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990年5月24日
末個系統消散1990年10月21日
最強風暴
名稱古斯塔夫
 • 最高風速120 mph(195 km/h)
 • 最低氣壓956 mbarhPa;28.23 inHg
氣旋季統計
熱帶低氣壓數16
風暴數14
颶風數8
大型颶風數
三級+
1
死亡人數168
財產損失$1.5億(1990年美元
$3.5億美元(計入美元通脹,換算為2023年)
相關條目
大西洋颶風季
19881989199019911992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1969年後最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於1990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1],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發展的時間段。但有一個熱帶低氣壓在本季正式開始前就已形成。

雖然非常活躍,但本季產生的天氣系統強度不高,並且大部分始終位於海上。全季的另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在於,沒有任何一個熱帶氣旋以熱帶風暴或更高強度登陸美國[注 1]熱帶風暴馬可也在登陸前不久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則要追溯到1962年,自有紀錄以來,這種情況一共只出現過6次,另外4次分別是1853、1862、1864和1922年。

本季共有兩場颶風因造成重大影響而聞名。颶風黛安娜在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伊達爾戈州奪走了約139條人命,風暴還引起大規模破壞,但具體財產損失數額缺乏統計。颶風克勞斯馬提尼克引發洪災,之後又與熱帶風暴馬可和鋒面天氣系統共同作用,在美國東南部產生瓢潑大雨。颶風季過後,兩場颶風的名稱均予退役,今後永遠都不會再在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時採用。

季節總結

季前預測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熱帶天氣活動預測
來源 日期 命名
風暴數
颶風數 大型
颶風數
NOAA[3] 1990年4月20日 14 6 未知
CSU[4] 1990年6月5日 11 7 3
有紀錄以來最活躍 28 15 8
有紀錄以來最不活躍 1 0持平 0
實際情況 14 8 1

每年颶風季開始前,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威廉·M·格雷博士及其同僚組成的颶風專家團隊都會發布颶風活動預測。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定義,每個大西洋颶風季平均會形成11場獲得命名的風暴,其中6場達到颶風強度[注 2],2場成為大型颶風[5]

1990年4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全季會有6場風暴達到颶風標準,還會有3場源自1989年的風暴,即命名風暴數共14個。不過,這次預測沒有具體說明會有多少場颶風達到大型颶風標準[3]。1990年6月,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發布預測,認為本季會有11場命名風暴,其中7場增強成颶風,3場達到大型颶風強度[4]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於這年6月1日正式開始[1][6],但第一號熱帶低氣壓早在5月25日就已形成。本季的活躍程度偏高,共形成16個熱帶低氣壓,其中14個升級成熱帶風暴,8個達到颶風標準,1個成為大型颶風[7],略低於1950至2005年間每個颶風季形成兩場大型颶風的平均值[5]。全季共有1場颶風和5場熱帶風暴登陸,共造成168人死亡[8][9]和1.52億美元(1990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3.54億美元)的損失[8][9][10][11]颶風娜娜是本季最後1場風暴,於10月21日消散[7],這時距颶風季11月30日的正式結束日期還有一個多月[1][6]

颶風季前兩個月的活躍程度非常有限,第二號熱帶低氣壓直到7月22日才開始發展。此後,颶風季變得非常活躍,從7月底到8月中旬,熱帶氣旋接二連三地形成。接下來大西洋進入短暫的沉寂,但8月24日又陷入喧囂,形成第八號熱帶低氣壓(颶風古斯塔夫)。8月結束後,9月又只形成兩場獲得命名的風暴,並且都達到颶風強度。10月的活躍程度高於往年均值,共有5個熱帶風暴形成或存在。颶風娜娜於10月21日消散後,颶風季的最後近40天裡都沒有任何熱帶氣旋形成。[7]

本季的活躍程度也通過累積氣旋能量指數反映出來,數值為97[12],略低於103×104kt2的平均值,屬「接近正常」類別[13]。大致來說,氣旋能量指數通過颶風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來計算,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風暴,其指數也相應越高。只有在熱帶系統風速達到或超過每小時63公里(34)或熱帶風暴強度時才會對這一指數進行計算,並納入全面的氣象公告中。此外,亞熱帶氣旋和熱帶低氣壓的這一數據通常不會計入累計數,但以上數值實際上包含各風暴的亞熱帶氣旋時期。[14]

風暴

第一號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5月24日-5月26日
強度30 mph(4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第一號熱帶低氣壓於5月25日經牙買加以西的弱低氣壓區發展形成,該低氣壓區還於之前幾天裡在牙買加產生零星陣雨[7][15]。熱帶低氣壓形成後不久便穿越古巴,其對流位於結構混亂的環流中心以東。氣旋最終在朝佛羅里達州移動期間被逐漸逼近的冷鋒吸收。[7]

