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女性主義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女性主義屬於維基百科社會和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女權主義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女權主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女性主義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人權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人權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人權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哲學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修改說明

修改一處,一惡意加上的低俗圖片已經移除。註釋處的「古羅馬人殺妻」有惡意挑起如種族對立般性別對立的用意。妨礙資料中立性與違反與如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的「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 等。」之精神。

如需要「批判女性主義」的項目之「可靠來源」,現在各主要關於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與文學專書等皆有詳載明述,而這些批判的內容大多還是從極端的年代-文化革命 中將資料以絕少的刪改之下摘引出來,與其這般輕率的刪除部分文章與情緒化的提出質疑,不如虛心向我這編寫者在討論中求教即可。學術活動需要的是客觀性的眼 光與寬容的態度對於不可認同的思想,如果這些是不可質疑的理論應當作為神學條目才對,儘管神學也是需要經得起質疑與修改。-2009年5月6日 (三) 19:04 (UTC)


是嗎.....

全部化約成對父權的抗拒與女性權力的抬頭的正常行為。

請問這句話有男女平等嗎 如果沒有父,哪裡又會有抗拒呢 如果沒有父,哪裡又會有什麼女性權力抬頭的正常行為

如果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實說根本就不會有你這種不正常.不合理想法出現歐

去認同反道德、反平等、跟沒有任何理由就必須要認同,這種父權思想,才是僅僅是將男人的任性還有幼稚實體化成學術理論吧


老實說連我這種性別平等主義者.都看不下去了.合理化的侵犯他人自由這種思想......本質就屬於人性的醜陋面吧--向日葵啤酒 (留言) 2008年12月27日 (六) 03:52 (UTC)[回覆]

現在已經改成超級中立的版本了,不用擔心~--886是一場美夢留言2024年1月31日 (三) 13:01 (UTC)[回覆]


這與女權主義有什麼區別?--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3:58 2006年4月12日 (UTC)

說一下我的理解。中文的「女性主義」「女權主義」的確在翻譯上都指向同一個英文Feminism。但Feminism本身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包含的不單是婦權、婦解,還有是對女性的性別角色和女性觀點的研究。Feminism五四傳到中國時,先翻譯成女權主義(可能是因為Feminism的出現本來和女性爭取選舉權有關)。但就現在的學術研究分野來說,「女性主義」一詞主要用於文化研究,談的是在文化、文學、媒體當中女性的性別角色和女性的聲音、女性對於自身價值反思、從女性觀點出發對文化的再分析......等等;「女權主義」談的是婦權(women rights)、婦解運動(所以激進婦解分子會被形容為女權主義者)、各種權利上的男女平等之類。當然「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並非完全割裂,女性主義所提出的研究結論,會成為女權主義實踐具體行動時的理論依據。只是一般媒體、大眾都將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完全當成一樣。我覺得這觀點有需要放在條目中(因為基本上這是中文版獨有的問題),但可能要找一些專門研究女性主義學者的論文支持一下才不算原創研究。
參考:榮維毅,<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哲學>--Charlotte1125 09:13 2006年12月7日 (UTC)

現在華文學術界,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都比較傾向用「女性主義」而非「女權主義」。Douglasfrankfort所說的問題,其實應該另立「婦女運動」或「女性主義運動」的條目,來區分「女性主義理論」。現在中文維基裡「婦女運動」竟然跟「女性主義」互相指向,其實十分不妥。我們都不會將「社會運動」與「左翼理論」或「批判理論」混為一談,為甚麼「女性主義」就可以呢。雲聚雲散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09:57 (UTC)[回覆]

雖然說女性主義的內容主要是訴諸女性的權利,但是仍有許多當中訴求的條文中,有過分保護女性及過分保障女性權益的條文參雜其中,我個人雖然同意女性權益應被保障,但是,有些條文真的有過分的要求其權利及利益。 Weber12728留言2018年2月16日 (五) 16:20 (UTC)[回覆]

「當代對女性主義的批判」這裡的侵權內容

以下這段內容,是從 http://gzone-anime.info/UnitedSites/academic/pixmicat.php?res=11277&page_num=0 的 No.11284 來的,侵犯了版權所以將它移除。

