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星辰之嘆/Sandbox/3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邢昌墓誌 :東祖簡 西祖穆 北祖粹 邢昌為東祖後


  • 魏書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 魏書卷八十五  列傳文苑第七十三
  • 北齊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 北史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
  • 魏故博陵太守邢府君墓誌」祖穎,散騎常侍冠軍將軍定州刺史城平康侯。」夫人渤海李氏。父昇,太子洗馬。」父修年,南河鎮將。」夫人趙郡李氏。父祥,安東將軍定州刺史平棘獻子。」君諱偉,字叔俊,河間鄚人也。休原慶緒發其長。后稷以功施」配天,姬旦以聖德緯地。邢侯載美於春秋,太常騰芬於魏史。王」父城平康侯,將命江吳,標隨陸之譽。考南河君,懷道韞璞,闡雅」尚之風。君資性溫裕,識悟明?,岐嶷表於綺年,業尚播於冠日。」是以令問休聲,昭然允集矣。起家除奉朝請,歷員外散騎侍郎、」太郎、長流參軍、尚書南主客郎中,加輕車將軍。君爰在志學,孝」友睦於閨庭;脫巾近禁,匪懈形於夙夜。贊槐墀,鼎味增和;登禮」闈,燮諧治本。加以學究百氏,詞藻綺贍;動容必遵禮度,發言歸」於忠信。方當永置周行,羽儀多士,而上天不弔,春秋卌有五,延」昌三年七月廿六日壬申暴疾卒於洛陽永和里。才高位下,有」識嗟惜。朝庭矜悼,追贈博陵太守。粵四年二月十一日甲申」葬武垣縣永貴鄉崇仁里,祔車騎公神之右塋。若夫山川迴尋,」舟壑徂遷,篆素有時歇滅,金石理固難朽。迺勒銘黃廬,貽諸泉壤。其辭曰:」南金華銑,荊玉炳珍。聖胤基顯,名家譽芬。集靈其惠,承慶伊神。」粵時挺淑,篤生若人。展如君子,實邦之俊。如淵之清,如樂之韻。」振藻春華,摛文玉潤。孝睦家庭,朋交以信。亦既從宦,出內有輝。」往參台幕,來贊崇闈。雕章煥炳,長組葳蕤。世途方騎,遽掩泉扉。」將陳壟草,永賁清徽。」夫人渤海封氏。父休桀,河間太守安陵子。」後夫人清河房氏。父千秋,立中將軍南青州刺史。

徵士令

姓名 表字 籍貫 郡望 官職 爵位 世系
盧玄 子真 范陽涿 范陽郡 中書侍郎 固安伯 范陽盧氏北祖
崔綽 茂祖 博陵安平 博陵郡 郡功曹史 博陵崔氏博陵大房
燕崇 玄略 廣寧郡 河內太守 下樂侯
常陟 公山 廣寧郡 上黨太守 高邑侯
高毗 子翼 勃海郡 征南大將軍從事中郎 渤海高氏
李金 道賜 勃海郡 征南大將軍從事中郎 渤海李氏
許堪 祖根 河西太守 饒陽子 博陵許氏
杜銓 士衡 趙郡 京兆郡 中書郎 新豐侯 京兆杜氏
韋閬 友規 京兆杜陵 京兆郡 征西大將軍從事中郎 京兆韋氏東眷
李詵 令孫 趙郡平棘 趙郡 京兆太守 趙郡李氏西祖
李靈 虎符 趙郡 趙郡 太常博士 鉅鹿公 趙郡李氏東祖
李熙 仲熙 趙郡 趙郡 中書郎 即丘子 趙郡李氏
張偉 仲業 太原郡 太原郡 營州刺史 建安公 太原張氏
祖邁 范陽郡 范陽郡 輔國大將軍從事中郎 范陽祖氏
祖侃 士倫 范陽郡 范陽郡 征東大將軍從事中郎 范陽祖氏
劉策 中山郡 中山郡 東郡太守 蒲縣子 中山劉氏
許琛 常山郡 常山郡 濮陽太守 真定子 常山許氏
宋宣 道茂 廣平列人 西河郡 行司隸校尉 中都侯 廣平宋氏
劉遐 彥鑒 燕郡 燕郡 中書郎 燕郡劉氏
邢穎 宗敬 河間 中書郎 假平城子 河間邢氏
高濟 叔民 勃海 勃海郡 滄水太守 浮陽侯 渤海高氏
李熙 士元 雁門郡 太平太守 原平子 雁門李氏
游雅 伯度 廣平任 廣平郡 秘書監 梁郡公 廣平游氏
崔建 興祖 博陵安平 博陵郡 廷尉正 安平子 博陵崔氏
宋愔 廣平列人 西河郡 廣平太守 列人侯 廣平宋氏
潘天符 長樂 長樂郡  州主簿 長樂潘氏
杜熙 長樂 長樂郡 郡功曹 長樂杜氏
張綱 中山 中山郡 征東大將軍從事中郎 中山張氏
張誕 叔術 上谷 上谷郡 中書郎 上谷張氏
王道雅 雁門 雁門郡 秘書郎 雁門王氏
閔弼 雁門 雁門郡 秘書郎 雁門閔氏
郎苗 中山 中山郡 衛大將軍從事中郎 中山郎氏
侯辯 上谷 上谷郡 大司馬從事中郎 上谷侯氏
呂季才 趙郡 趙郡 陳留郡太守 高邑子 趙郡呂氏

                     

征南大將軍從事中郎勃海李欽道賜 北史卷三一「欽」作「金」。按下文說允與「同郡李金同被徵,卷七二李叔虎傳也說「從祖金,世祖神{鹿加}中與高允俱被徵」,疑作「金」是。

  〔六〕 中書郎中即丘子趙郡李遐仲熙 張森楷云:「李順傳(卷三六)有族弟熙,字仲熙,神{鹿加}中,與高允同被徵,拜中書博士,轉侍郎,封元氏子。與此不同。以下文徵士頌稱『熙雖中夭』觀之,則『熙』是而『遐』非。」按「中書郎中」下「中」字當是衍文。

  〔七〕 中書郎武恆子河間邢穎宗敬 張森楷北史校勘記云:「邢巒傳(卷六五)稱穎假平城子使宋,不雲封『武恆子』,且地誌亦無武恆縣,或『武垣』誤也。」

  〔八〕 太平太守平原子雁門李熙士元 北史卷三一「平原」作「原平」。按當時封邑,往往取本郡地名,雁門有原平縣,疑作「原平」是。

  • 《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 《北史》-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