第一號熱帶低氣壓沒有造成顯著破壞。佛羅里達州期望氣旋能緩解當地已持續約兩年之久的旱情[16]。系統在經過古巴期間產生暴雨,天氣預報稱降雨量有可能高達254毫米,但即便是降水最多的哈瓦那東部也只有152毫米[17]。佛羅里達州南部同樣普降暴雨,其中又以大沼澤地國家公園的皇家棕櫚護林員站最高,達到158毫米[18]。低氣壓影響南佛羅里達期間,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城市洪災公報」,警告稱低洼地區的城市街道可能會出現洪災,特別是戴德縣布勞沃德縣。許多佛羅里達快速路因積水引發交通事故,特別是戴德縣情況嚴重,共報告有28起事故[19]

熱帶風暴亞瑟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7月22日-7月27日
強度70 mph(110 km/h)(一分鐘) 
995 mbarhPa

7月22日,小安的列斯群島維德角之間中途海域附近的一股東風波發展成本季第二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緩慢增強,於兩天後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亞瑟」(Arthur)。7月25日,氣旋經過向風群島[20]並登陸多巴哥[21]。到達加勒比海後,亞瑟的強度在當天一度接近颶風標準。此後,風暴上空的風切變開始增多,氣旋在達到最高強度後開始減弱。亞瑟繼續深入加勒比海,強度逐漸下降,於7月27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當晚,颶風獵人偵察機及衛星圖像都未能在系統內找到下層環流,表明亞瑟已在京斯敦東南方向約209公里洋面退化成開放式東風波。[20]

7月24日系統成為熱帶風暴後不久,特立尼達島、多巴哥和格瑞那達接獲熱帶風暴警告,警告範圍還在6小時後延伸到格瑞那丁群島。約24小時後,所有的熱帶風暴警告均予中止。隨著亞瑟繼續深入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奧拉島波多黎各分別於7月26日進入熱帶風暴觀察預警和熱帶風暴警告生效狀態。風暴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後,之前發布的所有預警和警告均予取消。[22]氣旋登陸多巴哥後,該島發生多起山體滑坡,還有一座主要橋梁坍塌,水電供應也受到嚴重擾亂。格瑞那達也受到破壞,兩座橋梁受損,供電和電話服務中斷,農作物也受到影響。此外,亞瑟還令4間酒店和數百幢房屋受損[23]。格瑞那達出現時速85公里的陣風[24]。風暴從波多黎各南部經過,在當地產生狂風暴雨。氣旋逼近海地期間,該國南海岸也降下暴雨。[25]

颶風伯莎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24日-8月2日
強度80 mph(130 km/h)(一分鐘) 
973 mbarhPa

一股東風波在離開非洲西海岸進入大西洋後同冷鋒和低氣壓區相互影響,於7月24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附近發展成亞熱帶低氣壓。亞熱帶低氣壓緩慢獲得熱帶天氣系統特徵,於7月27日成為第三號熱帶低氣壓。次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以「伯莎」(Bertha)命名。氣旋向東北方向飄移,於7月29日在百慕達西南偏西方向約805公里洋面強化成颶風。伯莎繼續沿美國東岸平行移動,因遭遇強烈風切變而減弱,強度在同一天回落至熱帶風暴標準。[26]不過到了7月30日,颶風獵人偵察機又測得颶風強度狂風,氣旋這時已再度達到颶風標準。伯莎第二次成為颶風后繼續同東北前進,於8月2日在新斯科細亞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27]

颶風一共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希臘貨輪「科拉松號」(Corazon)的6名船員。「帕特里夏之星號」(Patricia Star)船隻上有1人落水喪生,佛羅里達州北部還有2人因遭遇離岸流溺斃。[28]愛德華王子島的農作物受到中等程度破壞,新斯科細亞還有一座懸索橋倒塌,損失總額約為442.7萬加拿大元(1990年加拿大元,相當於同年的391.2萬美元和2024年的912萬美元)[10]

熱帶風暴塞薩爾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7月31日-8月7日
強度50 mph(85 km/h)(一分鐘) 
1000 mbarhPa

颶風伯莎逼近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的同時,有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進入大西洋,並且很快就在維德角以南約541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四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緩慢增強,並因副熱帶高壓脊存在薄弱環節而向西北方向前進。8月2日,位於維德角以西較遠處洋面的熱帶低氣壓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塞薩爾」(Cesar)。氣旋總體上繼續保持向西北方向前進,強度在升級成熱帶風暴後不久就達到風力時速85公里的最高值,並且在接下來幾天沒有顯著變化。隨著風切變出現大幅增長,下層環流於8月6日同深層對流分離,塞薩爾的強度也回落至熱帶低氣壓標準。系統繼續弱化並且幾乎停止移動,然後又突然大幅向東轉向。次日,氣旋在百慕達東南偏東方向約1852公里洋面消散。[29]

