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熱帶風暴阿爾貝托
熱帶風暴(美國) | |
形成 | 2006年6月10日 |
---|---|
消散 | 2006年6月14日 |
最高風速 | 1分鐘持續: 70英里/小時(110公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95毫巴(百帕);29.38英寸汞柱 |
死亡 | 間接導致3人死亡,另有4人失蹤 |
損失 | $42萬(2006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加勒比地區西北部、美國東南部在佛羅里達州登陸,加拿大大西洋省份 |
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
熱帶風暴阿爾貝托(英語:Tropical Storm Alberto)是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熱帶風暴,於6月10日在加勒比地區西北部形成。風暴總體向北移動,達到風速每小時110公里的最高強度後有所減弱,於6月13日在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中部登岸,接下來先後途經喬治亞州東部和北卡羅來納州,再以熱帶低氣壓強度經過維吉尼亞州,最後於6月14日轉變成溫帶氣旋。
風暴給加勒比地區西部帶去傾盆大雨,造成了輕微的破壞。佛羅里達州出現中等程度風暴潮,在沿海地區引發洪水,造成破壞,氣旋的外圍雨帶還催生了多場龍捲風。風暴間接導致坦帕灣近海有兩人溺斃。北卡羅來納州因暴雨導致局部地區出現嚴重的洪災,富蘭克林縣有一位孩童淹死。阿爾貝托的殘留還給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帶去狂風並導致4人失蹤,不過整場風暴總體造成的破壞很小。
氣象歷史
2006年6月初,中美洲和加勒比西部上空有一片對流區持續存在,而且還關聯有一片廣闊且幾乎沒有移動的低壓槽[1][2]。6月8日,一股東風波進入加勒比海西部,天氣系統中的雷暴活動有所增多,並且變得更為集中[1],其西部的一股上層低氣壓也令系統上空的外流增加[3]。天氣擾動緩慢向西北偏北方向飄移,不過由於上層風的影響以及與陸地間的相互作用,系統起初沒有獲得充分發展[4]。之後系統逐漸組織起來[5],到了6月10日,環流中的對流已經充分組織起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為此將位於古巴最西側以南約225公里的系統歸類為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號熱帶低氣壓[1]。
低氣壓經尤卡坦海峽向西北行進並進入一片風切變更多的海域,氣旋中心因此變得暴露出來並拉長[1][6]。雖然組織結構欠佳,但系統的東部半圓中仍然保有強風。根據颶風獵人偵察機的報告,6月11日清晨,位於干龜群島西南方向約420公里洋面的低氣壓中飛行高速層的風速達到每小時80公里,並且其中還有少量對流帶,表明系統已經增強成熱帶風暴[1]。下層環流的組織結構有所改善,但氣象部門預計風切變也會增多,令風暴無法得到大幅增強[7]。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一位天氣預報員認為,這場風暴類似於亞熱帶氣旋[8]。但其中實際上卻發展出西向深層對流,總體結構有所改善。與此同時,阿爾貝托由於一片逐漸逼近低壓槽的影響轉向東北[9]。6月12日,最深層對流下方的環流突然出現重組,風暴這時正好經過溫暖的佛羅里達洋流,在這樣的雙重利好條件下,阿爾貝托迅速在佛羅里達州坦帕西北偏西方向約350公里海域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15公里的最高強度[1]。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氣象預報員一度估計風暴雖然將會進入水溫較低且風切變較強的海域,但還是會達到颶風標準並以此強度登陸[10]。阿爾貝托在最高強度保持了約18小時[1],同時加速向東北方向前進,其對流出現消減,雲層格局變得拉長[11]。6月13日,環流中開始夾帶有乾燥空氣,風暴中心因此從對流中暴露出來,風場得到大幅擴張[12]。中心的西部半圓中發展出局部的風眼牆,但其中的風速還是遠遠低於颶風標準[13]。阿爾貝托繼續減弱,於協調世界時6月13日下午16點30分以每小時75公里風速在佛羅里達州泰勒縣登陸,登陸點約在塔拉赫西東南方向80公里處[1]。
