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施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施捷(1950 年 11 月 29 日 —)出生於台北。華裔奧地利作曲家[1]。自 1974 年以來,施捷一直在維也納生活和工作。在歐洲,施捷(Shih)因經常遇到名字被寫錯或發音不正確的情況,放棄使用他的全名。[2]然而,在台灣,他仍然以全名「施捷」為人所知。

生平

1974 年,施捷因職業選擇來到了奧地利。他在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學習豎琴和作曲,並於 1983 年畢業並獲得作曲家文憑。自1984年成為奧地利公民。

施捷是一名自由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自 2002 年起還擔任他創立的維也納太平洋青年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3]。對於當代奧地利現代音樂中國現代音樂的交流,他也同時做出了特殊貢獻。他自己的作品 — 室內樂芭蕾舞音樂、歌曲、大型管弦樂作品、歌劇清唱劇 — 已在許多歐洲和亞洲國家以及美國演出。

國際評論家首次認識施捷是在 1994 年,當時他的室內歌劇《弒父》[4]萊比錫歌劇院上演並取得巨大成功(在德勒斯登首演,隨後在紐倫堡埃爾蘭根維也納柏林演出)。其他重要演出:在德國明斯特首演並在荷蘭重演的清唱劇《生生大地》,以及《一小節系列…》的室內樂集(《Ein Takt für...》例如《單簧管和鋼琴的一小節》),施捷展現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 對情緒心理狀態和過程持懷疑態度和克制的實施方式[5][6]

樂評家首先讚揚他的失重性、遠離外在的效果和給予演出者高度的解釋自由。他的 CD 中最著名的是由奧地利國家廣播公司製作發行的室內歌劇《弒父》和《21世紀作曲家》的個人専輯 。

風格

《奧地利名人集》(2001)評論施捷的風格:「反對形式主義的作曲方法,主要關注心理過程的表達。」[7]

音樂學家克里斯蒂安·拜爾博士(Christian Baier)解釋說:「很難將施捷的作品歸入西方音樂接受的類別。他的作品爭議太大,無法進行標準定義。對形式的追求,同時對形式的懷疑,表達的多樣性,同時絕對的限制和節制,在作品中處於平等的地位。」

20多年來,施捷一直致力於空間和聲音動力學這一主題的研究。2008年,他的作品《一小節系列:弦樂器(自選)和三位打擊樂手》首演,這是他在一系列音樂空間實驗中的首部作品,隨後於2011年在台灣推出了壯觀的「場域音樂」,一種音樂裝置藝術作品《祈福》[8][9]

施捷與來自德國斯圖加特高效能運算中心研究所的教授法比安·丹姆斯基博士(Fabian Dembski)以及德國基爾大學和基爾海詳動物博物館合作,繼續發展「場域音樂」,如《沉默的海》[10]和《舞海》,並於2015年在基爾首演[11],獲得了觀眾的喝采和樂評的讚賞,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演出。這一概念的進一步發展也引起了強烈反響,使他能夠為明斯特國家藝術文化博物館的「時代之音」音樂節創作出新的音樂概念作品「音雕」:《雲與浪》(2018)。

作品一覽

1981:《墓誌銘 I 》— 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和巴鬆管

1982:《舞曲》— 長笛與七種打擊樂器

1983:《8月15日之夜》 — 三樂章交響曲

1983:《舞蹈組曲》 — 長笛、豎琴與弦樂團

1984:《赫拉》或《尋找瑪尼》 — 弦樂團

1984:《奏鳴曲》 — 大提琴獨奏

1985:《…曾經…》(三首雙人舞) — 鋼琴獨奏

1986:《三首中文詩歌》 — 女高音與鋼琴(李賀 詩)

1987:《回憶 — 三首德文詩歌》 — 女高音、長笛和鋼琴(邱驌 詩)

1987:《內斯特羅的夢想》 — 長笛獨奏

1988:《緩慢的三聯畫》 — 單簧管、大提琴與鋼琴

1989:一小節系列 — 單簧管和鋼琴(冥河的哀歌)

1989:《跡印》 — 四首德文詩歌 — 中音與鋼琴(弗朗茨·赫拉斯特尼克 詩)

1991:《墓誌銘 II 》 六重奏 — 單簧管、巴塞特法國號、法國號、華格納大號和兩個巴松管

1991:一小節系列 — 長笛與管風琴

1991:一小節系列 — 鋼琴

1991:一小節系列 — 大提琴

1992:一小節系列 — 小提琴與鋼琴

1994:一小節系列 — 豎琴與弦樂四重奏

1994:《弒父》 — 九景室內歌劇[12]

1995:《…夜入河》 — 河的三部曲第一部,瑪格麗特·杜拉斯主題單樂章交響曲(萊比錫版)