颶風黛安娜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4日-8月9日
強度100 mph(155 km/h)(一分鐘) 
980 mbarhPa

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向西移動,穿越大西洋期間沒有出現發展,於1990年7月底或8月初的某個時候進入加勒比海。系統進入西南加勒比海後開始進一步發展,於8月4日成為第五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向西北方向前進,於8月5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黛安娜」(Diana)。成為熱帶風暴後,氣旋繼續快速增強,達到風速每小時105公里強度後從金塔納羅奧州費利佩卡里略波多登陸尤卡坦半島。黛安娜在陸地上空雖有減弱,但進入墨西哥灣時仍屬熱帶風暴。重返大海後氣旋恢復快速增強趨勢,於8月7日升級成颶風,還於當天進一步強化成二級颶風並達到風速每小時155公里的最高強度。[30]僅兩小時後,風暴就以最高強度從坦皮科附近登陸墨西哥。颶風上岸後急劇弱化,僅4小時後就降級成熱帶風暴,8月8日又在墨西哥城附近進一步減弱成熱帶低氣壓。進入東太平洋盆地後,黛安娜未能重新發展,很快就在加利福尼亞灣最南端消散。[30]

面對風暴威脅,尤卡坦半島和墨西哥的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多地發布熱帶風暴觀察預警和警告,颶風觀察預警和警告同樣經發布後進入生效狀態[31]。穿越尤卡坦半島期間,黛安娜產生接近熱帶風暴強度的大風和暴雨,但沒有造成破壞或人員傷亡。然而,墨西哥本土接下來遭受的影響要嚴峻得多,伊達爾戈州韋拉克魯斯州降下瓢潑大雨並引發泥石流。暴雨導致大量房屋被毀,約3500人無家可歸。颶風還在墨西哥大範圍地區產生狂風,颳倒許多樹木和電線桿,導致多條道路阻塞,許多電話失靈。此外,氣旋殘留還在美國西南部產生降雨。根據當代報道提供的數據,颶風黛安娜共造成139人死亡,另有2萬5000人受傷,經濟損失數額估計為9070萬美元(1990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2.12億美元)。[9]

熱帶風暴愛德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8月2日-8月11日
強度45 mph(75 km/h)(一分鐘) 
1003 mbarhPa

8月上旬,亞速爾群島附近有鋒面波形成。系統中心附近有雷暴活動滋長,於8月2日在亞速爾群島以東近海發展成亞熱帶低氣壓。系統同上層冷心低壓關聯,於8月3日增強成亞熱帶風暴,但所處洋面水溫還沒有達到通常熱帶氣旋發展所需要的溫度。風暴向西移動並從格拉西奧薩島附近掠過,於8月4日減弱成亞熱帶低氣壓。低氣壓以小規模環路前進,環流附近逐漸發展出有組織的深層對流。8月6日晚,系統轉變成第六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向東北方向的亞速爾群島移動,於8月8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愛德華」(Edouard)。此後不久,氣旋達到風速每小時72公里的最高強度,隨後便在亞速爾群島北部掠過。8月10日,風暴強度再度回落到熱帶低氣壓標準,並於次日轉變成溫帶氣旋,愛德華的殘留最終於8月13日在葡萄牙以西數百英里洋面消散。[32][33]

亞速爾群島西部大部分島嶼測得時速55公里大風,奧爾塔島的陣風時速達到55至100公里。位於特塞拉島拉日什空軍基地測得的最高陣風時速為61公里。特塞拉島上的一座塔測得每小時80公里的持續風速,陣風時速則達108公里。[34]

熱帶風暴弗蘭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8月11日-8月15日
強度40 mph(6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8朋11日,一股東風波在維德角西南方向數百英裏海域發展成本季第七號熱帶低氣壓。系統快速西進,其強度在8月12日達到略低於熱帶風暴標準。但就在這天下午,低氣壓開始失去下層環流,深層對流也逐漸消亡。系統強度隨即降至無法繼續採用德沃夏克分析法歸類的程度,於8月13日退化成東風波。接下來東風波迅速重新組織,於12小時後再度發展成熱帶低氣壓。當晚,低氣壓經進一步強化後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弗蘭」(Fran)。氣旋獲得命名後強度沒有顯著變化,最大持續風速始終沒有超過每小時65公里。[35]次日,弗蘭以同樣強度登陸特立尼達島[36],然後因與南美洲大陸發生強烈相互影響而迅速減弱,於8月15日消散[35]