風暴進入陸地上空後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組織結構[14]並保有帶狀特徵[15],並在進入喬治亞州領空期間繼續產生熱帶風暴強度的大風。6月14日清晨,風暴在朝喬治亞州詹金斯縣城市米倫(Millen)逼近時減弱到熱帶低氣壓強度,之後很快開始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減弱為熱帶低氣壓僅6小時後就轉變成了溫帶氣旋[1]。6月14日晚,溫帶系統加速朝東北前進並進入大西洋[16],再於6月15日進入加拿大颶風中心責任海域[17]。阿爾貝托的殘留在開放水域上空開始再度強化,溫帶殘留低氣壓於當天晚些時候在新斯科舍以南近海達到風速每小時105公里,氣壓969毫巴(百帕)強度[1],低氣壓還表現出了層次分明的間歇性結構[18]。阿爾貝托的殘留從塞布爾島(Sable Island)附近洋面經過後[18],於6月16日從紐芬蘭島的阿瓦隆半島穿過[19]。溫帶風暴接下來轉向東北偏東,之後又轉朝東面前進並一直保持快速移動趨勢,最終於6月19日和不列顛群島附近一股逐漸逼近的冷鋒融合而消散[1]。
防災措施
6月12日,古巴政府為防範洪災的威脅而將該國西部超過2.5萬居民撤離[20][21]。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6月10日清晨向青年島和比那爾德里奧省發布了熱帶風暴警告,但古巴政府沒有公布這些警告的內容[22]。
佛羅里達州西北部地區官員在風暴登岸一天前向萊維縣、西特拉斯縣和泰勒縣的約2.1萬公民發布了強制撤離令[23]。多所學校予以關閉並改設成避難所[24],共計有約350位沿海居民進入緊急避難所躲避[25]。風暴到達前,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什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26]。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部分區域在風暴登陸前約43小時第一個收到熱帶風暴警告。由於氣象部門預計阿爾貝托會繼續加強,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又於氣旋登陸前約25小時向長船礁到奧克洛科尼河(Ochlockonee River)之間地區發布了颶風警告,並且熱帶風暴警告的生效範圍向南擴展至恩格爾伍德(Englewood),向西延伸到印第安帕斯(Indian Pass)。還向佛羅里達州弗拉格勒海灘和南卡羅來納州桑蒂河(Santee River)河口之間地區發布了熱帶風暴警告[1]。隨著風暴向內陸進發,美國國家氣象局駐各地辦事處向北卡羅來納州部分地區、維吉尼亞州和德瑪瓦半島發布了洪水觀察預警。此外,南卡羅來納州到維吉尼亞州的部分區域還收到了洪水和山洪暴發警告[16]。
阿爾貝托在陸地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後,加拿大颶風中心向新斯科舍近海水域發布了烈風警告[27],之後警告範圍擴展到了紐芬蘭。此外,大西洋風暴預測中心也向新斯科舍沿海地區發布了內陸大風警告[28],還針對新斯科舍所有大西洋沿海區域發布了降雨量警告[29]。
影響
加勒比地區
阿爾貝托還處在熱帶低氣壓階段時給加勒比西部帶去暴雨。大開曼的一個氣象站記錄下的24小時降雨量高達577毫米[22]。古巴的比那爾德里奧省降雨量也有445毫米[1],其中一個氣象站記錄下的一小時降雨量達到103毫米[20]。青年島蘇米德羅(Sumidero)的累計降雨量達到398毫米[1]。古巴和青年島之間的空中和水路運輸都受到中斷[21]。哈瓦那省的普拉亞巴拉科亞(Playa Baracoa)降水共計有215毫米[1]。大部分降雨都發生在一段比較短暫的時間內,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當地嚴重的乾旱情況[30]。比那爾德里奧省有130平方公里農作物被淹。該國共有約50套房屋受到這場風暴的破壞,其中近半數位於哈瓦那[20]。
阿爾貝托給墨西哥帶去少量降雨,其中尤卡坦州的佩托(Peto)在24小時內降雨量達到100毫米。整個金塔納羅奧州和坎佩切州都報道出現小雨[31]。
佛羅里達州
