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制度暴力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2019年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一些反對修例者在哪一種「殺人不見血」的暴力自殺身亡?
    制度暴力條目由No1lovesu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No1lovesu討論 | 貢獻),屬於「violence」類型,提名於2019年8月29日 15:52 (UTC)。
    • (-)反對過度使用點列,將觀點陳述為事實。另 問題不當--苞米()💴 2019年8月30日 (五) 00:46 (UTC)[回覆]
      • @Baomi點列現在消失了。另外,請指出張觀點陳述為事實的部分,以便主編明白或他人代改。Sanmosa DC17 GAN1 GAN2 2019年8月30日 (五) 01:24 (UTC)[回覆]
        • 如加爾通提出的暴力分類,應該視為一種觀點,而非已經得到普遍認知的事實,我已經修改。另一個是徐賁的中國事件分類,這個也是一種觀點,而且我覺得這個需要處理,稍顯離題(或者說事件分類和「制度暴力」的關係應該進一步點明)。再一個就是將梁凌杰等人的自殺歸因於制度暴力也是一種觀點,而非普遍認知的事實--苞米()💴 2019年8月30日 (五) 08:30 (UTC)[回覆]
    • 讀者看完條目,會發現自己不知道structural violence一詞是誰提出的。Fire Ice 2019年8月30日 (五) 01:06 (UTC)[回覆]
      • enwiki有「In his book Violence: Reflections on a National Epidemic, James Gilligan defines structural violence as "the increased rat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suffered by those who occupy the bottom rungs of society, as contrasted with the relatively lower death rates experienced by those who are above them". Gilligan largely describes these "excess deaths" as "non-natural" and attributes them to the stress, shame, discrimination, and denigration that results from lower status. He draws on Sennett and Cobb, who examine the "contest for dignity" in a context of dramatic inequality.」這一段,可以翻譯過來。Sanmosa DC17 GAN1 GAN2 2019年8月30日 (五) 01:21 (UTC)[回覆]
    • 問題可改為:「薩爾瓦多總主教真福奧斯卡·羅梅羅曾指出薩爾瓦多國內的暴力有四種,而其中最嚴重的是哪一種暴力?」Sanmosa DC17 GAN1 GAN2 2019年8月30日 (五) 01:18 (UTC)[回覆]
    • (+)支持,作為新條目已經很好了,標準不宜過於嚴格,分類應該再多點,沒有的話可以創建分類。--Aronlee90留言2019年8月30日 (五) 05:19 (UTC)[回覆]
    • (+)支持一下。Fire Ice 2019年8月30日 (五) 10:44 (UTC)[回覆]
    • (-)反對:同意 Baomi 的「將觀點陳述為事實」問題。另外,條目的各段不像是針對同一議題的學術討論,而更像把各類沾點邊的內容東拼西湊成一篇條目。最後 問題不當,如果要將反送中作為問題,應在條目內有更多體現。——啦啦啦巴拿馬留言2019年8月30日 (五) 12:56 (UTC)[回覆]
    • (-)反對(▲)同上--筆尖留痕 2019年8月31日 (六) 10:16 (UTC)[回覆]
    • 最後一句有語病。「相關人物如突尼斯的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香港的梁凌杰」。香港是突尼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Hazii·一打 ·恭喜張偉麗成為第1位來自中國的UFC冠軍·留言 2019年9月1日 (日) 08:00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