弗蘭於8月13日成為熱帶風暴後,特立尼達島、多巴哥和格瑞那達接獲熱帶風暴警告。與此同時,巴貝多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進入熱帶風暴觀察預警生效狀態。隨著氣旋經過向風群島,熱帶風暴觀察預警予以中止。弗蘭消散僅兩小時後,特立尼達島、多巴哥和格瑞那達的熱帶風暴警告也予中止。[37]只有向風群島因氣旋產生暴雨[36],特立尼達島只降下小雨,測得的最高降雨量為66毫米。此外,當地測得的最高陣風時速為46公里[38]

颶風古斯塔夫

3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24日-9月3日
強度120 mph(195 km/h)(一分鐘) 
956 mbarhPa

8月24日,一股東風波在巴貝多以東約1609公里洋面發展成熱帶低氣壓。低氣壓成形後向西移動,於次日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古斯塔夫」(Gustav)。氣旋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繼續強化,於8月26日達到颶風標準,同時因受低壓槽影響開始緩慢蜿蜒北上。達到二級颶風強度後,古斯塔夫因受風切變影響而減弱,但隨後又重新增強,於8月31日達到三級颶風標準,不但是本季最強烈的風暴,也是唯一的大型颶風。[39][7]達到最高強度期間,古斯塔夫開始同附近的熱帶風暴霍頓斯發生藤原效應。此後颶風開始以增強的同等速度減弱,於9月2日降級成熱帶風暴。9月3日,古斯塔夫在冰島以南約370公里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40]

古斯塔夫起初對約一年前受到颶風雨果重創的小安的列斯群島構成重大威脅,為此當地於8月27日發布多份颶風觀察預警和警告,但隨著風暴轉向北上,這些預警和警告均予取消[41]。最終氣旋對小安的列斯群島的影響僅限於輕風細雨和強烈涌浪[42],沒有出現任何破壞或人員傷亡[40]

熱帶風暴霍頓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8月25日-8月31日
強度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3 mbarhPa

8月25日,維德角西南偏西方向約1127公里洋面的一股東風波發展成本季第九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向西北偏西方向前進,緩慢增強的同時,上層外流也逐漸改善。8月26日,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霍頓斯,然後在上層低氣壓的影響下朝接近正北方向移動。之後上層低氣壓退化成低壓槽並向東前進,風暴因此總體向西北方向移動。氣旋的增強速度較為緩慢,但還是在8月28日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的最高強度。8月29日,距霍頓斯不遠的颶風古斯塔夫迅速增強,導致垂直風切變大幅增加,對霍頓斯產生嚴重影響。8月30日,霍頓斯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在進一步弱化後於8月31日在百慕達東南偏東方向約1296公里海域消散。[43]

颶風伊西多爾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4日-9月17日
強度100 mph(155 km/h)(一分鐘) 
978 mbarhPa

9月3日,一股強勁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系統很快發展出深層對流區和層次分明的環流,促使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9月4日將其歸類為熱帶低氣壓。系統這時坐落在維德角以南數百英里的北緯7.2°海域,對於北半球的熱帶氣旋來說該緯度數值已經非常低。系統起初緩慢增強,並因中大西洋上空的大規模中層低壓槽影響向西北方向移動。9月5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以「伊西多爾」(Isidore)命名。接下來氣旋的增強速度有所提高,於9月6日成為颶風。次日,經德沃夏克分析法估算,風暴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65公里,最低氣壓978毫巴百帕,28.8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44]

達到最高強度後,伊西多爾因行經海域存在強烈上層風而快速弱化,於9月8日降級成熱帶風暴,但在風切變減退後又重新增強。對流中心發展出眼狀特徵,氣旋於9月9日再達颶風標準,並達到風力時速150公里的第二波強度高峰。風暴的前進速度減緩,並且一度停止移動,但還是在颶風強度下保持了數天之久。受水溫降低的影響,伊西多爾於9月16日再次減弱成熱帶風暴,再於次日在紐芬蘭島以東轉變成溫帶氣旋。[44]為數不多的幾艘船隻在海上遭遇伊西多爾,其中一艘測得颶風強度陣風。氣旋自始至終沒有接近陸地,所以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44]

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9月18日-9月27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3 mbarhPa

9月18日,一股東風波在非洲和小安的列斯群島的中途海域發展成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根據船隻和偵察機的觀測結果,該低氣壓的強度一度接近熱帶風暴標準。氣旋因強烈的上層風影響而減弱,於9月27日消散,自始至終沒有影響陸地。[7]