阿爾貝托關聯的大範圍對流帶給佛羅里達州帶去了持續數日的降水。全州記錄降雨量最高的是塔彭斯普林斯以東8公里處的一個氣象站,達到180毫米[32]。這場風暴在該州產生的最高持續風速是聖彼德斯堡測得的每小時65公里,當地還記錄下時速90公里的陣風。風暴從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登陸期間,水晶河核電站(Crystal River Power Plant)報告出現高達2.2米的風暴潮,不過這一數字沒有得到正式確認[1]。大浪和風暴潮相結合,導致西北狹長地帶沿岸出現潮汐洪水[33]。阿爾貝托的外圍雨帶共計在該州催生了6場龍捲風,不過都沒有造成嚴重破壞[25][34]。
風暴潮汐洪災造成沿海地區數十套民房輕度受損,還有多條道路暫時封閉。西特拉斯縣霍莫薩薩(Homosassa)附近有兩位沒有撤離的市民請求水上救援。降雨和洶湧的水流還導致水上船隻難以掌控航向,希爾斯波羅縣艾格蒙特礁州立公園(Egmont Key State Park)就有一位女性因此落水,他的丈夫和一位朋友沒有穿救生衣就下水營救,結果兩人均不幸溺斃,但這位女子最終還是安全地回到了船上[25]。降水導致一些道路出現暫時性的水淹,不過也緩解了當地的乾旱情況。中等強度的陣風颳倒了佛羅里達州東北部的一些樹木,還引發了局部停電[34]。該州共計遭受了約39萬美元(2006年美元)的損失[25][35]。
美國東南部
隨著風暴進入喬治亞州,沿海地區出現了時速72公里的中等強度風速[1]。該州東南部的降雨量在75到125毫米之間[36],局部降雨量最高的是埃芬漢縣的林孔(Rincon),達到179毫米[16]。阿爾貝托給普拉斯基堡帶去了2.6米高的風暴潮,導致海岸沿線出現一定程度的海灘侵蝕[37]。
南卡羅來納州沿海出現熱帶風暴強度大風,其中正式記錄下的最高風速出現在艾迪斯托海灘,達到每小時82公里[1]。風暴給該州大部分地區帶去降水,其中降雨量最高的是博福特縣的普里查德維爾(Pritchardville),達到112毫米。該州最南部的屏障島弗里普島(Fripp Island)沿岸出現高於平均水位2.4米的風暴潮,導致部分沿海地區出現一定程度的海灘侵蝕。氣旋轉變成溫帶系統期間,其雨帶在該州確認催生了至少7場龍捲風,其中大部分的藤田級數達到F0級[1],美國國家氣象局還在報告中表示,南卡羅來納州有可能還出現了更多的龍捲風。這些龍捲風造成了輕度破壞,不過全州總體上受到的影響很小[37]。
阿爾貝托的殘留令北卡羅來納州普降暴雨,美國國家氣象局駐羅里辦事處記錄下182毫米降雨量,這也是全美因這場風暴產生降水的最高紀錄[3]。多個地點打破了原有的降水紀錄[38],羅里達拉姆國際機場的一處氣象站記錄下的單日降雨量打破了該站的歷史紀錄。降水導致該州中部出現洪災,美國國家氣象局駐羅里辦事處發布了45位山洪預警。韋克縣的警察和消防員實施了47次水上求援。此外,羅里和韋克縣的9-1-1求助中心一共接到了超過1076通求救電話。當地出現山洪暴發,導致克拉布特里溪(Crabtree Creek)的羅里境內河段水位漲至7.2米[39],創下該河水位的歷史第二高紀錄。溢出的河水將一些車輛淹至沒頂,克拉布特里谷購物中心(Crabtree Valley Mall)也予關閉。其它地區還報道出現了嚴重的洪災,導致部分房屋受損,多條道路封閉[40]。富蘭克林縣有一名年僅8歲的男孩被捲入洪水淹沒的排水系統後溺亡,但因當時這個男孩是自己進入排水系統去取一個球,所以不屬於風暴直接造成的人員傷亡[1]。阿爾貝托還在沿海地區引發了多場海龍捲風,其中部分在戴爾縣和加特利縣登岸。此外還有局部地區報道出現時速95公里的陣風,導致樹木倒塌和輕等程度破壞[41]。
風暴產生的降水還延伸到了維吉尼亞州、馬里蘭州東海岸以及德拉瓦州的最東南端[3]。維吉尼亞海灘的降雨量總計有147毫米[42],導致漢普頓錨地區域爆發山洪。洪水致使多條道路封閉,但沒有出現嚴重損失的報道[43]。
加拿大
阿爾貝托的溫帶系統殘留給加拿大海洋省份帶去狂風,新斯科舍的巴林頓(Barrington)出現時速119公里的陣風[18],持續風速也有每小時83公里[17]。風暴產生的降雨量屬中等水平,局部地區記錄下的每小時降雨量達到10毫米[44],多個區域降雨量總計達到50毫米。由於土壤濕軟,大風颳斷了一些樹枝,還颳倒了一些樹木,另有部分供電線路中斷[18],導致局部停電[17]。紐芬蘭也受到中等強度風力和降雨的影響[19]。另據媒體報道,風暴還導致新斯科舍以南約370公里海域有4名水手失蹤[1]。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Lixion Avila & Daniel Brown. Tropical Storm Alberto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3-30).