女性主義僅僅是將女人的任性還有幼稚實體化成學術理論,並且直接以性別為劃分,將一半的人類區隔在外,把任何偏激幼稚的行為、違反倫常、人性價值的病態思想以一句:男人欺負女人(類似共產主義資產階級剝削理論)全數合理化,將性混亂謀殺胎兒反正常行為、重視物慾與膚淺的外表行為、女性過份保護措施,無限制地自由上綱,而心地狹小的過份重視物質的本性、反道德、反平等,全部化約成對父權的抗拒與女性權力的抬頭的正常行為。--小斌|留言|紀錄 2008年5月15日 (四) 05:54 (UTC)[回覆]

「當代對女性主義的批判」內容遭到有主觀立場的竄改

"女性主義思潮存在各門各派,立場相反分析對立的地方比比皆是。這些分歧的出現,除了是因為背後的理論脈絡迥然不同,也因為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女性面對的困難、處境、經驗都不一樣。因此,女性主義內部一直就不同的議題爭論不休,比較著名的例子是色情管制的爭論。然而,不同流派的女性主義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壓迫。但是,不同流派對這個信念仍會有不同的詮釋和演繹。

雖然女性主義理論在文化研究學術界己成為無可忽視的核心部份,女性主義運動在不少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這不代表女性主義思潮已得到主流學術界和不同社會文化的接受和重視。有些流行論調認為,現代社會大致上已經達致兩性平等,女性主義不過是一些高舉女權的旗幟但提出不合理要求的主張。不少女性主義者認為,這是一些來自維護傳統道德的保守勢力的反挫聲音,推崇這些論調的人,或許因為看不到社會文化中隱性歧視和不平等情況的嚴重性,或許因為他們根本認為性別歧視是自然的,性別平等並不值得追求。尤有甚者,有些論調更認為女性主義其實是一種性別歧視的主張,認為女性主義的普及會造成歧視男性的問題。女性主義者認為,這是出於一種害怕原有權力和利益被削弱的男性焦慮。"

我不知道該怎麼對這篇自以為是的文章其中的可議之處提反論,因為荒謬之處多的讓人無從下手;該說是他清描淡寫把女性主義運動的爭議處用「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壓迫」來美化,還是說一個誇大的「在文化研究學術界己成為無可忽視的核心部份」,連「之一」都不願多撒,在修辭美化上都沒有能力。文章題目是「當代對女性主義的批判」,文章內容卻全都是「女性主義對自我的掩飾」,這也讓我看到女性畫濃妝的功夫。刻意的把許多好加以辯駁的言語拿出來不痛不癢的舉例,好作為甚麼?一些似乎是批判的意思?結尾的「出於一種害怕原有權力和利益被削弱的男性焦慮」真可也是神來之筆,讓我聯想到女人老喜歡把自己的毛病說成別人的(精神防衛的投射(projection)機制,把自己不希望的需求與特質歸諸於他人,認為別人才有那些那些特性。)


對不起,這篇文字是本人撰寫的。我所寫的都是事實,閣下如果不同意哪一點,可具陳理據反駁,小弟隨時候教。
一、女性在各方面遭受不同程度的壓迫,的確是不同女性主義流派的基本立場,請問這樣說美化了甚麼?請指出。
二、女性主義在文化研究學術界己成為無可忽視的核心部份,也是事實,半點沒有誇大。你不同意可去問問略有涉獵cultural studies的朋友,要權威的可直接問相關department的教授。之於你說為甚麼不加「之一」,我想這是多餘的。如果我說「馬克思主義已成為社會學中無可忽視的核心部份」,相信沒有人會要求加上「之一」。
三、老實說,「當代對女性主義的批判」這個標題是太含糊了,如我寫的第一句所言,女性主義存在各門各派,基本上不同門派都在批判對方,卻沒有所謂一種對「女性主義整體」的批判。不錯女性主義有很多反對聲音,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誤會和不了解而造成,談不上甚麼批判。試想像,如果有人開一條題目叫作「當代對科學的批判」,內容卻是引述一些民間宗教的說法,這樣做合理嗎?:
四、「男性焦慮」的說法,的確是女性主義的常見回應,我只是引述女性主義理論的觀點。你不同意,可在其後豐富這項條目的內容。
反而,你所增加的內容才是「有主觀立場的竄改」。簡單逐點反駁:
一、女性主義哪些說法有過度強調女性被歧視的情況?從何可見這些過度強調是普遍現象?請指出;
二、女性主義並沒有「將傳統道德皆化約為保守勢力而全數予以反對」;
三、婦女無酬勞動、自由婚姻、貞潔觀念、性工作權等等,的確是女性主義的批判內容,有充實的論證論據,很多分析亦為大部份現代社會所接受。你說這些分析都受到嚴厲批判,請說明是甚麼人批判,批判的內容又是甚麼。如果有人說「日心說」受到嚴重批判,我們都不會接受竟然沒有補充解釋,此處同理;
四、「兩性之間的人倫關係已陷於危機」不是事實,是主觀觀點,請說明是些甚麼人認為「人倫關係已陷於危機」,並補充不同的說法;
五、你引述的《極端的年代》沒有任何參考意義。「舊的規範縱使再不合理,一旦不存,取而代之的也不一定就是某種合理的新秩序,既無法則,又缺乏共識,反使眾人惶惶不可終日。」,這些說話,可以套用在任何一個改變傳統想法的思潮,包括基督教思想;
六、女性主義理論「不經深思熟慮,缺乏任何分析深度」,是明顯偏頗的主觀想法;
七、請指出精神醫學、社會學、現代經濟學與教育學界對女性主義的批判內容,主流學術界雖然不是完全接受女性主義作為一種方法,但基本上已沒有人不同意其基本理念。閣下的描述與事實相違。
朋友,請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並且認真思考,謝謝。雲聚雲散 (留言) 2008年6月6日 (五) 07:37 (UTC)[回覆]