颶風約瑟芬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1日-10月6日
強度85 mph(140 km/h)(一分鐘) 
980 mbarhPa

9月16日,一股帶有充沛對流的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向西移動,於9月21日在維德角以西數百英里洋面發展成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接下來低氣壓沒有繼續增強,而是因伊比利亞半島附近的200毫巴截面低氣壓深化影響轉向北上。受正在成形的高氣壓區影響,低氣壓轉向西北,之後又向西飄移。9月24日,氣旋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約瑟芬」(Josephine),但由於附近的低壓槽導致風切變增多,風暴強度於9月26日回落至熱帶低氣壓標準。氣旋接下來幾天裡強度一直很弱,並因西北大西洋上空的弱低壓槽影響逐漸轉向北上。10月1日,約瑟芬因另一片高氣壓區的影響轉向東進,於當天以小規模環路移動期間再度強化成熱帶風暴。受逐漸逼近的低壓槽影響,風暴加速向東北偏北前進,並因外部環境有利而於10月5日升級成颶風,這時距其成為熱帶氣旋已經過了約兩星期。[45][46]

10月5日,颶風經小幅增強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40公里,最低氣壓980毫巴(百帕,28.9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大西洋上空這天開始有大規模中緯度風暴發展,約瑟芬圍繞該天氣系統的東部邊緣加速移動。10月6日,行進至中緯度天氣系統北側的約瑟芬降級成熱帶風暴。又過了一段時間,仍在中緯度氣旋附近徘徊的約瑟芬轉變成溫帶風暴,之後再被中緯度系統吸收,該系統之後發展成颶風麗麗。[45][46]

颶風克勞斯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0月3日-10月9日
強度80 mph(130 km/h)(一分鐘) 
985 mbarhPa

10月3日,一股東風波在多米尼加以東約185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迅速增強,僅6小時後就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克勞斯」(Klaus)。受弱轉向氣流影響,氣旋向西北偏西方向飄移,於10月5日強化成颶風,然後於當天在巴布達島以東僅19公里洋面掠過。次日,克勞斯的強度又回落至熱帶風暴標準,然後開始轉朝西面加速前進。風暴受到風切變的顯著影響,於10月8日在波多黎各以北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但就在當天又開始有深層對流從下層環流附近發展出來並再度增強成熱帶風暴。[47]10月9日,克勞斯在巴哈馬附近向西北方向移動時被低氣壓區吸收,這片低氣壓區之後發展成熱帶風暴馬可[48]

克勞斯的移動路線一度非常接近背風群島,當地因此從10月4日開始接獲熱帶風暴和颶風觀察預警及警告。此外,英屬美屬維京群島和巴哈馬也收到熱帶風暴觀察預警和警告。所有預警和警告在克勞斯被低氣壓區吸收後中止。[49]馬提尼克有7人因洪災喪生,1500人流離失所。背風群島的其它多個島嶼也降下暴雨,估計降雨量最高的達到381毫米。不過,沒有出現巴哈馬受災的報道。[8]風暴殘留還給美國東南部帶去大浪和暴雨,南卡羅來納州有4人因水壩決堤遇難。克勞斯一共導致11人死亡[8][48],但經濟損失數額較小,僅有100萬美元(1990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233萬美元)[11]

颶風麗麗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0月6日-10月14日
強度75 mph(120 km/h)(一分鐘) 
987 mbarhPa

之前對颶風約瑟芬後期構成影響的冷心低壓經過發展,於10月6日在紐芬蘭島開普雷斯Cape Race)東南方向約1408公里洋面成為亞熱帶風暴。氣旋向西南方向移動並緩慢向西蜿蜒轉向,在此期間強度增至接近颶風水平。10月11日,亞熱帶風暴已經表現出足夠的熱帶天氣系統特徵,並在轉變成熱帶氣旋的同時升級成颶風並獲名「麗麗」(Lili)。颶風麗麗快速向西南偏西方向移動,不過最大持續風速始終沒有超過每小時120公里。10月11日從百慕達以南約230公里海域經過後,風暴開始緩慢轉向北上,因此沒有登陸美國,在到達北卡羅來納州哈特拉斯角東南偏東方向約322公里洋面時減弱成熱帶風暴,並在此期間蜿蜒轉向東北加速朝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前進。[50]10月14日,麗麗在新斯科細亞近海轉變成溫帶風暴,並於不久後登陸紐芬蘭島[51]