- ^ Pasch. June 6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 ^ 3.0 3.1 3.2 David Roth. Tropical Storm Alberto — June 2006.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6).
- ^ Stewart. June 8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 ^ Mainelli/Knabb. June 9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 ^ Beven. Tropical Depression One Special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Pasch.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Six.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Pasch.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Sev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Franklin.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Ni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Pasch.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T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Pasch.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Elev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Franklin.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Thir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Pasch.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Four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Pasch.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Fif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Alberto Discussion Six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16.0 16.1 16.2 Fries & Petersen. Public Advisory 19 on Remnants of Alberto.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2).
- ^ 17.0 17.1 17.2 Canadian Hurricane Center. 2006 Tropical Cyclone Season Summary. 2007 [2007-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4).
- ^ 18.0 18.1 18.2 18.3 Bowyer & Roussel. Tropical Storm Alberto Information Statement for June 15, 2006 (2).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6 [201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 ^ 19.0 19.1 Roussel & Marshall. Tropical Storm Alberto Information Statement for June 16, 2006.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6 [201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 ^ 20.0 20.1 20.2 Dalia Acosta. Tempestade tropical Alberto causa estragos; Cuba: Os estragos causados por Alberto. Inter Press Service. 2006-06-15.
- ^ 21.0 21.1 Agence France-Presse. 25,000 Cubans move from 'life-threatening' storm Alberto. 2006-06-12 [2007-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2).
- ^ 22.0 22.1 Knabb. Tropical Depression One Public Advisory 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 ^ Hurricane Warning Issued for Florida. Associated Press. 2006-06-12 [2012-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2).
- ^ Hernando County issues a recommended evacuation of Zone A/B. WTSP. 2006-06-12 [2007-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4).
- ^ 25.0 25.1 25.2 25.3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Florida (3). 2006 [2009-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9).
- ^ Bush, Jeb. Executive Order Number 06-130- Tropical Storm Alberto (PDF). 2006 [2014-06-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9-28).
- ^ LaFortune. Tropical Storm Alberto Information Statement for June 14, 2006.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6 [201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 ^ LaFortune & Bowyer. Tropical Storm Alberto Information Statement for June 15, 2006.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6 [201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 ^ LaFortune & Bowyer. Tropical Storm Alberto Information Statement for June 14, 2006 (2).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6 [201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 ^ Cuban delegates to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Reports of hurricanes, tropical storms, tropical disturbances and related flooding during 2006 in Cuba (PDF). 2007 [2007-05-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
- ^ Alberto Hernández Unzón. Resumen de la Tormenta Tropical "Alberto" del Océano Atlántico (PDF). Servicio Meteorológico Nacional. 2006 [2007-05-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9-28).
-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Florida. 2006 [200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3).
- ^ Tallahassee, Florid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Tropical Storm Alberto 2006. NOAA. 2006 [2008-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 ^ 34.0 34.1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Florida (2) (報告). 2006.
-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Florida (4). 2006 [200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8).
-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Georgia. 2006 [2007-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7).
- ^ 37.0 37.1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Tropical Storm Alberto Post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OAA. 2006 [2014-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7).
- ^ Blaes. Remnants of Alberto Produced Record Rainfall Amounts Across Central North Carolina. Raleigh, North Carolin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6 [2014-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5).
- ^ Raleigh, North Carolin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Tropical Storm Alberto Event Summary. 2006 [2014-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5).
- ^ ABC11TV. Alberto Brings Worst Flooding Since Fran. 2006 [2007-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1).
-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North Carolina (報告). 2006.
- ^ Cullen. Tropical Storm Alberto Post-Storm Report. Wakefield, Virginia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6 [2014-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7).
-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Event Report for Virginia (報告). 2006.
- ^ Bowyer. Tropical Storm Alberto Information Statement for June 14, 2006 (3).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6 [2007-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外部連結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有關熱帶風暴阿爾貝托的文件存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水文氣象預報中心的熱帶風暴阿爾貝托降雨量分布頁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加拿大颶風中心有關熱帶風暴阿爾貝托的文件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