另外,請不要無緣無故地刪去香港和台灣有關女性主義的網站的連結,謝謝。雲聚雲散 (留言) 2008年6月6日 (五) 07:42 (UTC)[回覆]



把原有的爭議以「壓迫」一詞代開,不是美化是甚麼?猶如納粹與共產主義,把針對自己的獨斷思想所進行的任何迫害給予以「猶太人欺搾」「資產階級剝削」「女人被男人欺負」沒有半點不同。就猶如研究二戰文化的「核心」是「納粹」「法西斯主義」。研究現代台灣社會文化的「核心」就是「省籍情結」「台獨」。研究傳染病學的「核心」就是「病毒」「寄生蟲」...你要說他是一些文化研究的「核心」或是沒錯,那並不代表他的正當與合理性。

對女性主義的批判只能由女性主義?這是根據甚麼的論調?你會認為對共產主義的批判只能由共產主義內部嗎?這種缺乏邏輯性式的把「科學」「民間信仰」的關係對調,只能見著其不理性還有學問的深度。對「科學」的批判學術界還有「哲學形上學」。自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胡賽爾(Edmund Husserl)乃至巴伯(Raimund Popper)、張遠山都有其見識,你可以放下你自信的身段去看看幾本通俗的哲學書,這些有助思想的深度。

如果你說,女性主義沒有反對傳統道德觀念,那表示你沒有細看女性主義著作,例如(S. Firestone)(Helene Cixous)等,把一切異性戀與正常傳統之婚姻關係還有正常生育都視為父權壓抑,任何由男性所創見,均屬邪惡,包括科學研究成果。女性主義活動不允許男性參加,包括跨性別者。反正只要生理上是男性,有男性生殖器之存在,全屬敵對。其思想之淺薄與偏激乃令任何理性者咋舌。


另外,大概也知道你會要我引出,文章中:

>由於強調極其抽象兼且毫無限制的個人「選擇權利」(所謂個人'係指女性)」

>現代社會不斷氾濫的離婚、非婚生子女、單親家庭(絕大多數為單親母職),證明兩性之間的人倫關係已陷於危機。正如人類學家的研究顯示,儘管在新思想新道德的衝擊之下,這一類經歷依然使受害人創劇痛深,在心頭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即使是比其他程度比較輕微的遭遇,也往往帶來精神上的不安與折磨-比方一般非暴力性質的正常性交等。舊的規範縱使再不合理,一旦不存,取而代之的也不一定就是某種合理的新秩序,既無法則,又缺乏共識,反使眾人惶惶不可終日。

>因為各種不經深思熟慮,缺乏任何分析深度,只因眾人作如此想便據此而發的公開宣示的理論

這些較主觀的文字全部都是從「霍布斯邦 極端的年代」頁505、506一字不改的引出來。你要批駁,不才認為光從你文字的功底,學問的深度,恐怕還有些時日。


就我看來,以一個出過社會的人,雖然還很年輕,可是我從不知道,現代女性到底甚麼不平等了?(除卻豪爽女人所要的性高潮)如果你去餐飲業,招聘的多是女性,所任用的內外場人員也都是女性。去一般文書行政部門,也都是女性居多,我身為行政文書人員,當我介紹我工作,常被質疑「行政有請男的?」

就我看來,女性的工作比男性好找太多了,找不到工作的所謂遊民大多是男性,面對人際關係不斷失敗的NEET(自我封閉者)也大多是男性。要說壓迫不知該如何講起,說是教育之不平等?一個學校裡成績高的學生多半以男性居多,於是這些男性較有可能居高位領高薪,就此視為壓迫?這跟歐洲民族嫉妒猶太人的本質有甚麼差別?