麗麗一度對百慕達構成威脅,該島因此在風暴逼近期間進入颶風警告生效狀態,但事實證明這只是虛驚一場,當地只出現陣風和小雨[52]。部分計算機模型沒有料到麗麗會轉向北上,因此繼續西進的颶風又對美國東岸構成顯著威脅,南卡羅來納州里特河水灣(Little River Inlet)到德拉瓦州亨洛彭角Cape Henlopen)之間地區接獲多份颶風觀察預警和警告[53]。風暴之後轉朝北面移動,只在北卡羅來納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造成輕度海灘侵蝕[54]。麗麗在轉變成溫帶氣旋的同時開始影響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在新斯科細亞和紐芬蘭島產生狂風[55],不過,沒有出現風暴造成破壞和人員傷亡的報道[51]

熱帶風暴馬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0月9日-10月12日
強度65 mph(100 km/h)(一分鐘) 
989 mbarhPa

颶風克勞斯逐漸消散時,古巴上空有新的冷心低壓形成,並於10月9日在下方海面發展成熱帶低氣壓。低氣壓進入佛羅里達海峽,並且很快就於10月10日升級成熱帶風暴。成為熱帶風暴後,馬可繼續穩步增強,達到風速每小時100公里的最高強度。氣旋朝佛羅里達州進發,在該州西海岸逗留了一段時間,10月12日還差一點就從聖彼德斯堡附近登陸。馬可繼續同陸地相互影響,直到減弱成熱帶低氣壓後再以風力時速55公里強度從錫達礁附近登陸。系統在陸地上空迅速減弱,最終於當天在喬治亞州上空消散。[56]美國東南部多個州之前已因颶風克勞斯的殘留降下暴雨,因此馬可產生的降水加重了災情[57]

雖然登陸時只有熱帶低氣壓強度,但由於氣旋登陸前其大部分環流就已在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上空停留,因此在正式報告中仍將馬可視為襲擊美國的熱帶風暴[58]。面對風暴威脅,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和佛羅里達州大西洋海岸幾乎全部進入熱帶風暴警告生效狀態[59]

氣旋在佛羅里達州引發洪災,導致部分房屋和道路受損,該州普遍經歷熱帶風暴強度大風。風暴殘留造成的影響更大,特別是喬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的路易斯維爾Louisville)附近降雨量最高,達505毫米。馬可和颶風克勞斯的殘留在南卡羅來納州降下暴雨,導致水壩決堤,3人因此喪生。馬可和克勞斯的殘留另外還造成多人死亡,其中馬可一共導致12人遇難。[8][60]氣旋一共引起價值5700萬美元(1990年美元,相當於2024的1.33億美元)的破壞,其中大部分發生在喬治亞州[8]

颶風娜娜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0月16日-10月21日
強度85 mph(140 km/h)(一分鐘) 
989 mbarhPa

10月7日,一股強烈東風波從維德角附近離開非洲海岸,雖然外界環境有利,但由於系統內嵌在西風帶內導致組織混亂,雖有深層對流存在也未能馬上得到發展。6天後,東風波抵達小安地列斯群島並分裂成兩個部分,其中偏北的部分於10月16日發展成第十六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很快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娜娜」(Nana),再於次日達到颶風強度。氣旋接下來還有小幅強化,於當天達到風力時速140公里的最高強度。接下來颶風逐漸減弱,於10月21日南下期間完全消散。[61]

娜娜起初對百慕達構成威脅,當地因此於10月18日收到颶風觀察預警。10月20日颶風減弱成熱帶風暴,預警也相應降級成熱帶風暴觀察預警。此後,氣旋開始蜿蜒向東南方向前進,逐漸遠離百慕達,熱帶風暴觀察預警因此在10月20日晚中止。[62]。這場風暴唯一已知的影響是在百慕達產生8.4毫米雨量[63]。娜娜的規模很小,環流直徑可能只有50至60公里[64]。自1950年大西洋盆地的風暴開始得到命名以來,「娜娜」是第一個以字母「N」開頭的名稱,但到2014年止,這種情況一共已出現13次[65]

風暴名稱

以下名單中列出的是1990年用來給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的名稱。所有沒有退役的名稱會在1996年再度使用。名單與1984年大西洋颶風季基本相同,「馬可」(Marco)和「娜娜」(Nana)都是首次用來給風暴命名。列表中沒有使用的名稱會以灰色顯示。[7][65]

  • Omar(未用)
  • Paloma(未用)
  • Rene(未用)
  • Sally(未用)
  • Teddy(未用)
  • Vicky(未用)
  • Wilfred(未用)

退役

1991年春,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將本季使用的兩個名稱退役,分別是黛安娜和克勞斯,兩個名稱在1996年大西洋颶風季分別以「多利」(Dolly)和「凱爾」(Kyle)代替[66]

