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

中國大陸是中文維基百科的發起地。自2002年中國大陸編者Ghyll做出中文維基百科的第一筆實質性編輯,中文維基百科目前的條目數量已經超過106萬篇。2003年,《中國計算機教育報》對大陸的維基百科運動進行了中文地區的首筆報道,翌年2月15日起,《新周刊》等中國大陸媒體對中文維基百科進行了一系列報道。與此相對的是,中文維基百科直到2004年3月和2006年2月才分別進入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媒體的曝光燈下,引起了關注。

中國大陸也是對中文維基百科進行研究最多的地區之一。使用華藝線上圖書館檢索「維基百科」,僅有19篇台灣文獻,而中國大陸的文獻已有529篇。2019年後出版的文獻中,中國大陸有10篇,而台灣僅有1篇。Google學術搜索也顯示出類似簡體中文文獻和繁體中文文獻數量比的結果,但此結果指示地區的能力有限。不知道台灣的社會科學研究主要是否就放過了維基百科這頭大象?至少現在看來,這頭大象在台灣引起的震動遠比在大陸大得多,也難怪台灣的編者會反客為主,以至於有人認為中國大陸在不斷滲透維基百科。或許,維基百科本身就是最大的滲透罷了。

不過,中國大陸的政府卻不支持這樣的滲透——自封禁維基百科以來,解禁的聲音也沒停止過。但是,似乎一些港台人士更喜歡嘲諷這種努力。例如《香港網絡大典》至今還有著滿滿的對Shizhao解禁努力的嘲諷。近期引起關注的一篇文章則是2019年發布的《中國對外傳播在維基百科平台中的機遇與挑戰》,以下簡稱《機遇與挑戰》。文章發布在上海社科院下的刊物《社會科學》雜誌上,由一名身處中國大陸的教授和在UC Berkley的訪問學者共同完成,從政策建議的角度,提出了鼓勵民間參與維基百科編輯的建議。

一如社科類論文寫作的傳統開場,文章以文獻綜述的形式介紹了其研究對象——維基百科。首先,文章認為維基百科已經超越了CNN、BBC等傳統媒體,成為各界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接著,文章闡述了維基百科的特點,並引述了「集體的自我監控作用」等大陸學者的理論成果。隨後,文章進入正題,談論全球政治、經濟霸權和條目編寫之間的相互影響。

讓我們我們仔細看看這篇文章對前人研究的概括:Rubira & Gil-Egui等人透過對全球化這一條目的計算機分析,認為編寫條目是會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這點雖然不至於非常顯然,但也早也不是難以想像的事情。黃順銘、李紅濤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對「南京大屠殺」條目的研究,展現了不同社群如何寫作與爭奪歷史事件的構建。張之傑則在另一篇2015年對航天單位條目的研究中建議政府「充分利用維基百科平台,採取積極開放態度,攻占科學傳播制高點」。基於種種紛爭,作者認為維基百科也已經算是對外宣傳的陣地之一。

《機遇與挑戰》一文作者認為政府應當「利用」維基百科,或許有讀者會跳起來說這是違規操作。但且聽作者自己是如何解釋的。作者舉了第一個例子是進出口博覽會的英文介紹過於欠缺,和會議的規模及重要性完全背離。第二個例子則是計劃生育,作者批評西方媒體負面報道計劃生育,加深了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因此維基百科可以成為消除刻板印象的平台。第三個例子則談到「中國夢」,文章指責西方媒體將其內涵片面化,並提及中國與鄰國緊張關係,但如果直接編寫「中國夢」可以避免西方媒體轉述時造成的不準確。第四個例子是英文維基百科「中國龍」條目,在這一條目的編寫中,中國網民不斷發聲以將之與西方的「dragon」相區分,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這些論證倒還算有力,大概只有那些沒讀過文獻斷章取義的人,才會把這些事情解讀為滲透或者有償編輯。

最後,文章羅列了目前中國聲音在維基百科上的障礙,包括:維基百科在關於中國的條目中有偏見,對中國的突發事件和社會現象的描述偏負面,涉華議題在多語種維基百科中缺乏系統性整理與維護,維基百科社區缺乏有影響力的親華網絡編輯,傳統單向的對外傳播話語無法適應維基百科社區。因應這些障礙,提出了以下的解決方案:

  1. 研製出一套既符合國際話語規則,又能塑造中國良好形象的對外傳播話語策略
  2. 鼓勵並培養中國網民成為有影響力的維基百科平台編輯
  3. 培育並鼓勵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積極參與維基百科平台編輯活動

以上的建議,只不過強調了遵守規則、積極參與,也未涉及有償編輯。

《求聞》編譯組8月9日發自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