女性主義反對正常之婚姻關係與生育,先造就了一整代不穩定的家庭,接著的是一代的墮落與沈淪。性行為只有享樂不用負責?這些在文化議題上絕對有脈絡可循,這些精神創傷,以一個個扭曲的嬰兒與胎兒的美術創作,還是崩離恐怖的家庭寫照,在大學美術系的女性學生創作中越來越明顯也可見。還有一個關鍵字「邊緣性人格障礙」這種介於心理與生理之極嚴重精神疾病,女性罹病機率是男性之兩倍,疾病的成因是來自「在幼年時有過度的母嬰紊亂與分離經驗」。就此我才看到了一整代女性主義活動所創建的結果。這種疾病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了。

如果說這些以「女性主義」包裝著的「極端個人主義」活動造成的社會破壞,而成為社會文化研究之核心,我倒是贊同。以精神分析為底對社會現象的研究,面對現代人越來越高比例的精神疾病,我確實也看到女性主義對現代社會的龐大危害性。

還有想勸你,比起「性」以外,更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另外,台灣香港之「婦女團體」無關於女性主義。這個條目的標體很具爭議,女性與女權並不相等。--林奈 (留言) 2008年6月6日 (五) 18:23 (UTC)[回覆]

性行為的確需要負責,怎麼負責?語焉不詳。 黃法成留言2017年4月25日 (二) 01:28 (UTC)[回覆]

要不同觀點的陳述,不要道德判斷

看來林奈對女性主義所知不多,或者只有很片面的理解。 一、 林奈覺得有爭議,甚至反對,都沒有問題,但「女性在各方面遭受不同程度的壓迫」的確是女性主義內部的共識,這是事實。我沒有指明,也不必指明這個主張是正當和合理的。同樣情況可以應用在「納粹」與「共產主義」的條上,如果共產主義理論的基礎的確是「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我們就應該這樣寫,最多是補充反對的意見。 似乎你不太明白撰寫維基的精神。雖然我是新手,但一些很基本的原則還是懂得的。

二、 請留意,我沒有說「對女性主義的批判只能由女性主義」。我上面說的是: 「女性主義存在各門各派,基本上不同門派都在批判對方,卻沒有所謂一種對「女性主義整體」的批判。不錯女性主義有很多反對聲音,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誤會和不瞭解而造成,談不上甚麼批判。試想像,如果有人開一條題目叫作「當代對科學的批判」,內容卻是引述一些民間宗教的說法,這樣做合理嗎?」


三、 請留意,我沒有說「女性主義沒有反對傳統道德觀念」。任何社會改革都是反對傳統的,怎可能完全不反對?從前女性不可以讀書、沒有戀愛自由、不能繼承田地等等,哪一樣不是「傳統」?女性主義當然是會反對傳統道德觀念的。 我上面說的是:「女性主義並沒有『將傳統道德皆化約為保守勢力而全數予以反對』」全數反對是你的說話,我只是表示女性主義並沒有全數反對傳統道德。 Helene Cixous的文章我也讀過,據我所知她的主張與林奈提出的有極大不同,這裡姑且不作辯解。但請林奈說明白你所指的「女性主義活動不允許男性參加,包括跨性別者」是指甚麼女性主義活動?你從何得知?這個說法有甚麼支持?告訴你,我經常參加的女性主義活動就有男性參與,而且也非常歡迎不同性小眾參與。

四、老實說,批駁這段文字不需要太多學問,我上面已經指出了: 「人倫關係已陷於危機」 是主觀觀點,很多人都不同意。「舊的規範縱使再不合理」等說話,可以套用在任何一個改變傳統想法的思潮,包括基督教思想。