季節影響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所有風暴,其中包括其存在周期、名稱、影響區域、損失數額和死亡人數。死亡人數欄內括號中的數字表示間接導致的死亡人數,例如因風暴導致的交通事故喪生就屬於間接死亡。所有損失和死亡人數包括風暴處於溫帶氣旋、低氣壓或是東風波時期,損失數額單位為1990年美元。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
1990年北大西洋熱帶氣旋統計
風暴名稱 持續日期 最高強度 持續風速 氣壓 影響地區 損失
(美元)
死亡人數 來源
5月25至26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50公里 1007毫巴(29.74英寸汞柱) 古巴佛羅里達州 未知 [7]
亞瑟 7月22至27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110公里 995毫巴(29.38英寸汞柱) 向風群島 未知 [67]
伯莎 7月24日至8月2日 一級颶風 每小時130公里 973毫巴(28.73英寸汞柱) 佛羅里達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 3.91 9 [68]
塞薩爾 7月31日至8月7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85公里 1000毫巴(29.53英寸汞柱) [69]
黛安娜 8月4至9日 二級颶風 每小時155公里 980毫巴(28.94英寸汞柱) 尤卡坦半島、墨西哥 90.7 139 [70]
愛德華 8月4至11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75公里 1003毫巴(29.62英寸汞柱) 亞速爾群島 未知 [71]
弗蘭 8月11至15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65公里 1007毫巴(29.74英寸汞柱) 向風群島 [72]
古斯塔夫 8月24日至9月3日 三級颶風 每小時195公里 956毫巴(28.23英寸汞柱) 北部背風群島 [73]
霍頓斯 8月25至31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100公里 993毫巴(29.93英寸汞柱) [74]
伊西多爾 9月4至17日 二級颶風 每小時155公里 978毫巴(28.88英寸汞柱) [75]
十一 9月19至27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55公里 1007毫巴(29.74英寸汞柱) [7]
約瑟芬 9月12日至10月6日 一級颶風 每小時140公里 980毫巴(28.94英寸汞柱) [76]
克勞斯 10月3至9日 一級颶風 每小時130公里 985毫巴(29.09英寸汞柱) 小安的列斯群島巴哈馬 1 11 [77]
麗麗 10月6至14日 一級颶風 每小時120公里 987毫巴(29.15英寸汞柱) 百慕達北卡羅來納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 [78]
馬可 10月9至12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95公里 989毫巴(,29.21英寸汞柱) 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美國東岸 57 12 [79]
娜娜 10月16至21日 一級颶風 每小時140公里 989毫巴(29.21英寸汞柱) 百慕達 [80]
16場風暴 10月25日至10月21日 每小時195公里 956毫巴(28.23英寸汞柱) 152.61 168
如無特別說明,以上表格中的各項數據都源自前文中列出的來源。

