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葉星雲

天球赤道座標星圖 18h 02m 23s, −23° 01′ 48″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裂星雲(Trifid Nebula)
星云
反射星雲暗星雲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三裂星雲。
Credit: NASA/ESA
觀測資料: [[J2000].0]] epoch
赤经18h 02m 23s[1]
赤纬-23° 01′ 48″[1]
距離4100±200[2] 光年   (1,260±70 秒差距)
视星等 (V)+6.3[1]
視尺度(V)28 弧分
星座人馬座
物理性質
半径21 ly
名稱M20、NGC 6514[1]Sharpless 30、RCW 147、Gum 76
相關條目:星雲列表

三裂星雲(也稱為M20NGC 6514 )是位於人馬座的一個電離氫區。它是夏爾·梅西耶在1764年6月5日發現的[3],它的名稱意義為'分為三片'。這個天體是恆星的疏散星團發射星雲(下方,紅色部分)、反射星雲(上方,藍色部分)和暗星雲(在發射星雲中造成三叉的黑暗縫隙)的異常組合;這個暗星雲也稱為巴納德85。通過小望遠鏡觀賞,三裂星雲是一個明亮且異常的天體,因此經常是業餘天學家的最愛[4]

三裂星雲在銀河系盾牌臂中,是一個恆星形成區[5]。 在這一區中質量最大的恆星是HD 164492A,其質量在20倍太陽質量以上,光譜為O7.5III[6]。 這顆恆星在擁有3,100顆年輕恆星的星團之中[7]

性質

1997年,天文學家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對這個星雲進行了一項調查,使用濾鏡分別篩檢出原子、電離原子、和雙電離的原子的發射譜線。使用這些影像組合成一張模擬眼睛觀察星雲顏色的假色影像

特寫的影像顯示出濃密的塵埃和氣體雲,顯示這是一個充滿胚胎恆星的恆星苗圃,而這片雲氣距離星雲中心遠達ly。一個恆星噴流從雲的頭部伸出來大約0.75 ly長。噴流是恆星形成時排出的廢氣,來源是雲層深處的一顆年輕恆星體,而來自星雲中新恆星的輻射使噴流發光。

影像還顯示噴流右側的手指樣莖。它從密密的頭部直接指向三裂星雲提供能源的恆星。此莖是蒸發氣體球或"EGG"的突出例子。莖倖存下來的原因是它的尖端是一個氣體結,其密度足以抵抗來自恆星的強大輻射,才不至於被吃掉。

在2005年1月,NASA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發現了30顆胚胎恆星和120顆在可見光圖像中未能看見的新生恆星。

它與地球的距離大約5000 ly視星等6.3等。

圖集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NGC 6514. SIMBAD. 斯特拉斯堡天文資料中心. [2006-11-16]. 
  2. ^ Kuhn, Michael A.; Hillenbrand, Lynne A.; Sills, Alison; Feigelson, Eric D.; Getman, Konstantin V. Kinematics in Young Star Clusters and Associations with Gaia DR2.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9-01-02, 870 (1) [2022-11-06]. Bibcode:2019ApJ...870...32K. ISSN 1538-4357. arXiv:1807.02115可免费查阅. doi:10.3847/1538-4357/aaef8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3. ^ Messier 20. [20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3). 
  4. ^ Trifid Nebula: A Massive Star Factory. ScienceDaily. [202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31) (英语). 
  5. ^ Cambrésy, L.; Rho, J.; Marshall, D. J.; Reach, W. T. Variation of the extinction law in the Trifid nebula.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1-03, 527. Bibcode:2011A&A...527A.141C. ISSN 0004-6361. arXiv:1101.1089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1015863. 
  6. ^ Rho, Jeonghee; Ramirez, Solange V.; Corcoran, Michael F.; Hamaguchi, Kenji; Lefloch, Bertrand. Chandra Observation of the Trifid Nebula: X‐Ray Emission from the O Star Complex and Actively Forming Pre–Main‐Sequence Sta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06, 607 (2) [2022-11-06]. Bibcode:2004ApJ...607..904R. ISSN 0004-637X. arXiv:astro-ph/0401377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3830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英语). 
  7. ^ Kuhn, Michael A.; Getman, Konstantin V.; Feigelson, Eric 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YOUNG STELLAR CLUSTERS. II. TOTAL YOUNG STELLAR POPULATION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5-03-23, 802 (1) [2022-11-06]. Bibcode:2015ApJ...802...60K. ISSN 1538-4357. arXiv:1501.05300可免费查阅. doi:10.1088/0004-637X/802/1/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