五、從林奈說「現代女性到底甚麼不平等了」這句話可知,你對女性主義真的一竅不通,我建議你未了解清楚前,不要再修改這個條目。不平等的問題我可以跟你談幾句,但這已非關條目修改的問題了,所以你想再回應的話請去本人的對話頁。 不說其他更難理解的,就說你提出的勞工問題。你知道為甚麼服務人員跟文書行政部門都是女性居多嗎?性別社會學研究不同社會的勞工結構,通常會發現兩個問題,一為行業分隔(即單一性別不成比例地集中在某些行業),一為垂直分隔(即在同一行業中,單一性別不成比例地集中在某些崗位)。你指出的現象,正是垂直分隔的問題。你以為這個現象對女性很有利嗎?請先看看管理階層以至董事會,女性成員的比例有多少。不知道你是生活在甚麼地方,我是香港人,姑且援引香港統計署的資料。2006年的數字顯示,香港男性入息中位數是11,500,女性只有8,000;如果只計算非技術工作就更恐怖,男性有6,800,女性只有3,400;即使撇除外籍傭工不計,男性有7,000,女性仍然只有5,000。(報告[1],page115)如果按你的說法兩性不平等並不存在,為甚麼薪酬差距會如此明顯?難道男性能力特別強?男性讀書特別聰明?不要說笑了。這還只是其中一例,還有更多更多,想繼續討論的請到本人的對話頁。

六、我與林奈在婚姻倫理等價值上有極大分歧,但這不要緊,林奈可隨便將你的想法補充上去,並說明有甚麼人這樣認為。維基的精神不是希望寫一些所謂道德正確的判斷,而是寫一些事實的陳述,請林奈將其所想的道德判斷,化為事實陳述再補充。

七、連結的問題,這只是林奈不了解而已。「婦女新知」一直是台灣推廣女性主義理論和知識的重要基地,其出版的刊物蘊釀了很多重要的討論。至於「新婦女協進會」,其英文名稱便是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Feminism。婦女團體固然不必然是女性主義組織,但她們的確往往有很密切的關係。拜託,了解過後才修動。不要濫用維基的自由和開放,好不好?

雲聚雲散 (留言) 2008年6月19日 (四) 06:04 (UTC)[回覆]

要訴諸以解析與理論來討論,而不是單純只有情緒的語言與主張

等你這麼久,結果你補充回來的,仍然讓我失望。

並且不要在文章中一直提到我的筆名,我並不會感到被尊重,只會覺得您對人不對事。還有閣下慣用各種轉移與破壞邏輯的方式來答辯與人身攻擊的語言,我也對此感到相當遺憾。


康德說得是,理性不受賄賂。女性主義固然為女人說話,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同意女性主義,也不是所有女性主義者都簇擁相同「主義」,「女人皆如此」、「男人皆如彼」這種全稱肯定命題已為女性主義本身之多元流派現象所否定。所有男人都壓迫女人?所有女人都受壓迫?只有男人壓迫女人,而沒有女人壓迫女人或女人壓迫男人?女人懷孕生子如此可鄙無價值?除非不生不育,否則女人總是次等存在?所有家庭皆是男人壓迫女人的場域,而不是女人可安息休憩之所?唯有女人能真愛女人?只有女人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這些問題無法遽下是否,女性主義者也彼此爭論不休,各說各話。這當然意味女性主義富思辯、理性的面向,但不也同時表示女人之間也未必那麼和諧一致?


如果男人是女人問題的根源,那麼男人也必然是男人問題的根源;女人出了問題,男人無法置身事外,正如佛洛姆(Erich Fromm)所言,扭曲人者自己亦必扭曲。但把「人」的問題化約為「男人」的問題,這有何根據?「性」決定一切?從男性到男人,到男人行徑,到父權社會,到人類文化,這是一系列的線性因果決定?果然如此,則女人再努力還是命定為男人的奴隸(誠如女性主義者所言),因為「性」已決定如此。然而,除非女人不是人,女人沒有自我、沒有自由,否則女性主義者實不當把女人的苦難與過錯皆歸諸男人。況且承認能為惡、也為惡、曾為惡,有時更能反證自己是一自由的存有;而自言無辜清白,則反而可能是一種道德上的懦弱。基進女性主義者毫無保留地頌揚女性之姊妹情誼(sisiterhood),把男人視同惡魔,難道不是一種盲目的自戀嗎?

