多個章節。現據原書列舉如下[7]

流傳情況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自1622年首次付梓印行,到19世紀以後有多次再版,英人斯佩丁英语James Spedding編的《培根集英语James Spedding#Works of Francis Bacon》裡,便依據留存下來的培根秘書手稿和作者的修訂,整理而成。此外有J·R·蘭比英语Joseph Rawson Lumby根據1622年版而修訂的版本。稍後的版本多根據斯佩丁版本。[8]劍橋大學出版社曾把本書,與培根所撰的都鐸諸王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瑪麗一世伊麗莎白一世等的傳記大綱,及論文數種,匯編成書出版。中國大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亦獲得劍橋大學出版社財團許可,重印出版本書。[9]

評價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面世後,就受到相當的重視。詹姆士一世看了後就對他甚為推崇。[2]學術界人士,如荷蘭學者哥羅歇斯和英國學者洛克也加以讚揚。[10]美國學者J·W·湯普森英语James Westfall Thompson對它作出批判,指出後世曾過份讚譽這書使「英文歷史寫作一躍而與塔西佗甚至修昔底德本人並駕齊驅」,縱使本書「文筆出眾」,「分析透辟」,「其見解極其精明,描繪能力也極其卓越,以致對後來所有論述這個主題的歷史著作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但也有若干缺點,包括缺乏獨創性,並非第一手資料,而且更嚴重的是培根篡改自己的材料來源,「以貎似精確史實的外表把他自己的意見和外加的材料塞了進去,以致後來的作家們毫無懷疑地接受了他的東西」,不過培根這種做法也非存心欺騙,只是「為了澄清和闡明問題」。[11]中國大陸學界,有評價本書是「作者以其哲學家的眼光和概括能力,提網挈領,正確而又生動地勾勒出都鐸王朝初期英國的歷史概貌」。[12]

注釋

  1. ^ 本條目名稱《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參考自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培根《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及其他作品選》。除了此一譯名外,學者謝德風譯作《亨利七世統治時期的歷史》(見J·W·湯普森著、謝德風譯《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二分冊,北京商務印書館,902頁);申海田、林吉玲主編的《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譯作《亨利七世在位時期的英國史》(見《中外文史名人名著·「亨利七世在位時期的英國史」條》,山東大學出版社,625頁);水天同譯作《亨利第七本紀》(見水天同譯《培根論說文集》,緒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頁)。

引用來源

  1. ^ 《不列顛百科全書(第二冊)·「培根」條》(國際中文版修訂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20─121頁。
  2. ^ 2.0 2.1 2.2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及其他作品選》,編者導言,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xii頁。
  3. ^ 3.0 3.1 J·W·湯普森《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二分冊,北京商務印書館,881頁。
  4. ^ 培根《亨利七世的治理史》,收錄於《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及其他作品選》,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3頁。
  5. ^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及其他作品選》,編者導言,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xv頁。
  6. ^ J·W·湯普森《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二分冊,北京商務印書館,880頁。
  7. ^ 散見於《亨利七世的治理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8. ^ 《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及其他作品選》,編者書目,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xlii頁。
  9. ^ 培根《亨利七世的治理史及其他作品選》,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
  10. ^ 《培根論說文集》,緒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頁。
  11. ^ J·W·湯普森《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二分冊,北京商務印書館,880─881頁。
  12. ^ 申海田、林吉玲主編《中外文史名人名著·「亨利七世在位時期的英國史」條》,山東大學出版社,625頁。

參考書目及網絡資源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