參見

注釋

  1. ^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定義,熱帶風暴是指持續風速在每小時63至118公里之間的熱帶氣旋[2]
  2. ^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定義,颶風是指持續風速在每小時119公里或以上的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這一標準與西太平洋的颱風相同[2]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Hurricane season begins among dire predictions. The Hour. Associated Press. 1990-06-01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3). 
  2. ^ 2.0 2.1 Glossary of NHC Terms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3-25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3. ^ 3.0 3.1 State's luck may wane, storm expect predicts. Gainesville Sun. Associated Press. 1990-04-21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4. ^ 4.0 4.1 Hurricane forecast says Florida sitting duck. Associated Press. 1990-06-06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5). 
  5. ^ 5.0 5.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North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HTML).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報告) (College Park, Maryland: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2-08-09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6). 
  6. ^ 6.0 6.1 Chris Landsea; Neal Dorst (ed.). G: Tropical Cyclone Climatolog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1-06-02. G1)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Avila, Lixion. Atlantic Tropical Systems of 1990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1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18). 
  8. ^ 8.0 8.1 8.2 8.3 8.4 8.5 Mayfield, Max; Lawrence, Miles.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of 1990. Monthly Weather Review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1, 119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9. ^ 9.0 9.1 9.2 Economic Effects of Mexican Natural Disasters (PDF) (報告).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1990 [2009-03-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7). 
  10. ^ 10.0 10.1 Environment Canada. 1990-Bertha. 2009 [201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0). 
  11. ^ 11.0 11.1 Glass, Robert. Klaus Weakens, Moves Over Open Atlantic Waters. Associated Press. 1990-10-06. 
  12. ^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Atlantic basin 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Revised HURDAT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3 [201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13. ^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of Atlantic seasonal hurricane activity and landfall strike probability for 2010 (PDF).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2009-12-09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07). 
  14. ^ David Levinson. 2005 Atlantic Ocean Tropical Cyclones.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2008-08-20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15. ^ Associated Press. First depression of season forms. Ocala Star-Banner. 1990-05-25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5). 
  16. ^ Marx, Anthony. Depression dousing Caribbean. The News. 1990-05-26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17. ^ Associated Press. Depression may soak Florida, ease drought. The Victoria Advocate. 1990-05-26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18. ^ Roth, David. Tropical Depression No. 1 – May 24–26, 1990.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8-08-04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19. ^ Associated Press. South Florida gets drenching. Ocala-Star Banner. 1990-05-28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20. ^ 20.0 20.1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Storm Arthur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21. ^ 2000 Hurricane Season (DOC).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2. ^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Storm Arthur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4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23. ^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Caribbean – Tropical Depression Arthur Jul 1990 UNDRO Information Reports 1–2. ReliefWeb. 1990-07-26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6). 
  24. ^ Tropical Storm Arthur fades, regains gusto. The Victoria Advocate. Associated Press. 1990-07-27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25. ^ Jamaica to get storm. Kentucky New Era. Associated Press. 1990-07-27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26. ^ Hal Gerrish. Hurricane Berth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27. ^ Hal Gerrish. Hurricane Berth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28. ^ Hal Gerrish. Hurricane Berth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3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29. ^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Cesar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0. ^ 30.0 30.1 Avila, Lixion. Hurricane Dian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1. ^ Avila, Lixion. Hurricane Dian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5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2. ^ Case, Robert. Tropical Storm Edouard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3. ^ Case, Robert. Tropical Storm Edouard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3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4. ^ Case, Robert. Tropical Storm Edouard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5. ^ 35.0 35.1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Storm Fran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6. ^ 36.0 36.1 Tropical Storm Fran loses strength. The Telegraph-Herald. Associated Press. 1990-08-14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37. ^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Storm Fran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3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38. ^ De Souza, G.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ing Trinidad and Tobago, 1725 To 2000. Trinidad and Tobago Meteorological Service. 2001-05 [2015-11-21]. OCLC 488119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39. ^ Gerrish, Hal. Hurricane Gustav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0. ^ 40.0 40.1 Gerrish, Hal. Hurricane Gustav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1. ^ Gerrish, Hal. Hurricane Gustav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8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2. ^ Staff Writer. Gustav spares northeast Caribbean.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1990-08-27. 
  43. ^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Hortense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4. ^ 44.0 44.1 44.2 Avila, Lixion. Hurricane Isidore Preliminary Report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5. ^ 45.0 45.1 Case, Robert. Hurricane Josephine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two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6. ^ 46.0 46.1 Case, Robert. Hurricane Josephine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one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7. ^ Lawrence, Miles. Hurricane Klaus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5). 
  48. ^ 48.0 48.1 Lawrence, Miles. Hurricane Klaus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49. ^ Lawrence, Miles. Hurricane Klaus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5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50. ^ Gerrish, Hal. Hurricane Lili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51. ^ 51.0 51.1 Gerrish, Hal. Hurricane Lili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52. ^ Laxman, Leanne. Hurricane Lili bearing down on North Carolina. Daily News. 1990-10-12 [2015-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53. ^ Gerrish, Hal. Hurricane Lili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8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54. ^ Black, Marshall. Heavy rains flood into Arendtsville. Gettysburg Times. 1990-10-15 [2015-11-24]. 
  55. ^ Canadian Tropical Cyclone Season Summary for 1990.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9-08-1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6). 
  56. ^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Marco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57. ^ Roth, David. Tropical Storm Marco/Klaus – October 8–13, 1990.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6-09-26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2). 
  58. ^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Marco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59. ^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Marco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60. ^ Dennis Hevesi. East Breathes Easier as Storms' Threat Pales. The New York Times (TimeWarner). 1990-10-14: 123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0). 
  61. ^ Avila, Lixion. Hurricane Nan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1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62. ^ Avila, Lixion. Hurricane Nan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6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63. ^ Roth, David M. Tropical Cyclone Point Maxima. Tropical Cyclone Rainfall Data.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2015-04-30 [201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2). 
  64. ^ Avila, Lixion. Hurricane Nana Preliminary Report, Page 2 (GI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0 [201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65. ^ 65.0 65.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6-04 [201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66.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Retired Hurricane Names Since 1954.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9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67.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arthu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68.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berth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69.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cesar.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0.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dian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1.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edouard.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2.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fra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3.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gustav.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4.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hortens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5.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isidor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6.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josephi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7.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klau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8.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lili.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79.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marc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80. ^ Index of /archive/storm_wallets/atlantic/atl1990-prelim/nan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外部連結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