大多女性主義者將既有的文化(諸如語言、哲學、文學、科學、倫理、經濟模式、社會制度、國家組織、宗教等等)視為男人的建構發明,因而無普遍性與客觀價值。這顯然是極粗糙的論斷。要控告男人不見得要取消男人的成就,況且一個男人的文化成品(work)與其「男性」並非全然相干。歐幾里德及其幾何學、亞里斯多德及其邏輯學、牛頓及其物理學等,這些男人與他們所發現的學說原理並無真理上的相干性;「A不能同時是A又是非A」這干「男性」何事?謙卑、仁愛、饒恕、和平、公義這些德性難道也都因出於男人即成了虛假說辭?學效耶穌基督憐憫愛人的Mother Teresa也是父權社會的產物?而使女性主義者能暢所欲言的民主體制及其基本理念不也是近代歐洲男人所戮力建立的嗎?至於基進女性主義者想賴以昇進的科技不也大抵出自男人之手?女性主義者實須辨明「男人的(所思、所說、所做)」與「男人」有一基本區別,即便後者為惡也未必表示前者為非,否則女性主義難保不流為浮躁的女性情緒。

權力意識當然是女性主義的起點與基本訴求控訴男人之專權與女人之無權。然而這種男有權女無權的權力二元論終究是一種混漫的說法,連有反省力的女性主義者也不敢苟同。Jean B. Elshtain就對「男人操控女人,女人服務男人」這種論調深不以為然,A. M. Jaggar也認為壓迫並非都循著「男壓迫女」方式進行,果如此則女人根本無翻身的機會;又如興大外文系教授邱貴芬所言,第三世界或第一世界之非白人的「後殖民女性主義」也反對唯父權壓迫這種化約的性權力論述,反而女人需要與男人聯手對抗共同階級、族群、殖民體制的壓迫。其實,權力來自各處,它沒有一定的流向與去處,就算表面上男人掌權,這也不表示女人沾不上權力邊,差別可能只在於運作方式不同而已,況且歷史事實是女人並非全無權力。女性主義禁得起權力溯源學的考驗嗎?


若關連於近代主體哲學傳統,我們可說女性主義正是女人追求自身之主體性的運動:女人與男人一樣是主體而非客體。但主體並非主觀。近代哲學所謂的主體蘊含著個人獨立自存之價值與尊嚴的肯定,不但與客觀性不相悖,乃至必須具有客觀特質,如此方能在分殊中保有統一性,而不致流散為混亂。現代(modern)社會固然有種種問題,但是否就因而要將這種重視普遍客觀的精神拆解成主觀相對之碎片?將一切文化內涵貶抑為純人為之偶然建構,只具相對意義而無客觀性?其實,女性主義不必然要以文化建構論為預設。現象顯示,文化建構論(一切文化內涵都是不同文化族群的偶然發明)的下一步就是各式各樣文化相對主義(任何判斷都只是不同文化的表現),然後一滑轉就是知識無政府主義(沒有客觀的知識原則或判準),再一滑轉就是道德虛無主義(無所謂道德不道德)。思想至此,實無道理可言。不幸的是,今日許多與「性」字有關的學說研究處處瀰漫著建構論調,加上以瓦解一切真理規範為樂的後現代主義的推波助瀾,真叫我們疑惑還有什麼是固定不變而可堅持的?

其實,女性主義無法自外於理性的檢測,合理的論述、美善的社會依然是女性主義者們在理論與實踐上追求的目標,為此,女性主義不得不將自身提昇至超越男女的普遍層面(如某些優異女性主義者所為的)。一個理性的男人絕不會因Hannah Arendt是女人而不屑她的政治哲學,不會因為李清照是女人而否定其詩詞成就,不會因為Mother Teresa是修女而不崇敬其聖人德行。女性主義應多與男人談論「人的」問題而不只是「男人或女人的」問題。


對於連結的問題,你也承認他們只是「有很密切的關係」,不是學術上的組織而是社會團體,為甚麼還要硬性把他們加入其中?以充數目以壯人氣?學術不是倚多欺少的打群架,就算他普遍吧,尼采曾說:瘋狂對於個體,只是相對罕見的事情——而國體、政黨、民族、時代的瘋狂,那就是規則。你女性主義的普遍還普遍不過共產黨呢。--林奈 (留言) 2008年6月20日 (五) 05:24 (UTC)[回覆]

不解

樓上那位,不用你的筆名,你會感覺比較受尊重嗎?

你說:「女性主義固然為女人說話,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同意女性主義」 請問,條目哪裡寫出了「所有女人都同意女性主義」這段話?