1995:一小節系列 — 中音薩克斯風與管風琴

1996:《渡江》 — 河的三部曲第二部,瑪格麗特·杜拉斯主題室內樂曲

1996:《最後的華爾滋》 — 鋼琴獨奏

1997:《生生大地》 — 清唱劇,四聲部獨唱、兩個混聲合唱團、兒童合唱團與交響樂團

1997:《裂》 — 吉他與其他十二人的對話

1999:一小節系列 — 吉他

1999:一小節系列 — 薩克斯風四重奏

2001:一小節系列 — 中提琴與鋼琴

2002:一小節系列 — 琵琶與弦樂四重奏

2004:一小節系列 — 豎琴獨奏

2004:一小節系列 — 兩部鋼琴與兩名打擊樂手

2005:《離》 — 河的三部曲第三部,瑪格麗特·杜拉斯主題單樂章交響曲

2005:一小節系列 — 鋼琴與弦樂四重奏

2005:一小節系列 — 琵琶獨奏

2006:一小節系列 — 九重奏,小提琴、中提琴、二胡、吉他、琵琶、魯特琴、單簧管/低音單簧管、羽管鍵琴、鼓

2008:一小節系列 — 一位弦樂演奏家(自由選擇)與三位打擊樂手

2008:一小節系列 — 單簧管與弦樂四重奏

2009:一小節系列 — 薩克斯風與手風琴

2009:《安魂曲》 — 鋼琴、弦樂團與膜質打擊樂器

2010:《躑躅》 — 交響詩歌,女高音與室內樂團(格奧爾格·特拉克爾 詩)

2011:《祈福》 — 場域音樂,女高音、兩個女聲合唱團、兩個兒童合唱團、管弦樂團與72個定音鼓,音樂裝置藝術

2012:一小節系列 — 六個打擊樂器與一位打擊樂手(馬林巴琴、電顫琴、鐃鈸組、三個手鼓、鈸、康加鼓)

2015:《沉默的海》 — 場域音樂,大型管弦樂團、混聲合唱團與兒童合唱團,音樂裝置藝術(施捷 詩)

2015:《舞海》 — 場域音樂,十一位演奏者,音樂裝置藝術

2018:《雲與浪》 — 音雕系列,室內樂團、混聲合唱團與兒童合唱團(泰戈爾詩施捷改編)

2021:一小節系列 — 長號獨奏

2023:一小節系列 — 大號與鋼琴

2024:一小節系列 — 長號與鋼琴

所得獎項

1984:Alban Berg 基金會獎學金

1985:中華民國作曲比賽冠軍

1994:德勒斯登當代音樂中心「藍橋」作曲獎[13]

2005:榮獲維也納市文化金質榮譽勳章

2015:榮獲下奧地利州文化銀質榮譽勳章[14]

  1. ^ SHIH. Doblinger Musikverlag. [2024-09-16] (德語). 
  2. ^ Die Bühne. Vienna, Austria: Austria-Inernational Gesellschaft. 1998: 28. 1974年來此學習音樂的台北出生作曲家施捷(Shih - 由於他的名字經常被拼寫和發音錯誤,他放棄使用全名)早已成為奧地利公民。 
  3. ^ Khorsand, Solmaz. Herrn Shihs Orchester. Wiener Zeitung. 2014-05-01 [2024-09-16] (德語). 
  4. ^ 金慶雲. 從西方文化的根髓出發. PAR表演藝術. 1997, (50) [2024-09-16]. 
  5. ^ 邱祖胤. 奧地利華裔作曲家 「一小節」理論聞名 施捷:聽內心聲音. 中時新聞網. 2013-03-09 [2024-09-16] (中文). 
  6. ^ Dietmar Grieser. Psychodrama eines unterdrückten Sohnes. Die Furche. 1994-10-27 [2024-09-16] (德語). 
  7. ^ Ernst Bruckmüller. Personenlexikon Österreich. Verlagsgemeinschaft Österreich-Lexikon. 2001: 459. ISBN 3-9500438-7-X. 
  8. ^ 李柏毅、趙靜瑜. 旅奧作曲家施捷史詩樂篇《祈福》國台交首演 (PDF). 國臺交音樂會. 2012: 12-19 [2024-9-16] –透過Fabian Dembski. 
  9. ^ Weidringer, Walter. Ruhe und große Emotion (PDF). Klang:Echo. 2012-07: 10-12 [2024-09-16]. 
  10. ^ Walter Weidringer. Musik, wie aus Plankton gemacht. Die Presse. 2015-11-16 [2024-09-16] (德語). 
  11. ^ Komponist Shih bringt Zoologisches Museum Kiel zum Schwingen Komponist Shih bringt Zoologisches Museum Kiel zum Schwingen. Uni Kiel. 2015-11-17 [2024-09-16] (德語). 
  12. ^ Vatermord. music austria. 2021-09-13 [2024-09-16] (德語). 
  13. ^ 趙靜瑜. 一曲相思 化為豐富的盛宴. 中央社. 2022-09-26 [2024-09-16] (中文). 
  14. ^ 倪暐. 旅奧作曲家施捷的雙重快樂. 傳藝Online. 2016-09 [2024-09-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