你說:「如果男人是女人問題的根源,那麼男人也必然是男人問題的根源」 請問,這樣的推論從何而來?

你說:「大多女性主義者將既有的文化...視為男人的建構發明,因而無普遍性與客觀價值。」 請問,你的「大多女性主義者」是哪裡統計來的資料,有可靠的數據支持你的論點嗎?

你說:「況且歷史事實是女人並非全無權力。女性主義禁得起權力溯源學的考驗嗎?」 請問,你有想過the big picture嗎?歷史事實是女人並非「全無」權力,SO?比例上來說,女性的權力小到近乎於無,這不也是不爭的歷史事實?

你說:「女性主義應多與男人談論「人的」問題而不只是「男人或女人的」問題。」 請問,男人或女人的問題,難道不是人的問題?我想我們現在討論的這個條目是Feminism,不是Humanism。

老實講,我只看到通篇對激進女性主義份子的不滿,這些都是你個人的意見,Wiki的立場是NPOV,對女性主義的批判,請拿出學術上的根據,找到更好的來源,謝謝。 Darksign (留言) 2010年5月17日 (一) 19:36 (UTC)[回覆]

名稱

以Google搜尋女權主義女性主義結果顯示女性主義結果多了兩倍,而以Google Scholar的結果女權主義女性主義結果更是懸殊,顯然學術界根本沒幾個人在使用女權主義這一說法,所以移動條目名稱到女性主義。另外,就單純政治學分析上來說女權主義這個詞也有問題,因為當代女性主義並不是只針對「婦女權利」的運動。至少以第二和第三波女性主義來說,他們所代表的是更高層次的,從女性為出發點,挑戰男性對於「權利」的定義。無論如何,女權主義一詞都無法徹底表達feminism的含意。Lecter 咖啡館♨ 2013年5月10日 (五) 18:52 (UTC)[回覆]

我倒想聽一聽新聞從業員和一些NGO的意見,用「女性主義」可能會令這些組織和它們的支持者有「被代表」的感覺。--112.118.50.67留言2013年5月14日 (二) 11:10 (UTC)[回覆]

此章節需要翻譯。另外,條目需要編修。--齋寮 | 書房 | 吾績 | 信息 2013年11月16日 (六) 09:07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關於性別與姓氏

雖然現在西方女性不隨夫姓者增多,但中國這幾年上層建築加夫姓者增多,如林鄭月娥,薄谷開來……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是姓氏繼承,中國古代基本是子女隨父姓,西方也一樣,除了一些大家族。解決辦法?中國開國元勛大都女隨母姓,子隨父姓(分離主義),如毛的子姓毛,女姓李。而現在世界包括中國從上到下仍然子女都隨父姓,如習大大女兒。我覺得子女成年後應當有選擇父母姓氏的權利。 黃法成留言2017年4月25日 (二) 02:07 (UTC)[回覆]

改姓很麻煩的,你從小到大的資料,社會交往,都會受到影響。名字在中國相對並不是非常特別的東西,很少有人會去專門折騰這個,反正想改國家也沒禁止,那沒必要專門去追求這種權力。--Lindorx留言2021年12月10日 (五) 02:55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女性主義中的4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8月14日 (一) 00:10 (UTC)[回覆]

亞馬遜女性主義

已通過:
移除不可靠的跨語言連結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中文維基並無「亞馬遜女性主義」(Amazon feminism)的條目,但有該條目的英維連結。然而,英維的相對應條目似乎在2018年遭到刪除,導致中維的跨語言連結會連到英維的創新條目。
翻英維的討論,似乎是因為來源可靠性。不會是擺了十幾年的玩笑條目吧?
網上有找到百度百科的相對應條目,看內容來說,比較像是發明來稱呼《神力女超人》的詞彙。
現在是跟進刪除好?還是保留原狀好?
BTW,顧燕翎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又改變用字,在下看「基進vs激進」的譯名爭議都可以在條目裡開一節了。 --死灰留言2021年10月2日 (六) 13:24 (UTC)[回覆]

著參幾間學校的女性主義課程課程大綱後, 我越來越相信「亞馬遜女性主義」(Amazon feminism)很有可能真的是英維的玩笑條目。 這不會有WP:ENWPSAID的適用吧?--死灰留言2021年10月5日 (二) 16:31 (UTC)[回覆]

我覺得刪除中文維基的跨語言連結好了--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6日 (三) 13:15 (UTC)[回覆]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